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型范畴理论与高校英语语言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2017-03-12师文淑
师文淑
(青岛滨海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英语可谓是世界性的语言应用交际工具。文化信息环境的高度发展,英语也在不断变迁中实现着自我的充实与完善。个别英语教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往往会陷入到这样的误区,将词汇、语法、句子割裂于语境之外,只将其含义罗列在学生面前,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言的妙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受到影响,产生心理上的挫败感,教学成果可谓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一问题,笔者将原型范畴理论与高校英语语言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探讨语言处在环境下的灵活应用。
1 对原型范畴理念的认知
原型即指原有模型,它重点强调的是在特定范畴领域之内,代表性最强的,亦最具典型性的一种构成分子。这个概念的起源时间较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的著述中,即有类似的阐述,将其视为一种特定的事物指代理论。而范畴二字,则强调以认知参照物为参照点,给予客观事物属性、类别等方面的评判,实现概括分类的目标,即按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协调机制,给予事物分类的一种做法。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到原型范畴理念即是以具有代表性的原型为参照点,并把范畴以此参照点为核心实现构建,此构建边缘位置,按照此范畴内各成员典型性的不同程度进行确定,其典型性越不明显,它的边界便越应当向外扩展。因为语言研究领域的持续成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学者便利用对具体语言开展研究,指出了范畴边界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规律、中心和边缘差异性规律等,使得原型范畴理念和语言的结合有了进一步的操作可能性,时至今日,这种理论已经相对成熟,其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研究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 原型范畴理论与高校英语语言教学实践的结合
2.1 关注基本范畴内的衍生任务
按照原型范畴理论,基本范畴属于原型范畴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提法,其范畴成员内部的关联度、相似性非常高,范畴的出现,衍生了以之为基础的词汇、句型等,也因此决定了不同词汇形成及发展的顺序。我们可以从这种认知出发,注意到基本范畴词汇的重点在于词形简单、应用频率较高者,而通过实践分析可以发现,无论英式英语还是美式英语,其中应用频次较高的前120个词汇,均为形式短小精悍的单音节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注意到这一点,以原型范畴的词汇为重点,实现其向语言教学实践,特别是向语言应用环境的转变,保证延伸教学的可行性与效果。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掌握了基本的词汇之后,继续探索相关的词汇便会变得更加容易,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知,恰在于前面提到的原型范畴理念高度认可原型范畴内各主体的统一关联性。比如在涉及到“走”这一概念时,其原型核心范畴词可定为walk,其下属关联词汇可以归纳出来的不下十余个,如limp、hobble、stagger、wander、tread等等。按照这种思路所总结出的原型词汇及其扩展词汇,不但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语言储量,最为关键的是可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某一词汇在特定环境下的应用方法,使语言应用变得更加灵活。
2.2 关注不同语汇的关联
前面所提关注基本范畴内的衍生任务,重点指的是核心内容与下属内容的关系,而在同一范畴内,词汇义项地位的问题也应引起关注,像中心义项、典型义项、边缘义项等的区分,如果能够为学习者梳理清楚,也将有助于其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其中心义项即为范畴中的原型义项,而与之相关的其他义项,便可视为以之为核心而辐射形成的边缘义项,这样的看法完好地展现出语言学范畴中的开放式特点,比较典型的应用便为一词多义。像对于nose这个词的分析,词典里面标出了多达十数种含义,仅作名词理解时,义项便非止一种,其一为人与动物的一个呼吸器官,将其当作原型范畴核心概念,可衍生出其他义项。如其二的与人类鼻子相类似的飞机机头,其三的工具前部凸起位置,其四的如鼻子一样的喷嘴等,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表示距离很近,这是因为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可以把已经认知的事物,同与之相关的抽象概念结合起来,构建不同范畴间的投射性认知,使得语义范畴得到变化。此外,nose这个词还可以用于表明对事物的敏锐觉察力,以及用于表示好奇。从这个例子能够说明,一个词的多数义项均可以追溯到原型范畴意义上去,不同词义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其家族性相似特点表现得较为明显。从这个思路上分析,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到原型意义、引申意义的关联,并将二者进行全面结合,才有可能让词汇教学乃至以词汇教学为出发点的其他教学内容产生更加理想的效果。
2.3 置知识内容于具体语境
在我们认知某种语言的时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语言具有多意性特点,同时对于同样一件事物而言,差异化语义范畴层次的表示也能够得以实现。像当处于特定场合时,鞋这件事物便可以被英语中的shoes、pumps、boots、flats等多个词汇所表示,其中shoes属于原型范畴,可谓是各义项中的基本表示方法,而另外的一些表示方法,其层次要相对较低一些。总的说来,因为原型范畴理论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应用这些表示方法时,会做出针对性的选择,使得shoes这种表示方法的频次更高,即语言使用者在应用语言时,会在无意间对语言的概念加以选择,实现语义范畴层次差异性的选择,以此展现出自身表达对于语境、地域以及社会特征等方面的适应度。而在高校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中,对适应度的把握便显得重要。比如在接触到help这个词时,下述情境中该词的应用就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1. Would you help me to carry this bag? 2. Help, help! I am drowning! 3. The whisky is on the table. Help yourself. 4. Don't tell him more than you can help.在上面提到这几个句子里面,首句用help一词基本含义,而其他几句则均属引申义,展现出了其在各个语境范围内的适应性。所以我们可以说,词义范畴既各具特色,又彼此相联,其深层次链接可能性是不容小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力于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应用不同表达方式的能力培养,也就是从语境派生语义的能力。惟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让学生从无意识的语用过渡到有意识的语境概括,从而真正盘活自身思维中的基本范畴词汇,达到集反省检查、巩固强化于一体的学习效果。
2.4 增加对转喻及隐喻的认知
因为学习者对于语言认知能力的提升,会逐渐将已经掌握的具体事物同抽象化的全新认识结合起来,形成不同区域内的认知反射,由此而形成了在语义范畴中独具特色的隐喻概念。比如我们看arm这个单词,其基本含义认知完成之后,由此衍生出的the arms of a chair,还有arm of land等印象便由此形成,除此以外,还可以将名词变为动词,有了arm oneself的用法。和隐喻相类似,转喻同样是使语言得到丰富的一种策略,它更加强调相接近、相关联的认知范畴内,用一个比较突显事物对另一个相对隐晦的事物进行表达,像用heart取代其他表示情感的词汇,形成了诸如open one’s heart to sb.,lose one’s heart to sb.的转喻表现手法。由此我们可以充分认为,高校英语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巩固时,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语言的隐喻及转喻用法加以辨析,逐步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使其利用隐喻意义、转喻意义构建相应的语言意义链,增强语言整体理解,如果能够长期进行类似的训练,便可以由原型范围意义实现推导能力的进步,有助于语言的记忆与巩固。
3 结语
在高校英语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原型范畴理念有着比较良好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可以在学生词汇量拓展方面,增强学生对于英语词汇记忆深度,促进其将英语词汇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完善自身语言应用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对于原型范畴理念与高校英语语言教学实践相结合可能性的研究,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1〕王卓,方丽霞.原型范畴理论对复合介词习得适用性的实证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 1):76-77.
〔2〕祁爱玲.新疆高校大学英语词汇石化的探究——基于原型范畴化理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 9):39-40.
〔3〕郭艳.英语词汇义项范畴理论再认识〔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4):28.
〔4〕肖范存.语言认知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6,(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