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电影初探
2017-03-14李华
【摘要】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孤岛”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特殊繁荣时期。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电影经历了由古装片到现代时装片的发展,呈现出了商业化的繁荣发展面貌。“孤岛”电影的商业化繁荣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文章旨在通过对“孤岛”电影发展的阐述,进而探究其商业化繁荣的成因。
【关键词】孤岛电影;商业化;繁荣
“孤岛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段特殊重要时期,当今学者对其评价总的来说是认为其是一种电影史上的倒退。陆弘石、舒晓鸣主编的《中国电影史》认为“庸俗取材,粗制滥造,营业至上”;潘国美在《中国电影史》上评价其:“在当时民族危亡的关头,一定程度上疏离了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王晓玉的《中国电影史纲》说是“隔江犹唱,纷乱复杂”;陈吉德评价它是“畸形而繁荣”。
总的来说,它在瓦解了国民政府的若干“禁令”和消融了“左翼”倾向的意识主导后,使得中国电影重新续接了间断数年的商业类型电影,它是20世纪20年代商业化创作和30年代“软性电影”创作的繼续。
一、“孤岛”电影的出现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扩大侵华战争,于1937年8月13日在中国上海制造了事变,即“八一三事变”。三个月后,日本在金山卫登陆,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1937年11月中国守军撤离上海。从1937年淞沪会战结束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四年多的时间,便称为上海的“孤岛时期”。而这段时期内在“孤岛”所进行的关于电影生产和创作现象,便称为“孤岛电影”。
二、“孤岛”电影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在经历萌芽期的艰难探索,成长期和变革期的观念变革以及左翼思想的洗礼之后,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电影的中心地带的上海更是走在电影发展的前列。纵观“孤岛”影坛,电影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装片和现代时装片两个阶段。
1、古装片的继续繁荣
“孤岛”初期,由于制片机构和发行放映机构遭到了战争的破坏,同时又有严厉的审查制度和暗杀、绑架事件,绝大多数公司无力制作新片,于是古装片继20年代下半期之后在“孤岛”又再次盛行。随着大量出现的神怪武侠片,社会大众逐渐产生了厌倦心理。1939年12月8日《每日详报》就提出批评,“这是帮助敌人麻痹自己的同胞”。1939年初,武侠神怪片开始逐渐退出“孤岛”电影市场。
2、现代时装片的盛行
1941年时,历史古装片已经达到了白热化时期,“孤岛”影评界开始大力呼吁创作现实题材电影。当时《大晚报》呼吁,现实题材电影虽为环境所不许可,但决不能因害怕而畏缩,电影制作者应严肃地去集体讨论现实电影的摄制的新手法。所谓“时装片”,就是当时人们对现代题材影片的一种统称,是取材于现代的一个影片类聚,本身并不是一个具体类型。《王先生》最早是由天一影片公司于1934年拍摄的,后陆续拍摄了一系列影片。影片把小市民的世事艰难与喜剧情节结合起来,从而演绎成一系列既搞笑又心酸的故事。《王先生》系列电影是“解放前中国电影史上拍摄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喜剧电影”。但许多影片在“孤岛”陷落之后上映。
三、“孤岛电影”商业化繁荣成因
随着“八一三”事变的爆发,战火对上海电影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上海的电影制片厂造成了大范围的破坏,电影的发展进入了瘫痪状态。几家大公司陷入停业状态,一大批进步的电影艺术、技术人员撤离上海,转移到内地或香港。在这个小小的孤岛中,在如此艰难沉闷的环境中,在短短的四年时期里孤岛电影能迅速商业化形成并繁荣发展,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结果。
1、特殊的环境压迫
1937年11月,中国守军撤离上海后,“孤岛”虽然处于中立状态,但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文化侵略。日军侵占上海后报刊媒体都成为了其直接控制的重点。11月上海沦陷前,日军为侵华进行思想宣传,就在上海建有许多文化宣传机构,如日文《上海新闻》周刊、《上海日报》、《上海日日新闻》等。日军不断压迫上海租界当局“取缔反日机关及言行”,《国民》周刊、《救亡日报》、《文学》月刊等被迫停止出版。汪伪特务机构在沪西极斯菲尔路76号设立“反共特工总部”,专门拷打、捕杀共产党人和所有爱国进步人士,尤其是有抗日爱国倾向的文化人。政治上的高压使得电影人不得不拍摄一些没有政治创新的娱乐片,于是在此种社会环境压迫下开始转向商业化电影。
2、社会思想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的软性电影和硬性电影争论在中国电影业上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软性电影”论争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围绕电影的独立艺术特性、艺术功能等问题展开的集体论辩。在这场论争中,站在另一端的是一批左翼评论家,左翼评论家出现在电影理论舞台上的时间比“软性电影”论者早一年。左翼影评的显著特点是只注意批评,只关心一部影片的主题是否暴露了现实黑暗,是否反映了阶级矛盾、阶级斗争以及民族矛盾。这一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在“软性电影”观念的影响之下,一大批与时事无关的娱乐、艺术观感电影相继出现。
3、商业利益的需求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上海的电影业处于一片瘫痪状态,大量的电影公司纷纷倒闭。新华公司老板张善琨精于经营,在“孤岛”影业萧条之际仍坚持拍片,吸引留沪人员加入新华。他为了及时扩大影片的影响,推广销路,便除了“新华”之外,又另挂出“华成”、“华新”两块招牌。1939年2月,以华成影片公司名义推出的《木兰从军》,促成了古装片的流行热潮。他为了将影片公司顺利办下去,以免遭日军的干涉,于1939年3月间,将“新华”、“华新”、“华成”三家公司出盘给美商中国联合影业公司。仅次于新华的是严春堂父子的“艺华影片公司”。它从1938年5月开始恢复制片,四年之内共出品了50余部影片。“孤岛”初期,“明星”公司老板张石川将1928年拍摄的《火烧红莲寺》继续拿来放映,票房多日居高不下,其他公司为了追求利益纷纷效仿,新华公司的导演马徐维邦拍摄了《夜丰歌声》、《麻疯女》等,新华的《武则天》、《白蛇传》,艺华的《碧云宫》、《新盘丝洞》等,国华的《西厢记》、《孟姜女》,华美的《济公活佛》等。“艺华”、“国华”等其他公司的古装片几乎完全趋向于商业利益。商业利益的驱使使大量影片创作题材雷同,直至导致1940年出现“孤岛”影坛的一起起“双胞案”。而这一时期,上海观众大部分都是江浙一带的资本家、中小地主、商人等群体,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决定了其观影取向的娱乐性。
四、结语
总的来说,短短四年,孤岛商业类型电影创作200余部,呈现繁荣发展局面。“孤岛”时期各个电影公司为了增加票房,获得良好商业收益,抢题材赶时间,出现了粗制滥造现象,使“孤岛电影”总体上呈现良莠不齐的面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时的电影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环境,运用的许多影响策略理念也是有进步意义和前瞻性的,它给之后的中国商业电影发展启到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教科书。
【参考文献】
[1] ﹝日﹞佐藤忠男. 中国电影百年[M].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
[2] 饶曙光. 中国喜剧电影史[M].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3] 丁亚平. 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M].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4] 郦苏元. 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M].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5] 潘国美. 中国电影史[M].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4.
[6] 虞 吉. 中国电影史纲要[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
李华(1989—),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