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的傩文化保护范式研究
2017-03-12聂森,何明
聂 森,何 明
数字化背景下的傩文化保护范式研究
聂 森,何 明
借鉴成熟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不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傩文化在人生礼俗、岁时节庆、农事活动等中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更易于对傩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传播和开发利用。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其速度快、体量大、类型多等数据传输和处理的优势,综合运用图形图像、影音视频、虚拟现实等数字化处理技术,可以动态、全息地呈现傩文化历时演变和共时演绎的过程,这对于傩文化的数字化活态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傩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要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在其原生演绎空间中真实再现,要能客观反映傩文化的生存现状;也要充分发挥传承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的生活空间和日常生活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数字化表达,以保持傩文化在数字化过程中与人的共生关系,这将有利于傩文化生命力的绽放。
数字化背景;傩文化;保护范式;传承主体
一、问题的缘起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更是迎来了数字化保护的春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明谈道:“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引起了文化遗产界的关注,也在社会各界引起连锁反应,除政府部门、遗产保护单位不断推出文化遗产数字化战略外,一些社会组织和民间企业也在不断加入这支队伍。”[1]正是由于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借鉴成熟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不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傩文化在人生礼俗、岁时节庆、农事活动等中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更易于对傩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传播和开发利用。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傩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契机,利用大数据速度快、体量大、类型多等数据传输和处理的优势,综合运用图形图像、影音视频、虚拟现实等数字化处理技术,可以动态、全息地呈现傩文化历时演变和共时演绎的过程,这对于傩文化的数字化活态保护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傩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不可能真实、直观地再现傩文化的原样旧貌,对傩文化的数字化信息处理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形式进行的,是经过抽象和编码而形成新的符号形态,在数字转换过程中必然具有创造性,会渗入日常的生活经验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因此,探讨数字化技术对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就无法逾越人在数字化过程中的创造性。由于人是傩文化的承载载体,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必须要发挥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他们的生活空间和日常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数字化表达,由此去探讨以数字化技术保护与传承傩文化的路径和方法,以保持傩文化在数字化过程中与人的共生关系,这将有利于傩文化生命力的绽放。
二、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范式
当前,对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主要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一是对傩的原生形态进行数据转换、信息处理,改变其原有不合时宜的形式,以使之和现代社会环境和谐。二是重塑傩文化的原生环境,达到傩的原生形态与拟原生环境的和谐”。[2]不管采取哪种数字信息处理模式,都要保持傩文化的原生特征,因为这才是傩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价值所在。因此,在对傩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的过程中,就要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在其原生演绎空间中真实再现,要能客观反映傩文化的生存状态,在经过数字编码和抽象后,要使傩文化的信息能够完整无误地传达给受众,获得预想的效果,实现有效的传播。这就有必要进行傩文化数字化保护范式的探讨。
(一)构建傩文化的数字资源信息库
2010年文化部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此工程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信息化创新工程,其建设目标就是要明确构建统一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标准体系,建立类别齐全、内容丰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群。[3]傩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融合多种民俗和艺术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傩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通过政府主导和社会广泛参与,建立较为完备的傩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资源信息库,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傩文化的碎片化信息聚合在一起,实现其数字化、可视化建模,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重构和生动再现,既方便查询,又有利于文化传播,更利于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二)搭建傩文化数字资源的网络展示平台
随着数字多媒体交互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数字化网络展示平台给傩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数字资源信息可以通过静态、动画、多媒体、三维等多种方式以互联网平台对公众进行跨地区、跨国界、跨领域的展示,以增加公众的认同感与参与性。[4](P180)运用数字技术对傩文化演变历程的重建、对傩文化存在空间的重现,有助于将傩文化的存在土壤、长期积累的隐形文化整体地、全方位地进行保护和再现,这对受众进行跨地区、跨领域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了一种可能。目前,数字博物馆成为“非遗”数字化展示和传播的平台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活态的展示方式有助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土壤、活动空间及相关的文化环境进行存储、处理与再现,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向受众提供资源检索、虚拟漫游、交互共享,让人置身其中,亲身感受体验。这种突破时空限制、动态、交互的展示形式,为傩文化的数字资源展示与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方式。
因此,搭建傩文化数字资源的网络展示平台,实现其数字化、可视化建模、进行立体重构和生动再现,将傩文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充分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可交互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媒体进行综合整合,有利于真实完整地记录并再现傩文化的形态。
结 语
傩文化的非物质性决定了傩文化是以一种信息的形式存在的,这种信息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所有特征以外,还具有原真性、活态性、流变性、多元性、传承性、民族性等特征。换句话说,傩文化的非物质属性决定了傩文化的存在形式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精神需求和信仰而创造的有意识的文化活动,人是活动中主体。故而,以上论述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强调人在数字化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思路,并积极探讨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范式。但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文化在被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其丰富的内容会被挖掘、整理、传递者进行取舍,这其中人的因素又尤其重要,既受主观意愿的影响,还要受其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社会因素等诸多影响。因此,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既要能真实反映傩文化存在的原生演绎空间,又要客观反映其当前的生存状态,还要适应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要。由此可见,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傩文化的进行数字保护与传承,其核心任务就是在傩文化与受众之间搭建一个信息传递的桥梁,使他们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漫游和体验傩文化中的祭祀活动、傩歌傩舞、民俗等,以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文化再生创造和创新利用。
(责任编辑 彭慧媛)
[1]李永杰,章昕颖.文化遗产迎来数字化保护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8-15.
Li Yongjie and Zhang Xinying, Digital Times for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ChinaSocialSciencesDaily, 15 Aug., 2014.
[2]聂森.从信息空间视角论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J].民族论坛,2018,(8).
Nie Sen, Digital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Space,EthnicForum, No 8, 2018.
[3]丁岩.吹响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时代号角[N].中国文化报,2013-12-11.
Ding Yan, Sound the Horn for the Times of Digital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hinaCultureDaily, 11 Dec., 2013.
[4] 覃溥.守望家园——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建设文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Qin Pu,WatchingHome:CollectionoftheProject“1+10”inGuangxiEthnicMuseumandGuangxiEcologicalMuseum, Nanning: Guangxi Ethnicity Publishing House, 2009.
StudyontheProtectionParadigmofNuoCultureintheContextofDigitization
Nie Sen, He Ming
With the assistance of mature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t is possible to not only interpret the diverse cultural forms of Nuo culture in rites, festival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but also display, disseminate and use the Nuo cultural heritage easily. In the times of the arrival of big data, with the advantages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fast speed, large volume and multiple categories-digitization can comprehensively use graphic image, video and audio, virtual reality and other digital techniques to dynamically and holographically interpret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rocess of Nuo culture. This is significant to the digital living protection of Nuo culture. During th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Nuo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assure the authen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llected data in its original context so as to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Nuo cultur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exert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the inheritors, collecting their living space with their everyday living phenomenon in order to digitally express them. These measures are to sustain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Nuo culture and people in the digitiza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o facilitate the growth of the fertility of Nuo culture.
context of digitization, Nuo culture, protection paradigm, subject of inheritance
2017-08-24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土家族地区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3CMZ030)的阶段性成果。
J026
A
1003-840X(2017)05-0198-03
聂森,贵州师范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贵州 贵阳 550018;何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重庆 401120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5.198
AbouttheauthorsNie Sen, Professor and Post-graduate Supervisor at the College of Design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Fellow at Guizhou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y of Ethnography and Anthropology, Guiyang Guizhou, 550018; He Ming, Master, Lecturer at Chongqing Industrial Polytechnic College, Chongqing, 401120.
ThepaperisfundedbythefollowingPhased results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ProjecttheDigitalProtectionandInheritanceofNuoCultureinTujiaNationalityArea(13CMZ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