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二分段”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研究

2017-03-11陈明忠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对口课程体系中职

陈明忠

“三二分段”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研究

陈明忠

中高职“三二分段”是指在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选取对口专业,统筹安排三年中职和两年高职连贯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学完三年中职,取得中职毕业证书和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经高职院校自主选拔考核招入对口专业学习两年,取得专科毕业证书及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因为专业的教学计划是由一门门课程组成的,所以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课程的有效衔接。

1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1.1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包括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两者在层级上存在着高低之分[1]。这就要求中、高职在遵循技能型人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实现中职与高职教育科学系统地衔接。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当务之急是实现中高职专业、课程的衔接。专业课程是连接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之间的桥梁,是学生能力建构的基础和依托。如果中高职课程能够科学、有效地衔接,就能为中职生提供更多求学的机会,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和技术水平。 如果中高职课程能够科学、有效地衔接,就能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且具有技术革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1.2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满足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大都贪玩,讨厌读书,导致成绩较差而无法考上普通高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很多中职学生的潜力被充分发挥出来,开始热爱学习了。中职教育学到的中等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中职学生想继续学习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中职毕业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较差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高中毕业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扎实但缺少专业技能。现行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高中毕业生的知识基础制定的,所以高中毕业生考到高职院校后,在知识衔接和理解能力上感到得心应手。但中职生考到高职院校后,感到专业课程要么晦涩艰深,要么与中职课程严重重复,这种中高职课程不对接,导致一些中职生望而生畏,丧失了继续升学的兴趣与信心,不得不走上工作岗位[2]。这样一来,不仅限制了中职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加剧了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供需矛盾。因此,需要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探索终身教育的途径,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满足中职学生愉快升学的愿望。

2 “三二分段”中高职课程衔接面临的问题

现行的中高职“三二分段”更加注重学习时间的衔接,缺少课程体系衔接及其内涵建设的思考[3],导致中高职课程衔接出现问题。

2.1 课程目标定位模糊

我国把中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为中职教育的使命,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为高职教育的使命,但对于中级与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却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细则和标准,导致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极为相似,差异性很不明显。表现在具体课程目标的制定上随意性较大,未能根据中高职学生的学力进行深入思考,而只是随意编凑,泛泛而谈,无法清晰地界定有效目标,据此编写出来的中、高职教材也就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

目前,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彼此之间较少沟通,不可能做到课程目标的衔接。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中职教育又强调专业技能,导致中职毕业生的文化理论基础较差,当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以后,普遍难以适应深层次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不到真正的本领,无法成为高技能人才。因此,中高职衔接必须在课程目标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衔接。

2.2 课程结构墨守成规

课程结构包括课程体系结构及单一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结构是指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的比例及相互关系,如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等[4]。目前,中高职课程大都按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四段式”的学科化构建课程体系,这种课程结构虽然“大而全”,但针对性不强,违背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而单一课程的结构仍沿用学科结构,强调课程的系统化,采用“先概念、后原理、再应用”的套路。这种课程结构着重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实践过程,理论课时占据了大部分教学时间,完全与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课程目标相背离。

2.3 课程内容重复严重

中高职“三二分段”中的对口院校和对口专业虽然在中职生入学时就已确定,但不是对口专业的全部中职生都会报读对口高职院校,因为中职生毕业后,有直接就业和继续升学两条路供选择。即使选择升学,也可以通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3+技能证书”考试,考到别的高职院校,真正到对口高职院校学习的中职生不会太多。

由于中职学生各自需求不同,中职学校只能按直接就业的学生设置课程体系,让学生有一个相对系统的专业结构[5]。由于中高职自成系统,导致中、高职阶段开设一些名称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使来自中职的高职学生要修读中职相同的课程,并且课程内容重复率很高,有些甚至超过60%。考虑到对口专业学生可能来自多个中职学校,他们在中职阶段学习的专业课程可能不同。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只能当作一门新课程开设,教学内容大量重复,不仅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2.4 教材体例老套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和脚本,但中高职教材的编写体例老套古板,在内容上难、繁、偏、旧,在衔接上无所作为[6]。(1)在编写体例上,与普通中学或普通高校的教材完全一样,仍沿用知识结构、学科框架模式,只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教材的实践性,没有职业教育的特点。(2)教材内容大而全,与学生偏低的知识基础和有限的课时相矛盾;理论知识多而杂,让人费解,实践环节偏少,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不适合职业岗位和能力培养需要;同一课程的教材多如牛毛,但大多只是旧内容的拼盘和杂烩,没有新意,有的甚至错漏百出。(3)在区分度上,中、高职教材在难度和梯度的区分不明显,没有遵循在渐进中不断深化的原则;知识点相互涵盖,重复率较高。

3 “三二分段”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效途径

3.1 高职专业要对口足够的中职生源,确保转段选拔后能独立编班

高职院校一个试点专业要对应中职学校多个相近专业,尽量使中职学生数是高职对口专业招生数的三倍,确保高职对口专业有足够的生源,以便转段考后能独立编班。要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兼顾中职学生就业与升学的需要,以中职第四学期期末作为转段选拔时段,将就业与升学学生分离开来。在中职学段的第三年,就业学生利用这一年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和顶岗实习,强化岗位职业能力,升学学生利用这一年开始学习大一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

3.2 制订全国统一的课程目标,有效区分中高职培养目标

由国家统一制订中高职课程目标,是实现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的关键,这也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1)教育部或省级教育厅应组织专家分别对中、高职阶段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两个阶段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内容框架、教学要求等。

(2)实施“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对口院校,在充分考虑中高职学生的学力和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共同商讨制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课程应掌握的知识点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突出中高职教育教学的连贯性和层次性。

(3)建立课程免修免考机制。建立课程免修免考机制,可以有效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学习[7]。如果学生在中职阶段已修完高职对口专业的某些课程并通过考试,且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申请免修免考这类课程。如果未获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以申请免修这类课程,但考虑到名称相同的中高职课程,学习要求不同,学生还必须参加这类课程的高职考试。

3.3 重构课程结构,实现衔接创新

传统的课程体系采用学科设置,每门学科按照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这显然与职业教育的主旨相背离。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需要对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课程体系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分成若干个课程模块[8],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就获得一项职业岗位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必需、够用、实用”,还要重视其前瞻性。

单一课程结构要转变为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建构理论知识。这种课程结构的代表是姜大源所提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9],通过将工作课程化和课程工作化双向整合,实现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的目的。这种课程结构与职业教育所提倡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理念相吻合。具体来说,它以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设计的载体,根据任务目标分析,将工作任务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子任务,并将实施各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改造成适合教学的项目或案例,然后确定每个项目的学习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必需的软、硬件条件。各项目之间都是关联递进、交叉融合的,构成一个系统集成的整体。

3.4 准确定位和整合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重复

中职和高职毕竟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也由于生源的年龄和学力的不同,决定了开设的课程在难度、深度和职业能力培养上应有所区别。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要分中职、高职两个学段开设,并且要做到:

(1)准确定位中职和高职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学力和年龄特点,准确定位两种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各课程的大纲,进一步区分两种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根据中高职的不同层级和梯度,认真甄选、定位各自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10]。然后,从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岗位目标、能力目标四个层面配置每门课程的内容。

(2)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和水平。中高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程度,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删去已过时的知识点,梳理归纳已在其他课程学习过的知识点,精讲那些对学生就业有用或对后续课程有帮助的知识点,增加一些前沿的先进的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

3.5 编写项目化教材,打破教材的学科模式

中高职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力,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知识的实际应用,编写体例不能采用学科化模式,而必须采用项目化模块,整本书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设置了“项目要求”“项目内容”“项目实训”“项目小结”和“思考与练习”等栏目,既增强了可读性,也便于学生自学和训练。简化理论知识的深度,做到理论知识适用、够用,操作技能实用、管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内容的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真正让学生开卷有益。

在中、高职教材的编写中,需要创设的项目在难易、大小程度上应有所区分。中职教材应创设相对简单、易懂的项目,高职教材应创设综合性强、难度稍大的项目。教材的内容要与时俱进,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删除过时的、晦涩的知识点,增加一些前沿的先进的知识点。鼓励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的教材,将从企业生产一线提炼出的生产性案例融入教材,实现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

4 结语

总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既要突出两者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又不能忽略两者的差异性。坚持科学规划、稳步实施的思路,破解旧观念,形成新的职教理念,推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才能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1] 霍骁象,赵哲,许俊峰.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70-71.

[2] 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56-59.

[3] 黄彬,焦小英,林世俊.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20-24.

[4] 李艳霞.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3):86-89.

[5] 刘育锋,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30-34.

[6] 张健.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16-18.

[7] 谭维奇.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5):61-64.

[8] 陈庆,刘红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5(11):124-125.

[9]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 李月芳.探索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技术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59-61.

责任编辑 俞 林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系,广东 汕头 515078)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问题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热点问题,而“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但“三二分段”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着课程目标定位模糊、课程结构墨守成规、课程内容重复严重、教材体例老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试点专业要对口足够的中职生源、制订全国统一的课程目标、重构课程结构、准确定位和整合课程内容、编写项目化教材的应对措施。

中高职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Research on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Based Three or Two segments

CHENMingzhong

(Departments of Computer, Shantou Polytechnic,Shantou 515078, China)

The connec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three or two segments is a hot issue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nection of curriculum is the core role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 it exists some problems, which like fuzziness of course goals, conservatism of course structure’ serious repeat of course content and traditional textbook writing style, in the curriculum conne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in this paper, several responses are put forward to make the experimental specialty to suit enough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hen, to formulate the unified national course target, to refautor course structure, to get the aunrate position and to restructure course content in the teaching project are the measures.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 curriculum; course goal;course structure; course content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1.010

2016-11-22

2014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GDGZ14Y075)

陈明忠(1968— ),男,广东汕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络编程与网络安全。

G 712

A

1671-7880(2017)01-0035-04

猜你喜欢

对口课程体系中职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