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朗朗”还是“书声琅琅”?
2017-03-14
现代汉语中,倾向用“书声琅琅”。
朗,是形声字,从月,良声,本指明亮,如“明朗”“晴朗”“天朗气清”“豁然开朗”等。引申指声音清晰、洪亮。如“朗读”“朗诵”“朗声”“朗笑”等。
叠字连用,“朗朗”为形容词,也有相关两义:一指明亮、光线充足。如“朗朗乾坤”“秋月朗朗”等。一指声音清晰、洪亮。《汉语大词典》释义:“朗朗,形容声音清晰响亮。”可用于鼓声。如唐代韩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可用于读书声。如《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惟有王勃端坐船上,毫无惧色,朗朗读书。”等等。
琅,也是个形声字,从王(即玉),良声,本指琅玕,即形状像珠的美玉或美石。
叠字连用,“琅琅”是象声词,本指石玉相击的声音。如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礌石相击,琅琅礚礚。”也引申形容珠玉以外其他声音的清晰、响亮。那么,在此义上“琅琅”跟“朗朗”的区别在哪里呢?
古代佩玉之風盛行。玉是贵重之物,“琅琅”作为象声词,多含有“喜爱”的意思。如宋代苏舜钦《秀州通越门外》诗:“密树重萝覆水光,珍禽无数语琅琅。”诗句用“琅琅”描摹珍禽的鸣叫,“珍爱”之情溢于言表。古代重玉,玉被视作高洁的象征,因此,“琅琅”也用于“尊崇”的对象。如唐代韩愈《祭柳子厚文》:“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文中“琅琅”用于柳宗元,“尊崇”之意十分明显。古人重视教育,甚至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所以也用“琅琅”形容读书的清朗、响亮之声,一表示对读书的“尊崇”。如明代高启《送高二文学游钱塘》诗:“读书闭阁人罕识,明月夜照声琅琅。”也许随着玉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的降低,“琅琅”的这种用法逐渐在汉语中消失。
可见,在古代汉语中,“朗朗”和“琅琅”都可以用来形容或描摹声音的洪亮、清晰,用于“喜爱”“推崇”的对象时,多用“琅琅”。用于读书声时,“朗朗”和“琅琅”都可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朗朗”形容声音清晰、洪亮,如“歌声朗朗”“笑语朗朗”“朗朗上口”等等。“琅琅”表示金石珠玉相击之声,如“玉音琅琅”“珠玉琅琅”“金玉琅琅”等等。除此之外,“琅琅”通常用于描摹响亮、清晰的读书声,如“书声琅琅”“琅琅书声”等。也许,这是人们潜意识里表达对读书声的喜爱、对教育的重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