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在活动区中合作行为的观察与指导
2017-03-12孟媛媛
孟媛媛
摘 要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活动区活动占了很重一部分比例。它不仅能够贴合主题,引导幼儿进行探索、研究、实践。通过在各个区域里的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 幼儿 合作行为 观察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经笔者观察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在没有老师的引导下往往不会与同伴合作。因为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辅相成。年龄越小合作意识越薄弱,合作方法也就越少。他们不会协调与同伴之间的相处关系、没有与同伴协商解决问题的经验、甚至不会分工合作。经过观察与实践,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1帮助幼儿认识各种社会关系,学习与人交流
案例一:在小班娃娃家的活动中,浩浩戴着爸爸的头饰扮演爸爸,希希戴着妈妈的头饰扮演妈妈,在整个过程中两个人没有语言交流,一人埋头反复将各种蔬菜水果倒在锅里进行大杂烩,另一人抱着娃娃漫无目的四处溜达。教师上前引导说:“你们的宝宝多大了?你们想为他做什么可口的饭菜?吃完饭后你们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吗?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吧?”然而在接下来的观察中两人依然没有交流合作,个人做个人的事情。
以上案例中教师发现两名幼儿的个体行为后虽然进行干预,两名幼儿仍然不会进行合作。首先他们不懂爸爸妈妈两种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要在一起?在一起会说什么?做什么?这些幼儿都不太明白。因为缺少这种社会关系的认知经验,所以幼儿不会参与游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幼儿身边熟识的亲人与朋友进行因势利导。
1.1营造家庭成员共处的时间与氛围
据调查,现在的年轻父母很少有与幼儿一同共处的时间,休息时基本都是抱着手机、打电玩游戏、进行为家务劳作、看书读报等等,而放任幼儿自己看书、玩玩具。全家一晚上甚至说不上几句话,更不必提交流。幼儿从自己周边的环境里了解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所以要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相处、合作的关系,首先要从家庭中做起。请父母制定计划,在家每天能与幼儿共处的时间超越一小时以上。这种共处不仅是指幼儿独自看书、绘画……而爸爸妈妈坐在身边看报纸或玩手机。而是要求高质量的共同参与一项游戏或进行户外运动,有密切的肢体、语言接触;一同阅读一本绘本互相谈谈感受,或是用故事图画的方式对读过的故事画一幅插图;参与爸爸妈妈的家庭劳作,妈妈谁做饭时幼儿和爸爸可以参与摘菜、洗菜……就这样从每天的相处过程中使幼儿了解人物关系,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学会并协调与同伴之间相处的关系。
1.2创设与亲戚朋友、小区同伴之间同龄人的相处机会
通过调查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基本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所以在情感上他们比较孤单,没有多孩相处的优势。在家他们基本都是独处时间,和自己玩、和自己交流,玩具、图书、电子产品相伴。如果能与同龄幼儿在一起,他们就会形成一个小社会团体,形成一系列社会发展。
1.3发挥家园友好小组功能
小班幼儿初入园时与同伴都是陌生的关系, 存有生疏感的幼儿不会主动与同伴交流、合作。这时可以进行家访调查,按居住区域划分,相邻小区的幼儿为一个家庭小组,根据季节、实事、节假日在家长陪同下每月进行1-2次友好小组活动,例如:春天组织采摘草莓活动、创城时期进行捡垃圾发倡议书的活动、过年的时候进行活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可以进行做蛋糕送给妈妈的活动、春天进行亲子运动会的活动等等。
2引导幼儿学会商讨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分工
案例二:在小班搭建区进行《美丽的秋天》的主题中,教師指导小朋友搭建中山公园。笑笑、彤彤、仔仔、睿睿开心地选择进区搭建,活动进行十分钟后,四个孩子忙作一团,塑料、木头玩具抛洒一地。活动前,教师有带领幼儿远足的经验,在中山公园里参观了儿童游乐场、动物园、植物园等场所以及各种各样的雕塑。在搭建过程中,教师收先通过引导幼儿回顾参观中山公园时看到的建筑、设施,四名幼儿能够带着目标进行搭建。又过十分钟,发现似梦幼儿围在一起正在搭花房。教师再次干预说:“你们有四个人,可不可以分工合作呢?”四名儿童点头答应,五分钟之后,在观察幼儿时,四名幼儿依然凑在一起搭花房。可以得出总结,幼儿对分工合作并不理解。怎样分配?谁来分配?分配给谁?他们浑然不知,教师需要把分工的方法教给幼儿。
2.1老师适时参与,作为组织者协同幼儿制定计划,进行人员分配
对3~4岁的幼儿强调分工是很抽象、笼统的,需要教师进行示范。首先要做好分工前的准备工作——找出问题。例如案例二中老师可以组织幼儿互动,提出问题 “中山公园都有什么?我们可以搭什么?用什么材料?搭成什么形状……”然后进行第二步——制定方案。老师继续引导“在什么位置搭花房?什么位置搭动物园……从哪开始搭建?”制定第三步——分配人员。引导幼儿“谁想搭花房?谁搭过山车……”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荐领取搭建任务。最后一部进行整合——合作。幼儿领取任务后实施搭建,最后组合成一件作品。
2.2有目的设计游戏在活动区中创设小组合作的机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幼儿进行小组分工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样成。需要在活动区中尽可能多地提供小组合作机会。
以上都是可以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方法措施,此外让幼儿学会分享,能够紧密联系幼儿之间的情感,互相喜欢,也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总之,创设良好地合作环境,教师多鼓励、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就能够是有人体会到与同伴交往的乐趣,领悟与同伴交往、合作的精髓,为幼儿见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