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不确定性论题看英汉隐喻互译
2017-03-11陈卉
陈卉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65)
从翻译不确定性论题看英汉隐喻互译
陈卉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65)
根据翻译不确定性论题,同一源语文本可以有多种的译文,各种译文虽然与原文相符,但是译文之间却是不一致的。翻译不确定性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翻译理论与实践。在英汉隐喻互译实践中,两种语言由于本体论承诺不同、社会文化语境差异等因素,所以存在多种不确定性,翻译时可以保留隐喻形象与意义,可以只传递原文的隐喻意义,可以在译文中重建形象以保留原文隐喻意义,也可以重新组合形象与意义。
翻译不确定性;英汉互译;隐喻
一、翻译不确定性论题
根据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论题,在彻底翻译的条件下,也就是排除任何社会历史文化等非翻译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两个说英语的语言学家来到原始丛林中,对当地的土著语言进行记录与研究。两位语言学家所编撰的“不同的翻译手册与全部的言语行为倾向相容,但它们彼此之间却是不相容的”[1]。蒯因后来又对此做进一步的解释,“两本相互竞争的翻译手册规定同一个丛林语句的对应英语译句,但是这两个译句在英语语境中却存在不可互换的可能性”[2]。简言之,翻译不确定性就是同一语言事实或文本可能存在着的不同翻译,这些翻译均与原语或原文相符,然而它们彼此之间却是不一致的。有学者批判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理论“走了斜道,是蒯因船上一块腐烂的木板”[3],与我们日常的翻译实践关系不大[4],“将其作为翻译实践的指导思想是有害的”[5]。但是,更多的学者借鉴这一论题,对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成晓光借鉴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来讨论文化的可译性问题[6];彭爱民将翻译不确定性论题用来讨论翻译标准的多元性、模糊性,翻译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翻译理论与策略的多变性[7];武光军认为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给翻译研究带来新的角度[8]。本文将根据这一论题来讨论翻译实践中英汉隐喻互译的不确定性。
二、翻译实践中英汉隐喻互译的不确定性
隐喻(metaphor)是指以词或短语的非常规用法来描述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源自希腊词“metaphora”,该词意指“转换”或“变化”。是“由宇宙意义向引申义的转移”[9],即对语言常规意义的偏离。“最上乘的隐喻是通过表明某一词汇的字面意思与其所暗示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唤起一种复合词意的和构成新词意的内心反应。”[10]隐喻的这种对常规的偏离是为了突显语言表达,以达到前景化(foregrounding)的效果。[11]德里达认为,“语言原本具有隐喻性”,“隐喻是将语言与它的起源联系起来的特点。”[12]隐喻具有修辞学和诗学的功能,是名词的转换,要按照活动来定义。[9]隐喻普遍地存在于语言之中。“隐喻常常被当作解释使用”[13],在同一种语言内解释两种事物的相同性质,对隐喻的翻译就需要将这种解释扩展到目标语中。纽马克认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的翻译复杂多变,根据语境,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14]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与不同的价值观给英汉两种语言打下深深的烙印。翻译具有不确定性,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互译需要从理解隐喻着手,而理解隐喻要从认知的角度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汪堂家认为,要想解释隐喻,首先要对其进行哲学理解,这是先决条件。[15]在英汉隐喻互译时,要考虑两种语言不同的本体论承诺,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内在思维差异,还有诸如社会文化因素等多种不确定性,采取一并保留形象与意义、只传递原文的隐喻意义、在译文中通过重建形象来保留原文隐喻意义以及重新组合形象与意义等方式。[16]
(一)英汉隐喻翻译不确定性案例分析
本小节将例举典型案例,分析英语隐喻的汉译表达。
例1:
“a dog in themanger”
译文一:“马槽里的一只狗”
译文二:“占住茅坑不拉屎的人”[17]
“A dog in amanger”字面意思是“马槽里的一只狗”。译文一按字面意思翻译,而译文二则为“占住茅坑不拉屎的人”。前者出自杨苡翻译的《呼啸山庄》第十章,后者来自刘一之等翻译的《儿子与情人》第十三章,两段原文均与恋爱相关。狗与马槽本是两个不相干的事物,狗在马槽里是位置不对,占了马的位,影响马进食。译文一采用保留原文的形象和意义的方法,较好地表达说话者伊莎贝拉与凯瑟琳之间的恩怨纠葛,即自己的心上人希斯克厉夫喜欢的却是听话者凯瑟琳,自己的嫂子。伊莎贝拉将凯瑟琳隐喻为狗,占据本该属于自己的马槽,明显带有醋意。译文二由于说话者保罗对克莱拉没有真情,在与对方交谈时他明显地带有一种厌恶的情绪。采用重建形象以保留原文隐喻意义的翻译方法将原文“Love’s a dog in amanger”翻译为“爱情就像占住茅坑不拉屎的人”,明显比保留原文形象意义感情色彩更浓,这正与说话者的厌恶情绪相吻合,保留情感上的翻译意义。
英文中几种动物的隐喻可见以下三个译例。
例2:
1)“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2)“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鼠)
3)“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
在英文中,教堂的老鼠意味着一无所有;兔子是最胆小的;马的力气很大。但是对应的汉语却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意。在中国,教堂是在近代由西方传进来的,所以教堂老鼠在中国文化并无特别之意。而兔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智慧与机敏,老鼠才是最胆小的;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体系中,牛是农夫重要的耕田工具,大力的是牛,而非西方商业社会的交通工具马。这种由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隐喻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重塑形象以保留意义,如“胆小如鼠”“力大如牛”,或者采用只传递意义的方法,如“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英文中颜色的隐喻请见如下四个例子。
例3:
1)A yellow dog(可鄙的人或卑鄙的人)
2)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他太怯懦了,而不敢起来抵抗)
3)in a bluemood(情绪低落)
4)Iam feeling ratherblue today.(我今天格外郁闷)
英文中“yellow”表示卑鄙或怯懦,汉语的黄色可能指生病肤色不好而没有上述贬义之意。“blue”在英文中表情绪低落、郁闷,汉语的蓝色却无此喻意。因此,英译汉时找不到合适的载体,而是通过只传递意义的方式直接表达原意。
颜色隐喻这种文化差异性是由于它本身属于感觉材料的第二性质(secondary qualities)所造成的。第二性质不象第一性质(primary qualities,如固态、广延、动静及形状等)那样是基本的,人类共享的,第二性质的存在离不开心灵,因此是主观的,受人的心灵影响,而人的心灵又受到各种外在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18]
(二)汉英隐喻翻译不确定性案例分析
汉语的隐喻在翻译成英文时也存在多种不确定性。例4:
爸爸是儿子的靠山。
The father is the son’s shelter/harbor/back/pillar/ pillow.[19]这一例汉英隐喻翻译采用的是在译文中重建形象的翻译方法。英语中,“mountain”为什么不可以解释为汉语“靠山”这一隐喻源域?我们先来看一下“mountain”一词除“山脉”之外的字典释意:1)一大堆、大量:“You big disgustingmountain of flesh!”(你这个讨厌的大块头!);2)(商品的)大量积压、过剩:“The beef mountain now stands at more than 70,000 tons.”(积压的牛肉现已达7万余吨。[20])由此可见,“mountain”一词在英文中多为贬义,而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靠山”比喻足够强大的,可以凭借和依靠的人或势力,是褒义的。因此“汉语喻体‘靠山’与英语喻体‘mountain’之间没有寓意相似点”[19]。而其它几个单词shelter/harbor/back/pillar/pillow均可对应汉语“靠山”的隐喻之意。以上五个译文的源域,虽然都可与“靠山”对应,但还是可以根据语境,选择不同的译文。“Shelter”指隐蔽处、有空间结构的地方,“harbor”表示避风港、躲避处。如果“靠山”的翻译意义指的是家一样的安全感,可以选用这两个词。“Pillar”指栋梁、台柱,“back”指人的身体部位或椅子的靠背。如果翻译意义表示支持和力量,可选用其中之一。但如果表示舒适感,则可用“pillow”。
例5:
1)“……战罢沙场月色寒。”The cold moon lightens the field after a battle.
2)“……偏奏苦寒声。”Even the instrumentsmade sounds bitter and chilling.
3)“……香寒解夜醉。”Sent cool incense that eased my drunkenness.
4)“……幽州白日寒。”…where the sun looks pale and cold.[21]本例四句中国古诗中的“寒”分别根据语境译为“cold”“cool”“pale and cold”和“chilling”。第一句与第二句采用保留形象与意义的方法,将“寒”直译为“cold”或“chilling”;第三句用的是重塑形象的方法,因为这里的语境带有舒畅与开心的意味,寒香缓解夜醉,而前面两个词均带有消极的意义,不能表达此处的意境;第四句采用重新组合的方式,以“pale and cold”来对应“寒”,更加生动、确切地表达原作的诗意。
例6:
“冷笑”(《红楼梦》)
sneeringly/coldly/wryly/an unnatural little laugh/huffily(David Hawkes译)
红楼梦不同章节里黛玉的“冷笑”在霍克斯笔下分别译为“sneeringly”(第七回)、“coldly”(第二十回)、“wryly”与“an unnatural little laugh”(第二十九回),以及“huffily”。不同章节的“冷笑”表达黛玉在特定语境中刻意掩藏自己不同的内心感受,或冷漠,或嘲笑、挖苦,或不满、不屑。
在第七回中,由于黛玉嫉妒宝钗,虽然得到宝钗母亲薛姨妈的礼物,但仍然找借口发泄对宝钗的不满,就故意说礼物是别人挑剩下的。此时的“黛玉冷笑道”翻译为“said Dai-yu sneeringly”(冷笑、讥笑、嘲笑、轻蔑及鄙夷地做某事),采用的是只取原文隐喻意义的方式。在第二十回,出于相同的原因,嫉妒,面对史湘云挑战她不敢揭宝钗的短处,黛玉再次冷笑,表达冷漠与不屑之情。“黛玉听了冷笑道”被译为“said Dai-yu coldly”。译者选用“coldly”,虽然未将“笑”译出,但是在语境中已保留原文隐喻的形象和意义。第二十九回第一处,还是黛玉嫉妒宝钗。“黛玉冷笑道”译成“said Dai-yu wryly”。表达黛玉挖苦、讽刺宝钗对别人所佩带的饰品特别上心之意,比较符合此处的情节,采用的是传递原文隐喻意义的方式。第二十九回第二处是黛玉对宝玉不满,包括宝玉向别人提亲以及宝玉对她的发泄。“黛玉听说,便冷笑两声”英译为“Dai-yu gave an unnatural little laugh”。译者通过解释的方式来传递原文的隐喻意义,将此处的“冷笑”译为“an unnatural little laugh”(不自然的笑),较为生动,也符合原意,表达说话者“欲说还休、欲罢不能”[22]之意。第五段是黛玉对史湘云有醋意,黛玉说话中带着“不屑”与“傲慢”。“黛玉听了,冷笑道”译为“said Dai-yu huffily”。译者将此处的隐喻译为“huffily”(生气、发怒),只是保留“冷笑”背后的怒气,而没有译出原文中的隐喻表达。
三、结语
翻译究竟要译什么?何自然认为,根据语用学的观点,无论译者怎样翻译,怎样处理译文,只要它能够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那就是可行的。[23]本文的隐喻案例分析表明,英汉隐喻互译可采取一并保留形象与意义、只传递原文的隐喻意义、通过重建形象来保留原文隐喻意义以及重新组合形象与意义等方式,具体策略的选择要根据语境的表达需要。这充分说明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翻译的本质,提高翻译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QUINEW V O.Word and object[M].Cambridge,MA:MIT Press,1960:27.
[2]QUINEW V O.Pursuit of truth[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48.
[3]KIRK R.Translation determin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xxi.
[4]李文革.西方翻译理念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11.
[5]吕俊.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一个译学中哲学误读的纠正[J].上海翻译,2012(2):2-6.
[6]成晓光.蒯因“翻译的不确定性”再思考:兼论文化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J].当代外语研究,2014(6):109-113.
[7]彭爱民.蒯因不确定性论题解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 (2):52-56.
[8]武光军.奎因的翻译哲学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 (1):79-84.
[9]保罗·利科.活的隐喻[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7-14,258.
[10]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11.
[11]LEECH G,M short style in fiction: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2nd edition)[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7:23.
[12]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93.
[13]E.C.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中的类比[M].黄华新,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02.
[14]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87-96.
[15]汪堂家.哲学的追问:哲学概念清淤录之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96.
[16]陈卉.蒯因的翻译不确定性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启示[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99.
[17]张蓊荟.认知视阈下英文小说汉译中隐喻翻译的模式及评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86-87.
[18]LOCKE J.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119-120.
[19]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9.
[20]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21]王宇宏.英汉语通感隐喻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32-133.
[22]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7.
[23]何自然.翻译要译什么?翻译中的语用学[G]//罗选民,屠国元.阐释与解构:翻译研究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3:36.
(责任编辑:白琳)
Metaphor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sis of Indeterm inacy of Translation
CHEN 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
According to Quine’s“Indeterminacy of Translation”,different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same source textmay be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The thesismakes us reflec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different angles.Metaphor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s indeterminate,because of the two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ontological commitments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features.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clude retaining both image and metaphoricalmeaning,retaining only metaphoricalmeaning,reconstructing a new image to retain originalmetaphoricalmeaning and recombining image and metaphoricalmeaning.
indeterminacy of translation;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metaphor
H059
:A
:1674-2109(2017)02-0031-05
2016-08-22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S076);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4SKF07)。
陈卉(1969-),女,汉族,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哲学与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