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崛起看现代影视审美失重
2017-03-11肖琴
肖 琴
从科技崛起看现代影视审美失重
肖 琴
1 审美结构的正反转变
一直以来科学技术对于影视艺术的影响巨大,其实严格来说,是科学技术促使了影视艺术的诞生,影视刚刚面世的那个年代,就是有了拍摄器材、记录胶片、放映器材等技术的支撑,才让人们得以在大屏幕上看到形形色色的影视剧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领域也开始渐渐形成独属于自己的艺术体系。当影视艺术开始不断扩大受众群体,开发出越来越多的类型和分类,影视艺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此时就已经过了主要由科技成就影视的时代了,由影视艺术带动科技的新时代来临。根据影视领域多种多样的需求,针对影视的科技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在《一口菜饼子》面世的时候,影视拍摄的音画信息还是一次性的,观众想要二次观看就得重新拍一遍。后来的胶片时期,遇上剧集过多或者电影时长过长的情况,胶片可能达到几千斤重。现在信息不再一次性,胶片也早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可以无限复制使用的便捷存储技术。直到这里,表面上看来还是影视在带动科技,但是真正受到巨大影响的却是影视作品自身的审美结构。
强大的科学技术使影视艺术获益良多,科技几乎是影响了影视制作的全过程,在制作方面不得不说科技帮了影视艺术的大忙。艺术是抽象的,想象的空间是无限延伸的,所以当影视艺术的创作超出现有的环境甚至是现有的维度时,那些天马行空的画面和想象就只能是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这也就是人们熟知的CG技术以及现在正火热的VR技术,第一部3D特效大片《阿凡达》和VR电影《HELP》就非常有代表性。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当某些影视创作中要求的动作难度系数过高,或者威胁到演员生命安全,科技特效也会成为第一选择。演变到今天,影视所使用的特效技术越来越逼真,尤其是最新开始成为话题中心的虚拟现实技术,这些科技给了影视作品更大的发挥空间,帮助完成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给观众越来越逼真的观影体验。
然而科技对于影视艺术的影响却远不止此,除了表面上这些变化以外,真正被科技影响然后产生重大改变的却是影视艺术的内在审美结构,毫无疑问这种影响并非有益。影视艺术一直以来都有着符合自身发展的艺术体系和审美结构,其表现方式是可以在二者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变化的,但是基础的规则却不应该被打破,但如今的科技触角已经伸向了影视艺术的内部,导致部分艺术审美结构开始瓦解崩塌,渐渐地开始有了一股恶性的“有特效,无主题”的风气。对于科技的过度依赖和运用,使得影视制作失去了原有的节奏,甚至从剧本环节就开始变了味道,这让如今许多电影掉进了“特效精彩,主题空洞”的怪圈,如《猎神,冬日之战》以及《九层妖塔》,再有就是连特效都不算精彩,故事和主题更是十分糟糕的,如《钟馗附魔》,失去了影视原有的艺术性。不同的时期观众会有不同的追求,在影视作品注重追求艺术效果时期,观众想要更多的视觉效果和逼真的观影体验,然而当技术性开始充斥荧屏时,观众的需求就又会回到艺术性上面去,所以如今这种艺术审美的失重对于影视行业来说是致命的。
2 影视审美失重的具体表现
影视艺术的审美结构由几个不同的方面构成。一直以来观众对影视审美有着一些误解,影视艺术的审美绝对不只是停留在画面上的,而是包括了拍摄技巧、画面构图、叙事手法、故事结构、人物塑造等多个方面,所有的部分相加才能构成相对完整影视审美结构。如今在科学技术的狂轰滥炸之下,审美失重是常有的事,在虚拟现实技术面世后,这种趋势便愈发明显,某些影视方将特技效果看成自己低端制作能力的救命稻草,恨不得全片塞满特效,全然忽视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影视审美。下面选取几个突出的审美失重例子进行分析。
2.1 拍摄原则丧失
拍摄原则是奠定一部电影的基础,只有在拍摄初期就确定好作品的审美倾向,最后的成品才不会跑偏。在特效技术完全渗透电影之前,拍摄原则是一部影片拍摄最需要遵循的规则,然而如今部分导演在拍摄前期就做好了随便一拍,靠后期特效补救不足的打算,那么影片在拍摄原则上就暴露出重大问题,绝对靠特效补救不可行,因为拍摄原则关乎着整部作品的基调。影视艺术在拍摄技巧上有着自成一派的规则体系,如今的影视特效等技术的渗入,导致这种规则体系渐渐被瓦解,更重要的是这种“后期补救”的想法造成了很不好的心理暗示,丢失了拍摄原则的拍摄,诞生的只会是乱七八糟的构图,空洞无光的镜头,拖沓无趣的运动,这是多少炫目的特效都无法补救的。
塔西姆·辛导演的独立电影《THE FALL》,全片没有用到任何CG特效,全为纯自然拍摄,由于无特效拍摄,因此摄影前期就下足了功夫,为了拍摄那些壮丽绝美的场景,导演带着摄制组跑了15个国家,镜头配合自然环境拍摄下的美景以及顺应地势的运动镜头,赋予了影片强大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张力,最后呈现给了世界一部赏心悦目的史诗级影片。无特效,没有更多的科技渗透,影片回归到最淳朴的表现方式,用自身的艺术特性和自然的表现来打动观众,比仅仅向观众的眼睛里注入炫目的特效要更加有力。
2.2 画面侧重不足
画面是电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默片时代电影还无法录入声音,影片的信息几乎全靠画面来传递,只偶尔用字幕补充说明。影片的画面是影片的精华所在,同时综合了构图、线条、色彩、运动等元素,也是拍摄时期的重头戏所在。在科学技术与影视制作的平衡尚存时,影片的每个画面都需要百般斟酌,什么样的构图才突出重点,什么样的线条才流畅漂亮,什么样的色彩才富有冲击,这些问题的答案构成一幅幅完美的画面。然而在过度关注特效的现在,怎么布置画面方便制作后期才是重点,这就容易导致画面的粗糙难看。如上文提到过的《钟馗附魔》来说,虽然这部影片的特效不算精致,但是其偏重特效所导致的混乱结构和糟糕画面才是最大问题,《钟馗附魔》的故事取材于中国古代传说,但是糟糕的画面使得影片尽显粗糙,画面构图重点全无,充斥着各种奇形怪状的西化怪物和爆炸特效,画面运动僵硬别扭,线条也动感全无,一上映便遭到了观众吐槽,这就是画面侧重错误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2.3 故事结构混乱
故事结构是影片的骨架所在,犹如钢筋架之于高楼,既是基础也是核心,可以说一部故事结构散乱的电影并不能被称之为电影。故事结构掌控着影片的戏剧张力所在,故事发展或者停顿的节奏,矛盾冲突的设置,死亡和重生的演绎,统统要归纳到影片的故事结构之中,所以不难想象要是一部电影的故事结构松散,那影片的人物设计和艺术性会成什么样。故事结构的设置应该属于影片的前期编剧和后期剪辑的共同体,如果后期的工作更倾向于特技效果而不是故事剪辑的话,呈现出来的故事会毫无逻辑和真情可言。在这个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便是《九层妖塔》,这部特技效果上可以和好莱坞大片相比较的电影,在上映后却遭到了漫天非议,究其原因还是审美失重问题,由于片方过分关注特效,而让故事呈现跳跃的剧情、莫名其妙的冲突、浮夸无序的行为,这些先天不足后天又无法弥补的缺陷,让影片的故事结构彻底崩塌。一部电影首先要有故事性,电影离了特效还是电影,但是离了故事却不能够被称为一部电影,只靠特技效果无法成就一部电影。
2.4 人物形象苍白
以前的观众把演员比作电影舞台上的灵魂舞者,这个比喻始终是对于影视艺术表演者最好的诠释。演员是塑造影视形象的关键,其表演法则也是在影视艺术自身的体系覆盖之下的衍生物。若要塑造一个完美的影视形象,演员的表演环境十分重要,影视艺术呈现人物所用的角度也很重要,然而
特效绿幕却毫无疑问地对演员的表演发起了挑战,同时也对镜头运用和表现角度造成了难度,这就使得影视人物塑造遇到很大的阻力,一个优秀形象的呈现必是不掺杂过多的外来物,仅靠着演员的真情流露和巧妙的镜头运用如《猜火车》中的伊万、《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低俗小说》中的米娅、《落水狗》中的抢劫团伙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这些精彩绝伦的角色却几乎统统属于过去的影视世界,如今被科技特效过渡渗透的影片,由于无法很好地平衡后期特效和前期塑造的比重,使得人物形象苍白无力,如翻拍的多版西游记,无论是《大闹天宫》,抑或是《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里面孙悟空的形象都是平板呆滞,要么就是抽离灵魂,装疯卖傻的表演,以及夸张的没完没了的特效,这些都无法使角色生动起来。
3 结语
影视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是大势所趋,是时代潮流下的必然,这一点无可改变,也无须改变,然而特效科技和影视艺术之间应该要有一道恰到好处的界限。科学技术进入到影视艺术的世界之中,初衷是为了实现那些无法实地拍摄的工作,以及更好地呈现影视艺术的魅力,它应该是一种助攻,一种加持,而不应该喧宾夺主,影响影视艺术的表现。其实在科技渗透影视日益厉害的今天,优秀的作品还是在不断面世,能否把握好科技和艺术之间的天平,终究还是看影视制作者自身的能力了。一部本身就精彩的影视作品,特技效果等技术的运用绝对是锦上添花的,但是一部先天不足,错漏百出的作品,特效科技也绝对无法“雪中送炭”。调整科技和艺术间的失重情况,持衡倾斜的天平,影视艺术会有更意想不到的发展空间。
[1] 徐若昭.CG影像中的“失重”审美浅析[J]. 当代电影,2012(10):83-85.
[2] 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72-76.
[3] 叶佑天.生态与心态:当代影视美学之精神审视[J]. 电影文学,2014(19):6-7.
[4] 张亦弛.电影大片中的高科技元素[J]. 青年记者,2015(26):60-61.
责任编辑 闵海英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商务分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科学技术和影视艺术是一对绝佳搭档,二者的默契碰撞给观众呈现了众多无与伦比的瞬间。科技和影视艺术的发展颇有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意味,前者提供技术支持与创作帮助,后者提供实际应用和消费市场。如今的科技崛起似乎在为现代影视发展提供新的契机,而滥用科学技术的“负科技”现象却让影视艺术遭到了反噬。影视创作艺术性的缺失,繁杂无趣的特效堆砌,让影视作品的灵魂走入了黑暗之中,导致影视审美的天平倾斜。
科学技术; 影视艺术; 审美失重
From the View of the Ri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dern Film and Television Aesthetics
XIAOQin
(Yangzhou Business Branch, Jiangsu Combine Technical Institute, Yangzhou 225000, China)
Technology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are great partners. They present many incomparable mo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on. Technology and film help each other to progress together. The former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and creative help, and the folloning one provide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consumer markets. Now, the rise of technology seemed to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the meclia industry. On the other hand, using technology excessively will suffer the influence from "anti-science", which brings a bash into the industry. Whe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set by the lack of creative and miscellaneous special effects, it will lead the industry walk into darkness. Finally, the balance of film aesthetic will be broken.
technology science; visual arts; imbalanced aesthetic
2016-09-10
肖琴(1982— ),女,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1.024
J 401
A
1671-7880(2017)01-00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