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校开展各门课程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纵向横向整合,解决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间、三级课程间缺乏联系、相互疏离的问题?
2017-03-14徐滨南
徐滨南
为保证问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在反复商议中达成共识:目前各学校学科之间重复交叉、互相割裂现象比比皆是,以至于阻碍新课程全面推进。为实现课程整体育人的需要,构建自身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把学校从繁重学科体系中解放出来,需要我们根据目前哈尔滨市课程的实际情况,拿出对上述问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一、结合实际明确问题研究的重点
对此问题我们主要采取整合的思路,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厘清问题研究重点步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1.厘清不同年段需要整合的内容。以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梳理,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主题探究性活动。
2.以统筹课程重复、交叉、学科割裂现象为主线,探索和构建课程整合框架体系。我们以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为切入点,结合具体课例进行深入研究。
3.着力开展课程整合模式指导研究。依据教学目标梳理整合教材内容,从知识点出发拓展學习链,将知识与经验更好地结合,以综合实践为轴,多维度融合。
4.打破学科界限,寻找整合突破点。进一步指导各学校清晰掌握课程,整合学科核心内容课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上重大变化,把握整合突破点。
基于以上问题研究,对学科间疏离问题研究,是以统筹课程重复、交叉、学科割裂现象为主线;以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炼不同领域重复主题内容为载体,以逐步整合的思路有计划有目的开展下去,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整套实施策略,保证研究问题能够深入持久开展。
二、系统建构提高问题研究的有效性
经过一个阶段系统研究,拿出了一套用于指导基层整合办法,来保证课程实施整体性。
1.整体把握,分段落实。各学校应本着依法施教的精神,将整合的内容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根据小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开发。即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实施,又选择适应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段落实课程内容。
2.合理统筹,建章立制。为了保证研究的顺利实施,推动研究顺利实施,学校成立课程整合领导小组和课程研究小组。建立课程整合、定期研究、成果奖励等制度,以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开发课程研究网络平台,保证研究成果及时分享、研究问题及时得到反馈解决。
3.立足实际,贯通融合。建立新型课程结构,使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生活,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知识综合化学习和运用。立足实际,贯通融合整合方式:一是“整体融合式”。将不同领域的相同内容渗透在一个活动中,保证课时,保持动态平衡,彼此交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是“拖带融合式”。以区域、学校、教师的特点,根据学生需求,现实生活,以一个领域为侧重点,把校内、校外课程融合起来。
4.依据课标,有序重组。全面遵循学生认知特点,遵循三维目标具体要求,采取不同年级目标呈螺旋上升方法,从而实现课程内容有效的突破。将各学科中内容相关、相似的有关章节,归类到一起,进行教学资源重整。从学科中涉猎到的各项专题教育进行科学有序的重组。从中找出活动性、体验性、探究性强的内容,并根据内容特点命名主题,作为主题课程的研究专题。
5.项目设计,主题引领。根据教师的学科特点,个人特长等,将同年段的教师资源整合。由不同教师承担一个主题式教学任务。根据不同的重点难点,集中一个时间,通过项目制式设计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主题,搜集相关资料,研究和改进教学。
总之,以上问题研究不仅是改变一种课程组织方式,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是实现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因此,以课程整合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课程整合触及所有教师的既有利益,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达成广泛的理解与共识。
编辑∕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