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设项目造价跟踪审计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2017-03-15杨辉敏

价值工程 2017年6期
关键词:跟踪审计优化措施

杨辉敏

摘要:本文根据建设项目造价跟踪审计取得的成效,分析跟踪审计在实践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困惑,并针对其困惑提出改良的对策。造价跟踪审计在有效节约建设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促使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规避跟踪审计人员的部分审计风险、有效缩短审计周期的同时,也存在审计依据不足,审计人员独立性受影响等困惑。

Abstract: Based on the effec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tracking aud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perplexities of tracking audit in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erplexity. Cost tracking audit is effective in savi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mproving investment efficiency, prompting auditors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voiding part of audit risk and shortening auditing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audit basis and effect on independence of auditors.

关键词:建设项目造价;跟踪审计;优化措施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tracking audit;optimiz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049-02

0 引言

建设项目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建设项目造价跟踪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运用审计技术和手段,对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至竣工结算造价形成过程进行的审计监督、分析和评价,通过发现和评价项目建设程序和关键控制点中存在的造价问题,随时帮助项目建设单位纠正偏差,实现对造价的审计监督与控制。

1 跟踪审计取得的成就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成效显著,其可靠性和优越性逐步为大家所认同,其具有以下优点。

1.1 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跟踪审计重点跟踪概算、有关政策制度执行和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与以往以事后审计为主的结算审计模式不同,它强调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在节约国家建设资金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1.2 缩短审计周期 跟踪审计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测后,可及时计算出相应的工程量,同时从审计的角度指导建设单位合理签证,避免错签、乱签、误签造成结算纠纷。缩短审计周期,加快结算审核速度,提高审计效率。

1.3 规避审计人员的部分审计风险 建设项目审计的风险贯穿整个建设周期,从可行性研究一直到竣工结算都可能发生。要合理控制审计风险,就应将审计关口前移,提前介入,从决策阶段开始,对设计、招投标、施工、工程竣工结算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事先参与、事中监督、事后结算,克服了传统事后监督的局限性,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过程管理。

1.4 促进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的提高 项目建设过程中,审计人员会遇到较多棘手问题的处理,通过对这些难点问题的处理,能使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事项的处理能力。同时,跟踪审计人员在跟踪过程中及时准确掌握各种工程信息,在项目隐蔽前做好相应记录,减少与施工方的矛盾与纠纷,为后期确认签证、审核结算作好准备,同时也训练审计人员的沟通技巧。

1.5 促进廉政建设 重大建设项目历来为腐败行为滋生的多发区,审计机关参与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在建设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对利益相关单位起监督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廉政建设。

2 造价跟踪审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跟踪审计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1 审计依据不足 在《审计法》和《审计准则》中规定跟踪审计的范围仅限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该内容和范围不能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也无法达到理论界及民众对跟踪审计的预期目标。所以要从法律上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跟踪审计的合法地位,使审计人员在执行跟踪审计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循章办事,有效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

2.2 审计力量薄弱 跟踪审计任务繁重,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审计风险也较大。另外,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包括专业知识技术、沟通协调能力、责任担当力等综合素质。目前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有限,项目众多,且专业能力不足。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力量亟待加强,部分内审机构的工程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不够,有的甚至尚未设置相应的工程审计岗位和陪伴相应的人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有较充足的专业审计人员配备,但由于是独立的第三方,可能会使跟踪审计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3 审计独立性受损 跟踪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频繁的介入,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供建设单位纠正和改进,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的定位而参与到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中,超出审计监督的职能,审计的权威性受损,对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造成极大的危害,也给审计人员自身带来极大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根据在跟踪过程中获取或制作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签证单、材料价格信息、隐蔽验收纪录等资料进行决算审计,如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自身在跟踪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时,审计人員能否公正办理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2.4 介入时间模糊 对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介入时间应确保能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理论上讲,跟踪审计越早介入越好。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包含了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合同价、工程签证变更、工程结算价等全过程的造价控制。由于大多数建设单位对跟踪审计的认识还停留在施工阶段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的签证变更和结算价,审计人员对决策阶段、设计和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无法有效控制,且部分审计人员对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专业判断,造成目前跟踪审计的效果不明显。

2.5 审计成本与效益不匹配 跟踪审计与传统的造价结算审计模式相比,在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化,成本相应也比传统审计模式要高。目前尚无法准确估计增加的效益是否与增加的成本项匹配、平衡。从长远看来,跟踪审计模式的成本与效益将影响对跟踪审计的长足发展。

2.6 职能定位与执行的偏差 跟踪审计往往侧重核实工程造价,而忽视对工程管理进行监督评价与提供咨询和建议;有的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的定位而涉入管理,对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种倾向既影响了跟踪审计目标体系的完整,而且违背了跟踪审计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的初衷,混淆了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

3 优化造价跟踪审计的对策

3.1 充分整合跟踪审计的资源 我国建设项目审计力量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政府审计、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介机构审计,其中社会中介机构占比80%以上,是建设项目审计的中坚力量。如何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益和效果,是跟踪审计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审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通常需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本系统的建设项目进行审计。以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内部审计机构熟悉内部业务流程,易沟通等优势,结合外部审计机构专业人才储备较好,审计力量相对较强的优点,内外协作,以更有效地开展跟踪项目审计工作。在审计实践中,充分整合审计资源,考虑采取审计机关立项、中介机构配合、建设单位承担合理费用的方式解决全程跟踪审计中人手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使在建项目审计真正渗入到建设全过程中去,不断加强事中监控力度。在某项目跟踪审计中,建设单位委托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初审,建设单位对其结果进行复核后,再由审计局对该项目进行复审。在该项目中,施工单位结算送审2.73亿元,中介机构审减3520万元,建设单位复核审减825万元,审计单位复核审减739万元,总计审减率达18.63%,极大降低了基建投资成本,维护了建设单位利益。

3.2 培养专业的跟踪审计人员,充实审计队伍 跟踪审计是全方位地接触建设项目,要求审计人员增强主动意识,加强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学习和提高,熟悉并掌握财会、工程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做一个综合性高的复合型的审计人才。组织跟踪审计方面的研讨班、培训班及其他形式的培训,提高审计机构跟踪审计的素质,提高全社会对跟踪审计的正确认识,促进跟踪审计的发展。审计人员应把握好跟踪审计工作尺度,以避免无意识地承担了不应涉及的现场管理责任。目前,在JZ房地产公司项目中,建设单位为每个项目配备相应的成本管理人员,对现场变更等及时签证,避免在结算时扯皮。大部分中介机构也配备了相应的跟踪审计人员,根据甲方的需要提供相应的跟踪审计服务。

3.3 全面评价跟踪审计的价值 在竣工结算审计实践中,评价审计效益的标准只要是审减金额或审减率。跟踪审计不仅仅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还要对监督的工程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和咨询建议,使问题能在工程管理中及时纠正,避免在结算时带来纠纷;同时跟踪审计也增加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的串谋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廉政工作。故要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跟踪审计成果,绝不能用单一的成本和审减率来简单的评价。除了以审减金额和审减率評价外,还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跟踪审计的业绩:①是否发现并揭发参建各方的违法行为;②是否提出合适的建议以弥补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③是否通过改进方案达到更好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以提高工程效益;④是否能与委托方积极配合,响应是否及时;⑤是否及时准确地完成跟踪审计任务等。目前某企业在对中介机构的评估时,除了对审减效益进行评估外,还引进了对管理、咨询建议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等进行定性分析打分,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逐步往事前管理推进。

3.4 明确跟踪审计的职能定位 跟踪审计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能:造价签证、工程监督与评价以及提供咨询和建议。跟踪审计不仅要核实工程造价,作为承建方和建设方的结算依据,还应该对工程管理中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各参建主体履责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建设方汇报,对整个监督、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提供咨询意见,以便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在实施跟踪审计时,审计人员应根据跟踪审计委托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职责,严格遵守监督咨询的角色定位,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建设方或监理单位去解决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越俎代庖。

4 结论

推行建设项目造价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绩效。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独立性有较大影响,要求审计人员能在诱惑中廉洁自律。由于审计力量薄弱,参与跟踪审计的人员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跟踪审计还需要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平.浅析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和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08.

[2]张立方.浅析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江苏建筑,2011.

[3]任延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及对策[J].天津市审计局,2007-04-04.

[4]田原.交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践与探索[J].审计月刊,2009.

[5]张新建,周美花.浅析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和建议[J].价值工程,2010.

[6]姜剑峰.浅析跟踪审计质量管理的提升[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

猜你喜欢

跟踪审计优化措施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