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应用型本科课堂教学的探索
2017-03-15俞德俊罗喆
俞德俊++罗喆
摘 要:以“互联网+”教育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思路。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教学的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我们在传统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上,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新方向,使得教与学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教育学的形式也更加的灵活和多样化。
关键词: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交互
课 题:2015年云南省教育厅一般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2015YN0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教育相关部门加快信息化教学的指导思想下,如何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如何让他们通过移动设备实现主动学习,成为一线教师的教学突破重点。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本科教育的有效手段和突破口。
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院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这些抓呢的课程理论知识性较强,实践受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现阶段应用于教学信息化手段主要体现在使用多媒体以及资源共享和模拟软件教学这方面,这些信息化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而没有很好的应用于学生课后学习以及教育互动的监督。
经调查,目前智能手机的在我院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7%,同学们对手机的使用和依赖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每天查看手机,刷朋友圈、购物、看电影等已经达到了上百次,使用时间长达6个小时左右,怎样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变化,重新规划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资源共享和碎片化学习型的信息化教学,利用同学们自己的资源进行移动信息化教学,将成为我们老师争夺眼球和注意力的关键。
2、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分析
2.1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现状和教学方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在学习课堂中,容易出现思想开小差、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课堂上,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学习效率果不佳。一方面,这是由现有教材和教学方式落后造成的;另一方面,学生在现有学習模式下激情不高,其较喜欢自由、有趣、互动式的学习。
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的教学方式是:课堂上,教师通过PPT讲解课程知识点,穿插一些微课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及实践场景。知识学习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但课堂的互动性较差,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随着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手机、IPAD 和笔记本电脑等)的普及,学生几乎人人都带着手机进课堂,多数学校都采用“堵”的方式。但这种堵的效果较差,没有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变”堵“为”疏“,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让学生利用智能终端设备快乐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注意力,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1.2信息化理念没有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随着经济 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学生随着教师讲授的各自在的自己轨道上运行,无法与信息化技术真正有机结合,专业知识结构导致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例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内容不少,不能像工科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只能依靠相应的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到了企业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尤其是信息化会计的需求,而市场营销专业同样的只能完成基本的模拟软件操作。
1.3教师的注意力都在课堂,课外实践内容少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的教学实践主要是进行模拟软件操作,不管是财务管理专业还是市场营销等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改变,模拟软件的内容很难跟上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课后没有很好的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实践。虽然有些老师也布置了一些课外实习的作业,但是老师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对学生课后的学习进行监督和考核,有些实习任务流于形式,或者仅停留在纸面上。
2 “互联网 + 课堂”实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要求互动、互通、互享,这也是互联网的特点,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浪潮下,“互联网 +”学习方式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利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分享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等。
2.1 “互联网 + 课堂”必备条件
随着高校“低头族”泛滥,然而,这正是一个利用第三方互联软件捕捉学生注意力的契机,因为学会更乐意在课堂上使用他们惯用的方式移动互联网来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本人上学期在进行初级会计电算化时,利用微信公众帐号搭建了互动系统,将微信引入课堂,利用微信公众帐号进行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的结果显示在课堂大屏幕上 如学生可以直接使用微信回答课堂上老师的提问,也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小组讨论还可以通过微信提交课堂展示和课后作业 此外,学生还能通过这个公众帐号接收到各种上课信息,如教材的准备或教室的变更等。学生之间可以针对某知识点和话题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可针对某知识点发起话题讨论等,在课堂内外实现全方位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第三方互联软件看到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反馈。
2.2 “互联网 + 课堂”设计
课堂上,教师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登录第三方互联软件点名,学生利用智能终端设备登录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签到,实施智能点名;然后按照事先反馈的课堂设计,进行互动教学,包括主题讨论、分组互动、学生示范、师生互动、课中测验等多个教学环节。移动信息化教学软件根据课堂互动结果和课中测验结果,作出即时反馈,根据互动反馈迅速地进行统计并作出分析,教师根据分析结果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根据课堂统计分析结果,布置课后作业,动员学生在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分享学习体会,上传作业,学生互评作业,教师评价学生作业,与学生互动。学生学习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中课程资源获得一定的经验值(每个教学资源设置一定经验值),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一些经验值(课堂中每个互动、点名、做笔记、提问、课中测验和互评都设计一定的经验值),同样,课后作业也能获得经验值,以经验值来代替传统期末考试,即把经验值转换成期末成绩。
3 “互联网 +”学习方式的优势
3.1 对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由“堵”变为“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教学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每天通过各种终端设备探知外面的世界,通过手机进行娱乐和学习,有部分高校实施的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和禁止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学生把手机的功能尽可能的开发,不要仅仅局限于和同学、朋友的聊天工具,使我们的研究重点。教师要让进课堂的手机合理发挥作用,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教学设计。让智能终端设备成为改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行为的利器,让学生利用手机进行有效学习。
3.2 个性化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学生是在教师的安排下有序学习,但课上时间主要集中在教师对疑难问题的解答或教学内容精讲上 而那些课上没学会或缺课的学生,则可以在课外登录 移动自主学堂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的相同内容 在课外,系统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路径和近期学习情况,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和每位学生的错误点进行个性化推荐 根据系统记录的学生错误试题的数据,教师也可以进行个性化指导
3.3可以随时随地的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学习。
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學生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这种独特优势是其他学习方式所望尘莫及的,极大地满足了"总在线 "的学习需求。移动学习以其独有学习的碎片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知识的便利,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掌握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正如面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知识碎片,经过每天一片、一点的摄入和积累,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成的知识拼图一样。
4、结 语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为高校课堂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成为了改善课堂的契机。移动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在模式和理念上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对手机爱不释手这一点,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思考和参与的状态,吸引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注意力,这样可以更便于师生交流,便于学生表达想法,改革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振峰,宋伟,李国昌.经管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 [J]. 河北企业 ,2012(11).
[2]单继周,马红,刘树林. 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J]. 才智 ,2016(8).
[3]姜翠. “互联网 +”学习方式下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探索 [J]. 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2016(2).
[4]王瑞.信息化环境下移动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J]. 课程与教学 ,2015(12).
作者简介:俞德俊(1973---),男,云南姚安人;副教授,高级经济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