高校实践育人问题研究
2017-03-15李青傅青青
李青++傅青青
摘 要实践育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已然获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众多研究者在“如何做到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个问题上也贡献颇多,但是各高校在实践育人的理念以及实施情况千差万别,大多数仅仅将社会实践归结于简单的社会活动、志愿服务等,并没有实现实践育人的真正要义。在本文看来,实践育人应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受教方在理论指导以及施教方的科学引导下,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并逐渐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具体实践,不断提升和学习的过程。本文从实践育人的施教方、受教方以及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去分析当下实践育人的出现的问题,并试着提出建议,以期对在实践育人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促进意义。
【关键词】高校;实践育人;大学生
1 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
1.1 实践育人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
马克思主义提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离开了实践活动,人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精神层面的实践形式,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者不仅可以习得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而且可以获得思想提升。通过各种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自我教育,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实践活动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大学生在深入实际生活,深入群众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思考如何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1.2 实践育人有助于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如何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课题。教育教学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指导和规范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工作中始终要关注的内容。增强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就要更好地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社会实践不仅丰富和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与形式,而且进一步规范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1.3 实践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高校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根据自身发展方向以及个人兴趣,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身已有的知识外化,通过所学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当问题无法解决时,通过新知识的获取和应用,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各方面素质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全面提高。
2 高校实践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育人不是课程的一个环节,也不是课程的一个延伸,它是一个突出实践属性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施教方负责社会实践的整体设计、指导以及考评,学生作为受教方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个人专业素养以及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也对整个實践育人过程有很大影响,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比如资金支持和平台建设都会影响高校实践育人的效果和质量。
2.1 高校实践育人中施教方存在的问题
2.1.1 指导力度不够
教师--作为实践育人的引导者、规划者,发挥着重要作用,辅导员更是教师群体中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实践育人的主要作用。但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辅导员缺失的以及辅导员与学生比例失衡的现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人员,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引导,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有特色的人才,针对学生特色进行专门教育,但是现在辅导员多是由刚毕业的年轻人组成,他们缺乏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实践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
2.1.2 考评机制不够科学,流于形式。
现在高校的社会实践主要是以调研报告、论文的作为考评的形式,这样就会让学生把过多的关注度放在调研报告或者论文上,而忽略实践活动的过程性、参与性,对实践的重点产生认识偏差,还会使部分学生萌生投机取巧、盗取他人成果的行为,考评成绩自然就不够公正。考评机制是否健全关系到整个实践育人机制的长期发展以及方向引导,所以,在考评以及教学体制方面的设计还需有所改进,以防将考评流于形式。
2.2 高校实践育人受教方存在的问题
2.2.1 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热情不高。
大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没有积极和端正的态度,所以实践的效果相对较差。虽然目前高校已把社会实践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纳入到学生的考评范围内,学生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有所了解,许多高校的教学始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把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看作可有可无的事情,没有形成“人人重视实践、人人关心实践、人人支持实践”的浓厚氛围,高校生仍然认为课堂学习好坏以及考研、考证书才是反映一个人成功多少的标志,而对实践活动热情不高。有部分学生认为参与实践过程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经历与回报不成正比,实践过程中眼高手低,实践中遇到问题容易逃避,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无法将实践中真正需要掌握的能力,提高不够,以致对实践缺乏热情。
2.2.2 自身定位不明确,缺乏目标和自信心。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后期,不少学生存在叛逆心理,盲目追求个性导致忽略了自身的真实想法,他们盲目的认为实践活动仅仅是自己获取创新学分的一种手段,而无法准备把握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也不知如何利用实践活动提升自己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缺乏社会实践的勇气和信心,因此限制了自己能力的提升。
2.3 高校实践育人外部环境存在问题
2.3.1 实践活动的范围不广
由于高校实践活动经费有限,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动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高校所在城市能够提供的资源多,成本也相对较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高校需要承担学生的安全责任,就近社会实践,减少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所以社会实践的活动范围只能局限于城市、或者学校周边地区。
2.3.2 实践活动的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现在各高校都在倡导实践育人,实践成才,但是并未引起社会各界对高校实践育人的足够重视。虽然各个高校都在建立实践平台,并将实践平台建立的数量作为学校或者学院的考评标准,但是受到资金、教师以及校外平台提供方的限制,真正可以让学生积极广泛参与、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平台少之又少。因为实践活动最多仅会持续一个半月的时间,所以学生们去公司仅仅是学习,而并不能为公司产生任何效能或者业绩,但是公司还要为此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所以,一些单位认为接收大学生来单位进行实践活动是给单位增添负担的一种行为。因此,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加大对实践活动的支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3.1 加大实践指导,注意因材施教,完善考核与评价。
高校教师的指导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专业的老师是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因素。校内教师可以通过进修学习,或者去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逐步积累工作经验。通过去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也可以让校内老师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从而调整相关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标准,使学生可以和企业实现有效对接。高校应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强校内外教师的融合,逐步建立起专兼结合、专兼互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高校可以聘请校外具有扎实实战经验的专家、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作为实践育人的第二导师,与校内教师一起参与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
此外,当代大学生个性都比较强,另外专业特点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实践育人要求结合学生成才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实践育人的目标和任务,注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使实践育人达到预期的目标。
健全的考核机制才能保障育人体系的长效发展,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使考核机制与实践环节密切联系,紧抓实践环节的重点,考核的目的应与实践宗旨相呼应,从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等几个方面形成和完善评价体系,不能过于放大考核环节的重要性,应当是让学生明白实践也需要规范,实践需要及时总结。
3.2 强化价值观引领,促进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和自身的认识。
高校的实践育人模式是对大学生以提升精神境界,充分认识自我,培养个人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价值观在人的人格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需要高校教师的引領。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达到评估标准要求,增加了对社会实践的理解。在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不断地提升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发生改变,对自身的认识更加充分,对于以后的发展道路变得清晰。高校可以邀请社会专业人士举办知识讲座,现场的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向目标进发的激情,使学生接触到一线的专业资源。这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具有启发作用,加强了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对于学生自身的认识更倾向于学生自发地自我探索,高校应该尽量创造更加开放的平台。
3.3 调动社会力量,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稳定的实践平台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的形式让社会力量参与到实践育人平台的建设中来。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学生到企业实习,而是让企业深度参与合作,包括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程讲授及成绩评定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发挥学校的人才、智力优势,为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事业单位既可以储备和锻炼专业人才,又能将选拔人才的素质标准融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合作共赢。校企共同体的建立可以有效开发、整合和集聚了社会各类资源,形成校企协同的创新创业育人机制,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学校应成立由校领导、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科研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多个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体系,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工作,保障实践育人平台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胥青.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4).
[2]张贵礼.实践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3]游柱然,胡英姿.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的教育作用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7).
[4]王小云,王辉著.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冯艾,范冰主编.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青(1988-),女,山东省德州市人。硕士 研究生学历。现为山东建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傅青青(1988-),女,山东省东营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山东建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