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国家新战略全面拓宽华侨华人研究视野
——第一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2017-03-12周小明

丽水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华文华侨华人

周小明

对接国家新战略全面拓宽华侨华人研究视野
——第一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周小明

(丽水学院 华侨学院,浙江 丽水323000)

第一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收到的46篇论文以“浙江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战略”、“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和“侨乡文化”三大主题为主,约占论文篇数的50%,其他论文则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学、法学和宗教学等多学科、多视角研究华侨华人。周峰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青田华侨的独特作用与机遇》公布的青田华侨的数据极为详尽;曾少聪的《浙江华侨华人与海洋发展》是浙江省侨乡文化方面的重要文章;严晓鹏和郑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孔子学院全球化发展》则从国家软实力视角考察中华文化传播,视野宏大。

浙江华侨华人;“一带一路”战略;华文教育;侨乡文化;多学科视角

第一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共建与共享:浙江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会议于2016年11月17—20日在丽水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丽水学院联合举办,丽水学院华侨学院承办,来自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共收到会议论文46篇。

以“五通”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当下中国最重要的大政方针之一,是当下经济社会建设的指南,也是包括华侨华人的学术研究的指南。本次国际学术会议以“浙江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为主题,意在对接国家新战略,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全面助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全面拓宽华侨华人研究特别是浙江华侨华人研究的视野。

从主题而言,收到的46篇文章以“一带一路”战略、华文教育和侨乡文化三大主题为主。直接以“‘一带一路’战略与华侨华人”为主题的论文有11篇,占24%,例如张秀明的《浙江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优势与路径》、周峰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青田华侨的独特作用与机遇》、吴瑞君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浙籍海外移民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战略实施中的作用研究》等。以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共有7篇,占15%,例如曹雯洁的《东南亚华文教育资源探析》、沈燕青的《海外华人教育的“温州现象”探析》以及严晓鹏和郑婷合作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孔子学院全球化发展》等。以侨乡文化为主题的论文有5篇,占11%,例如曾少聪的《浙江华侨华人与海洋发展》、唐若玲的《海洋文化视阈下的海南海洋文化社会》和李玉茹、黄小坚合作的《潮汕侨乡文化概论》等。其余的论文则分别以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法学、人才学和宗教学等多学科角度研究国际移民和海外华人问题,共有23篇,占篇数的50%。

46篇论文从研究的地域分布而言:研究俄罗斯的1篇,是于涛的《俄罗斯浙江籍华商与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西班牙的1篇,是郭剑波的《青田海外华商形象邹议——以西班牙为例》;研究法国的2篇,是刘名峰的《温州移民网络在巴黎的构建:三个世代、两个城市与一群人》和詹娜、苗雨思合作的《法国华人社团与社会融入研究》;研究新加坡的2篇,是李顶和彭慧合作的《从甘榜社会到组屋社会——当代新加坡人的城市化变迁》以及李勇的《新加坡华人的宗教生活及其20世纪初的“世俗化”》;研究印度尼西亚的1篇,是施雪琴的《“新海丝”视野下印尼华人与中印尼人文交流》;研究马来西亚的1篇,是吴玫的《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仪式功能》;研究意大利的1篇,是梁一萍的《青田人在欧洲:〈威尼斯见〉的新移民研究》;研究捷克的1篇,是郑得兴的《中东欧华人社会意向的转变:相互凝视下的捷克人、中国人与越南人》;研究台湾地区的2篇,是徐荣崇的《台湾侨教政策与华侨华人的发展、援助与影响》和陈伟之的《从海外华人角度论蒋介石与台湾》;研究孟加拉国的1篇,是林勇和吴元合著的《孟加拉侨汇及其经济影响浅析》;研究澳门地区的1篇,是叶桂平的《澳门特区的浙江籍社会及浙澳经贸合作刍议》;以东南亚作为整体研究的有3篇,是郑一省、陈思慧合作的《海外华人聚落与“在地化侨乡”》、周聿娥和曹雯洁合著的《东南亚华文教育资源探析》与王琛发的《清末明初浙江人物落地南洋的文化影响》;研究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1篇,是曹云华的《意、法、英三国新华人移民见闻录》。有些论文则分别研究国内侨乡,例如海南侨乡文化,潮汕侨乡文化,其他文章则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从学科视角而言:从经济学视角研究的论文比较多,共有10篇,约占22%,例如刘益梅的《浙商回归工程的发展效应与拓展》;从国际关系等政治学视角研究的有2篇,例如杨宏云的《移民推展中国公共外交优势、局限与对策建议》和倪建平的《文化外交:旅欧华侨助力丽水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的着力点》;法学学科研究的论文有2篇,是刘国福的《中国反跨境人口贩运面临的挑战》和周小明的《法学视野下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研究》。其他论文则多从文史哲等学科视角展开对华侨华人的研究。

一、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就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战略而言,虽然视角各异,资料和数据来源不同,但该主题的文章都高度重视华侨华人作为宝贵的资源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大作用。

张秀明在《浙江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优势与路径》中指出浙江华侨有两大优势,其一是浙江华侨华人多分布在“一带一路”的另一头——欧洲,其二是浙江华侨华人以经商为主。

周峰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青田华侨的独特作用与机遇》首先提供了最新的2014年青田官方公布的华侨华人数据:青田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总数为329 296人,其中华侨279 646人,华人48 262人,其他涉侨人员549人。他们分布在世界121个国家和地区,以欧洲为主,占91.31%。文章详细分析了青田华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布,最后指出青田华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包括:1)帮助“走出去”企业规避政治风险;2)减少文化冲突;3)在人才和理念等方面可以促进国际交流以及促进公共外交。周峰在青田侨务部门第一线工作,所得资料均为第一手且极为详实,所提建议非常“接地气”。

韦丹辉的《青田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优势与路径分析》首先概述了青田华侨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青田移民精神及其独特优势”,最后提出“青田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选择”,包括“做大做强跨境国际贸易经济”“依托区域发展重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带一路’人才战略,吸引华商高层次人才的回流”以及“继续充当中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中介,助力‘一带一路’走出去”。文章视野开阔,如果所提政策措施更细化、更具体则更容易被有关部门采纳。

与周峰和韦丹辉的论文着眼于青田华侨华人不同的是,吴瑞君和陈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浙籍海外移民基本特征及其战略实施的作用研究》中则分析了浙江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分布特征及其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文章数据极为复杂详细。这些数据包括浙江籍华侨华人地区分布、职业身份情况、性别比例、学历情况、出国方式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浙江籍华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侨则集中在匈牙利、希腊和新加坡。出国方式中,“一带一路”沿线因商务出国的比重最高,这是浙江籍华侨华人相比较于闽粤琼桂华侨华人的重大区别和特点。浙籍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事的职业以批发零售为主,占46.12%,其次是住宿和餐饮,分别占21.30%和19.07%。在论述浙籍华侨华人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时作者总结了3点,第一是利用空间聚集和人力资本优势,发挥文化辐射作用,促进文化融合,第二是发挥浙籍侨领等社会人士作用,增强政治互信,推动政策沟通,第三是利用已有华商网络,结合“浙商回归”助推浙江省内企业“走出去”’。但作者没有向读者交代如此详细的数据的具体来源和统计方法,使读者无法获知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陈奉林和谢慧君合作的《从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两栖建设中寻求中国的发展》首先叙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然后分别讨论了“探索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丝绸之路战略”和“建设21世纪海陆丝绸之路的重大现实意义”。文章立意宏大,某些观点有一定的新意,值得借鉴。如认为东盟是海丝建设的重点,另外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对世界的参与主要在经济领域,现在的任务是将进一步维护和争取海外合理利益,参与对世界的治理与建设,尤其对其具有重要能源意义的中东与非洲合作更为迫切”。作者还认为在大国崛起的角逐中,美国、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竞争是一个重点。

与上述论文从“一带一路”战略全球大视野角度考察有所不同,邱小娟和吴金平合作的《东南亚跨国移民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的着眼点则集中在东南亚。文章首先概述了东南亚跨国移民的规模——从2000年的4 926 800人到2015年的9 867 700人。从增速和数量看,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3国增长较快,数量最多。另外作者概括了东南亚移民的两个特点:第一是迁移原因的多元性,第二是来华留学人员占重要比例,其中泰国超过日本成为来华留学第三大来源国。作者总结了海上丝绸之路在东南亚面临的两个问题和挑战:第一是“东南亚国家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差异”,即部分国家仍存在疑虑,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实则为中国转移过剩产能的通道,是21世纪的新殖民主义”;第二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国际投资风险”。最后作者总结认为东南亚国际移民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有四:第一是国际学生助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第二是国际劳工移民直接参与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跨国移民在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中的作用凸显;第四是跨国移民促进产业区合作和友好城市的连接。

于涛的《俄罗斯浙江籍华商与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则考察“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俄罗斯环节——重点考察俄罗斯华商市场的具体状况。以“一只蚂蚁”市场被俄罗斯方面突然关闭造成的震动为论述起点,探讨了俄罗斯中低档大市场中华商的3个特点:“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重视同乡关系,地缘组织性强”,“与国内联系紧密,重视根文化”。同时,作者以个人访谈的形式分析了俄罗斯浙籍华商的心理,这对理解俄罗斯市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在俄罗斯的环节很有帮助。但文章对华商和浙商如何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俄罗斯环节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应对将来的挑战等方面缺少深入的思考,仍有待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

与国内学者的乐观情绪不同的是,美国华裔学者江峡在《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金融投资风险与安全保障》中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的四大风险,包括“金融投资缺口巨大,中国难唱独角戏”“一哄而上的投资风险”“‘一带一路’战略项目摊子大,投资安全堪忧”和“投资回报率低与项目亏损的安全风险问题”,这种居安思危的观点和视角有重大参考价值。作者引述相关数据认为,“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资金6万亿美元,但亚投行每年仅能提供4 000亿美元,而中国国内政府债务已占GDP的250%。作者引述中国经贸促进会副会长王支力的话说,中国有2万家企业投资海外,90%以上是亏损的。如何提高盈利率和如何保证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安全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作者虽然没有具体提出如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但最后指出“中国政府应善于利用五千万遍布世界的华侨华人,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经商的华侨华人,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各种特长,为自己的母国与家乡在新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与从“外向”的视角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不同,黎相宜的《“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的广州市海外关系网络及其社会经济效应分析》则用典型的社会统计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侨都”广州具有海外关系的家庭的相关情况。主要结论是:广州具有海外关系的家庭的比例是13.21%;广州海外移民的主要方式是亲属移民,占25.20%。作者还调查了“广州海外关系网络的社会经济效应”,结论是“侨眷个人及家庭收入比非侨眷高”“侨眷家庭消费比非侨眷高”“侨眷教育程度更高”“侨眷更可能不工作”。但作者通过研究得知,广州侨眷和海外亲属的经济联系并不明显,侨眷和海外亲属之间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侨”影响主观心理。但文章没有对海外亲属的范围做出比较明确的框定,有可能影响该数据的准确性。另外如果文章增加几个生动的访谈个案来解说相关数据,则可以增加文章的现实感和可读性。

与从现实角度研究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不同,黄英湖的《丝绸之路上中国民族的西迁移民》则从纯粹史学的角度考察了丝绸之路上的众多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过程,包括大月氏、乌孙、匈奴、鞑靼、柔然等。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一带一路”战略问题,但对理解现在的民族以及处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族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

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是华侨华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华文教育”为主题搜索,有2 123篇论文,可见华文教育是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重镇”。本次提交的论文中有7篇文章研究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

周聿娥和曹雯洁的《东南亚华文教育资源探析》主要分析了中国和东盟10国之间在华文教育方面的合作现状以及华文教育的作用,然后提出了改革华文教育的方法,其中提出的华文教育要产业化的观点是值得参考的,因为即使是政府推进海外华人教育也需要算经济帐。

沈燕青的《海外华人教育的“温州现象”探析》则聚焦于热心于海外华文教育的温州人包括郑克和、潘世立、蒋中华等人创办华文学校的艰辛历程与成就。温州人在海外创办华文学校达50所,对我国的华文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作者分析了温州人开办华文学校成功的两个原因,首先是温州人的努力,其次是温州市政府的支持。同时,作者也分析了温州人举办海外华文学校存在的困难,包括自有的场地缺乏、经费短缺、教师队伍不稳定和教材质量有待提高等。作者虽然仅仅考察温州人在欧洲举办华校的成败得失,但却仍然具有“全球”参考价值。

张小倩的《论当代青田籍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一文则着眼于青田华侨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途径,包括创办华校、创办华文媒体、华侨子女参加国内的夏令营、举办合作交流活动以及在居住国举办文艺活动等。但文章以叙述现状为主,对海外文化传播中遭遇到的难题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

有800万~1 000万华人的印尼的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研究在华侨华人学界占据重要地位,施雪琴的《“新海丝”视野下印尼华人与中印尼人文交流》对此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印尼有3类华语学校,第一类是传统华校复办的学校,第二类是借助教育国际化创办的华校,例如雅加达新华学校,它既接收华人子弟也接纳非华族子弟,第三类是华人企业家新创办的华校。在华文和中华文化传播方面,华文大学是新事物,创办于2007年和2008年的玛中大学和亚洲国际友好学院在这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尝试和贡献。另外,设立华人博物馆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印尼现有文登华人历史博物馆、万隆渤良安福利基金会印尼华人纪念馆和印尼客家博物馆等3家华人博物馆。另外,在后苏哈托时代,华人创办了众多华人报纸,现在共计有10家。文章最后总结认为“印尼是‘一带一路’战略中重要的国家,加大华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可以充分发挥印尼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吴玫的《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仪式功能》以较为独特的视角研究华文媒体的功能——媒体的仪式或象征功能。文章首先引述了西方学者关于少数族裔媒体的两大作用——同化和多元文化功能,即少数族裔媒体可以帮助少数族裔融入居住地社会,同时也为居住地社会创造多元文化。接着作者进入正题——研究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特殊功能。作者分析了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的特殊功能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1)华文媒体受众是马来西亚三大民族之一的华人华侨,不是新移民;2)源于1815年的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历史悠久;3)华文媒体市场成熟且商业化运作;4)华文媒体不是在宽容的多元文化中生存,而是在不停地受限制和打压中逆境成长。基于此,作者引述了学者李政贤的观点,认为马来西亚华文媒体有六大功能,分别是:1)沟通;2)教育;3)族群利益捍卫者;4)民族文化传承者;5)华人地位拯救者;6)民族精神的象征。最后作者在学者凯瑞的媒体仪式功能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马来西亚媒体的仪式性功能:1)创建了“想象共同体”的民族主义;2)缔造利益共同体;3)帮助华人华侨融入马来西亚社会。最后文章认为媒体本身就是“仪式”场所,媒体人就是“祭司”或“战士”。文章将西方的理论运用于特定国家的媒体功能的研究,视角比较新颖。但文章引述他人观点过多,且对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为何有这些特定功能的分析不够深入。另外,如果能与其他国家华文媒体的功能做比较则会使作者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与着眼于浙江籍华侨华人和特定国家的华文教育不同,严晓鹏和郑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孔子学院全球化发展》从国家软实力和中国梦的角度考察孔子学院的建设问题,立意高远。作者把孔子学院看成是中国提升软实力和塑造中国形象的途径,认为“孔子学院的高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和外延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孔子学院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也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文化实力,是推广中国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品牌”。作者对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持完全的乐观态度,但包括美国、印度等少数国家曾一度对孔子学院持敌视和怀疑态度也是事实,文章没有论及中国应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郭镇之的《侨二代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从传媒学的视角研究特定群体即侨二代特别是年轻一代华侨华人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作用和特点。但作者指出“他们(侨二代)缺少的,倒往往是对中华文化的接触和理解”。作者特别重视网络媒体在侨二代和年轻人中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创新传统文化的载体模式,这样才能吸引新生代华侨华人学习和理解中华文化。

徐荣崇的《台湾侨教政策与华侨华人的发展、援助与影响》篇幅较长,先概述了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然后极为详细地列举了台湾地区的各种助推海外华文教育的政策和手段,包活资金补助、师资培训、侨生服务等,然后文章具体叙述了台湾在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4个国家的华文教育的具体情况。最后作者对华文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国际化、专业化、在地化、普及化和互动化。文章的主体内容虽是平铺直叙的政策介绍和现状描述,但其叙述细微,最后提出的改革建议仍值得大陆借鉴学习。

三、侨乡文化研究

侨乡文化也是华侨华人研究中的一个传统领域,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中以“侨乡文化”为主题搜索,共有300多篇相关文章,虽不及华文教育的相关论文那么多,仍可见侨乡文化在华侨华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曾少聪的《浙江华侨华人与海洋发展》首先叙述了浙江海洋发展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然后分析了浙江华侨的世界分布、迁移路线和迁移的分期。作者引用学者夏凤珍2009年的数据资料显示,浙江11个设区的市的华侨华人中以宁波和丽水为最多。最后作者总结了浙江的海洋文化,包括“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特性”“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华侨华人带回了海外文化”。作者在结论中高度评价浙江人和浙江华侨华人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浙江人主动参与海上贸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对新航路开辟后建构的中国-东北亚-东南亚,乃至亚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海南是中国五大侨省之一,但学界对海南华侨华人的研究相当薄弱。以“海南华侨”或“海南侨乡”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所得文章数量均为个位数。唐若玲教授是海南华侨华人研究中的代表之一。她的与会论文《海洋文化视阈下的海南海洋文化》首先介绍了海南社会的民族构成,然后叙述了海南人“涉海活动”的历史,最后分析了海南海洋文化的社会特征,包括“开放型、冒险性”和“海纳百川、包容并蓄”。文章虽然立意不是很新颖,但仍是海南侨乡文化研究的开拓性文章之一。

与对海南侨乡文化研究的冷门状态相比,广东侨乡文化研究是所有地域侨乡文化中的“热土”。李玉茹和黄小坚合著的《潮汕侨乡文化概论》首先将潮汕文化分成两块,其一是潮州文化,其二是海外潮文化。然后文章非常具体地概括了潮汕文化的具体内容,最后总结了潮汕文化的特点。文章将潮汕文化的内容概括为思想意识、侨批(家书加上汇款)、语言、民歌、建筑艺术、饮食、社会风尚(气)、涉侨遗址、涉侨习俗九大类,可以说是“泛文化主义”观点。作者总结的潮汕侨乡文化的特点有三:第一是体系齐全,丰富多彩;第二是复杂的域外地域色彩,不但受东南亚文化的影响,也受东南亚国家的宗主国欧洲文化的影响;第三是潮客兼容,即潮州人文化和客家文化结合在一起。

云南红河学院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作庆和张虹教授合著的《近现代大理侨乡喜洲白族滨湖水利文化探讨》首先介绍了位于云南大理市喜洲镇的水文地理状况,接着论述了喜洲镇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然后叙述了喜洲水资源利用的转型情况,最后探讨了喜洲水资源污染与治理问题。但文章没有介绍喜洲镇的“侨”的基本情况,使读者无法获知喜洲作为侨乡的概貌。

与前述研究国内侨乡的论著不同,郑一省和陈思慧合作的《海外华人聚落与“在地化侨乡”》则专门研究海外“侨乡”。作者认为海外“在地化侨乡”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中国移民拓殖(垦荒)形成的村落,例如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印尼西加里曼丹一些金矿附近的村落和柬埔寨实居省的洛良格乡;第二种是政府划定的华人聚落,例如1950年马来西亚政府圈定的很多“新村”。作者在民国时期的研究者陈达和20世纪80年代的相关学者阐述的“侨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地化侨乡”概念,认为海外华人聚落其实是“原乡侨乡”的“翻版”,即“海外侨乡”。最后作者以马来西亚广西人聚居的玻璃口新村为例来说明海外“在地化侨乡”的“亦土亦洋”的特征。文章以实地考察的原始资料为依据,例证丰富,论证严谨。

四、多学科视野下其它主题的华侨华人研究

除了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战略、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以及侨乡文化三大主题之外,本次会议还收到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法学、人才学和宗教学等多学科视角从不同主题研究华侨华人的多篇文章。这是华侨华人研究从历史学为主,走向多学科研究的表现之一。

(一)社会学与华侨华人研究

从民国开始,以田野调查和访谈手段且用数据说话的社会学学科在华侨华人研究中异军突起,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学方法仍然是华侨华人研究中极为重要的方法。

李顶和彭慧的《从甘榜社会到组屋社会——当代新加坡华人的城市变迁》研究了新加坡华人从甘榜(甘榜,马来语即农村的意思)社会到组屋城市社会的变迁过程。文章叙述了新加坡城市中组屋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其中深刻的经济政治原因。1927年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设立改良信托局,任务是建设房屋和改善市区的卫生环境。但直到1960年只建设9万多套房屋,根本无法满足新加坡人民群众的需求。1960年成立建屋发展局,本意是建设房子出租给低收入家庭,但到1964年政策改成鼓励民众购买。开始时候规定月收入不到1 500元的家庭才可以购买组屋,但在1981年改成月收入低于3 500元的家庭就可以购买。同时随着新加坡经济腾飞,组屋从之前的一房式和四房式为主向五房式和公寓式发展。1991年又推出单身新加坡公民购房计划,允许单身者选购任何一个组屋新镇的转售组屋。作者引述郭伟伟的《“居者有其屋”——独具特色的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及其启示》文章的数据:新加坡政府用于公共住房建设方面的年度投资总额从1987年度的14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77亿美元,相当于1987年、1990年全部投资总额的21%和28%,占GDP的7%和9%。文章引述2015年《新加坡统计年鉴》的数据,从1960年成立建屋发展局以来,截至2014年,建屋发展局共建造了1 077 103套组屋,大约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自己拥有房屋所有权的组屋之内,成为世界上人均拥有住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作者也分析了新加坡大力发展组屋的复杂原因,除了解决住房的经济原因之外,还有复杂的政治原因。首先是促进国家认同,建设公民社会,例如政府规定在一个组屋社区中华族(华人)不得超过84%(一座公寓则不超过87%),马来族在同一社区的比例不得超过22%(一座公寓不得超过25%),印度族和其他各族在同一社区的比例不得超过10%(同一公寓不得超过13%),以此促进种族融合,促进国家认同,建设公民社会。另外一个原因是通过渐进式的改革防止“赤化”思想占领新加坡。但作者也描述了新加坡传统农村社会的瓦解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传统华人大家庭互助团结精神的丢失等问题。不过新加坡组屋社会建设仍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作者肯定地说“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新加坡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多元化社会,这就注定了它的组屋发展政策不仅仅是一个解决住房问题的社会政策,更是一个谋求种族和谐,打造新加坡人的国族认同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文章对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以及中国房地产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名峰的《温州移民网络在巴黎的构建:三个世代、两个城市与一群人》以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温州籍三代法国移民社会的内聚力形成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移民巴黎的是第一代移民,二战到冷战结束期间出生和成长的是第二代移民,改革开放后的移民是第三代移民。作者认为温州籍法国移民内聚力形成过程中第二代移民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他们一方面仍然带有父执辈对温州的家族及地缘的认同,另一方面也了解法国社会的经社运作逻辑,从而得以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的温州人来法的桥梁”。

詹娜和苗思雨的《法国华人社团与社会融入研究》分析了“法国华人移民融入当地社会产生的隔阂与冲突”,继而叙述了“法国华人社团在促进华人融入法国社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分析法国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的困难方面,分别从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冲突、文化融入困难、华人成为犯罪的主要受害对象、法国媒体的偏见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华人社团在助力华人融入海外主流社会方面,认为“鼓励华人参政”“促进中法经贸交流”“促进文化交流”“反对种族歧视”以及“树立中国侨民形象”是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文章内容比较全面,但缺少新意,需要更加细致精准的对策措施。

杨海的《2016年华创会整体评价研究》以131份问卷结果统计和分析了参加武汉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的参会者对本次会议的评价。在“有效帮助找到机会”的评价中,18.5%的海外代表认为“很好”,37.0%认为“较好”,29.6%认为“一般”。对于“鼓舞自己回国信心”的调查中,有77.8%的代表持肯定态度,只有11.1%表示“一般”。“使自己了解国内情况”的问卷中,77.7%的代表持肯定态度。无任何代表持否定态度。“提高在湖北/中部发展的信心”的调查中,有70.4%的海外代表持认可态度。“使代表愿意再次参会”的问题中,74.1%的代表持肯定态度。根据上述数据,作者最后建议“今后华创会应更明确地凸显增进感情的各类交流活动,而对具体机会对接类业务加以模糊化和淡化处理。这样能更好地温暖人心,更多地避免不满”。文章虽然是“小题小作”,也仅从一地一次的洽谈会中获得相关数据,但这些调查对于将来继续办好相关洽谈会,继而推进中国人才战略还是有较大意义的。

(二)政治学与华侨华人研究

改革开放特别是21世纪以来,就学科建设而言,政治学在华侨华人研究中占据了至高地位。包括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厦门大学的华侨华人研究机构与国际关系学院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学科建设模式就可以看出政治学与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融合度。实际上前述的专门以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战略为主题的论文中相当多篇幅是政治学学科领域的论著。与会论文中也有一些其他主题的政治学视野下的论文,例如杨宏云的《移民推展中国公共外交优势、局限与对策建议——以巴西浙商为例》和倪建平的《文化外交:旅欧华侨助力丽水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的着力点》。

《移民推展中国公共外交优势、局限与对策建议——以巴西浙商为例》首先考察了巴西华侨华人的人数以及分布情况,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估计,巴西华侨华人在20~30万之间。从结构上来说,巴西华侨华人经营最多的是商业,占80%,其次为工矿企业,再次为农牧业。华商中的浙商共有四五万人,温州人大多生活在圣保罗,里约则以青田籍为主。作者然后分析了在巴西的浙江人实践公共外交的优势,主要有“早期浙江华人累积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温州籍华人打造的‘25街’在巴西具有强大的经济影响力”“浙江籍华人有关的社团在巴西民间树立的正面形象十分可观”“较多的温州籍华人社团领袖获得巴西精英的认可”以及“以温州籍华人为代表的商业文化影响力愈来愈正面”。但浙籍巴西华商在推进公共外交方面也存在诸多缺陷,作者总结了5点缺陷。第一是语言能力严重不足,支撑公共外交的基础不扎实;第二是语言不足,导致交流欠缺,使巴西民众对中国人的认知度匮乏;第三是以浙商为主体的华人自身缺陷影响公共外交开展,例如出售假货、华商之间过度竞争、缺少规模经济等;第四是华人参与政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第五是不当舆论宣传影响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波及对浙商的负面看法,例如巴西前外长宣称中国买走非洲之后准备买走巴西等。最后作者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措施,包括建议中国政府以“25街”为基地加强对华侨华人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外语教育、鼓励华侨华人参政议政和规范华文教育等。

倪建平的《文化外交:旅欧华侨助力丽水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的着力点》从政治学视角探讨文化外交对地方文化经济产业发展的作用。作者认为“文化外交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助推器”,认为应该将浙江丽水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向国际推广,特别是让世界了解丽水的三宝(龙泉青瓷、龙泉宝剑和青田石雕)文化和名人文化。作者最后对如何借力华侨发展丽水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了4点建议:第一是对外交流培育文化品牌并提高丽水在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创造力和辐射力;第二是把文化外交作为重要的提升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抓手;第三是要重视文化外交对城市经济创新的推动作用;第四是要重视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

(三)经济学与华侨华人研究

经济学和政治学一样在改革开放之后新时期的华侨华人研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可谓是“经世致用”学科中研究华侨华人的典范。

陈肖英的《金融危机背景下华商“流动”策略研究》以2008年金融危机下华商遭遇的经济寒冬为背景,论述了华商的应对策略——更换生意地点。在危机中,一方面华商从西欧转移到非洲、美洲等地方,另一方面则回流到中国。在受访的63名华商中,有46位选择回国发展,占其中的73%。文章总结了华商“流动”的3个特征,包括个体性、非均质性和网络拓展性。个体性是指华商的流动并不是集体行动,而是华商个人根据营商策略选择新的发展区域;非均质性则是指华商选择的新的发展区域往往是华商较少的地方;网络拓展性是指华商向新的区域发展但并不完全放弃原来国家的生意网络。最后文章总结了华商流动的模式:借助血缘、地缘和业缘往外发展。作者最后概括认为“中国(义乌)往往是浙籍华商流动的基点和中心,浙籍华商的流动都以中国(义乌)为出发点”,是一种“风筝模式”的流动。文章从华商流动的视角考察华商发展策略,视角新颖,对全面理解华商的最新动向很有帮助。

孟加拉国虽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际之一,但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侨汇最多的10个国家之一,该国侨汇问题非常值得研究。林勇和吴元合作的《孟加拉国侨汇及其经济影响浅析》就是该领域的力作。文章结构简单,首先分析了孟加拉国侨汇增长的相关数据及其原因,然后分析了侨汇对该国经济的影响,最后做出小结。作者将孟加拉侨汇的增长分为4个时期:1976—1986是第一个十年,侨汇从1976年的2 371万美元增长到1986年的7.64亿美元;1987—1997是第二个时期,1997年达到14.754亿美元;1998—2010是第三个时期,2010年的侨汇是107.3亿美元;2010至今是第四个时期,2015年侨汇收入为150亿美元。作者分析了孟加拉国侨汇的一些特点:第一是国际移民数的增加;第二是非正规汇款(法律所不允许的携带现金等)迅速减少,从2002年的54%减少到2010年的17%~24%;第三是侨汇来源国多样化,其中海湾地区比例最高,占60%以上,这其中沙特又是孟加拉国的最大侨汇来源国,2011年占所有侨汇的29%。对于侨汇对孟加拉国经济的影响而言,首先,从1995年开始,侨汇收入远远超过外国援助和外国直接投资,足以弥补贸易赤字。同时侨汇占GDP比重从1997年的3.5%增长到2012年的11%左右。其次,就侨汇与GDP之间关系而言,侨汇与GDP增长之间是U型关系,“因为在早期侨汇尚不足以偿债(移民时所借的款项),还不足以形成积蓄,不能形成积极影响。但在中后期,移民还清债务以后,移民家庭侨汇收入部分形成积蓄,才开始产生积极影响,成为国民收入的一部分”。第三,侨汇对经济的影响是减少贫困,作者引述世界银行的报告数据——2006年移民活动使孟加拉国的贫困减少了6%。但孟加拉侨汇或侨汇经济仍存在不少隐忧,孟加拉本国的《劳动力调查报告》指出:在孟加拉国的劳动力人口中,40.1%没有受到过任何教育,仅有3.7%的人拥有高等学历,0.1%的人接受过职业教育,且劳务移民集中在中东,因此侨汇经济非常脆弱。另外侨汇用于国内投资的仅占10%,其他基本用于消费,因此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仍存不足。文章引用的全部是英文文献资料,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王洪斌的《海外温州人经济》以10多万意大利温州商人为范例研究海外温州人经济,作者分析认为海外温州人的重要经营模式是买下或包下整个大型商场并建立中国商品城,以此将温州的服装、眼镜、打火机、鞋类、锁具、低压电器和摩托车配件等打入意大利市场,同时树立中国品牌。另外温州人积极推动中意经贸交流且积极参政议政以促进温州海外经济的发展。作者总结的温州人在意大利经商的成败得失的经验值得所有华商参考和借鉴,相关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叶桂平的《澳门特区的浙江籍社会及浙澳经贸合作刍议》概述了澳门浙籍同乡会的情况,澳门主要有苏浙沪同乡会、澳门浙商联合会、澳门温州人商会和浙江东阳同乡会。作者分析了浙澳经贸合作的优势,但是没有给出相关数据。作者最后对浙澳经贸合作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浙江可以扩大以中小企业和小商品为主导的浙澳经贸合作、浙江可以借助澳门作为葡语国家的中介平台向葡语国家拓展经贸关系、促进双方人文交流以及建立政府间沟通机制等4个方面。

与前述文章着眼于“海外”不同,刘益梅的《浙商回归工程的发展效应与拓展》则聚焦国内的华商代表——浙商及其回归问题。文章首先叙述了浙商“从外迁到回归”的历史,作者引述的资料显示,到2009年浙江省核准在境外的投资机构为2 980家,其中民企占95%。另外,因省内资源条件限制,20世纪90年代浙商大规模外流,作者引述李涛的《当代浙商、台商群体比较及合作空间研究——基于文化社会学的分析》的数据显示,国内省外浙商约有500万人,有5 000多亿资金游走在全国各地。2006年浙江开始实施“省外浙商回归工程”,2012年年初,浙江出台《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各地级市也分别出台相应措施。但文章没有提供有关全省的浙商回归效果的数据,只有部分地级市的工程实施效应,例如嘉兴市2012年和2013年的浙商回归工作综合考核分别居全省第二和全省同档城市第一。然后文章分析了浙商回归的好处——“发展效应”,包括促进经济发展、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升级等。最后文章提出6项进一步促进浙商回归工程的措施,主要有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和发挥商会的作用等。

(四)文学视角下的华侨华人研究

1.通过日记记录海外华侨华人

曹云华教授的《意、法、英三国新华人移民见闻录》以日记的手法详细记录了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三国的旅程和人物访谈,同时写下了自己的点滴感受。文章似乎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但却是最好与会的论文之一。首先,材料是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其次,作者对事物的点评细致精到,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作者访谈的人物丰富,既有商家名流,也有普通“打工仔”,也有家道富裕的留学生。

在意大利的见闻中,作者从华商晓章处得知“全意大利约有四万家华商”,作者因此估计“按照每家雇佣3人算,便有12万人,每个家庭又有3~4位成员,那加起来便是30~40万人了”。作者认识的华商正得礼在法国从事金融服务业,中国富豪和官员是其重要金融服务客户,从该见闻中可知欧洲华商已经进入除餐饮、住宿和服装等传统行业之外的高端服务业了。在意大利的普拉多,华商利平向作者介绍了他的创业经历,同时介绍了华商如何将普拉托从纺织中心提升为服装中心。但普拉托华商和其他意大利华商一样都喜欢钻西方国家的法律空子,例如利用60岁以上老人欠税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就让60岁以上的老人担任法人代表,并且通过不停地注册公司和让公司倒闭逃避法律责任。另外华人自成封闭的圈子而不积极融入主流社会也是意大利华商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

在法国的见闻中,作者参加了暨南大学主办的《欧洲华商高峰论坛》,会上众多华商代表介绍了法国华商的持续发展问题。法国的华商经济和中国国内经济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即如何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发展以及如何进入更高级例如金融业这样的服务业。这既需要华商增加知识储备,又要华商吸纳高端人才,而不是传统的事必躬亲的作坊模式。同时,华商需要积极融入主流社会,改变不关心、不参与政治的做法,这样才能促进海外华商经济的转型升级。另外作者还比较了法国浙商与广东潮州移民的区别,后者更加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因为后者移民法国更早,且是以难民身份移民法国,对法国政府的收容心存感激。

在英国的见闻中,作者主要介绍了一位华商代表明亮博士的创业历程。明亮博士从代理机票入手,现在已经拥有多家旅游公司和一家媒体报纸。作者还访谈了多位留学生,了解了他们的处境。英国留学生女生居多,因为英国治安好、压力小,更受女生和女生家长的青睐。留学生绝大多数是自费,学费、生活费相加每年要花费30几万,有的则更多,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但现在9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因为当下英国的工作签证非常难。

作者在最后的小结中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作者认为“欧洲华人社会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点类似东南亚华人社会在20世纪50至60年代面临的那种情况”,包括行业转变、职业转变和政治认同的转变。作者建议“现在中国的学者和相关部门有必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让欧洲华商们能够顺利地转型和升级,帮助他们更好地在欧洲发展”。

2.人物志与华侨华人研究

王琛发的《清末明初浙江人物落地南洋的文化影响》从人物志视角研究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历史。作者考证认为从宋开始就有往来于浙江与爪哇之间的商船,在元以后继续扩大。作者引述宋人赵汝适的《诸番志》和元朝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另外考察元朝商人杨发的儿子杨梓出使南洋的情况,叙述了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接着文章以清代青莲教教主张廷芳的事迹来说明中华文化在南洋的传播。张廷芳因其传教和善行被尊称为“东初祖”,青莲教试图汇通儒释道三教。作者还引用珍贵原始文献《庆祝表文》说明青莲教的具体传教内容。另外作者还论述了浙江文士钱恂及其女婿董鸿纬在南洋开拓华文教育的历史。最后作者论述了民国时期浙江临济宗和天台宗南传的历史,其代表人物是普陀山鹤鸣寺主持广通上人、上海寄东法师和浙江黄岩的华智法师。文章以郁达夫《乱离杂诗》中的“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结束,抒发作者对浙籍华人从元朝到抗战时期的几百年间在南洋的奋斗与文化传播历史的感慨。论文引用的材料大多是第一手材料,文章的原创性强,也突破了前人的某些传统观点。

陈伟之的《从海外华人角度论蒋介石与台湾》虽不是典型的人物志,但主要叙述了影响台湾的两个人即蒋介石和郑成功的地位和贡献。作者从汉人开发台湾的历史开始叙述,接着作者将台湾人与海外华人进行类比,建议大陆要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台海问题,建议要积极争取3 600万东南亚华人,通过他们与台湾的密切关系来推进统一事业。最后作者肯定了郑成功和蒋介石的功劳,特别是蒋介石在推广国语和继承中华文化上的重大贡献。作者认为蒋介石和郑成功等大陆人都有“没落贵族”的心理,要从“海外华人角度看待蒋介石与台湾”。文章观点比较新颖。

3.通过小说和传记文学研究华侨华人

梁一萍的《青田人在欧洲:〈威尼斯见〉的新移民研究》以美国华裔马柏珊(Suzanne Ma)的传记文学《威尼斯见》(Meet Me in Venice:A Chinese Immigrant’s Journey from the Far East to the Faraway West,2015)为研究素材,研究浙江籍意大利华侨华人的生活,视角颇为独特。

张琼慧的《温州福尔摩斯:自传与传记的后设书写》通过西方侦探小说和华裔学者的报告文学研究海外华人在西方世界的形象。文章分成5部分,分别是“西方文学里的侦探形象”“西方文学里的华裔侦探形象”“毕格斯笔下的陈查理”“黄运特笔下的陈查理”和“传记里的自传性”。作者以温州籍学者黄运特的传记文学《陈查理传奇》和美国作家艾尔·德尔·毕格斯(Earl Derr Biggers,1884—1933)的首部系列小说《没有钥匙的房子》(The House Without a Key,1925年出版)为研究对象,考察西方华人世界。小说《没有钥匙的房子》将主人公陈查理描绘成来自夏威夷的警探,周游世界各地侦察破案,勇敢聪明,行动敏捷,身材圆胖、肤色白嫩,走路如女性般优雅婀娜,卑下阿谀,擅于引用孔夫子式的谚语。但温州籍学者黄运特的传记文学《陈查理传奇》却还原了小说《没有钥匙的房子》中的主人公的真实形象。黄运特考察了陈查理的原型——张阿平,一位生于夏威夷的檀香山华裔警察,黄的著作矫正了华人在西方世界里的负面印象。黄运特的《陈查理传奇》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获得201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提名。台湾学者张慧琼以小说形象和传记文学形象为基础研究海外华人,其研究方法对其他学者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五)法学视野下的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研究

法学可以说是华侨华人研究学科中的新秀,从法学视角研究华侨华人的学者非常少,这些学者主要从事国际移民法问题的研究。

国务院侨办咨询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国福的《中国反跨境人口贩运面临的挑战》分为6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国际条约与中国刑法的冲突和差异问题以及中国执法中存在的难题。作者比较了200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预防、禁止和惩处人口贩运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的补充议定书》《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13—2020)》与中国 1997年《刑法》(2015年修订)在法律概念上的差异:国际公约使用的是“人口贩运”,而中国政策和法律使用的是“拐卖人口”和“拐卖妇女儿童”。公约涵盖的范围要比中国法律广,因为依照中国法律,“拐卖男子”不属于人口贩运范畴,只能依据其他罪名定罪。作者统计了2016年1月有关贩运周边国家妇女的新闻报道数量,从多到少依序是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朝鲜。其中1997—2015年警方共解救3 429名越南妇女,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为最,但湄公河次区域跨境人口贩运整体情况不明。在分析“反跨境人口贩运法律不健全”时,作者认为中国反跨境人口贩运法律“分散、位阶低,很难精准打击和相互协调”。另外作者指出中国刑法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是以出卖为目的,而《反人口贩运补充议定书》以剥削为目的,范围更广。同时我国“没有专门保护跨境人口贩运被害人的法律”,也没有区分被人口贩运的被害人和非法移民,因此不适当处罚跨境人口贩运被害人情况时有发生。在“办理跨境人口贩运案件难”问题上,作者总结了贩运人口犯罪取证难、经费不足等问题。作者最后分析了“保护跨境人口贩运被害人机构建设不力”和“国际合作反跨境人口贩运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刘国福的文章完全以问题为导向,所提出的建议操作性强,易为高层部门采纳。

周小明的《法学视野下的国际移民与华侨华人研究》首先考察了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发展史,概述了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华侨华人研究的贡献。作者认为大陆40多年的华侨华人研究的基本脉络是“从历史学向经济学、政治学和其他学科全面拓展”。作者然后探讨了法学学科在华侨华人研究中的特点:一是法学注重规范研究,二是法学不仅研究“书本上的法”还研究“行动中的法”,三是法学研究除了研究法律之外还研究人的法律意识形态。最后作者阐述了在“一带一路”视野下法学在华侨华人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文章回顾了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出入境法、侨乡法治建设和海外投资法等4个领域的研究状况,然后提出若干展望。文章指出归侨侨眷保护法在立法改革、地方立法执法和归侨侨眷保护法的国际比较方面仍值得深入研究,出入境法领域则需要和国际移民、国家战略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研究才有更广阔的空间,侨乡法治建设仍属于空白,可以借鉴“地方法治指数”开展和设计“侨乡法治指数”,与其他领域相比,海外投资法不属于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领域但随着投资移民成为重要的移民形式,海外投资法研究应该纳入华侨华人研究的新领域。

(六)人才学与华侨华人研究

人才学是研究人才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国家教委科技管理中心、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曾分别将人才学列入“官方”的学科目录中。

罗荔的《借鉴深圳海外人才经验,促进浙江丽水创新发展》从人才学视角研究华侨华人。文章首先阐述了浙江引进海外人才的意义,然后具体介绍了深圳引进和培育海外人才的经验,主要是介绍深圳的“孔雀”计划。该计划的主要根据是2015年10月2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和《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文章最后对丽水引进海外人才提出具体建议,包括改善投资环境、改善丽水创业生态环境、提高薪水、确定引进海外人才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加强服务保障机制、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搭好海外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提升丽水与海外人才的合作水平等9个方面。作者长期从事人才战略研究,但深圳和丽水的市情毕竟不同,所提出的9大措施可以说适合任何城市,但也不完全适合任何城市,城市人才战略更需要的是适合本地的、切实可行的、更加具体的和更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措施。

(七)宗教学与华侨华人研究

李勇的《新加坡人的宗教生活及其20世纪的“世俗化”》论述了新加坡“既往扮演着重要社会功能的公众性宗教集会及其组织的作用日趋淡化和消失,宗教文化权利逐渐让位于世俗权力”的华人社会世俗化变迁的过程。作者指出“现有对华人宗教的研究,要么集中于宗教史的书写,要么关注于某一宗教或某一神明,而对于此一转型历史时期华人宗教生活的变迁尚乏文讨论”。文章在论述新加坡社会这一世俗化过程中主要研究了“中元普渡”“帮庙和游神”“圣谕宣讲”和“敬惜字纸”4种崇拜形态。

第一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收到的46篇论文从学科角度而言,跨越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人才学和宗教学等诸多学科,彰显华侨华人研究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本色。从国别和地域范围看,涉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视野”的学科。华侨华人研究之所以成为“显学”,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崛起。起初,华侨华人研究关注的是华侨华人作为少数族裔的融合以及中国的政治安全问题,后来关注的是华商经济。目前,学者更关注“华侨华人作为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1]在新的国家战略之下,华侨华人研究既要重“学术性研究”也要重“智库性研究”,既要重传统历史学学科的研究,更要重视综合性学科的研究。第一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国际论坛”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下中国与世界的华侨华人最新动态。

[1]李安山.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Serving National Strategy by Broadening Research View of Ethnic and Overseas Chinese:An Overview on the1stLishui International Forum 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Overeseas Chinese

ZHOUXiaomming
(Faculty of Overeseas Chinese,Lishui University,Lishui323000,Zhejiang)

The1stLishui International Forumon Migration and Overseas Chinese

46 papers,half of which concern threetopicssuch as Overseas Chinese from Zhejiang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hinese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broad,and the Culture of Homeland of Overseas Chinese.Other papers study overseas Chinese from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such as sociology,economics,politics,literature,legal science and religious studies.Zhou Feng releases elaborate data of overseas Chinese from Qingtian County in his paper.Overseas Chinese from Zhejiang and Maritime Development by Zeng Shaocong is an important paper about the culture of homeland of overseas Chinese in Zhejiang.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 around theWorld from Multiculture Perspective by Yan Xiaopeng and Zheng Ting focus on the Chinese culture promotion fromtheperspectiveof nation’ssoft power.

Overseas Chinese from Zhejiang;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Education;Cultureof Homeland of Overseas Chinese;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10.3969/j.issn.2095-3801.2017.04.003

D693.73

A

2095-3801(2017)04-0017-14

2016-12-29;

2017-03-08

周小明,浙江遂昌人,副教授,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

猜你喜欢

华文华侨华人
何为“华人”?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我的华侨老师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杭州特产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