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
2017-03-12唐莉莉王宇翔
唐莉莉,王宇翔
(南京工业大学1.人才资源部2.社会科学处,南京 211816)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
唐莉莉1,王宇翔2
(南京工业大学1.人才资源部2.社会科学处,南京 211816)
以网络技术的完善为依托的社交媒介已完成从多终端设备向手机终端聚集的过程,通过手机终端接入互联网的新型社交媒体已经深度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文章对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使用习惯进行研究,关注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期望通过多种渠道共同发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新型社交媒体;社交依赖;媒介素养;大学生
社交媒体的概念最早是由Antony Mayfiled 2006年在其电子书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中提出的。社交媒体是一系列新型在线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和连通性的特点。典型的社交媒体类型有:社交网站(如Facebook)、博客、维基百科、视频或音频网站(如Apple ITunes)、论坛、内容社区(如YouTube)、微博(Microblogging)。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作为一种给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的新型媒介,也成为各个学科的研究热点。有学者对社交媒体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指出“社交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web2.0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它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1]。
一、新型社交媒体的发展对受众网络行为的塑造
在国内,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媒介形态并非新兴事物,从早期的QQ、博客、BBS、校内网(原人人网)、开心网,到后来用户数井喷式增长的豆瓣、微博、微信、陌陌、知乎等,中国国内社交媒体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2009年1月,3G牌照的发放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并在随后两三年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用户积累。如果说从2G网络到3G网络是从语音向数据时代的转变,那么2013年12月,4G牌照的发放则将中国带入了移动终端的时代。随着4G网络技术的完善,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通信资费的降低,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完成信息获取、交流互动、自我表达等行为。鉴于社交媒体的发展过程,本文中的新型社交媒体主要指通过手机终端接入互联网的各类社交媒体。
这个发展过程背后的驱动力在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媒介环境学派大师麦克卢汉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的核心是,在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真正有意义的并不是媒介传播的具体内容,而是当时的主流传播媒介或传播工具。“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该报告关于个人应用特点部分提到,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是带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设备。于是,手机成为各类社交媒体争夺用户的最佳导入渠道,各类手机应用程序不断涌现。
二、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存在的问题
各类新型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再一次显示了受众在媒介使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传播学研究中,第一次将受众置于信息传播过程中心地位的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卡兹在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 “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2],这一理论将研究的视线聚焦到人们通过媒介使用行为及习惯来表达什么。
大学生群体具有文化水平较高、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无疑也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用户群体,同时他们也成为互联网公司中最具潜力的用户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从社交用户的年龄结果来看,以40岁以下用户为主,占82.5%,其中20~29岁年龄段社交用户占32.9%。因此,大学生的新型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成为各类社交媒体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参考,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与革新,社交媒体也对大学生的生活社交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
1.获取信息与资源共享
媒体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人类对周围环境和事物变化的信息需求。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存在,其“新”在于用户接触媒体的方式以及媒体与受众之间关系的变化上,其作为信息提供者的媒介的根本属性依然是其存在的核心意义。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以及各类媒体二十四小时即时的新闻更新方式所营造出来的紧张的社会氛围势必会渗透到大学校园。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需求,为了保持与整个社会节奏的对接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大学生对外界信息的获取需求被大大激发了。“一个月不看电视到底有什么意义?”尼尔波兹曼曾颇有自问自答意味地写道,“充其量这是一种苦行。”那么如果一个月不上论坛、不登QQ、不刷微博呢?网友们直呼“如同面临一场灾难”[3]。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学习环境是大学校园,通过对部分大学生以及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访谈了解到,以手机为载体的新型社交媒体凭借其操作的便捷性、及时性的特点,已成为大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校园热点、学院动态的主要渠道,也是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纽带。
在新型社交网络的使用图景中,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节点,他们既是各类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通过社交媒体便捷的消息发布模式而成为消息的发布者。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重大或有趣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转发或者分享链接的方式传播给其他用户,大学生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建立起来的社交圈使得这种资源分享的功能更加自然和便捷,同时这种资源的分享可以激发志同道合者的深层互动,又可以反过来塑造社交关系。百度贴吧的模式在这方面特征非常明显。贴吧用户根据各自的兴趣不同自发地形成相应的兴趣小组,兴趣相投的人可以通过贴吧就自己关注的兴趣点进行交流沟通并分享各自的资源。对于大学生来讲,这种线上的社交方式更容易影响到自己线下的社交圈。
2.人际交往与自我表达
社交媒介,与传统媒介以提供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定位不同,其与传统媒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超强的社交性,这一特点也是不断增强大学生群体使用黏性的重要保障。搭载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的新型社交媒体,通过网络即可与他人互联互通,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大大降低了人际交往成本,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大学生作为富有激情、文化程度较高、注重自我、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一个群体,对自我表达的需求尤为突出。他们通过新型社交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塑造自己的社交形象,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
现实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主要是依托于亲人、同学、朋友等熟人关系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新型的社交媒体基本上都可以实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的融合,因此社交媒体在人际交往方面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地实现“六度分割理论”,即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4]。通过使用社交网络,不仅可以加深与熟人圈子的交往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兴趣相投的陌生人进行交流互动。这一点对于刚刚迈入社交生活的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自我表达的需求。新型社交媒体既可以作为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为使用者提供了人际交往的纽带,同时还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塑造自我形象、展示自我的平台。新型社交媒介中,每一个使用者都可以看做一个消息来源,近几年的一些重大社会性事件中,消息往往都是最先由社交媒体用户披露出来的,如天津港爆炸事故、魏则西事件等。新型社交媒体这种“去议程设置”的特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发表自己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碰撞的渠道,在发表对事件的看法、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使用者的自我形象也被一步步地塑造出来。大学生群体更是如此,他们思维活跃、角度新颖,这种自我表达的诉求与意愿则更加明显。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国内的社交媒体基本形成了QQ、微信、微博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三种产品的市场份额也远远超过了其他同类社交产品。在这种形势下,QQ空间作为QQ的一个附加功能,反而保持着极高的用户粘性,尤其是在“90后”群体中。用户可以通过QQ空间的主页设置、版块模式以及发布照片、发表说说的形式塑造自我形象,更准确地说是自我想像中的媒体形象。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大学生对自我表达的强烈需求。
(二)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社交媒体成为网络犯罪的新工具
社交媒体的及时性、便捷性在方便了大学生学习交流的同时,它庞大的用户群体及超强的发散性也成为网络犯罪事件滋生的土壤。一方面,大学生相对比较单纯,警惕性较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如2016年大学开学期间发生的南京邮电大学新生徐玉玉被骗致死事件,实在令人心痛。徐玉玉事件曝光后,又有多起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诈骗事件被媒体报道。除此之外,以网络兼职、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诈骗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社交媒体依赖症
社交媒体依赖现象主要表现为没有随身携带手机便十分焦虑,与手机一刻不能分离,日常生活中只能通过社交媒体才能与他人顺畅交流。搭载在手机终端上的新型社交媒体满足了大学生随时随地查看信息、与他人互动的需求,这使得大学生每天花费在使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大大增加,一旦身边没有手机无法与外界保持联络就会变得十分焦虑。这种需要随时随地与外界保持畅通的状态不仅会给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对大学生学习专注力的培养也是一大障碍。另一方面,习惯只通过手机社交媒体与他人进行在线互动的大学生,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社交恐惧。同学聚餐时让手机先“吃”,发朋友圈发微博,然后相互在朋友圈点赞评论,看起来非常和谐热闹。但事实上聚餐现场更常见的场景是每个人都低头专心地看着自己的手机,“低头族”比比皆是,仿佛只有通过社交媒体才能交流,真正的更加有效的面对面人际交往的能力却削弱了。
3.新型社交媒体的碎片化生存
新型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更新速度快,以图片、符号、视频等表征性符号为主,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给大学生带来的是简单、直接、快速接收并快速遗忘的快餐式阅读,在这种阅读状态下,大学生逐渐失去了对信息进行思考和思辨的主动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社交媒体文化造就了大批的‘知道分子’,他们仅仅满足‘知道了’,而毫无亲自参与政治与社会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5]。人们的生活被一个又一个网络热点分割成了一点一点的碎片,群体狂欢后大众不再关注,一切仿佛都不曾发生过一般。试问一下,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2016年年初时的网络热点?这点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表现也非常明显。大学生喜欢追寻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总是最先在大学生中流行起来。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来看,大学生的生活是被一个个网络热点事件串联起来的。从微观上来看,哪怕是一个晚自修的时间,很多大学生都会数次拿起自己手机查看是否有新的社交信息的出现。
三、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行为的引导策略
(一)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传播行为
社交媒体虽然已经深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追溯其发展过程来看,也不过是近二十年间的事情,在国家制度和社会规范层面仍是一种新兴事物。由于网络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的特性,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违法犯罪分子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关于网络信息犯罪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关于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仍存在很多空白和盲点。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从信息发布者、发布媒介、媒介运营主体再到广大受众的整个信息传播链条都要纳入法律的框架内,从法律层面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培养甄别能力,提高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主要指人们在接收、分析、传播各种媒介讯息时所应该具有的对信息的思辨能力,“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技术的诸多力量的强制作用”[6]。新型社交媒体的普及将大学生带到了网络信息的海洋之中,同时也使得网络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日益凸显。通过多元的信息渠道,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声音,既有积极向上的正面观点,也有消极颓废的负面看法。大学生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的青年群体,很容易受到不同看法的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大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甄别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应当在目前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中增加信息传播方面的课程。大学生通过对信息在社会化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属性及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关系的学习,了解现代社会中信息的生产及传播过程,从而不断培养并提高自己的信息甄别能力。随着信息甄别能力的提高,大学生面对新信息时就能主动地进行分析与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而非人云亦云。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甄别能力越强,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介信息就会越理性。
(三)丰富大学校园文化,拓展现实社交能力
新型社交媒体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可以帮助大学生更方便地结识新的朋友,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交媒体依赖及碎片化生存方式,大学生在线下的社交能力大大减弱。为了帮助大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社交媒体,发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大学生被新型社交媒体异化,高校作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应当结合现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自己、展现自我的舞台,提高大学生的实际社会交往能力,将大学生的视线从各类电子屏幕拉回到现实生活中,让社交媒体回归其作为社会生活工具的本质。
[1]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谈当下对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之处[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65-69.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聂莺.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社交媒体依赖现象[J].东岳论丛,2015(2):189.
[4]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大连接: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M].简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李彪,杜显涵.反向驯化:社交媒体使用与依赖对拖延行为影响机制研究:以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6(3):30.
[6]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2003(6):90.
(编辑:张雪梅)
University Students’Behavioral Habits on Social Media vs.Guidance Strategies
TANG Li-li1,WANG Yu-xiang2
(1.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2.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816,China)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social media,formerly integrated with multiple terminals, have been integrated in one terminal,a mobile phone.New social media on the terminal of mobile phone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net are exerting influence on every aspect of people’s life.This paper does a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behavioral habits on the new social media,concerns relevant problem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guidance strategies,for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harmonious,effective,inclusive and open environments of network with the effort of all people concerned.
new social media;social media indulgence;media literacy;university student
G 641
A
1671-4806(2017)02-0088-04
2016-11-28
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SZ20160409)
唐莉莉(1987—),女,河南汝南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高等教育管理;王宇翔(1985—),男,河南汝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