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突破 全面推进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2017-03-12四平市档案局
四平市档案局
重点突破 全面推进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四平市档案局
2017年,四平市档案局从档案基础工作入手,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发挥档案资源作用、突出为经济建设和百姓民生服务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主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努力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一、以数字档案室为重点,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新突破
根据电子政务、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将数字档案室建设与电子政务和各单位信息化建设紧密衔接,统筹考虑档案资源、基础工作、资金技术等因素,依据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全程管理要求,全面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在数字档案室建设工作中,我们要本着“统筹规划、注重规范、资源为主、安全保密”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打破思想认识上的羁绊,破除那种只有在技术成熟、设施齐全、人力与资金充足等各方条件都俱备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工作的等待观望思想。抢抓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快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的发展机遇期,以市直机关档案室建设为突破口,以档案资源的数字化为切入点,将国家的总体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四平市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导意见和评价标准,规范、加快数字档案室建设步伐。
立足实际,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从实际出发,分层次确定档案室建设的重点。对于有条件、基础好的档案室,要按照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标准和技术要求,建设高标准的数字档案室。同时,树立数字档案室建设的典型,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对于条件一般、档案管理基础较好的档案室,以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实用、安全为前提,开展数字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达到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标准规范。对于管理基础薄弱的档案室,则从强化基础工作入手,加强领导,规范工作,以实现纸质档案数字化为工作重点,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边发展、边规范、边总结、边提高。
强化培训,把握标准,确保质量。加强对档案人员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紧贴工作实际,注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以实务操为内容,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让参训人员理解和掌握数字档案室建设的内容要求和评价标准。在数字档案室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件归档、档案数字化加工、电子档案管理等技术规范和业务标准,规范开展数字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确保数字档案资源格式统一、数据规范、安全可读、便于共享,以保证数字档案室建设质量。
二、以社区档案为重点,实现档案服务民生新突破
全面加强社区档案工作,科学规范社区档案管理,是城市管理和社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档案服务机制创新的需要。
围绕社区工作特点,不断丰富社区建档内容。一是突出特色。将记载社区活动,具有社区特色的资料作为建档和服务民生的重点。建立社区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体育、救助慰问、志愿者活动等重大活动的社区照片档案;突出建立为群众服务涉及民生的档案,加强计生卫生、综合治理等专项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使档案在处理社会保障、司法调解、下岗职工和特困居民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二是突出热点。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建档和服务民生的重点。建立社区社保档案,并实现档案动态管理,方便群众查询,也方便信息的复核、汇总。三是突出服务。在建档过程中,把方便利用和查询放在首位,编制档案纸质目录和电子目录,实现计算机检索。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起居民人口档案数据库,在服务民生工作中让“小档案”发挥“大作用”。
要立足社区实际,提升社区档案工作水平。一是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以《档案法》颁布30周年为契机,组织和开展好“6·9”国际档案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社区电子屏、小区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宣传社区建档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和规范档案管理的意义,增强社区群众的档案意识,营造出良好的社区档案工作氛围和舆论环境。二是加强培训力度,举办社区档案专题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业务培训方式使社区档案员熟练掌握档案工作技能,提升社区档案管理人员能力。三是树立典型,选择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示范档案室建设,并适时地召开社区档案工作现场会等形式推广好的社区档案管理经验,推进社区档案建设的全覆盖。使社区档案工作向管理的规范化,治理的法制化,利用的信息化方向迈进。
三、以开发区档案为重点,实现档案服务经济建设新突破
经济开发区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和载体,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档案工作是开发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抓好开发区档案工作,发挥好开发区档案作用,是档案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方面。
切实规范对开发区档案工作管理。一是加强开发区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开发区做好档案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依法管档意识,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切实履行和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设立档案综合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解决必需的库房和保管设备,确保档案工作与开发区建设同步发展。二是强化开发区档案管理职能。认真贯彻落实《档案法》、《吉林省档案条例》等国家、省、市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和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依据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明晰本单位本部门档案管理职责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开发区内档案工作行为,认真做好开发区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规范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三是加大开发区档案资源建设。加强对开发区建设和管理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明确归档范围,实行各种门类、载体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落实归档制度,认真做好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的归档整理,注重对开发区内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点建设项目等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各种门类和载体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与开发利用等工作。围绕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现代化、服务网络化的要求,加强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和利用开发区档案信息资源。
切实加强对开发区档案工作的指导。一是履行监督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区范围内档案法律法规实施和档案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科学制定开发区档案工作考核评价标准。二是发挥专业优势,按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帮助开发区制定档案分类大纲和归档范围,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规范开发区档案室建设,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园区内重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依据《企业档案管理办法》《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等,规范企业、项目建设档案工作,为开发区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四是立足行业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档案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提高开发区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
四、以档案基础工作为重点,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新突破
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在社会治理、经济建设、人民生活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档案基础工作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档案服务能力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档案资源作用的发挥。夯实档案基础工作是实现档案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加强馆库建设,确保实体安全。加快推进全市档案馆舍建设,把馆舍建设列入工作重点,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资金,最大限度的改善档案保管条件。以列入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的县(市)、区档案馆为重点,抓紧做好建设准备工作,尽快落实项目规划与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期60%以上综合档案馆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水平。严格落实档案管理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档案保管保护等规章制度的落实,定期对各种保管设施设备、消防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将档案安全管理纳入档案工作考核内容,不断增强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
抓好归档工作,强化业务规范。贯彻落实好国家新修订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提高业务指导人员业务能力,加强基层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完善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配套归档标准,将归档工作纳入机关档案工作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各类文件材料及时归档。
做好收集工作,丰富档案资源。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9号令,按照国家档案馆接收档案进馆范围的规定要求,合理确定接收范围,依法接收到期档案,确保进馆档案质量。加强民生档案的收集,提高馆藏民生档案比重。加大对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历史档案、图书资料,报刊,特殊载体档案的征集力度。做好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等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创新利用方式,扩大档案宣传。充分运用档案数字化成果,提升管理模式和利用方式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档案检索管理系统,提高档案利用的查全率、查准率,提高工作效率。创新接待查档的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前预约、上门服务,提供便捷高效地服务。做好档案利用统计分析,根据利用需求的热点,编制专题检索工具。注重积累和宣传档案利用效果实例,加大档案法规和档案知识的宣传,多渠道宣传档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