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部队岗位需求深化预选士官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17-03-14李贺佳李久超肖灵李云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8期
关键词:岗位需求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李贺佳++李久超++肖灵++李云

摘 要:依据预选士官学员的岗位需求开展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建立了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选用了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方法;整合了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构建了整体性评价方案,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岗位需求 预选士官 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38-02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通过近几年对预选士官专业课程的教学跟踪调查, 总结出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建设、教材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到教员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与预选士官部队岗位能力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导致学员学习热情不高,装备维修能力薄弱,难以满足部队岗位要求。针对以上不足着力开展了着眼部队岗位需求,深化预选士官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立足部队岗位和实战需要,专业课程针对能力本位培养目标、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整体性评价开展教学,提高学员的综合维修能力。

1.1 能力本位培养目标

能力本位教育,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学员有意识地掌握以下3个方面相互存在有机联系的本领:(1)学会独立地制订预测性、诊断性的工作训练计划;(2)学会独立地实施过程性、形成性的训练工作;(3)学会独立地评估总结性、反馈性的工作训练成果。

1.2 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

专业课程教学是置于由实践环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框架之中,以利获取自我构建的过程性知识即经验为主要目标。这里所说的实践环境就是岗位活动,这里所指的过程,就是岗位工作过程。因此按照典型的装备维修工作过程展开教学内容,符合学员形象思维的特点,有利于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维修技能的培养。

1.3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员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以培养部队岗位装备维修实际能力为目标,以基于维修实际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计划、实施与评估的行动为方法,以教员与学员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协作行动为方式,强调学员对知识重新建构的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者结合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1.4 整体性评价

强调以学员为主体的整体性评价,以学员行动能力高低作为评价认定的思路和依据。涉及评价准则这一规范性問题,遵循完整性原则、连续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学情分析

正确认识学员的智力构成特点,有助于学员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教学的规律,有助于学员正确认识学习;正确认识教学的基本功能,有助于学员正确认识部队岗位需求。在凸显部队岗位特点的学习过程中,使学员增强信心,坚定学习决心,相信自己能成为一线作战部队中高素质、高技能的行家里手。

2.2 行动导向教学

学员岗位行动能力的培养需要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践才能得以实现。行动导向教学注重学员结合工作实践对知识重新构建,教员结合学员学习过程提供组织和指导,实现知识建构与指导之间的平衡。

2.3 行动导向教学形成的行动能力

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学员作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主体,以装备维修技能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装备维修情境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计划、实施与评估的行动为方法,以教员与学员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协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员基于经验重新构建的知识体系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判标准。在这样一个行动导向教学的体系内,学员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专业知识,而不是通过外部强加于学员本身。行动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3种能力整合为适应部队岗位任职需求综合能力的状态。

2.4 课程开发

专业课程强调课程要在学员生活经验、学习动机、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以掌握专业技能为主。课程要解决的是内容的取舍问题。课程应该以学员在部队装备维修岗位中实际积累的经验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性知识的理解为辅,即以实践性知识为主,理论性知识为辅。一句话,以“怎么做”和“怎么做好”的知识为主,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陈述性知识为辅,这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要“适度、够用”的体现,也是课程选择的标准。

2.5 评价内容

强调以学员为主体的整体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对学员综合能力高低认定的手段和方法。整体性评价方法在对学员综合能力高低进行考核和评估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整体性评价方案有3个显著的特点:(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以考核维修技能为主的操作考试,又有测试理论知识认知水平的理论考试。(2)考核结果与考核过程结合。有以强调装备操作技能标准为目的的考试,又有以发现故障、排除故障为目的的考试。(3)课终成绩与任职能力评估结合。有专业课程的成绩单,也有工作质量、个人素质和合作能力的评价表。

为了检验课程改革的效果,构建了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监督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为课程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通过对多个班次的考核,考核成绩真实体现了学员对装备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维修技能的熟练程度,能够满足部队的岗位任职需求。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2.

猜你喜欢

岗位需求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