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方言的成因、特点及其呈现的地域文化探究
2017-03-11由俊勇
由俊勇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200444)
沂蒙方言的成因、特点及其呈现的地域文化探究
由俊勇
(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 200444)
沂蒙的地理环境对其方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佛道二教、外地移民、战争等也是影响沂蒙方言形成的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沂蒙方言形成了简洁性、过渡性、综合性、朴实性的特点。了解其在饮食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民俗文化、曲艺文化中的呈现形式,有利于保护与利用沂蒙方言,有利于挖掘沂蒙地域文化的内涵。
沂蒙方言;特点;地域文化;内涵
方言的形成基本上是以特定的地理环境为依托。沂蒙地接黄海,与江苏连云港市交界,地域范围覆盖济宁、泰安、枣庄、临沂、日照五个地级市。沂蒙地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南部临海,拥有广阔的平原。自北向南有沂山、蒙山、尼山三条主要的山脉。这种特殊的地域空间赋予沂蒙独有的地域特色。
地域文化是地域群类的主观文化认同所形成的“想象的共同体”。它是人们在特定区域范围内长期积累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具有异彩性、多元性等本质特征[1]。沂蒙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若按照山东方言分区,沂蒙方言区横跨东西两片,即西鲁方言片和东维方言片,而沂蒙方言正处于西鲁方言片和东维方言片相互交错的地带[2]。所以,沂蒙方言呈现较为复杂的特殊性。学术界对于狭小的局部化的区域方言往往缺乏研究。以往针对沂蒙地区方言研究有一些成果,但较少与其地域文化联系结合在一起。为此,本文拟从沂蒙地区整体出发,探寻其方言的成因、特点及其呈现的地域文化。
一、沂蒙方言的成因
(一)佛道二教的影响
佛道二教在沂蒙地区的传播十分深远。东汉时期,佛教便在沂蒙地区广为传播。沂蒙方言词汇中的“造业”一词,在佛学用语中表示以前做恶事造就的恶果,即有因必有果。当地人叹息子女无恩,就会说“造业呀”,用来追悔自己上辈子的“业果”[5]。署名兰陵笑笑生所著的《金瓶梅》第五十一回说道:“我明日且是去不成,又有桩业障钻出来,当家的留下,交我往东京,替院里李姐说人情去哩。”还有“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的俗语。这些说明佛教思想潜移默化地对沂蒙地区人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沂蒙地区现存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众多的反映道教文化的壁画。沂蒙地区以山地为主,道教文化的升天图、西王母等绘画雕刻在石壁上十分众多[3]。沂蒙地区方言中所说的“道行”,原指修道人士的修行功夫,后演变成为人自身的本事,被人称为“有道行”,就是表示自己有本领。“艮”字是道家八卦五行话语体系中的用语,“艮”语意是山,山的形态给人的印象是坚硬、固定的,这一个词在沂蒙地区用来比喻某人做事刻板、板结,不懂得灵巧和变化,给人一种“呆呆”的会意[4]。沂蒙人形容一个人是老顽固,就会说“这个人真艮”。另外,此词也表示咀嚼食物坚硬、口感稍劣的意思。以沂蒙为中心的广大地域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食物以煎饼为主食,假如煎饼变硬,人们会说“艮”。由此可见,乾坤八卦用语对沂蒙普通民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外地移民的影响
方言的变迁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人口迁移致使的文化交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语言的变异,一方面源于移民过程中方言的种种分化,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土著方言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地进行移民往往会引起语言的变异。元朝末年战乱和瘟疫肆虐不断,山东沂蒙地区遭受很大的摧残,人口急剧下降,这一地区显得异常荒凉。根据曹数基先生在《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的研究,古兖州府(今天的兖州市、曲阜市、泗水县和邹城市都属于兖州府)人口是陆续从山西迁移而来的,移民村庄占20%左右[6]。受外来人口迁移的影响,方言的变化可见一斑。
(三)战争文化的影响
历史上沂蒙地区经常是战乱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山地丘陵、平原地势的复杂性,域内的许多封国莒、郯、杞等先后受到齐、楚统治。到战国末期,沂蒙南部被楚国占领,北部被齐国统治。因此,沂蒙方言既受齐鲁文化的熏陶,又受楚文化的渗透。西汉末年,为推翻王莽新政,在今山东莒县琅琊人樊崇发动起义,他们在泰山、北海一带进行斗争。公元1119年,宋徽宗宣和元年十二月,宋江在山东济宁梁山附近聚集36人起义,反抗北宋王朝的腐朽统治。现代时期,曾发生台儿庄战役、孟良崮战役、沂蒙战役等。沂蒙地区多次受到战乱的影响,沂蒙地区人们形成了直截了当的方言表达习惯,如“敢不敢?”“敢!”“管不管?”“管!”。
二、沂蒙方言的特点
(一)简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沂蒙方言的简洁性在当今社会的语言表达中越来越突出。人们往往愿意用更简洁的字符来表达更复杂的意义,如想表达“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打架”的意思,可以用“夯架”来表示;再如有人问“可不可以”,若回答是“可以”的话,用方言可以简洁地表达为“行”。值得注意的是,沂蒙方言的简洁性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在使用时也容易造成语义混淆、表意不清的现象,例如“茶”可以表示“白开水”,如“真渴啊,喝杯茶!”也可以表示“茶水”,如“你喝茶,我再泡一杯。”
(二)过渡性
沂蒙地区地势复杂,山水相依。沂蒙方言区正处于横跨西鲁方言片和东维方言片相互交错的地带。从方言学的角度来说,谁也阻挡不了不同方言区人们之间的彼此来往,因此,不同方言区之间绝对的鸿沟是不存在的。方言是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形成的,以沂蒙为中心的地域方言在“短时段”内难以形成,需要历经“长时段”才得以定型、发展。从山东方言东西两区的发展变化来看,这种“过渡性”充满东西交融的色彩。以省会济南为中心的方言西区,历来是山东政治、文化中心,向外界的扩展与包融能力强;方言东区则相对闭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人口迁移过程中,西区方言有向东区方言逐步延伸发展、蚕食、同化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因素影响着方言的“过渡性”特征。
(三)综合性
地域文化需要依靠区域方言来表现。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有形文化还是无形文化,最直接、明显地就是通过方言词汇来反映。山东沂蒙地区的著名民歌《沂蒙山小调》无论是在旋律上还是在词汇上都体现了沂蒙方言的特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媒介,地域方言与当地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存在于地方百姓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歌谣“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在沂蒙地区广为流传,充分体现了沂蒙民众的认同感。同样,地域文化也促进地域方言的发展。语言是各民族文化中的口头有声符号系统,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文化的发展,沂蒙方言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方言。比如,沂蒙方言中“母量”是指猜测、估计;“拉呱儿”是指聊天说话;“龙弯”指事物已经不圆了,这与鲁北方言具有相似性;“曲里拐弯”指道路不直,如“这是个什么道啊?曲里拐弯的,这么难走。”“湿的慌”指劳累,如“俺不干俩,俺瞧湿的慌,歇歇不行啊!”
(四)朴实性
沂蒙地区地势复杂,当地的人们在物资不充裕的生活条件下,形成了质朴、勤俭的生活习惯,以及胸怀坦荡、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比如,沂蒙地域方言中“瞎包”形容不学好,没出息,不成气。“人要脸,树要皮,不要脸的下类痞”(沂水)可以直言不讳地阐述某一个人的不争气。议人短长称之为“掣舌头拉板疼”,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爱好搬弄是非。“牛角越长越弯,财主越富越贪”(郯城)、“杀人放火吃饱饭,阿弥陀佛忍肚饥”直截了当地对人们通过不正当行为获得财富的讽刺。还有一些方言词汇毫不掩饰地表达对肢体部位的称谓,表现了沂蒙人们的生活经历。额头称“耶楼盖”;膝盖称“各了稗子”;光头称“秃蛋子”;光膀子称“光肉儿”等。当沂蒙人在某件事情上有特殊困难时,乡里乡亲就会劝他说“多大事儿”,劝告乡里乡亲不要为当下的烦心事发愁,人要为未来着想。当表明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白搭”,表明对此事的无奈。形容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人们会简单明了说一句“毁了”,比如“这个电脑毁了”,说明电脑不能用了。
三、地域文化在沂蒙方言中的呈现
(一)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在沂蒙方言中的呈现别具一格。源于儒家“天地大德曰生”教诲与“民以食为天”的谚语,更能证明“以农立国”是重要的法则。沂蒙地区对于许多食物的名称和普通话中的名称是不一致的,比如沂蒙地区的主食煎饼,人们称之为“家宁”;花生称之为“果子”;黄瓜称“黄古”。这些方言词汇反映了沂蒙地区饮食文化的特色。
“杯中乾坤大,壶里日月长”。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悠久、最有特色的文化之一,沂蒙地区拥有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在古代,齐国人尚武好酒,荀子在山东兰陵品尝过兰陵美酒。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二十八年五月由扬州返回任城经下邳来到沂蒙地区的兰陵,饮兰陵美酒后作《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还有在民间盛行的酒俗等,这些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多彩斑斓,韵味十足,向人们展示了沂蒙文化厚重与独特的内涵。
(二)道德伦理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世界万物体现的道德伦理有不同的看法。由此而形成的不同心理状态和风土习俗都会呈现在方言中。“仁”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强调众人要友爱相处,团结互助,以达到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这些思想也包含在沂蒙方言中,沂蒙地区称伯父为“大爷”,伯母为“大拧(大娘)”,外婆为“老拧”,显示对长辈的尊重。“妯娌意合家不散,兄弟团结能移山”“仁心是杆秤”,反映了沂蒙人们盼望家和邻睦、与人为善、广结朋友的心愿。
沂蒙地区是中国山东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中二十四孝中的七孝故事发生地域都在沂蒙。沂蒙地区在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形成了孝文化,如清明的前一日为“寒食节”,沂蒙人民每家每户都要到祖茔上添土拜祭,被当地人俗称“祭春”,以表示对先辈的感恩和怀念情感。儒学思想与沂蒙地区的大众文化相结合,在方言词汇和俗语中大量体现出来。“君子好义,小人好利。”(兰陵)“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沂水)“没事帮一口,比有事帮一斗要强。”(兰山)这些都体现了沂蒙人民的善行美德。孝文化对沂蒙人价值观念的确立、整个地域的稳定、百姓品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民俗文化
地域方言与当地民俗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地方百姓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古至今,众多的方言词汇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例如,在婚俗里男女结婚要经过“合年名”“过红”“下福字”等,才能最终被双方父母认可。“合年名”即男女双方首先要看男女八字是否相合,八字就是人的属相,如“白马配青牛”“羊鼠一旦休”“更鸡怕仙犬”“猪猴不到头”“龙兔泪交流”等,这些都是不合的属相。在八字相合的情况下,女方的父母认为男方合适便可“过红”。“过红”很讲究,过去是带着几件衣服鞋袜和红包袱皮等,再加上松柏枝和两棵大葱,用红绳子把两根大葱扎好,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即成亲家。成了亲家,就要“下福字”,这时由男方买结婚时用的衣服和化妆品之类物品,送给女方。“过红”“下福子”两家都得各摆酒席请媒人,并叫亲友陪席,这些环节完成后,男方和女方选定良辰吉日方可完婚。
(四)曲艺文化
沂蒙戏曲文化是沂蒙方言的一朵奇葩,是山东文化宝库的一块宝石,是研究方言的重要资源。沂蒙地区的曲艺主要以柳琴戏为主,柳琴戏的沂蒙方言名称为“肘鼓子”,也叫“周姑子”,起源年代无从考证,但最早的起源地是在兰陵的友期庄,原名“肘鼓庄”。柳琴戏作为沂蒙文化精髓的品种,是山东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戏曲中的歌词语汇都包含着沂蒙方言词汇、语句,反映民风民俗、地域特征。比如“馒头”叫“馍馍”;“不知道”称“知不道”;“很好”称“怪好”。在戏曲中表示惊叹称“俺的(dei)个天来”;表示感叹称“哎西”;去田地干活称“下湖”;聊天称“拉呱”等。
四、结语
方言的挖掘离不开对文化的考察,沂蒙的地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民众话语体系之内,沂蒙方言与其地域文化紧密联系。沂蒙的地理环境、佛道二教、人口迁徙、战争冲突等影响了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方言也反映了沂蒙人生产、生活的基本情况。沂蒙地区的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积淀对现代沂蒙人的影响依然深远。深入研究沂蒙方言有利于挖掘该地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利于沂蒙文化产业化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
[1]严飞生.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6.
[2]钱曾怡,蔡凤书.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与山东方言分区[J].中国语文,2002(2):142-148.
[3]孟繁杰.儒佛道三教与山东方言[J].泰山学院学报,2003(4):100-103.
[4]马静,吴永焕.临沂方言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3.
[5]时洪艳.鲁西南方言探微[J].文教资料,2011(34):40-43.
[6]曹数基.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16-27.
(编辑:徐永生)
On the Origin,Characteristics of and Regional Culture Reflected by the Dialect of Yimeng Area
YOU Jun-yo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The dialect of Yimeng area came into what it is by virtue of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history,culture,migrants and wars.In its long formative process,the dialect has take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iseness,a transitional language,comprehensiveness and simplicity.In order to protect and use the dialect,and to explore the regional culture reflected by the dialect,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how the dialect is reflected in local food culture,ethics and morals,folk culture,and folk arts.
dialect of Yimeng area;characteristics;regional culture;connotation
H 172
A
1671-4806(2017)04-0106-04
2017-05-17
由俊勇(1992—),男,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历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