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2017-01-07许松
许松
摘 要: 装备实践课程是满足学员第一任职需要的主干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作者结合岗位特点,采用了几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 装备实践课程 岗位需求 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
装备实践课程是一门航空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涵盖现役飞机的原理、构造与维修,以培养学员的维修技能、技术管理、维护作风和专业知识等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近年来,我们在维护课外场实习过程中紧紧围绕装备发展对航空机务人才的急需,着眼于航空机务保障人员的素质需求,研究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从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打牢专业理论基础、强化学员工程实践、组织指挥、技术管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入手,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与内容的讲座、岗位练兵和竞赛等活动,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为满足第一任职及后续发展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面向岗位,紧贴部队岗位需求
随着我院由学历教育院校转变为任职教育院校,培训对象与培训岗位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紧贴部队岗位需求,岗位需求什么就培训什么。
根据机械师的岗位需求,我们采取反推的方法,从岗位需求推向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推向课程标准。按照上级下发的各类人员能力标准,本科生和士官生,第一岗位任职是机械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作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业务保障操作程序和技能;熟练使用、维护、管理本专业保障装备;具有参加部队实际保障或学院综合演练的经历。(2)组训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业务训练组织程序和方法;能独立完成专业业务训练示范教学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训练过程组织严密,组训效果好。(3)创新能力:善于运用本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保障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完成一项以上本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第二课堂活动。
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装备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单元的教学过程和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从系统工程的观点看,一门课程教学过程的优化更为重要,因为它对学员某一方面素质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一门课程的优化直接关系到一门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益的实现,它制约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并且为其提供依据和方法,教员在此时应发挥主要作用。认真分析教材,依据装备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特点和素质体系的要求,从整体上研究总结出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员在课程结束后,从素质教育观点出发,写出课程授课总结报告;开课前和课程结束时,分别采用答卷形式,向每个学员征求对整个课程的授课意见。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贯彻执行学院创新教育有关决议精神,在维护课程教学中结合学员特点和外场教学实际,总结过去经验,着眼部队建设和培养学员素质,在外场教学中实行“一、一、三、三”新教法。新教法分为四个部分:(1)一份标准教案。每堂课教员都必须针对所学内容制作出一份标准教案,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2)培养一批小教员。在每次实习科目进行前培养一批小教员(针对实习科目内容的多少确定小教员数目,不少于两名)。在具体实习中由小教员讲课,教员负责指导。(3)制作“三卡”。即实习指导卡、实习工具卡和器材设备卡。(4)开展模拟“三职”演练。组织学员轮流担任小教员、模拟中队长、机械师。“一、一、三、三”新教法充分考虑毕业学员组织指挥、技术管理能力方面的不足,同时针对过去外场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弊病和学员学习主动性差的痼疾,真正把学员摆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行,新教法在外场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院教学督导组听课后给予充分的肯定。学员纷纷反映新教法对外场实习指导性强,模拟三职演练使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心理素质得到锻炼。(5)改革考核方式。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单元考试与结束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从而客观全面地反映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6)积极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组织学员填写《教学效果测评表》,深入了解和调查教员的教学情况和学员的学习情况。
在装备实践课程教学实施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员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基本上满足机械师的岗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