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3-12张振锋
张振锋
摘要:“工业4.0”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一种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文章从分析我国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企业主体参与薄弱、缺乏创新的职业教育制度等困境出发,通过对目前中德职业标准建设的比较分析研究,提出工业4.0背景下我国应从生产模式的革新、技术体系的重构和组织形式的更新建设完善的职业标准,进而提出转变职业教育观念、建立新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课程教学体系、突出企业参与主体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业4.0; 职业教育; 职业标准; 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把信息技术与智慧技术进行结合,扩展到配送物流、售后维修等其它领域,其本质就是以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为基础,建立智能化的新型生产模式与产业结构;2014年,美国提出了AMP 2.0(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2.0,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以调整国家级制造业战略;日本也结合机器人优势,计划推出“机器人革命”国家战略。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也积极应对德国工业4.0的挑战,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发展纲要,明确了九大战略任务和十大重大领域打造制造业强国地位,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要在这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决胜之计在于提高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加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一、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职业院校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工业4.0 的要求,工业4.0 主要特点为:(1)智能制造渗透进传统制造业,涉及决策、控制、协调和支持等功能;(2)工业4.0 需要制造业与自动化技术融合、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及较高水平的软件,虚拟网络与真实机器间的组织协调,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间交互作用的协调。而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2)企业主体参与薄弱;(3)缺乏创新的职业教育制度;(4)课程标准设置不合理;(5)缺少操作技能强,懂经营、会管理的一线企业实践教师;(6)缺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7)社会服务功能不强,技术合作和技术开放能力薄弱。
要建造中国工业的4.0,要从追求以“低附加值、低产量”为标准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变为以追求“高技术、高附加值、高质量、创新与创意”为目标的新经济模式,就必须要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而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院校很难培养出适合新型工业4.0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应建立统一的职业标准体系,建立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业4.0背景下职业标准建设路径研究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职业领域与职业岗位需求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职业标准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量和引导力量。因此,我国急需建立工业4.0背景下科学的职业标准,以引导不同机构部门的分工、协作及整合。
(一) 中德职业标准比较分析
1. 职业标准体系构建。我国现行的职业标准体系包括三类标准:一是国家职业标准,是基于工作规程、描述职业活动规范的,适用范围为企业岗位的职业资格鉴定和教学过程的职业活动标准。二是行业用人标准,为行业企业制定的岗位工作标准。三是学校人才标准,是教育培训活动的标准。
德国的职业标准由职业培训条例和职业教育框架组成。职业培训条例由企业来制定实施,职业教育框架由职业教育根据培训条例制定实施。德国的企业将职业划分为365种,每种职业均有相应的职业标准条例,培训条例在全德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具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和指导作用。
2. 主体与组织。我国职业标准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的,行业企业用人标准是由各层各类行业、企业根据自身的岗位需求来制定,学校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并由教育部掌控。因此,相同岗位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职业标准,相同专业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
德国的职业标准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牵头,工商行会等六大行业协会、雇主协会、政府机构及各类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协商制定,德国所有的培训学校和职业学校统一采用此职业标准。
3. 结构与内容。我国国家职业标准由职业概述和工作要求两部分组成,没有职业界定的法律依据。职业概述包括职业名称、定义、等级、环境条件、能力特征、基本文化程度及鉴定要求等,工作要求是针对从业人员完成的具体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的描述。
德国针对365种职业均设置了对应的培训条例,每一种职业培训条例都包括国家法律认可的教育培训职业名称、培训时间、职业概述、培训实施、考试要求和作为附件的培训计划。
(二) 如何构建我国完善的职业标准体系
从中德职业标准的比较中不难发现,我国的职业标准建设主要问题在于组织、内容、功能不统一、不实用、法律保证不力等。要建设我国统一的职业标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国家层面完善职业标准法律建设。二是重视来自行业、企业学术界的职业标准制定话语权,统一完善职业标准。三是增强适合于工业4.0的职业标准内容。四是重视职业标准的定期评估和研究,建立职业标准更新机制。
三、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当前世界工业发展进入了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工业4.0对传统工业的生产模式、生产方式、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生产模式的更新、技术体系的重构、生产部门与设计部门高度融合的组织形式革新。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和需求类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需要懂管理、会经营、懂创新设计等具有复合性的知识结构的技能型人才。二是需要懂得最新的理念、科技和手段,理解大数据的汉语,懂得程序翻译,具备计算机化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三是需要大量的既懂专业技术又懂营销、管理和创新的高端服务业人才从事智能制造配套工作。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构建思路分析图如图1。
(一) 转变职业教育观念
我国长期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急需大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互联网思维的形成,就要求跳出现有的思维,转变职业教育观念。一是转变人才观念。重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具备基本技能操作的基础上还要拥有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脱离传统的训练模式,结合高新技术产业成果和动态,建立新的人才培养路径。复合型人才是针对全新的制造业体系特征而提出的新概念,随着生产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生产不再是单一的加工制造,而是在产前、产中、产后,融合研发、设计、物流、供应、营销和售后产业链式的制造过程。未来的产业工人不仅会生产,而且还要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营销及整个销售环节。二是转变专业课程设置观念。把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使得职业教育机构转变现在片面追求“大二全”的专业设置思想,为在产品研发与设计、销售与服务等各环节人才培养中发挥各自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又做到精诚合作的“协同效应”。三是重视职业道德培育的观念,制造业的专型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合格与否关键在产品,如果劳动者具有技能而不具有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中国制造无法实现产品提升和结构转型,不能和国际接轨,实现“走出去”的宏伟蓝图。四是重视专业能力和素质协同发展,制造业的转型和发展将更加重视专业技能基础上的素质,人才能力结构将从“知识—技能—素质”的培育过程转变为“素质—技能—知识”的倒三角培育规程,素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企业的重视。
(二) 建立新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加快制定新《职业教育法》,合理分配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责、权、利,提高校企合作法律保障水平,制定行业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中央政府应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或机构,统一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克服政出多门、政策相互交叉的现象;加强同步规划,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部门在对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重点领域的重大工程、专项计划规划时考虑到职业教育规划,以保证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发展高度契合。
(三) 建立和完善工业4.0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委托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等第三方机构制定从业标准和水平技能评价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对行业企业需求的适应性。二是设计未来的制造业生产模式,构筑新的企业职工培训和持续教育制度,工业4.0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进行互联,从而构成了物联网和服务网。并将这种信息物理技术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流行业。这是一种新的、颠覆式的生产模式。中国要想成为制造强国就必须顺应这种生产模式。因此,必须根据制造模式及时设计企业员工新的培训制度和持续教育机制,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反应迅速,建设好自身的基础实验设施、培训教师队伍,及時做好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做好新兴产业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三是建立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制度。国家应建立新型的教师培训制度,使专业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和轮训,培养专业教师掌握新的实践能力。鼓励高校聘请企业实践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四是建立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使利益相关方以多种方式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建立高效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发展状况报告,以便督促学校、社会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四) 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提出,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低技能岗位逐步被技术含量高岗位代替,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则更加重要。因此,职业教育应改变以知识的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建立知识与工作的紧密联系,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关联度高的新型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建立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学生以项目组的形式,自主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把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获得综合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完善课程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建立行业和企业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及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需要增设“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构成与新的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集群。引导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对接。
(五) 加强产教融合,突出企业参与占主体地位
产教融合是适应工业4.0发展要求的先进的教育办学模式,“产”是基础,“教”是核心,从德国的“双元制”育人模式的效果来看,我国推行产教融合是一种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各自对利益分配问题的认识也不相同,职业院校需要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企业需要技术人才,那么我国政府就要在中间起到权衡作用,制定法律制度使二者互惠互利,达成一致利益,促成良性循环。在目前职业教育阶段,国家制定规章制度以确保企业在产教融合获取最大利益,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同时改革职业院校固化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以突破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瓶颈。具体措施:一是鼓励企业办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办职业院校给予财政支持,补偿企业办学成本。二是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缴纳的教育费附加,实施返还制度。三是规划建立一批制造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应用平台,推动职业院校进入制造业创新体系。四是明确行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府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行业组织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
(六) 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制造2025”的根基在人,创新驱动、质量保证、绿色发展、结构优化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纲要指出: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注重人才质量的提升。为了适应国际工业4.0及国内中国制造2025的新形势,职业教育应建立企业、校内、学生和认证机构等四主体元素构成的多元多层次监控和评价系统。采纳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的建议,邀请校内专业实训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共同制定和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构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动态良性循环系统,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监控与评价反馈机制,正确激励和引导教学活动,实现教学质量循环上升。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建立“素质—技能—知识”的倒三角培育规程。
参考文献:
[1] 袁靖宇.工业4.0背景下中德职业教育比较与启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10.
[2] 孟春青.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工业4.0”人才需求[J].教育探索,2015,(8):49-51.
[3] 汤瑞丽.工业4.0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22-38.
[4] 陆启光.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转型[J].职教论坛,2015,(16):4-9.
[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1):4-16.
[6] 李金华.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71-79.
[7] 李政.“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38-44.
[8] 《中国制造》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6-10.
[9] 于志晶,刘海,岳金凤,李玉静,程宇,张祺午.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15-24.
[10] 凌玲.“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发展研究[J].职教通讯,2016,(2):1-4.
[11] 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