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教师践行“工匠精神”的意义与路径

2017-03-11马希才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职业院校

马希才

职业院校教师践行“工匠精神”的意义与路径

马希才

2015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激发了全社会崇尚技艺、劳动光荣的热潮。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使“工匠精神”成为报刊、网络上的热词,关于探索、研究、呼唤“工匠精神”的文章大量涌现。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倡导“工匠精神”,不但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使“中国制造”摈除“粗糙”“低端”“山寨”印象,满足中国人“自信心、自豪感”的情感需求。

作为育人主体的职业院校教师,同样应优先具备“工匠精神”,从而带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1 “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追求

毋庸讳言,中国历史上对“工匠”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对“工匠”的认识和态度。但是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却一直推崇备至,从传统经典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君子神态的描写,到“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等成语对技艺的描述,再到《庖丁解牛》《卖油翁》等文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对“技艺极致”一以贯之的追求;儒家讲

求的“修身”,道家讲求的“问道”,无不要求“修行者”向着人生目标执着追求。

真正践行“工匠精神”,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特质设定具有社会价值的技艺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心无旁骛、义无反顾地砥砺前行。首先,设定的技艺目标必须要有社会价值,用市场观念来说要有社会需求,如果沉迷于不能创造社会价值的技艺,必将会因为技艺不能支撑自己的生存而不可持久;其次,设定的目标要符合个人特质,虽然有些目标社会价值很大,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兴趣,缺乏对这项技艺发自内心的爱,就不可能实现目标;三是要有向着目标执着奋斗、精益求精的精神特质,技艺的精深需要坚持不懈的持续磨炼,凡事皆因“难能”,因而才“可贵”。所以“工匠精神”实质上包括“强而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1],包括精深的技能和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两个方面,其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涵是各行各业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追求,不应该仅仅为传统的“工匠”所独有。

2 践行“工匠精神”对职业院校教师具有特殊意义

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述。其光荣职责一方面是“教书”,即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育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主要方式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2],从培养目标来看就包含着“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方面的要求[3],而“工匠精神”本身就涵盖着“精神”和“技能”两方面的特质,可以说“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2016年的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主题定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年会专门设置“校企合作与工匠精神”分论坛,凸显了“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意义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热切呼唤。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肩负着培养“工匠”的光荣使命,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爱岗敬业、探索创新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教师自觉践行“工匠精神”并影响带动学生的心智成长是每位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选择机会增多,但就业稳定性变差。根据《201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3%,与2013届(34%)基本持平;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2%,与2012届(43%)基本持平,离职人群中98%是主动离职;在毕业后工作三年中,职场忠诚度越高收入就越高[4]。毕业生离职率居高不下,不但浪费了企业招聘成本和管理费用,对毕业生自身的职业发展也十分不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没有一个科学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爱岗敬业”职业精神的缺失。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目标、踏踏实实向着目标不懈追求,持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不但是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迫切需要。

3 职业院校教师如何践行“工匠精神”

3.1 “爱岗敬业”是前提条件

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树立职业自豪感,珍视教师岗位,热爱教师职业,并立志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把成为一位优秀教师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把教师职业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习总书记提出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是与“工匠精神”相契合的。教师们践行“工匠精神”,就要树立通过本职工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做学生学习效仿的“道德标杆”,要做学生成长立业的“授业恩师”,要做爱生如子的“师父”。立志做一名优秀教师,还要淡泊名利,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面对社会的浮躁和诱惑,教师要坚定信念,做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

“敬业”是职业态度,子曰“敬事而信”,以及“事君能致其身”,就是要求对工作要全力以赴,不可懈怠。作为教师,就要全身心扑在教育教学上,按照习总书记的“四有”要求不断修行提高。工作中不但保证高质量完成各个教育教学环节,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持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向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懈追求。部分老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教育教学能力长年不见提高,荒废自己的大好年华;个别老师没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分心于自己的“个人事务”;还有部分老师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醉心于拿项目,评职称,忽视自己教书育人的主业,这都是不敬业的表现。因此要求教师践行“工匠精神”,对转变教风、提高教师的职业操守具有重要意义。

3.2 “业务精深”是必然要求

3.2.1 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院校教师讲求“能讲会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虽然教授不同课程的教师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的水平各有侧重,但是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交互相长本身就是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职教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一方面坚持专业知识的研究学习,紧跟专业发展前沿,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密切联系企业和社会,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或者为企业的技术革新或管理水平提升发挥社会服务职能。

3.2.2 持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执教能力是职业院校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在自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如何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执教能力对于教育教学质量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同样重要。因此,教师的“业务精深”必须包含其执教能力。职教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学生特点,有教无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技术,最高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各职业院校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一系列规范要求,部分院校还建立、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教育教学的主要过程制订了程序文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各项规定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教学规范与教学手段方法选择及教学改革的关系,尊重规范对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在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慢慢习惯成自然,对规范的要求形成一种自觉行为,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本身也是践行“工匠精神”的题中之意。

3.2.3 真心地关心关爱学生 教师践行“工匠精神”还要切实承担“师父”的责任。一方面要爱生如子,积极担当班导师等职务,多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响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师成为学生的“师父”,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加深入地影响带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倡导这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能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及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也发挥鞭策作用。

3.3 学校要为教师践行“工匠精神”搭建平台

鼓励教师践行“工匠精神”,学校应该出台系列支持鼓励政策。一方面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交流会议、到企业调研及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在校内也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创造条件,比如目前部分学校建立的“大师工作室”,为拔尖教师的实践技能提升提供了物质上及政策上的支持;出台政策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建立适当的“容错”机制,教师可以放开手脚大胆改革创新;还要改革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在职称评定上给予倾斜,鼓励引导教师向“教学大师”的人生目标不懈奋进。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日臻成熟,2014年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等重要文件,标志着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蓝图已经绘就,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需要研究探索职业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精神特质,而“工匠精神”从技能和精神层面与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互契合,可以作为中国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精神引导,而强调教师要具有“工匠精神”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前提和保障。

[1] 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2]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5-26.

[3] 孙晓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J].职教论坛,2012(6):62-65.

[4] 自主创业持续上升“重心下沉”趋势初显:2015年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报告[EB/OL]. (2015-07-20)[2016-10-26].http://www.moe.edu.cn/jyb_xwfb/s5147/201507/t20150720_194510.html.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6-22)[2016-10-26].http://www.jyb.cn/zyjy/zyjyxw/201406/t20140622_587161.html.

[6] 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A].

责任编辑 俞 林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职业教育应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自身更应该具备“工匠精神”。教师要有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并立志奋斗终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以及对业务能力刻苦钻研的“精益求精”精神,从而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带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职业教育; 教师; 工匠精神

Vocational Teachers Should Practice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MAXicai

(Dalia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Dalian 116035, China)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to get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Thus the teacher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uild the spirit firstly. Teachers should have a tremendous love on education, willing to dedicate to the job and have the assiduous spirit of the operational capacity. When teachers are to be the mirrors or models of the students, the teaching quality will to be improv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1.005

2016-11-18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国际航运类专业人才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Z2015A-02)

马希才(1973— ),男,山东安丘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G 710

A

1671-7880(2017)01-0017-03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匠神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