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探析

2017-03-11屈桂梅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高职

屈桂梅

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探析

屈桂梅

当今社会,高职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往往容易受金钱、名利诱惑,导致自我价值迷失、诚信缺失、责任心淡漠、精神颓废,无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这严重影响了其长远发展。因此,高职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增强可持续就业竞争力,必须提升人文素养,拥有人文精神。

1 提倡人文精神的重大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1]。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育高职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促使其生命能够自由舒展,进而达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2]。

当前,大力提倡人文精神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有助于教师提升育人境界

倡导人文精神能促使教师充分尊重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在关注学生获取多种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富于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力争达到“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境界,最终使学生能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

1.2 有助于教师转变学生观

教师首先应认识到高职学生是“人”,是有其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其天性禀赋迥异。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尽快转变学生观。今后,教师将更多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者、指导者与促进者,更多关注学生学习、交流与分享的过程,而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和权威;学生也因此将获得更多的思考、成长与发展的空间以及更多的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1.3 有助于教师转变知识观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工具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方法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这都导致教师虽然看似苦口婆心、声嘶力竭传授知识,但学生却表现得积极性不高,教学较为被动,这也是教育者亟待深思和改进的。21世纪是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也是终身学习的时代,知识将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被人类加以学习和应用,这将是人人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对高职学生的知识存储不可小觑。作为高职教师,应尽快转变传统的知识观,切不可高高在上,要时刻有危机意识,加强自我充电,不断丰富和充实自身知识储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 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分析

2.1 缺乏自信与职业理想导致精神萎靡

高职学生往往由于个人偏见(部分学生过于注重本科和名校的影响力而对专科院校心存自卑),缺乏远大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由此导致自身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进而导致其学习上缺乏动力、兴趣和毅力,精神颓废,表现在课堂上则是玩手机、看视频、聊天、打游戏、看小说等,极不利于个人发展。

2.2 人际关系冲突加剧,受挫抗压能力较弱

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关系矛盾冲突加剧,室友之间难以融洽相处,一旦涉及利益则更容易引发冲突乃至酿成悲剧事件(近年来的复旦“投毒”事件已是明证),承受不了学业不如意、失恋、失业等精神压力和挫折,容易出现自暴自弃和轻生念头。

2.3 受社会享乐思想影响,缺乏感恩意识与诚信品质

当前,社会上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高职学生生活上注重攀比,追求物质享受,对父母、老师缺乏感恩意识,责任心淡漠,不再笃守诚信,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等不良风气也已渗透在高职校园。表现在:部分高职学生就业盲目期望高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考虑,跳槽、毁约频繁,单方面离只给用人单位造成较大损失,留下不好印象。

2.4 高职院校开设课程较为注重实用主义,重功利、轻精神

高职院校课程开设较为注重实用主义,重功利、轻精神,人文课程良莠不齐,教师对高职学生精神世界关注不够,对其内心不了解,课堂上也更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升,缺乏深度人文关怀,难以给予原生精神成长的空间和养料,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当前,人文类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其独特性,必然更多地触及人、人性、道德、伦理、情感等,也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针对当前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1 体现教师人文关怀

3.1.1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主动理解和建构的过程[3]。因此,高职院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高职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及其自身情感特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育与学习,注重个性化与差异化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材和任务的难易程度可以因人而异,不再做整齐划一的要求,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真正让高职学生实现快乐学习,提升其批判性思维、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这些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大有裨益。而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也将因此得以有效培养。

3.1.2 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精神追求、极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体察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3.2 加强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3.2.1 深入挖掘教学中的人文内涵 作为人文教师,可以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精神与道德教育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人文通识类课程所在领域古今中外知名人物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真正走进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为其所折服,进而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学习中内化为个人内在的自觉追求,最终实现文化精髓的汲取和人文精神的传递。通过一次次情感体验与熏陶使高职学生的心灵尘垢得以涤荡,审美境界得以升华,最终实现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可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探索到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昂扬自信到杜甫的“呜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心忧天下,到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胸怀,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立功沙场。让高职学生能够汲取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境界,为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而奋斗,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写的人。

3.2.2 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21世纪是信息爆炸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当前,教师所习得的知识在全民网络普及时代已经受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其自身存储的巨大信息量的严峻挑战,老师课堂传授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教师不再是先知先觉者,有可能会成为后知后觉者。因此,教师的身份角色定位在当下就必须进行一次全面而彻底的转变,这就意味着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而教师也将从原有的知识灌输者转向学习引导者、从课堂主导者转向平等交流者、从单向传播者转向互动合作者[1].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师生之间实现平等对话,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团队之中,让高职学生敢于质疑、发难、提问、畅所欲言,使其在接受知识、锻炼思维的同时,人文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3.3 注重日常生活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于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课外阅读。可让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人文经典读本的阅读用心领悟人文精神的内涵,感受人性真善美,感悟人生真谛,学会珍惜生命、感恩社会、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在精神熏陶中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做一个真正对社会、对自己、对他人有意义的人。(2)校园

文化。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五四时期”以蔡元培为首的文化名人大力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的浓郁文化氛围,为培养一代代北大学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精神以及他所提出的“忠实不欺、力求精尽”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口号都值得高职学生学习和践行。为此,高职院校应着力围绕校园文化积淀、诚信品质、积极态度、为人处世等方面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并通过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促进。让人文讲座、国学知识大赛、交流与表达技能大赛、创新素质拓展以及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在校园掀起高潮,使学生在当今社会不断提升人文精神,有效防范道德沦丧、精神颓废。

3.4 教学评价上凸显人文精神理念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凸显人文精神应该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内容激励化。首先,除已有的教师评价外,还应包括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及社会评价等,这样得出的评价才会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其次,还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高职学生自身潜质。最后,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充分予以鼓励、肯定、表扬、赞赏,平时应多以积极性评价为主,避免或杜绝过于否定性的评价,以免打击其积极性,使其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与壮志,使其成为一个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人。

[1] 百度百科.人文精神[DB/OL]. [2016-10-12]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r3wZSRIraR2-IbxSlS_Qr5xwU6SqYR3fBOSCu8cNC4m8969ng0eJ5XJhl0-ZMuqy_glFOeviOLlbp2eC2vOrWxtcPKjouRL_cYuv-9CP_O2XEmhUqasH9Ql3Fo6p8Ogd3T.

[2] 贺萍.高职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J].高教研究,2007(12):19-20.

[3] 蔺艳娥.知识观的转变与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调节[J].教育与职业,2012(2):191-192.

责任编辑 闵海英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学部, 江苏 南通 226007)

本文对人文精神内涵、意义、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和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做了详细分析。高职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提高人文素养,自觉转变学生观和知识观,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课堂教学、日常生活和教学评价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促使学生真正实现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有机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高职学生; 人文精神; 教师; 角色转变

Analysis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QUGuimei

(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7, China)

In this paper, there i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educational ways on vocational students. Through the report, the conclusion expresses applying the reasonable humanistic theory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vmy to achieve the all-around development. Let students truly realize the knowledge quality and ability are an organic unit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teachers; role changing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1.025

2016-10-28

屈桂梅(1978— ),女,湖北钟祥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及应用汉语教学。

G 712

A

1671-7880(2017)01-0091-03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