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机制建设探讨
——基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的调查分析

2017-03-12张树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姜堰机制农民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机制建设探讨
——基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的调查分析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农民创业是帮助失地农民就业和致富的关键举措。推进农民创业要建立引导机制,通过引导农民树立自主创业观、营造创业氛围、强化创业指导,激活创业主体。要建立推动机制,通过环境优化、推进合作和创业载体建设,降低创业难度。要建立支持机制,通过创业服务、创业解难和创新扶持机制建设,提高创业层次。

农民创业;引导推进;机制建设;姜堰实践;调查分析

泰州市姜堰区自2012年7月被列为江苏省农村就业创业示范县试点以来,抢抓获批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的机遇,围绕加快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带来的农民失地问题以及富民目标,积极引导农民创业取得了巨大成效。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姜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90元,同比增长8.7%,增幅连续四年高于城镇居民。这说明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姜堰区的实践经验以及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围绕农民创业激发与支持策略进行探讨。

一、建立引导机制,激活创业主体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加大,流转速度加快,失地农民增多。解决农民因土地流转而失地带来的失业问题,主要还是靠引导农民创业来解决。如泰州市姜堰区多数乡镇流转率达到80%。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除一般农户外,还包括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土地流转后,经营主体虽然日趋多元化,但大多数农民失去了土地。为此,要以创业促就业,在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开辟土地流转之后失地农民新的就业渠道。

(一)建立自主创业引导机制

2015年1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考察柴火创客空间之后点评说:“创客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1]李克强总理所说的创客,指的是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包括农村引导农民创业。实际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激发多元主体活力,就必须激发好农民创业的活力[2]。近年来,姜堰区坚持把推动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引领农民创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组织推进,出台优惠政策,完善示范化孵化基地创建等举措,农民以创业带就业的效应十分明显。以姜堰区桥头镇为例,桥头镇小中艺农业生态园带动引领周边143户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实现增收致富;小杨家庭农场服务联盟联合开展“SYB+专项技能+农业技术”培训;镇劳动保障所主动靠前服务,为返乡农民提供了创业培训和农业技能培训,先后培训鉴定本地农民近500人次,促进了1160多名周边农民返乡创业和就近转移就业。从姜堰区推进农民创业的实践来看,其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措施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流转之后,有大量人力优势,这种优势形成了新一轮的打工潮,所以引导农民树立自主创业观,激活农民创业主体,仍然是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的关键。

(二)建立社会氛围影响机制

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创业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是激情和冷静的交融。为此,创业既要有创业理念支撑,也要有创业冲动的激发。而这种理念与冲动,不是个别的,而应是区域的。所以要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必须通过理念强化和激发形成整体的创业氛围。比如,近年来,姜堰区大力推进农民创业,通过创办创业园、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创业服务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农村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呈现出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创业氛围不断浓厚的良好局面。从姜堰区的经验来看,建立社会氛围影响机制,一是要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确立“创业者光荣、创业者有功”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从而形成人人想创业,户户无闲人的创业局面。二是要在农村形成“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的社会氛围,鼓励农民在守法的前提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致富大道上竞相奔跑。三是要引导农民树立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搏理念,把浙江人那种“四千”(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本领灵活运用到农民创业中去。

(三)建立创业指导机制

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一方面要解决“热情”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解决技术问题。其实,“热情”与技术两者紧密联系,想创业者只有热情不会创业不行;会创业没有创业欲望也不行。所以引导与推进农民创业要在激发农民创业热情的同时,加强创业指导。同时,要组织好各类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理财、营销、沟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如姜堰区强化创业指导,注重“农民创业指导中心”和“农民创业指导站”建设,免费为农民提供创业培训服务。区各机关部门也积极开展农民创业服务活动。如姜堰区妇联通过自办、联办等方式,免费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创业指导培训。此外姜堰区还注重对农民开展创业信息推介、创业市场介绍、政策宣讲等活动,尤其注重对初次创业的农民进行创业计划制定、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指导。

二、建立推动机制,降低创业难度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发展了,面貌改善了,交通便利了,农村创业的领域越来越宽,创业条件越来越好。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同时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农村各地加快了众创空间建设,提高了创业服务水平,并给农民创业提供了更为优惠的政策支持,由此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比以前大幅度增加,这对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但创业与打工不同,创业难度较大,需要有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因而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必须建立推动机制,降低农民创业的难度。

(一)建立环境优化机制

创业环境也是一种动力。在推进农民创业的过程中,环境不仅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也会成为激发创业主体的直接动力。推进大众创业,一是注重体制环境建设。主要是进行体制变革,真正为农民创业松绑,并以此引导和推进体制内部的自发力。二是要注重思想环境建设。通过解放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汇聚一切积极力量,达到让一切有利于农民创业的新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志于创业的社会成员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发展要素充分活跃起来。三是注重公平环境建设。要在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使社会全体成员在创业时能获得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规则平等、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公平正义的保障,能够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建立合作创业机制

推进农民创业需要引导农民树立自力更生、奋发有为的自强理念,但同时要引导农民合作创业。合作创业对于起步创业者来说往往是一个重要条件。因为农民创业过程中对资源的获取与支配能力、创业管理和组织能力、科学技术应用能力都是有限的。浙江人创业的经验就是团结协作,合伙经营。经济学家钟朋荣曾将浙江经济形容为“小狗经济”。为什么说是小狗经济?因为小狗经济是一种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经济,而其本质特征就是协作。协作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今天许多经济上的活动需要庞大的资源来进行,不是小规模的家庭企业或单个的创业者能够做到的,所以协作创业最为有效,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创业模式。现在各地也可通过合作机制带动农民创业。如姜堰区建有农村“三大合作”组织230多家。姜堰区妇联组建“巾帼创业联盟”,通过开展学习培训、观摩座谈、产品推介,帮助创业女性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形成抱团发展、信息共享、合作共赢的创业就业格局。此外,姜堰区还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以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创业。当然,创业合作不只是局限在创业主体间的合作,还包括创业主体与金融等机构的合作,如姜堰区强化银政互动、银农对接,开发系列金融支农新产品,打好金融支农“组合拳”。

(三)建立载体支撑机制

农民创业载体主要是指农村的农民众创空间。农民众创空间对于农民创业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目前姜堰区农民众创空间建设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创业园区。农村创业园区有的叫“开发区”,有的叫“工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名称不同,功能相似。姜堰区注重农村创业园区建设,并注重引导农民进入园区集中创业。如以姜堰区沈高镇河横村为核心的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建设面积1万亩,范围涉及河横村、双星村、沈高村,分为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与配送区、两岸农业技术合作研发区、农民创业服务与管理区五大功能区。目前,创业园年增加农民就业岗位达3000个。再如,姜堰区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共分工业区、服务业区、生活区三大板块。园区400多家民营企业多为农民所创。第二是创业共享平台建设。创业共享平台可以为农民创业项目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服务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是广大创业者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3]。近年来,姜堰区强化区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农民创业提供了配套服务,形成了创业信息联网、资源共享的新优势。第三是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姜堰区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姜堰全区有27个创业孵化基地。2016年以来,通过规范孵化基地的运行,在罗塘街道、俞垛、淤溪、兴泰、桥头等镇新增创业孵化基地5家,苏中模具园获得了泰州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的称号。目前,农村农民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越来越大。如桥头镇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带动300多户农民参加香菇种植,转移本地劳动力1184人,中心从业人员达296人,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

三、建立支持机制,提高创业层次

有关研究指出,建立完善的创业支持体系,全方位地促进和支持失地农民创业是可持续长远生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业是艰难的。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姜堰区农民创业整体环境是好的,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农民创业的热情初步被点燃。但仍然存在农民项目选择不准、发展资金困难,以及创业层次不高等问题。所以农民创业除了要激发热情外,还要强化创业服务,并根据农村和农民实际,对农民创业进行“精准”支持或帮助。

(一)建立创业服务机制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一方面要建立农民创业绿色通道,消除各种不利于农民创业的障碍;另一方面要建立并完善农民创业服务机制。近年来,姜堰区一是在全区16个镇区、262个行政村,按照“六到位”的要求全部健全了求职登记、技能培训报名、用工信息发布、就业援助、转移输出等五大类基本台账,做到基础台账明、动态数据清、就业状况准。二是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为农民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人才、融资、法律等全方位的服务。如建立健全政策咨询、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服务体系。三是对创业农民从项目选择、开业、拓展市场、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的指导服务。如姜堰区结合农民特点,筛选了100个市场前景好、投资见效快、风险小的创业项目,编印成册,并组建了由工商、税务、财政、银行等部门人员参与的专家组,定期开展创业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建立创业解难机制

农民创业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内部困难,如知识经验、资金等,有的是外部困难如创业载体、创业政策等。对于农民创业的困难要认真分析,系统研究,并建立健全解难机制。事实上,尽管现在农民创业有着极好的政策与载体条件,但仍然存在创业经验、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对于创业经验不足的问题,姜堰区主要是加强对创业农民培训与指导。有的乡镇还成立了农民创业的“专家组”,专门为农民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对于资金不足问题,姜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拥有一定的创业资金是创业的基本条件,不过,目前大部分农民的创业资金都不足。尽管回乡的农民工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由于在外打工的多,做老板的少,所以积累的资金有限,创业只能“小打小闹”,遇到稍微大的项目,资金投入就很困难。近年来,为了解决好农民创业资金难的问题,姜堰区根据辖区内农业人口总数按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设立农民自主创业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重点用于创业引导、创业培训、创业扶持和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姜堰区还加大创业贷款担保力度,满足创业群体的贷款需求。此外,为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姜堰区落实好各项创业减税政策,停征农业特产税、减收个体工商户管理税、停收鲜活农产品运输过路、过桥等费用,降低农民创业成本。

(三)建立创新扶持机制

建立创新扶持机制主要是引导农民选择高新项目,提高创业层次。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农民创业层次还较低,存在着“小”“低”“传统”(即小产品、低端产品、传统产品)等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创业者大多只是从“就业”或“饭碗”的角度去创业的,这也是多数创业农民的创业动机。其二,一般人的创业,最初多数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第三产业开始的,农民更是这样,这是创业的基本规律。其三,受自身文化水平和资金等实力的限制,农民创业往往是先易后难,先低后高。为此政府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引导。也就是引导、帮助农民选择高新项目、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创业;另一方面要扶持创新型创业。要从政策扶持、资金扶持、场地扶持、技术扶持、维权扶持等方面为创新型创业构建 “绿色通道”,支持农民在创业中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据调查,近年来姜堰区在支持农民创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比如,2016年,姜堰区制订出台了推进农业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奖补政策,加大对农民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同时,搭建税收调节平台,对于创新型创业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给予更多的减、免优惠。另外,鼓励有实力的农民企业进行“二次创业”,找准投资方向,积极向外扩张,促进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资产经营的结合,促进产业升级。

总之,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扩大,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已经成为解决农民就业与致富农民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要引导和推进农民创业,就要建立引导机制,通过自主创业引导、创业氛围打造和强化创业指导,激活创业主体;就要建立推动机制,通过优化环境、推进合作、载体建设,降低创业难度;就要建立支持机制,通过建立创业服务机制、解难机制和创新扶持机制,提高创业层次。

[1]《宁波通讯》编辑部.众创空间:创客梦想起飞的地方[J].宁波通讯,2015(17):27-27.

[2]辜胜阻,李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激发多元主体活力[J].求是,2015(16):28-30.

[3]佚名.众创空间如何认定 [N].芜湖日报,2015-10-12.(RB02).

[4]郑风田,孙谨.从生存到发展: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经济学家,2006.(1):54-61.

(编辑:张雪梅)

Mechanism Construction for Farmer Entrepreneurship: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ZHANG Shu-jun
(Taizhou Party School of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PC,Taizhou,225300,China)

Farmer entrepreneurship is key to the concerns of land-lost farmers’ employment and of other farmers’ income increase,and a guiding mechanism should be set up to encourage farmers to join in entrepreneurship.Farmers should be instilled with the idea of self-entrepreneurship,supplied with entrepreneurial conditions, guided i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and activated with enthusiasm.An operating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entrepreneurship by improving environments,promoting cooperation and fostering entrepreneurial carriers.A supporting mechanism also should be built up or innovated to supply necessary services,to help solve problems and to improve the entrepreneurial level.

farmer entrepreneurship;guidance and promotion;mechanism construction;Jiangyan practice;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 323.6

A

1671-4806(2017)02-0074-04

2016-12-31

江苏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调研立项课题“姜堰区引导农民创业的实践研究”(XT1647)

张树俊(1957—),男,江苏姜堰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猜你喜欢

姜堰机制农民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泰州姜堰区 实行“三检查、两确认、两注意”
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