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他行为的实用测量方法介绍

2017-03-12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利己研究者

张 爱 芹

(通化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利他行为的实用测量方法介绍

张 爱 芹

(通化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利他在经济学、伦理学、社会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但学术界对利他行为的定义并未达成一致,而且所使用的测量方法与测量工具也不尽相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不同研究者对利他行为进行研究,可能只是测量到了利他行为的不同结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了解利他行为的测量方法与手段并据此选择恰当的工具开展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利他行为的客观测量方法及代表性测量工具进行了简单介绍和评价,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外显利他;内隐利他;内隐联想测验;博弈论;问卷法

1 引言

“Altruism(利他)”一词最早来源于社会学之父Auguste Comte,用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利他行为”的内涵和外延并未统一意见。虽然有关利他行为的定义在各领域表述不同,但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种取向:一种为行为取向,即关注行为的结果,强调接受者的奖励和助人者的损失。例如,“一种为他人而不是为自己获取积极结果的社会行为”。另一种为动机取向,关注助人行为如何和为何发生。Bar-Tal将该取向的利他行为概括出以下五个特点,分别是必须对他人有利、必须出于自愿、必须是有意识的、以利他为目的和必须不期待任何外部奖励。不期待任何外部奖励是动机取向的利他行为的最主要特征,不排除为了获得内部奖励而进行的利他行为,但也有一些研究者将利他行为限定为不期待任何奖励,包括内部奖励[1]。

著名的演化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明确提出不关注利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只重视利他行为的效果是降低还是提高利他主义者的生存可能性,以及受益者生存的可能性[2]5。但是Bar-Tal认为行为取向的定义会过分扩大利他行为的范围,比如将一些出于个人私利(如为了获得补偿、施恩或期待未来收益等)的助人行为纳入利他的范畴,他将这类行为视为交换行为。但动机取向的利他行为标准过于严苛,只有纯粹利他行为才能全部符合其全部要求,而内隐利他行为、亲缘利他行为和互惠利他行为则可能会因此被排除在外。虽然有研究者主张只有纯粹利他行为属于利他行为范畴[3],但是这种观点并未得到多数研究者的支持。至于哪种利他行为取向更为合理,目前并未有统一的结论。不同取向的利他行为定义会导致不同的测量方式,而在实证研究中虽然利他行为的测量方式多样,但多采纳行为取向的利他行为定义。

2 利他行为的客观测量方法

根据个体在意识水平或潜意识水平自愿助人并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因素,将利他行为分为内隐利他行为和外显利他行为[4]。内隐利他行为是指个体通过帮助他人获得内部的、不一定意识到的自我奖赏,是一种社会反馈的内化行为[5]。而外显利他则为我们通常所讨论的利他行为,主要包括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内隐利他一般通过间接的内隐联想测验进行测量,而外显利他则有多种不同的测量方式。

2.1 内隐利他行为的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人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它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目标词(如利他或非利他)和属性词(如自我或他人)之间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以此来衡量个体的内隐态度[6]。该范式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其生理基础,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远近可以反映它们联系的密切程度[7]。

近年来,有多项研究借助IAT范式,有效证实了内隐利他行为的存在及其与外显利他行为的分离。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程序通常采用Greenwald的七步范式,实验材料既可以是文字[5,8],也可以是图片[9,10],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排除顺序效应。

一般认为IAT有两大优点:一是可有效避免外显的测查方法带来的社会称许现象;二是对于揭示受测对象可能存在的内隐性特征具有明显的优势。有研究者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该观点[7]。然而也有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IAT并不能有效避免社会称许性[11]。此外,还有研究者通过梳理相关研究认为IAT还有很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测验机制(即神经网络模型)并未得到一致认可、数据处理方式有待改进,信效度也未达到理想水平,针对IAT的不足,推荐了两种更为有效的实验范式,即联系任务(Go/No-go Association Test, GNAT)和外部情感西蒙作业(the Extrinsic Affect Simon Test, EAST)[6]。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已有多项研究使用IAT测量个体的内隐利他行为,但是该实验范式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我们需要在系统掌握IAT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实验范式,尽量避免IAT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外显利他行为的测量方法

2.2.1 博弈论范式在利他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博弈的方法不容易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并且博弈的结果因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切身利益,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个体的利他和亲社会水平,因此在利他行为研究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范式有囚徒困境及其修正模型、最后通牒游戏和独裁者游戏等。

囚徒困境(the Prisoner's Dilemma)是由社会心理学家Merril M. Flood和经济学家Melvin Dresher于1950年最早提出的,后来由Albert W.Tucker明确地叙述了这种“困境”。为了分析合作与利他行为的产生,Robert Trivers运用囚徒困境分析了个体的策略选择。在此基础上,Robert Axelrod与William Hamilton运用博弈论研究了策略在合作进化中的性质,强调当两个个体再次相遇的机会足够大时,即使在没有亲缘关系的个体或群体中,基于回报的合作(即一报还一报策略)具有进化上的稳定性,Axelrod通过计算机模拟再次验证了该策略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12]。在标准重复的囚徒困境模型中,双方在合作中同时分享合作带来的益处,在这类模型中,合作是同步发生的。但是,标准囚徒困境模型无法解释滞后合作,为此,哲学家Christopher Stephens建立了修正囚徒困境模型和厨师困境模型进一步说明个体间的互利情况[13,14]。

最后通碟博弈任务(Ultimatum Game,简称UG)是Guth和Chmittberger在1982年提出的,具体流程是让两个实验参与者来分配一笔固定数目的钱,参与者一人作为提议者向另外一个回应者提出如何分配这笔钱,回应者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提议者的分配方案。若接受,则按提议者的方案进行分配;若拒绝,则二人均一分钱都得不到,提议者指出的金额就是利他行为的操作定义。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在UG实验中,分配者的提议一般在40%-60%之间,少于20%的提议大多都遭到接受者的拒绝。由于不能区分UG做出公平性的选择是否是基于策略上的考虑,即防止被拒绝,因此有研究者在UG范式的基础上又延伸了一些新的变式,如独裁者任务(Dictator Game,简称DG),即剥夺接受者拒绝的权利,只能接受提议者的分配方案。但尽管如此,提议者仍然不会选择将所有的金钱分配给自己,一般来说,独裁者分配给搭档的代币金额的平均水平是总代币数的20%[15]。在独裁者博弈实验中使用实际的金钱(被试实际分配给接受者的金额数)与假设的金额数目(无真正金额交换,被试指出会给接受者多少数额),被试分配的数额之间存在显著相关[16]。

UG和DG这两种方法不仅可以研究个体的利他行为,还能探究个体的利他惩罚行为。利他惩罚也是一种利他行为,是指个体为惩罚违反社会规范的人而自愿支付成本的行为[17]。研究者通过UG和DG的比较研究发现,给参加实验的被试支付报酬的方式,即等额支付方式和按绩效支付方式,不会影响他们参加实验的动机。该研究还发现,UG的分配结果比DG的稳定,DG容易受到顺序(UG和DG呈现的先后顺序)和待分配金额(20元或100元)的交互影响[18]。前人研究表明,博弈双方的匿名性、博弈双方的社会距离、提议者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接受者的特征、博弈发生的情景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提议者的抉择[19]。

2.2.2 问卷法

问卷法是直接测量外显利他行为的一种常用方法,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将现有的利他行为问卷分为自评问卷和他评问卷(以同伴评定为主)两类。

2.2.2.1 自我报告的利他行为问卷

自陈问卷由于施测简便快捷且适用于团体,在实证研究中备受推崇。然而,采用自我报告的文字形式,测验结果容易受到社会赞许效应、自我认知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存在二十余种不同版本的利他行为自陈问卷,多为自编问卷,且多数问卷仅使用过1-2次,应用比较频繁的只有Rushton等人编制的《利他行为自陈问卷,Self-report Altruism Scale,简称SRAS》[20]和李艳芳编制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21]。作者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对这两个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

Rushton等人编制的《利他行为自陈问卷》是国际上最常用的利他行为的评估工具之一。该问卷包括20道题目,反映了20种经典的利他行为,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利他水平越高。国内多使用宋琳婷的修订版,修订后的正式问卷去掉了第8题和第12题,多项研究证实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20,22,23],但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一般[20,23]。可能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该问卷中的部分题目不太适合我国被试群体,建议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修订和替换问卷中的部分题目。

李艳芳编制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共有22道题目,问卷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包含5个因子,分别是利他行为责任性、尊重和关心他人、利他行为表现、关心和关注自己以及利己性行为与观念,其中后两个因子反向反映利他水平,得分越高表示利他水平越低。经检验,利他行为存在较为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24,25]和结构效度[21]。但这里的结构效度是通过比较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大于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来验证的,并未使用传统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结构效度的检验。

此外,通过理论分析,作者对该问卷的结构效度存在异议,将尊重和关心自己和利己性行为与观念这两个利己因子纳入利他行为量表,来衡量利他行为是否妥当,因为利他与利己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如,Dawkins从基因层面揭示了生物有机体利他与利己的关系。他认为自然选择的单位是基因,有机体只是基因的生存机器并受到基因的控制。基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与自身相同基因的传播和繁殖,这就是基因的自私性,这种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基因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其自私的目的,也会滋长一种有效的利他主义[2]3。可以说利他行为只是基因自私性在个体利他主义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利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己,因此利他与利己并不相悖。Adam Smith与之观点类似,他认为人都是利己的,但惟有利他才能实现利己[26]。但也有研究者提出我国两千年来一直深受利他主义道德的影响,即提倡无私利他,否定任何形式的利己,如为己利他或单纯利己,即将利他视为利己的对立面[27]。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尽管目前《利他行为自陈问卷》和《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但二者的效度并不十分理想,需要后续研究者的进一步完善。

2.2.2.2 同伴评定的利他行为问卷

利他行为同伴评定问卷是一种测量外显利他行为的他评问卷,能够有效避免自我报告问卷中的社会赞许效应。该问卷包括同伴姓名和利他行为评分等级两个部分。通过指导语让被试了解什么是利他行为,然后让被试根据自己对团体内其他成员的了解,在每位同伴姓名后面写下对其的利他行为评价分数,分数取值在1-10之间,用每位被评对象的总得分或平均分来衡量各自的利他行为,得分越高,表示利他行为倾向越高。使用该问卷时,需要以成员之间彼此熟悉的团体为单位,而且要注意排除同伴姓名呈现顺序对被试评分的影响,可以变换几种不同的顺序来呈现同伴姓名。经检验,该问卷有比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28]。该方法在多项研究中都有应用[8,28,29],但个别研究者对其所依据的测量技术有误解,混淆了同伴提名法与同伴排名法,准确地说,该问卷使用的测量方法是同伴排名法。

同伴提名法是社会测量技术中历史最长的一种方法,而同伴排名法相对较新,二者主要用于研究儿童在学校中的同伴地位,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同伴提名法主要用于测量儿童的社会地位,而同伴排名法主要用于测量儿童的社会接受度。同伴提名法是指让群体中的每个成员按一定标准挑选(即提名)一定数量(通常是5个人)满足这一标准的成员,总计某个儿童所得的提名次数就是这个儿童的同伴提名分数。同伴排名技术是将一个群体(如班级)内每个儿童的姓名依次排列,紧挨着每个姓名的是一个Likert等级评定表,要求被试对名单中每个人的喜欢程度进行评分,儿童所得全部分数的平均值为其最后得分[30]。

同伴排名法能够有效削减消极提名的伦理问题,而且由于每个儿童都被全部同伴评定,其评定分数要比提名分稳定。已有研究证实,等级评定分比提名分有更高的重测信度。同时,排名法还能避免因暂时遗忘和不会说名字而没有选上某个儿童的情况。此外,研究者还可以借助同伴排名法来降低某个个体被忽视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同伴排名法有较好的同时效度和结构效度。但是同伴排名法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评定者会被强迫对他们所不熟悉的同伴进行排名,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为了避免这种不准确的判断,在测量同伴地位的研究中,可在传统的Likert量表中加入一项“我对这个同学不了解”(即DK,Don't Know),但是这种情况不太适用于解决在利他研究领域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尽量选用彼此熟悉的群体进行施测,比如不以班级为单位,大学生以寝室为单位,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等。

2.2.3 情景模拟法

心理学研究者一般使用分享、捐献、合作、安慰、同情和提供帮助等手段研究儿童的利他行为。[31]运用情景模拟法研究外显利他行为,即人为创设上述的利他情景,根据被试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利他行为,观察法与情景模拟法类似,主要区别在于观察法不需要创设情景而是借助自然情景观察儿童的利他行为。

根据创设助人情景方式的不同,可将情景模拟法分为三种。第一种为语言描述的助人情景,即研究者通过文字描述一种助人情景,随后呈现几个针对该情景的有关问题,以此来评估个体的利他行为水平[32,33]。此外,研究者可以通过语言创设不同的助人情景或提问方式以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由于该方法要求个体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不太适合年幼儿童。

第二种称为现场模拟的助人情景,即研究者创设一种真实的助人情景,然后根据被试的特定表现来衡量他们的利他行为,不同年龄的被试可以设置不同的助人情景来衡量他们的利他行为,而且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设置不同的助人情景[34-38]。

第三种称为分物与选物实验研究,该方法多用于研究儿童的外显利他行为[39-41]。根据前人研究,无论是分物组还是选物组,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利他选择逐渐增多,利己选择逐渐减少。三年级儿童才开始出现真正的利他观念与行为,三到五年级是利他行为迅速发展的时期。分物组儿童行为的一致性高于选物组儿童,而且分物组儿童的利他行为均高于选物组,利己行为均低于选物组,可能原因是分物情景创设了想到别人的机会,而选物情景则强调自己居先的权利。儿童的利他行为表现在假设情景和实际情境中具有一致性,但是幼儿园儿童尤其是中班儿童在两种情境下容易出现不一致,因为他们倾向于把假设情境下的分物和选物活动当做一种游戏,多数是无目的地按顺序分[40,41]。

情景模拟法通过创设的情境可以很好地诱发儿童的利他行为,且不受教育背景的限制。但是额外变量较多,不好控制,而且有研究者质疑在不能排除社会赞许性、情境因素及其它可能的偶然因素的前提下,仅仅一次行为表现是否能够代表个人的利他水平。此外,个体在实验室情境中的利他行为表现是否可以扩展到其他生活场景中也有待进一步考证。

3 小结

根据前文的梳理,可知内隐利他行为主要通过内隐联想测验测量,而外显利他行为的主要测量方法有博弈法、问卷法和情景模拟法,这三种方法都对应多种不同的测量范式或工具,且都有自己的特点,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适当的选择。

[1] Bar-Tal D. Altruistic motivation to help: Definition, utility and operationalization[J]. Humboldt Journal of Social Relations, 1986, 13: 3-14.

[2] 道金斯. 自私的基因[M]. 卢允中, 张岱云, 陈复加,等,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2.

[3] 刘晓敏. 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J]. 心理学探新, 2000, 20(3): 60-63.

[4] 王栋钦. 情绪智力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移情的中介作用[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3.

[5] 何宁,朱云莉. 自爱与他爱:自恋、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J]. 心理学报, 2016, 48(2): 199-210.

[6] 侯珂, 邹泓,张秋凌. 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2(2): 223-230.

[7] 蔡华俭. 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J].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3): 339-344.

[8] 蒋达, 王歆睿, 傅丽,等. 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 2008, 31(1): 79-82.

[9] 曹衍淼, 王美萍,常淑敏. 不同情境下大学生移情与内隐利他行为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 (3): 430-432.

[10] 宋琳婷,陈健芷. 大学生内隐利他在不同实验材料中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6): 959-961.

[11] 贾凤芹,冯成志. 内隐联想测验“内隐性”的可控性研究[J]. 心理科学, 2012, 35(4): 799- 805.

[12] 饶异. 基于回报的合作-生物有机体竞争中的制胜之策[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3): 17-22.

[13] 刘鹤龄. 利他之谜及其博弈论分析[J]. 科技导报, 1998, (3): 62-64.

[14] 刘鹤龄. “利己、利他与互利”:达尔文进化论的新发展——纪念《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3(4): 703-707.

[15] Ashras N, Bohnet I, Piankov N. Decomposing trust and trustorthiness[J]. Experimental Economics, 2006, 9(3): 193-208.

[16] Ben-Ner A, Kramer A, Levy O. Economic and hypothetical dictator game experiments: Incentive effects at the individuallevel[J].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008, 37(5): 1775- 1784.

[17] 刘文, 张雪,范琳琳. 不同利益情境下3-5岁幼儿利他惩罚行为的发展特点[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 (12): 35-42.

[18] 皇甫刚, 朱莉琪, 戴航,张岗英. 影响博弈结果的方法效应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 5(4): 305-308.

[19] 李一员.自然灾难改变儿童的利他行为——发展及心理机制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3.

[20] 宋琳婷. 大学生移情、社会责任心与内隐、外显利他行为的关系[D].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21] 李艳芳.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自我概念与利他行为关系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22] 樊斌,卢宁.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志愿者利他行为的关系——前瞻性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0(2): 58-62.

[23] 李羽洁. 中职生自我同情的特点及其与利他行为的关系[D]. 重庆: 西南大学, 2014.

[24] 李文辉, 李婵, 沈悦,等. 大学生共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 31(5): 571-577.

[25] 郑显亮. 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1): 31-37.

[26] 苟敏, 李耀华. 伦理学中的利己与利他之辨[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7(4): 156-160.

[27] 王海明. 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辨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8 (1): 19-26.

[28] 李磊. 外显、内隐利他行为及其预测源研究[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29] 金戈. 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和道德判断的关系[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30] 常建芳, 侯杰泰,冷英. 儿童同伴地位的社会测量评价程序的特点及改进措施[J]. 心理科学, 2010, 33(5): 1220-1222.

[31] 李丹,李伯黍. 儿童理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通讯, 1989: 6-10.

[32] Oswald P.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affective demeanor,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perspective- taking focus on helping behavior[J].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2, 142(1): 120- 132.

[33] Tamier C, Medin D L, Iliev R. Influence of deontological versus consequentialist orientations on act choices and framing erects when principle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consequences[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7, 38: 757-769.

[34] 李丹. 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2): 8-10.

[35] 刘文,杨丽珠. 社会抑制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1):6-10.

[36] 赵希. 影响女大学生利他行为因素的实验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2, 27(4):77-79.

[37] 周强,杨梓. 榜样影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24 (1): 156-160.

[38] 郑奥文, 张璐琨, 陈晓梅, 等. 面部表情对利他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2):305-307.

[39] 李幼穗, 裴利芳, 于钊,等.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 天津师大学报,1992, (6):38-42.

[40] 李闻戈.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3): 131-136.

[41] 郑健成, 潘洁,李伯黍. 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J].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0, (2): 70-74.

(责任编辑:刘小林)

AnIntroductionofthePragmaticMeasurementMethodsofAltruism

ZHANG Ai-qin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Tonghua Jilin 134000)

Altruism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ethics, economics, social bi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t there is no agreement on the definition of altruism in academia. Various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ools are used. As a result, all of studies, researching into altruism, maybe just measure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altruism, even completely different in content.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resear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altruism, to understand the various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means about altruism and make the correct choice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evaluates the objective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ypical measurement tools of altruism in order to help the researcher in the future.

explicit altruism; implicit altruism;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game theory; questionnaire; scenario simulation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6.006

B842.1

A

1009-2080(2017)06-0033-06

2017-10-08

2016年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的利他行为研究”(201619)的研究成果。

张爱芹(1988-),女,山东德州人,通化师范学院助教,硕士。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利己研究者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己”二面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概念辨析、条分缕析论述文走向“深刻”的策略路径
小学生利他行为倾向问卷的编制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