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阐释

2017-03-13李桂花

理论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

李桂花,张 鹏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阐释

李桂花,张 鹏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谁的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怎样的小康社会”、“靠谁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五个最基本的问题。只有对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有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准确定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坐标,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主体,弄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洞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念图景,汇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靠力量。

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党的领导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开篇即写道:“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86页。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党和国家近期工作的主要任务,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人民日报》2015年2月25日。。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对小康社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弄清楚“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谁的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怎样的小康社会”、“靠谁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加以全面阐释。

一、小康社会:伴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实现了内涵的不断丰富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劳民》中,为“稍得安养、休息”之意。“小康”被认作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则出现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之中,是一种低于“大同”社会的人民安乐、衣食无忧、温饱无虞、社会安定的理想社会。“小康”一词被运用到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来,始于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提出、其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则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的。围绕“现代化建设”这条主线,“小康社会”内涵的不断丰富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就很好地解答了“什么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谁的小康社会”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问题。

第一个阶段: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小康”一词渐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视野当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是“四个现代化”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概括:“要在十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16页。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周恩来将其概述为“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周恩来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2页。这四个方面,即“四个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夕,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两步走的思想,随后,党的八大将“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写入了党章。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总结了1957年以来“左”的错误的教训,重新表述了“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现代化建设被迫中断,但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仍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对中国式的现代化进行了阐释,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自此,“小康”一词便进入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视野当中。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小康目标”正式被确立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党和国家又提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此时的“小康”主要指的是人民生活的“小康水平”,重在民生层面的现代化建设,按照邓小平的话说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的意思。为了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延伸了“两步走”战略,拓展了小康社会的新思想,正式提出了“三步走”的重大战略目标。至此,“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小康之家”、“小康水平”、“翻两番”、“三步走”发展战略等已成为邓小平小康思想的代名词。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时的小康思想重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个阶段:从“小康之家”到“总体小康水平”,“小康”内涵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1989年到2002年,经过“八五”、“九五”、“十五”计划的十多年努力,人民生活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在这段时期,“小康”的内涵不断丰富。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基础上,面向新世纪,展望未来,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1989年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14页。“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14页。可见,在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奋斗目标之际,“小康”的涵义也经历了从“小康之家”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蜕变。“总体小康水平”较之“小康之家”来说在民生问题上更加全面,更加注重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根据党的十五大报告“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3页。,我们可知,1997年我国已经“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但仍在为人民生活的“总体小康水平”而努力。而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13年的基本经验时,将人民生活的“总体小康水平”同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改革开放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国防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对外工作创新、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列可见,“总体小康水平”仍重在强调加强民生层面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个阶段: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迈入新阶段。十六大不仅指出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胜利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奋斗目标,还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小康社会”建设阶段。由于“总体小康水平”还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4页。,所以党的十六大根据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次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阐述,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4页。可见这时的“小康”已经不仅仅是民生层面的“小康水平”,而是包括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化建设图景。十七大则在十六大基础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深入和拓展,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如“增加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并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构想。

第四个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决胜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这表明从十七大开始党和国家就已经着手酝酿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思想。党的十八大更是庄重地承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同时,十八大报告又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使其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得以确立和升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决定;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样,不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脉络更加清晰,而且“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也最终形成。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关系进一步概括为一个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科学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总体形势,明确了指导思想,规定了“六大”原则,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养好图景。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小康”一词进入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视野;“从小康之家”到“总体小康水平”,“小康”在民生层面的内涵更加全面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一词的涵义经历了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的蜕变,在历经“三位一体”总布局、“四位一体”总布局的变化发展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明确而具体、布局更加科学而合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决胜阶段,“五位一体”总布局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纲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规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五大发展理念”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立体化图景。

“小康”一词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了内涵的不断丰富。不管是回首“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还是展望“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小康社会”是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人民能够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只有人民才是“小康社会”的现实主体。“小康”内涵的不断丰富归根到底是人民需要的不断丰富,“小康之家”、“总体小康水平”都是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人民自我发展的需要逐渐丰富、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党和国家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庄重承诺一定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围绕这一宏伟目标,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总结中国经验、破解中国难题,先后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示了“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回答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基本问题。

首先,“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和有力保障。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国富民之路,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依据“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十八大倡导的“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17、494页。,改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17、494页。,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倡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经济发展由“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强调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尊重人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加强法律约束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推进文化体制创新”,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深化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化解社会矛盾,努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本质上就是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是要明确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17、494页。。

其次,“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56页。的有序社会,是一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不断完善国家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依法保证人民享有广泛权利,履行相应义务,依法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设法治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就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束缚,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建设更合理、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需求的制度体系,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要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这既需要科学有效地发展好经济,又需要公平公正地分配好发展成果,而不管是“发展经济”还是“分配成果”,都必须遵循相应的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遵循规律”就是要按规律办事,有秩序进行,“有序进行”就必须要“有章可循”,就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依靠法律引导和规范社会秩序,既约束“权力”,又保护“权利”,用法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人民享有的各项权利;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一实际出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从加强立法、推进行政执法、保证公正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全方位、立体式加强法治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互为“姊妹篇”,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最后,“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政治前提,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引路人。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进入决胜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实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人民共同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给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补钙”,拧紧思想的“总开关”,要给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刹住“四风”蔓延的势头,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共产党员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全体党员干部增强公仆意识,“走进”、“走近”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难题,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团结群众,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全面从严治党”说到底就是在党内率先进行一场自我革命,就是要严厉打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就是要突出党的制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使各项制度之间“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确保党的工作有章可循,不开“天窗”,不留“暗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全面从严治党”就是率先在党的制度上“深化改革”,按制度办事,使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政治保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严格要求党员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就是要将党的意志通过法律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将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置于法网之中,做到法律面前无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党,党员干部是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代言人,只有党员干部率先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人民群众才会更加信服法律、敬畏法律,才会自觉尊法、守法。“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为人民群众“谋实事”、“干成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法治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基本问题,是着眼全局、放眼未来的顶层设计,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世界图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不仅指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且还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92页。“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重在补齐短板,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在经济领域,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回答了“全面建成怎样的小康社会”这一基本问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意味着党和国家已经对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有了一个明确、可行的理论设想,意味着党和国家对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的世界图景有着一个全面立体的描绘。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应该是一个以“创新发展”驱动的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社会,是一个以“协调发展”平衡的协调、稳定、全面、健康的社会,是一个以“绿色发展”规范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以“开放发展”开拓的互利共赢、内外协调具有广泛利益共同体的开放型社会,是一个以“共享发展”规定的全民共享改革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以“创新发展”驱动的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允许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各种生产力要素充分发展,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包容型社会。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依靠科技引领创新、政府服务创新、企业主导创新,将创新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和发展体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不断丰富和满足人们自我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以“协调发展”平衡的协调、稳定、全面、健康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牢牢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既关注整体利益又尊重个体利益,既考虑长远发展又注重当前效益,是一个遵循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富有整体性、全局性发展的良性社会。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将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更加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区域间资源有序合理配置、城乡间要素交换平等、部门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使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硬件实力同步增强、后劲持续充足。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以“绿色发展”规范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化,是人们对美丽生存环境迫切需要的结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之本、立足之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日报》2014年4月4日。。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更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节发展,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注重培养公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和消费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绿色清新美丽家园。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以“开放发展”开拓的互利共赢、内外协调的开放型社会。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对外开放内涵更加丰富、战略布局更加完善、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拥有全新的对外开放体制,将依靠“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既注重国内区域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又注重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能够更好地运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兼顾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融入世界、同世界各国共同缔结的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以“共享发展”规定的全民共享改革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就是要“共享”成果,就是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并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共享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加强扶贫力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健康中国,均衡人口发展。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就是要确保全民共享改革成果,只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就能“人人享有”,是一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状态*韩喜平、刘永梅:《中国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创新》,《理论学刊》2016年第3期。。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群众是依靠

准确定位小康社会的历史坐标,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主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清晰地展现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脉络,小康社会是中国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不管是回顾小康社会的过去,还是展望小康社会的未来,小康社会都是人民群众的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才是小康社会的缔造者和建设者,才是小康社会的依靠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后,“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怎样的小康社会”成为这一阶段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勾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轮廓,是放眼全局、着眼未来的顶层设计。“五大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之上清晰地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图景,是厚植优势、补齐短板的济世良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分别回答了这两个基本问题,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规划者,也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领导者、规划者,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将是党的领导同人民群众实践活动合力的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小康社会是人民的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党的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失去方向;离开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失去力量。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总之,“靠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贯穿整个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靠力量。不管是对“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对“全面建成怎样的小康社会”的基本问题的回答,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科学规划,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靠力量。

[责任编辑:穆 敏]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理性教学方法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4JDSZK069)、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6LZZ007)、吉林大学劳动关系专项研究课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劳动群众地位研究”(项目编号:2015LD008)、吉林大学科研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5〈110〉)的阶段性成果。

李桂花,女,哲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张 鹏,男,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616

A

1002-3909(2017)02-0034-07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
边疆治理现代化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