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物流集群升级下产教融合策略探析

2017-03-12

物流技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集群广东升级

郑 彬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510)

广东物流集群升级下产教融合策略探析

郑 彬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510)

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内涵、广东物流集群简介与广东物流集群升级的主要特征三个方面对广东物流集群升级进行了概述,通过分析广东物流集群升级人才需求特征与需求变化,以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广东物流集群升级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策略。

物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1 引言

当前我国各地各类产业集群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签署,该协议以促进粤港澳三地经济转型升级和打造世界级经济区为目标,将大湾区建设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开放合作枢纽。广东产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商贸服务、航运物流服务、国际教育培训等八大产业,将广州建成高水平的国际化城市和国际航运、贸易中心[1]。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了重要契机。深入探讨物流集群升级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对培养物流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广东物流集群升级概况

2.1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内涵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在特定地理区域,具有分工、合作、竞争等交互关系的生产企业、专业化供应商以及与产业相关的各类组织机构所组成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Porter,1998)[2]。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简称“集群升级”)主要由技术进步所引发,其内涵包括两方面:(1)集群单个企业技术水平提升:主要指集群企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改进与优化组合、生产流程和工艺水平改进以及实施信息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2)集群企业之间关系重新整合和协调发展:主要指产业链上各个岗位或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与改进,集群劳动者或企业间分工、合作、竞争等相互作用的转变与升级,集群中各类组织机构之间产业网络结构的调整和改善等。

2.2 广东物流集群简介

物流产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技术为一体、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被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3]。2015年广东省实现社会物流总额18.5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5 1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7.1%,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4%;全省各类物流企业约20万家,其中超过75%是民营企业;省内物流园区共有362家,其中规模较大的超过20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4]。

广州毗邻港澳经济区,是珠三角工业、商业发展中心;集水路、陆路、铁路枢纽和空港、海港于一身,也是华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对外通商口岸。“十三五”期间,广州要占据现代服务业链条高端,围绕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大力发展航运物流以促进产业集聚、服务区域经济[3]。目前广州地区主要有南沙、空港、黄埔、白云、芳村、花都、增城、番禺八个大型物流园区,分别集聚了上百家物流企业。

2.3 广东物流集群升级主要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现代物流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当前广东物流集群已进入全面升级的重要阶段。从单个集群企业来看,技术升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1)土地集约利用,立体化、模块化、标准化、高度集成化的现代仓库逐步推广应用;(2)精细化、高效率的物流设施设备取代原来低效、粗放的人工作业或体力操作;(3)凭借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快速挖掘和满足客户需求,业务流程向全程数字化、人机互联网络化转变,管理方式越来越柔性化、智能化和定制化。

从集群企业之间关系的角度看,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广东物流集群企业间分工、合作、竞争关系重整升级,逐步实现供应链资源整合、流程改造以及商贸模式的探索和重构,主要特征表现有:(1)传统运输、仓储或贸易企业通过拓展快递、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延伸产业链,如德邦、宝供、顺丰等广东本土知名企业近年扩张了自身的业务范围、向上下游战略延伸,集群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合作加强;(2)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在物流业中创新发展,如阿里的菜鸟网络、苏宁易购、京东等全国性电子商务企业在广东物流集群的布局与渗入,处于产业链上相同地位的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3)供应链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化,广东物流集群涌现出大批物流金融、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规划与咨询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服务企业,为传统物流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并不断发展壮大,集群内服务性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4)珠三角地区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发展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世界工厂,在高度发达的进出口贸易带动下,广东物流业逐步实现国际化、全球化,广州南沙自贸区、广州空港、深圳盐田等保税物流园区蓬勃发展。

3 广东物流集群升级下人才需求分析

3.1 早期广东物流集群人才需求特征

2000年以前,广东物流集群中大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岗位分工鲜明,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完成,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要求很低。大部分物流从业人员没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理论知识不扎实、缺乏现代物流设施设备的操作技能,只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作业。而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或大专教育则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既不愿意从事一线的体力劳动,也不能胜任物流设计、规划方面的工作,造成就业上“高不成、低不就”,难以在物流产业中找到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工作岗位,造成该专业就业率、对口率低的尴尬局面。

3.2 广东物流集群升级下人才需求变化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普及,广东物流集群中许多企业加大投资,积极升级成为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对物流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首先,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使供应链上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合作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原来细分的操作岗位实现了一体化作业和重新整合,物流从业人员职责范围变得更加宽泛。每个员工不能只局限于原来分工体系下的某一岗位,而应在供应链的某个领域上具备整体操作技能或综合业务能力。例如,从事仓储管理需要具备出入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仓库设施设备的操作技术,以及仓储整体流程的运作、管理、问题处理技能,甚至还需要仓储业务的综合规划能力;从事国际物流业务则需要掌握报关、报检、报验以及上下游相关岗位业务的知识技能。其次,随着物流集群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供应链上技术和业务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知识大大加深,能力素质也不断提高。例如,物流信息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跨境电商等知识,掌握相关软件系统的操作技术,并具备一定的物流系统设计能力;物流客户服务岗位则需要具备信息处理、资源整合、客户需求挖掘和市场开拓能力等。因此,短短几天的简单培训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需要,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而促进广东物流集群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4 广东物流集群升级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策略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贸学院”)位于广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国内国际商贸和物流产业环境。为满足广东物流产业的人才需求,工贸学院于2002年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致力于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培养和输送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本文以工贸学院十五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成败得失和经验策略,希望对物流集群升级下的人才培养和兄弟院校教研教改提供借鉴。

4.1 依托广东物流集群发展,将专业特色定位于“国际物流”,并积极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为物流集群升级培养人才

工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成立初期,专业定位并不明确,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由于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非常发达,广州空港、南沙等国际物流园区发展迅猛,国际物流人才十分紧缺。因此,工贸学院根据广东物流集群特点,2005年重新订立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方向定为“国际物流”,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物流企业或国际贸易企业培养物流人才”,从而有了明确的专业定位。

工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从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工学结合来提高学生实操技能。早期学院实训条件、设备比较欠缺,只有几个关于仓储、运输的小软件;2005年在学院支持下建成金蝶ERP实训室,满足了供应链物流信息化教学实训的需要;2007年后陆续购买了模拟仓储设备,包括货架、货柜、打包机、无线激光扫码枪等条码自动识别设备等,在校内能实现仓储业务流程模拟操作。然而,虽然学校自建的校内实训室建设资金投入大,能满足当时的教学需要,但总体而言利用率不高、浪费较严重,一些几十万元以上的设备每年只提供两周的实训课程使用,而且由于物流技术和软件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非常快,短短几年这些实训条件便明显落后于产业发展,不能适应物流集群升级发展。在与兄弟院校物流专业交流时发现,一些学校为教学评估需要而添置实训设备,或受到供应商的过度营销和引导,导致实训室建设形式化、低效率和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各职业院校之间由于制度因素也难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因此,鉴于自身和兄弟院校多年的专业建设经验,工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充分利用邻近广州物流集群、校外实习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于2011年开始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第三年到物流企业顶岗实习,将大三学生送到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集群企业,让学生在一线岗位上“干中学”,从而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为物流集群升级培养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4.2 根据广东物流集群技术进步和产业链重新分工,设置并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实现教学改革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工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随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深化而不断调整。专业成立初期课程设置参考了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企业管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等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2)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根据物流产业链分工而设置的专业核心课;(3)国际贸易概论、电子商务概论等相关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总体而言这些课程偏重学科体系和理论知识,与物流企业实务操作结合不够紧密。2005年明确“国际物流”专业定位后,按“实用为先、理论够用”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一方面在原有课程中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例如调整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教学内容,从概论课转为实务课;另一方面根据“国际物流”专业定位,新增了报关、国际货运代理、港口物流、物流单证等实务课,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进入2010年以来,广东物流集群升级不断加快。从集群企业技术升级的角度考虑,为适应智能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的推广应用,工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增加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两门课程的课时数,由原来30课时提高到60课时,更新课程知识并购置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和硬件设备,增加实操内容和课时。从集群产业链升级的角度考虑,为适应物流集群供应链重新分工和岗位工作内容的变化,该专业增设了物流客户服务管理、快递实务、国际商法等课程,以满足物流集群新兴分工体系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自2011年起,该专业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在校学习时间减少,部分专业课程课时不得不缩减、合并,例如原来经济学、市场营销等基础课程则由60课时缩减为30学时,但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充分调研论证后,仍然增设了运筹学、储配方案设计两门专业拓展课,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和未来发展空间。目前,所有专业课的实践课时比例均超过50%,部分课程聘请了企业技术专家或管理人员来校授课。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该专业形成适应现代物流集群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改革和集群升级同步、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4.3 充分利用集群产业环境、甄选优秀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提高产学融合的技术含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先进技术在集群区域广泛传播

工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成立十五年来,充分利用邻近集群、交流便利的优势,先后与数十家物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教育,产教融合教育教学不断发展。这其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2000年以前,广东物流集群中存在许多劳动密集型物流企业,装卸、搬运等作业主要是工人体力活,出入库管理则是手工记帐;它们处于价值链低端,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降低用工成本获得市场生存,具有很强的成本节约的动机。由于订单不稳定,这些物流企业时常需要招聘大量临时工和实习生以节约劳动成本,因此具有十分强烈的意愿参与校企合作。工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成立之初与这些低端物流企业合作并不少见,实习生主要从事仓储运输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简单、枯燥重复的体力工作或手工作业,并不能获得物流产业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管理方法。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实习期内提前离职,校企合作以失败或无效告终,从而降低了职业教育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效果。

由于广东物流集群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各个物流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与产业分工存在差异,低端、落后的物流企业仍广泛存在。加上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校企合作中学生权益常常受到侵犯。例如一些物流企业安排实习生超时加班或持续夜班,不提供休息休假、工伤保险、最低工资等基本保障,有学生反映企业“不仅不给实习工资,连中午的盒饭也不提供”等等。许多校企合作难题至今仍未能彻底解决。例如2016年11月,广东某高职学院物流专业“双十一”期间停课、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由于劳动作业强度大(实习内容是包裹拣递)、薪资低(10元/h,低于广州最低工资18.3元/h)以及强制性(不实习就没有学分不能毕业),引发学生强烈不满,多家媒体也对此报道批评[5]。由于社会影响较大,广东省教育厅暂停了省内所有校企合作开展的“双十一”实习活动。因此,在当前的法律制度下,职业学院组织校外实习务必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和任务,并慎重选择合作对象,尽可能规避与低端企业合作。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广东物流集群通过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产生了一批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优秀企业。它们普遍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占据价值链高端、业绩优良或持续增长且发展速度快。有些龙头企业还会利用自身在产业分工中的优势,要求并帮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施技术升级和员工培训。学生到这些优秀企业中实习,能获得物流产业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校企合作更容易成功。因此,工贸学院吸取了自身以往以及兄弟院校的经验教训,严格甄选合作对象,详细规划实习目标和方案,目前与广州物流集群中的10多家优秀企业开展合作教育,并持续稳定。例如,与苏宁云商合作,学生到苏宁广州配送中心实习,掌握仓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WMS/TMS)的操作和出入库、拣货、包装等小物件配送业务流程,熟悉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下全球零售商品供应链管理与运作;与心怡科技公司合作,学生在其广州物流基地学习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一站式跨境电商物流管理、外贸综合服务以及全方位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等业内先进的业务知识与流程;与广汽商贸、富田-日捆等知名汽车物流企业合作,在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整车与零部件配送、国际拓展业务与配套服务等领域共同培养汽车物流产业人才。校企双方在规划和安排实习任务时,十分注重岗位轮换,充分利用优秀企业设备、技术、环境等教育资源,使实习内容丰富化、扩大化,避免学生长时间在同一岗位工作而感到枯燥乏味或身心疲惫,从而促进学生掌握供应链或物流企业的整体业务流程,增强学生实习的满意度和成就感。截至2016年,工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大三期间人均实习待遇近两年均超过4 000元/月,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达98%以上,许多学生一毕业就在企业新建的仓库、部门担任主管,获得了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寻求与集群中的优秀企业开展合作,产教融合的技术含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促进了先进技术在集群中的扩散传播。

4.4 借助物流行业协会平台整合集群教育资源,形成长效合作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持续稳定发展

工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成立初期就积极与本地物流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然而,早期大多数合作难以持续,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广东物流集群竞争激烈且行业技术革新速度快,集群企业经营业绩波动较大,校企合作容易受到影响。随着集群进入升级阶段,许多技术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职业学院与单个企业合作风险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因此工贸学院从寻求与单个企业合作,转向与行业协会合作以拓宽合作渠道。经过前期充分磋商交流,2011年3月工贸学院与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签订了产学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借助行业协会平台之力整合集群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了长效化、制度化的产教融合机制。

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成立于2003年,吸纳广东物流集群中从事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经营、研究及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及生产、流通类的优秀企业入会,截至2016年底会员单位有300多家,包括了广州地区60%以上的大中型物流企业[6]。它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广东物流产业发展。协会为工贸学院提供的服务和合作内容主要有:(1)共同制定物流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学院与协会及其会员企业组建了物流专业教学咨询委员会,由学院领导、物流专业负责人和专任教师、协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与管理人员组成,每学期召开一次专业研讨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顶岗实习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并就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等问题讨论交流。(2)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协会扮演中介角色,每年根据会员企业的经营状况择优推荐参与校企合作,例如到学院招收实习生、安排企业技术专家或管理人员到学校任课、接收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交流学习、培训企业员工等。由于协会的介入,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能动态调整、优胜劣汰,极大促进了校企合作稳定开展。(3)构建信息平台:协会建设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全面整合行业资源,发布行业信息,并与学院就业网站链接,及时发布物流企业实习生和毕业生的需求信息,促进学生实习与就业。(4)开展培训认证:根据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协会与学院合作开展物流职业资格的认证培训(助理物流师证、报关员证),为物流从业人员或学院物流专业学生提供考证培训,提高了广东物流集群人才队伍素质。多年来,学院与协会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合作,产教融合各方面工作能稳定、持续、有效地开展,形成了学院、协会、企业三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广东物流集群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5 结语

职业学院是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体系中负责劳动者教育与培训的专门机构,应放眼地区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积极推动相关专业产教融合,满足集群发展的人才需求。在物流集群升级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不应拘泥于与单个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成败,更不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应以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姿态,与当地物流集群乃至地区产业发展联动耦合,充分利用集群地区各类组织的教育资源,通过产教融合的教育教学培养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推动物流集群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1]“粤港深度合作区”开始动作配置“豪华”[EB/OL].南方网.http://news.southcn.com/gd/content/2017-03/10/content_166692930.htm,2017-03-10.

[2]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6(76):77-91.

[3]广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粤发改服务函[2017]1873号)[Z].2017.

[4]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粤府办〔2016〕120号)[Z].2016.

[5]广州:学生双十一停课去仓库拣包裹,不拣不给毕业[EB/OL].http://tech.163.com/16/1105/14/C547OKAJ00097U82.html,2016-11-05.

[6]广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官网www.gzl-sca.com[EB/OL].

Discussion on Strategy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during Logistics Cluster Upgrading in Guangdong

Zheng Bi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Industry&Commerce,Guangzhou 510510,China)

In this paper,from the aspects of connotation,profile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we introduced the upgrading of the logistics clusters in Guangdong,and then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 of talent demand in the upgrading and in the case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Industry&Commerce,proposed the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ustry with the logistics industry during the upgrading of the logistics clusters in Guangdong.

logistics;industrial cluster;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vocational education;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G642.0

A

1005-152X(2017)10-0185-06

10.3969/j.issn.1005-152X.2017.10.037

2017-09-10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城市化制度选择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13BJY048),主持人:赵祥;2015年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广东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背景下产学合作教育研究”(YQ2015178),主持人:郑彬;2013年广东省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课题“广东产业集群技术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官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研究”(GDXLHQN029),主持人:郑彬

郑彬(1980-),女,广东韶关人,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集群与企业组织管理、产学合作教育。

猜你喜欢

集群广东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回暖与升级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广东舆情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