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C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整合新探索

2017-03-14裴水妹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

裴水妹

摘 要 当前,众多地方本科院校正努力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为真正培养出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和将应用型转变落到实处,必须打破原先陈旧落后过于学术化的课程体系。基于STC理念,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对其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知识进行课程整合,构建手型生涯学院,STC手型生涯学院课程整合模型的实施包括宣导、试选、确定选择和修订4个阶段,并须配备“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采取专业实践仿真的授课方式。

关键词 STC; 应用型转型; 课程整合; 生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6-0025-0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是应用型转型的主体,要激发高校转型内生动力,必须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与课程体系。打破原先传统学术本位课程体系的藩篱,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必经之路和关键一环。

一、STC理念的定义和内涵

STC ,全称为School to Career,意为从学校到职业生涯。STC理念的理论源泉可追溯到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John Dewey(约翰·杜威)在20世纪初期提出的民主主义职业教育思想[1]。杜威摒弃传统教育的“旧三中心论”(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杜威还认为“学校即社会”: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保持最牢固地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

承继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STC理念举起新职业主义的大旗,整合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链接学校本位学习和工作本位学习,主张学生为高技能高工资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不拘于单纯的培养学生为现实工作岗位服务的较低要求,STC理念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极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不单满足学生对特定工作岗位的学习要求,还提供了更为宽广灵活的生涯集群[2]课程体系和评估标准,特别是其中丰富的实践课程使得新职业教育更加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较好地体现了学术性课程和职业课程的整合。

STC的前身是1994年美国政府颁布的《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STWOA: the School-to-Work Opportunities Act),但却并不是对STW的简单扬弃和升级。STW的逻辑起点就是职业,单纯关注具体的职业要求;STC则以职业和生涯发展为起点,把关注重心调整为学生未来生涯的发展和成功;STW只针对高中阶段不准备升学的学生,STC的培养对象则扩展到各类学生和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的劳动者;STW的培养模式一般是较为简单的技能教育和培训,STC则囊括学术课、技能培训与教育、生涯指导等;STW的课程体系往往只是较为松散的课程和培训项目,STC则建构出基于生涯集群的课程完整体系。在适应工作岗位一线要求之外,STC理念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STC理念下“手型生涯学院”的构建

近年来,国际国内商贸活动风头正劲,且我国新政策新要求不断涌现,跨境电商、自贸区等蓬勃发展,这既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大好机遇,更是其面临的艰难挑战。但是,当前一些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学术化、教学模式陈旧,导致毕业生虽然就业但质量不高,既不能获得良好的个人职业发展,也无法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因此,运用STC理念,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解构,全新整合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商务英语“手型生涯学院”就成为培养商务英语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当务之急。

(一)厘清商务英语专业生涯集群

生涯集群中的“生涯”对应的是“职业生涯”[3],故“集群”意指若干个通往某特定行业中不同职业岗位群的教学路径、指导方法和评估标准,其最终目的是致力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起步、发展、晋升、成功、创业等。生涯集群的内涵包括了一组基于相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具体职业以及通往这些职业的学习路径,前者称为学习项目,后者称为生涯学院路径。每个商务英语生涯路径涵括特定、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包含学习时间长短不一的学习项目。

遵循高质量就业导向,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以实际调查为基础,用准确数据为支撑,不单要明确商务英语相关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更需明确各岗位所需的商务知识、商务技能、个人素质等。商务英语生涯集群较为多样化,包括报关员、外贸业务员、外贸货代、外贸单证员、幼儿英语教师、商务英语口笔译、涉外文秘等多个生涯发展路径。在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方面,排名前列的是得体的国际商务礼仪表现、良好的英语函电写作能力,较高的进出口贸易实务操作技能,流利的商务英语口语交流、熟练的报关、报检、货代、船代制单等。商务英语相关行企认可度较高的职业资格证有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证书(BEC)、托业证书、商务英语口译证书、报关证、报检证、专业八级证书、秘书证等[4]。用人单位除了要求毕业生具有丰富的商务知识,较高的商务技能之外,还对学生的个人素质颇为重视如执行力强、抗压性高、随机应变、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到位,以及有极强的推动成功的内驱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时,上述这些能力的训练要给予强化。

(二)构建商务英语STC手型生涯学院

基于STC理念,商务英语专业对课程体系重新解构,结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构建出STC手型生涯学院模型,具体见图1。该模型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职业性:整个模型完全以就业为根本指向,所有的学习项目都以具体的职业岗位为逻辑起点和最终落地。在手型模型中将紧密相关的岗位或相邻行业按照关联性和特性点划分为若干个组合,并且以商务英语生涯集群的手指图形呈现。这有助于商务英语专业新生在入学之初养成一定的职业意识,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也特别有助于教师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学生也就能遵循其选定的商务英语生涯路径来修学相应的学习项目。这完全对应地方普通高校应用转型的时代需求,真正做到从地方行业产业需求岗位出发设计学生在校学习课程,深切体现了经济发展倒逼高教改革转型的巨大机遇,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点的微观贯彻,很好地体现了因地制宜、需求導向的“十三五”规划精髓。

开放性:确定自己的未来职业以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各个岗位包,并遵循生涯集群学习路径开始学习。专业指导教师提供各类协助,如分析各个岗位的具体任职资格要求、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职业特质和学生性格匹配度等,帮助学生做出相应调整以达到最佳职业定位和职前准备。而且手型模型中各个学习项目设计非常灵活,也有利于其他专业学生进行转口就业的岗前准备,还可以作为企业在职员工的在岗培训,这些为“双学分制”以及建构学校企业“双向流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通道。

广泛性:手型模型建构过程中,深入参考商务英语相关岗位专家的意见,各个岗位包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均经过行业企业的审查和验证,紧密贴合市场需求。各个“手指”的学习项目的学习内容、教学形式均根据具体的岗位进行设置,多样化的学习项目自然提高了学生的多种选择性,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由度,进而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未来工作、职业发展和商务英语相关行业企业全部纳入教育教学体系。

人文性:整个模型既考虑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又兼顾了商务英语学习者的需求,将学生/企业、求职/招聘双方的需求都放在首位,打破了原教学体系设置出发点只单纯关注市场对准毕业生需求的片面性,不再将学生单纯物化,深切展示了STC的人文视角[5],学生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手型模型课程整合打破了学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隔阂,紧密教育与职业、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三、STC手型生涯学院的实施

STC手型生涯学院课程整合模型对专业群公共课程和专业大类课程采用模块化设置,在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双证书或多证书教育,通过专业素质拓展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空间。生涯学院课程通常由若干门与该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的岗位课程组合而成。由于生涯学院岗位课程包的制订着眼于职业岗位而非专业,所以各个岗位课程包面向的是专业群的所有学生,供其选择,一个专业可以开设多个岗位课程包。生涯学院岗位课程包可分为两类:限制学分岗位课程包和联合选修岗位课程包,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反映在岗位课程的关联性和修读要求以及学分要求等方面,具体见表1。STC手型生涯学院课程整合模型的具体实施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一)宣导阶段

STC手型生涯学院模型中部分岗位课程包存在较长的岗位课程链,需先行修读相关先修课程,为岗位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这就要求尽早进行专业群岗位课程包选择的宣导工作,且须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宣导工作主要包括宣讲和专业指导两部分。通过宣讲促使每位学生明确学分制下修读课程的可选择空间和考核、毕业条件,更要求其对岗位课程包显著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就业导向性、职业性和高层次性有清楚的认知,促使他们尽早了解岗位课程包及其选择事宜,并早作考虑和准备。

由于学生对生涯学院课程及相关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认知不足,可能存在不确定选择、反复变更选择等情况,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从专业和职业的角度答疑解惑,与学生定期交流指导。各专业群专业教师需向学生详细介绍岗位课程包的对应岗位能力分析、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岗位课程链和课程设置等,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需求和就业情况,培养其职业规划和自我能力积累的意识,逐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同时适时反馈学生的见解看法,促进专业群生涯学院课程包制订、管理等工作的改进和完善。

(二)试选阶段

由于生涯学院课程包因岗位而设,职业性和修读要求差异显著,变更难度和成本较高,且事关就业,选择需慎重。学生需要通过一定时间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学习和积累,结合岗位课程包的宣导,对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形成一定的职业认知。通过对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自我评价与岗位能力要求相比较,自我检验,调整自身职业发展规划,逐步具化其职业岗位意向并最终确定。

在正式专业群生涯学院课程包选报前,需制订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方案,安排几轮试选。通过试选,一方面对学生的选择意向进行摸底了解,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岗位人才需求和师资、授课场所等教学资源因素拟定预计开班数和班级人数,双方相互进行信息反馈,通过公布各轮试选结果、宣讲、专业指导、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学习等途径介入、协调和控制,指导学生结合自身能力和特长进行合理选择。

(三)确定选择阶段

经过若干轮的试选,各教研室具体执行生涯学院正式选报事宜。学生正式选报后,专业群各教研室按照确定的实施方案和遴选确定方法,兼顾学生选择意向和开班计划,最终确定并公布每位学生的生涯学院路径。继而学生须根据公布的选择结果进行生涯学院课程的学习,原则上不予随意变更。各教研室须根据确定的生涯学院课程包选择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做好后续的协调管理工作。提倡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采用选修课、辅修专业等多种形式跨岗位课程包学习,满足其多样化选择的需求。

(四)修订阶段

尽管在构建STC手型生涯学院课程整合模型之前,有对商务英语生涯集群进行详细的调研,所设置的生涯课程包都是围绕就业和岗位能力,但随着产业发展和政策更新,商务英语相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出现一定的调整和升级。这就要求对STC手型进行适时修订:密切关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新形势下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新的实际要求,适时增设岗位课程包或对原有岗位课程包的岗位课程在课程要求、内容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同时也要考虑师资等教学资源,并进行修订。

四、 结束语

STC手型生涯学院课程整合模型要求配备“双师双能”型商务英语专业师资[6]。既要求教师的英语要好,保证以英语为媒介进行英语授课,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商务英语相关行业工作经验,保证学生学到实战型商务技能。选送英语知识能力强的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挂职和实操的同时,邀请商务技能高的相关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到校授课,让学生真正從STC手型课程整合中受益。

STC手型生涯學院课程整合模型对商务英语专业授课方式也提出新要求。学生一般倾向于师生互动和交流实践更多的方式,例如:实例分析,交互式练习,角色扮演,游戏教学、英文短句、营销计划等,比较排斥单纯枯燥的英译汉、汉译英、题海战术等。商务英语学生更为注重实用性,希望在各类实训中能学习到商务英语工作岗位上实际案例中涉及的相关商务知识和技能。STC手型生涯学院中囊括各类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进出口贸易模拟训练,口笔译模拟,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实训,公关礼仪实训,外事秘书实务实训,外经贸案例分析,海关与商检实训等。

参考文献

[1]滕大春.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1988(4):60-70.

[2]孙善学,杨蕊竹.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改革与借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76.

[3]黄波,于淼,黄贤树.职业带理论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5(1):23-27.

[4]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J].外语界,2014(2):34-41.

[5]张红欣.高等职业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课程整合与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157-159.

[6]胡业华,卢建平.职教教师专业化视域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研究[J].职教论坛,2015(24):13-16.

Exploration 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STC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Pei Shuimei

Abstract At present, many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trive for the transition to b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transition effectively and to cultivate the versatile personnel of multiple skills, we must break the original,obsolete, and too academic curriculum system. Basing on the STC concept, this essay builds a hand-shaped model to integrate the theoretical, technical, and practical courses of the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t will be of great help, by illustrating the detailed pat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TC curriculum integr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STC; application-oriented transform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areer academy

Author Pei Shuime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uaxia College of Xiamen(Xiamen 361026)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英语课件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
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思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基础学科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