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
————以香云纱染整工艺为例

2017-03-12何晓丽牛加明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染整生产性技艺

何晓丽,牛加明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创造并主要以口传心授方式代代相传的文化成果,它凝聚着我国各民族的精神气,反映着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瑰宝。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种主要诞生于农耕文明时期、需要活态传承的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日益加快,人亡艺绝的现象时时都在发生。因此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一直是本刊关注的重点。本期“文化发展与创新”栏目所摘编的四篇文章,就居于创新的“非遗”保护、固守与变通的“非遗”生产性保护、艺人的保护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其保护方式、数字化背景下的傩文化保护范式等论题进行探讨,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社会环境中的生存、延续、发展敬献微薄之力。

基于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
————以香云纱染整工艺为例

何晓丽,牛加明

在坚守“非遗”核心价值不改变的同时,能否对其传统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生产材料、产品等进行创新改革,并能根据社会生活需求进行生产。这种基于创新的生产性保护不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还能丰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香云纱是广东特有的以植物染料和淤泥染色的环保型织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近年来其染整工艺保护状况并不乐观。“非遗”只有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为民众所接纳,才能在创造了社会财富的同时给传承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自身得到有效的保护。基于创新的香云纱生产保护模式应包含如下要素:产品功能创新、生产工艺改革创新、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创新;香云纱

总结“非遗”保护、传承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发现,在坚守“非遗”核心价值不改变的同时,能否对其传统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生产材料、产品等进行创新改革,并能根据社会生活需求进行生产,将其融入社会、融入民众生活是生产性保护工作成功的关键。这种基于创新的生产性保护不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还能丰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非遗”只有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为民众所接纳,才能在创造了社会财富的同时给传承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自身得到有效的保护。

一、关于创新与“非遗”生产性保护

(一)创新是“非遗”发展的历史必然

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今天仍具有活力,其原因就在于它们在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其核心技艺、核心价值一直为人们所传承,为民众所接纳、所认可。黄道婆将从黎族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与个人实践经验结合,改进松江地区的纺织工具、织造技术,推动了当地棉纺织业的发展,从而使乌泥泾棉纺织产品驰名大江南北。金属冶炼最早的鼓风器械橐原本是一种皮囊,随着冶炼工艺进一步发展,对风力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就生产了多个橐排在一起的排橐,提高了鼓风能力,还使用马力、水力、风力等带动橐运转;随着电力的使用,新的鼓风设备出现,橐就逐步消失了。工具的创新可以减少艺人的劳动量,将艺人从一些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艺人在“非遗”发展过程中进行更重要的创新。

社会的发展促使“非遗”发生新的变化,而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可能会面临失传的境地。如:随着象牙贸易禁令的实施,传统的象牙雕刻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艺人们寻找象牙的替代品,猛犸象牙化石、骆驼骨、牛骨等作为替代品成为牙雕工匠的主要材料。明代之前,玉雕的主要原材料是和田玉、岫玉等;随着缅甸翡翠的进入,其成为玉雕的主要原材料。随着电力的发展,合成材料出现,精密的油锯*以矿物油为冷却润滑剂的电动精密切割机。开片取代了《天工开物》记载早期玉器二人拉锯的开片方式,而采用油锯开片方式玉石损耗极少。不仅工具、加工方式,原材料等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甚至有时还出现了新的“非遗”形式:如中国戏曲中原本无京剧,随着弋阳腔的发展,徽班的进京,京剧出现了——在几代艺人的精心努力下,其逐渐被打磨成中国国粹。

分析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延续至今的各种“非遗”,大都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传统技艺因无法创新适应时代失去现实价值而退出了历史舞台;有些传统技艺却能够在社会变迁中创新和发展,从而在一代代优秀传承人的手中被继承下来。因此,“非遗”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创新是“非遗”发展的历史必然,正因为有了不断创新的传统,“非遗”才如此丰富多彩。

(二)创新是“非遗”发展的重要途径

创新为“非遗”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如果墨守成规、恪守传统,不对“非遗”进行任何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那它就无法进入市场,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河北衡水内画从前主要用在鼻烟壶上,如今鼻烟壶已经没有了市场需求,艺人采用传统工艺和绘画技艺,设计了一些新产品,如女性化妆盒、各类香水瓶、微型个人肖像及其他装饰性较强的工艺品,将传统内画技艺运用于新产品的生产,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壮锦原本是当地妇女的一种“女红”,“老土”而又厚重的“土花铺盖”确实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实用要求,如果壮锦不在原材料选取和花色主题设计上进行创新,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变化,其走向濒危也实属必然——因此要利用壮锦生产技艺生产相应的产品,以适合当地的旅游市场。[1]由此,它们在传承与创新并举的生产性保护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市场的完美结合。

二、香云纱染整工艺的保护现状

香云纱是广东特有的以植物染料和淤泥染色的织物,它的正面为发亮的黑色、底面呈棕红色,具有手感坚挺滑爽、易洗快干、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褶皱等特点。因穿着时容易产生丝鸣的响声,又称“响云纱”。2008年香云纱染整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香云纱生产使用天然植物薯莨和河泥为染料,依靠阳光曝晒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连能够浸泡出染色汁液的薯莨渣滓都可以作为燃料来煮绸匹,是环保型织物产品。然而,因原材料成本日益高涨、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创新不足、染整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的存在,目前香云纱染整工艺保护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三、基于创新的香云纱生产保护模式

由于前述原因,香云纱染整技术要活态传承下去就必须能够自我造血,在不违背生产的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不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在生产实践中创新发展。

(一)产品功能创新。香云纱制品在岭南历史上曾经是广泛使用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它是当地民众不可或缺的物品。随着色彩丰富、物美价廉的工业纺织品的普及,香云纱逐渐被人们冷落,因此香云纱要在现代生活中普及,进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空间,就必须进行其功能的改造与突破,设计、开发出其与生活结合的产品。笔者带领的团队开发了许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新产品,如设计出香云纱与红木结合的高档灯具、功能包具、饰品、扇子、屏风、壁挂等;将香云纱运用于产品包装,为广东彩、牙雕等产品设计了香云纱包装……如此,拓宽了香云纱的使用范围,以创新设计推动香云纱的传承与保护,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了香云纱。

(二)生产工艺改革创新。香云纱染色的原理是薯莨含有的单宁经多次浸泡与桑蚕丝中的植物蛋白结合,形成红棕色,然后用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其表面,泥沙里的铁离子与单宁反应产生鞣酸亚铁,鞣酸亚铁再氧化成黑色不可溶的鞣酸铁,这样就将其表面又染成了黑色。因此可以考虑将拔白和防染技术应用到香云纱生产工艺中。拔白原理其实是采用酸性物质或其他氧化剂等去除织物表面的鞣酸铁,使其呈现出织物本身的色彩。有研究人员进行香云纱拔染工艺的实验,发现市场上所售拔染剂多对鞣酸铁无法产生拔染效果或效果不明显,而这些拔染剂容易破坏织物纤维,致使丝绸的织物蛋白变性,其耐断裂、韧性、柔软度等都发生变化。[2]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研发了一种既能破坏香云纱的涂层又能最小伤害它的拔染剂配方,先用拔染剂喷绘进行拔染,然后再利用定位技术在刚拔白的地方进行花色图案的彩色打印,这样制作出来的香云纱色彩艳丽、图案形象鲜明。

常用的防染剂多是溶于水的,虽然织物印花时可以使用,因为织物印花多是一次性完成的,而香云纱染色时则要进行反复浸泡、多次温热水蒸煮,无法使用普通的防染剂,我们团队采用能承受香云纱生产过程中封莨时的高温的微晶蜡配方,将这种蜡涂在丝绸的彩色图案上,遮住图案,然后按照普通的香云纱染整方式进行染整,最后除去防染剂,也能得到颜色鲜亮的香云纱。

(三)利用互联网+对香云纱进行宣传推广。互联网的出现,让“非遗”技艺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使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2015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在某众筹网站进行的众筹就是很好的案例,20天融资超过15万元,达成预定融资目标的3013%。这给我们带来启发,可以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加强香云纱的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众筹不仅可以筹钱,还能筹人,让更多人了解香云纱,开拓其粉丝群,提高社会关注度,凝聚注意力。关于此,从建盏众筹项目中可以窥得一斑:支持者可以通过私信与项目发起人直接联系,实现项目发起者和支持者之间的信息无缝对接;这更能够筹智,大批支持者和爱好者可以直接在项目页面留言出谋划策,对产品研发提出建议,便于集思广益;更重要的是利用众力将对“非遗”及其传承人的支持前置,有利于“非遗”更好地适应市场。[3]目前,我们正在与国内的几个众筹网站进行接洽,准备对我们设计的香云纱产品进行众筹推广。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香云纱染整技艺应采用创新生产性保护方式,以创新促进生产,以经济效益来激其发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设计产品带动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让其产生自我造血功能,从而改变目前其以政府输血为主的保护模式。

(责任编辑 彭慧媛)

[1] 丁智才. 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3 ,(5).

Ding Zhicai, The Productive Protection of Ethnic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Cultural Industry: Case of Brocade Weaving Craft of Zhuang People,YunnanSocialSciences, No 5, 2013.

[2]何丽清,黄桂珍,等. 香云纱染色原理与拔染工艺[J].化纤与纺织技术,2010,(4).

He Liqing, Huang Guizhen et al., The Mechanism and Discharging Techniques of the Xiangyun Gauze Dyeing,ChemicalFiberandWeavingTechnologies, No 4, 2010.

[3]边思玮.“非遗”借助互联网+谋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5-07-23.

BianSiwe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s with the Internet Plus,ChinaCultureDaily, 23 Jul., 2015.

StudyoftheInnovation-basedProductiveProt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CaseoftheXiangyunGauzeDyeingandFinishingCraft

He Xiaoli, Niu Jiaming

It is a question that whether or not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processes, tools, materials and products can be renovated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social needs while maintaining the key valu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unchanged. This innovation-based productive protection will not only adap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diversify and enrich local people’s spiritual life. Xiangyun gauze, which is unique in Guangdong,is an environmental-friendly textile which is dyed with plant and sludge colors. It is a national ICH element; however, the protection of its dyeing and finishing craft is not satisfactory in recent years. Only in creative development can ICH be accept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as well as produce social wealth and noticeable economic reward to the inheritors. Thus, ICH can be protected in this way. The innovation-based productive protection mode of Xiangyun gauze includes these elements: innov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products, renovation of the producing crafts and the Internet plus-based promoti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ive protection mode, innovation, Xiangyun gauze

2016-08-22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4YYS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0225005),广州航海学院科研项目(2016E007)

J026

A

1003-840X(2017)05-0186-04

何晓丽,广州航海学院艺术学院讲师。广东 广州 510725;牛加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教授。广东 广州 510225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5.186

AbouttheauthorsHe Xiaoli, Lecturer at the College of Arts of 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25; Niu Jiaming, Professor at the College of Arts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25.

ThepaperisfundedbythefollowingGuangdong Provincial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12th Five-year Plan Project(GD14YYS12) and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roject (2016A020225005),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Rtsearch Project (2016E007).

猜你喜欢

染整生产性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2023年《染整技术》征订启事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发布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