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2017-03-11郑良光

兰台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书库古籍文献

郑良光

(汕头市图书馆 汕头 515041)

图书情报

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郑良光

(汕头市图书馆 汕头 515041)

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宝贵遗产。针对影响古籍保存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建设古籍文献数据库,方便读者科学、便利地利用古籍文献,并以汕头市图书馆的实践为例进行探讨。

公共图书馆 古籍保护 古籍数据库 古籍书库

一、引言

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历史的绵延和岁月的流逝之后,见证世事沧桑的古籍益发显得弥足珍贵。作为储存历史记忆和人类智慧的公共图书馆,如何保护好中华古籍,如何担当起服务大众的历史责任,如何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是面临且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影响古籍保护因素分析

1.自然气候因素。气候对于古籍的保存影响很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古籍保护措施。南方地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有时相对湿度会高达100%,温度也大多在20℃—35℃之间,这种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霉菌的繁殖与生长,古籍常会因纸张纤维素的酶降解和霉菌分泌的色素而发生霉变,并形成色斑。而北方地区由于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相对而言阴冷且又干燥,极易导致古籍纸张脆化,因此根据本地气候特征变化及规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古籍保护与管理对策尤为重要。

2.虫害因素。害虫是古籍的大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影响古籍的害虫多达十余种,如毛衣虫、书虱、烟草甲、药材甲、黑皮蠹、档案窃蠹等。它们往往通过在古籍上蛀蚀成条状或树枝状的虫道,使得缺字少词,影响使用者的阅读与研究。从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由于受理念、经费等因素制约,大多数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没有建立封闭式古籍专业书库,在实际保护过程中各图书馆则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包括放置樟脑丸、定期通风等,或者采取熏蒸法、气调杀虫法等常规杀虫方法,甚至还会通过晒书以驱除湿气,然而在实际效果中均不太理想。如今虫霉的泛滥依然是公共图书馆特别是沿海地区公共图书馆古籍收藏的大敌,许多古籍已经缺边少页,伤痕累累,不少古籍面临着被虫蛀、霉变等窘境,有的已经无法翻阅,急需抢救性修复。

3.空气污染因素。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给各地带来了较大的空气污染等问题。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报告《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能源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显示,当前我国空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在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以PM2.5、O3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空气污染日趋严峻[1]9-15。并且随着机动车辆迅猛增加,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特征正在由烟煤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NOx、CO呈加重趋势,有些城市已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多地出现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2]18-21。

由于不同地区大气构成物各不相同,因此空气环境的构成要素分析也是公共图书馆在古籍保护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这些存在于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它们对古籍有着较强的腐蚀作用,给公共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应结合环保部门的相关研究报告制定适合于自身的古籍保护策略。

4.光照因素。阳光直接照射对于古籍的损害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阳光中波长在0.04微米左右的紫外线对古籍影响尤甚。这是因为古籍所采用纸张原料大多为植物纤维,化学成份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易发生氧化反应,在光的作用下加速其氧化作用,生成容易粉碎的氧化纤维素,使纸张的机械强度,包括抗强度、耐破度、耐折度、撕裂度等,大大降低。

目前,国内很多公共图书馆由于缺乏古籍专用书库,珍贵的古籍大多存放在普通阅览室中,由于缺乏必要的防护条件,阳光有时会直接照射到古籍上,给古籍纸张带来极大的伤害,另外在照明灯具的选取上也未选用无紫外光线的特殊照明灯具,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古籍的寿命。

三、因地制宜开展古籍保护

1.建设古籍专用文献室。201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3],对“古籍书库的建筑、消防、安防、文献保护和安全相关的基本条件以及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的温湿度、空气净化、光照和防紫外线等”都提出了相关要求。尽管《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为非强制推荐性标准,但从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4]82-88和有利于本地珍贵古籍保护的理念出发,公共图书馆应严格按照《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地设立古籍专用文献室,根据需要配备古籍修复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从而有力解决公共市图书馆在古籍保护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和困扰。

2.建设恒温恒湿古籍书库。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是改善古籍储藏条件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古籍书库24小时按照《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规定的温湿度标准运行的技术保证,按照基本要求,书库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6℃-22℃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恒温恒湿古籍书库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防止潮湿、高温、强光和空气污染等外界因素对古籍文献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持文献纸张的最高强度和柔韧性,有利于延缓文献纸张的老化变质速度,遏制虫、霉等有害生物的生长繁殖,而高度密封的环境则隔绝了空气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古籍的腐蚀作用。恒温恒湿古籍书库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可从墙体的厚度、填充墙体选用的材料、书库窗户数量与面积、采用环廊建筑形式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书库自身的隔热性能以及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与能耗节约等问题。由于许多图书馆在基建时,没有考虑建设恒温恒湿古籍书库建设的问题,因而很多图书馆古籍书库是在原有普通阅览室基础上改建而成,因此必须对原有墙体进行加厚处理。据相关测算,240mm砖墙的热阻值为0.343,370mm砖墙的热阻值为 0.529,490mm砖墙的热阻值为0.700,620mm砖墙的热阻值为0.868[5]142-144。由此可见墙体越厚,热阻值越大,因此建议墙体厚度应大于490mm以上,最好达到620mm,以便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

3.攻防并重防堵虫害。虫蛀侵害对于纸质文献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造成文献信息的永久缺失,无法复原。针对易发生虫蛀现象的特点,公共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环境与条件,考虑配备相关配套的古籍保护设备与药材,如中药灵香草、防蠹纸、樟木书柜、低温杀虫冷冻柜、非接触性扫描仪、书柜吸尘器等。低温杀虫冷柜是物理灭虫的主要手段,温度可控制在零下40℃左右,将古籍置于在该温区内,使蛀虫的有机体冰冻和结晶,受到机械损伤、脱水和生理结构的破坏,从而使昆虫的组织和细胞产生不可复原的变化,而且对图书纸张和字迹无不良影响,对人体亦无毒无害等优点。另外,中草药灵香草等药材,味道浓郁、温和不刺激,环保无毒,能有效地防止书库虫蛀现象的发生。除了放置中药灵香草、樟脑丸之外,图书馆还可在每册古籍中间放置一张防蠹纸,可以起到防蛀、灭虫、隔绝虫害传播的良好效果。这些措施有效地抑制了虫蛀现象在书库的蔓延,基本杜绝了虫蛀对古籍文献的破坏,同时对书籍和人身安全均无不良影响,值得借鉴和推广。

4.完善古籍管理制度。古籍一旦损毁是无法复原的,因此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过去古籍书库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常常布满灰尘,造成古籍受损严重。可喜的是,2013年颁布的《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对于图书馆古籍书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但我们仍需要看到,该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由各单位自行决定是否采用。公共图书馆应以《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为依据,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古籍书库,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如温湿度的监控,定期清扫书籍,做好书库及书柜内的吸尘除尘,完善古籍出入库手续的审批,安装消防感烟探头和火灾报警信号系统,安装自动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有条件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可在各省古籍保护中心支持与协助下建立古籍修复室,完成本地古籍文献修复,建立修复档案,并定期上报省古籍保护中心。

5.建设开发古籍数据库。俗话说:“纸寿千年”,古籍的寿命既是漫长的,也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不断变化,古籍也在逐步地酸化、老化与变质。针对古籍面临的破损、酸化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数字化、缩微等高新科技在古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数字化后的古籍,读者利用电子阅览器就可以远程阅读,而不必非得到馆阅读,不仅有效避免了磨损,同时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把古籍的社会价值、史料研究价值发挥到最大。公共图书馆古籍数据库的建设,应在全国统一的编目和索引规则指引下完成古籍的编目著录工作,使古籍数据库具备基本的检索功能,在字符集的选取上应采用Unicode以解决生僻汉字的录入与显示问题。公共图书馆可考虑手工录入全文,以利于读者检索、复制与阅读,缺点是工作量大,且录入错误机率较高;也可考虑把古籍扫描成JPG或者其他格式的图片文件保存在数据库中,读者可以原汁原味地欣赏,缺点是无法检索且静电扫描会对古籍文献产生较大的破坏。当前古籍数据库的制作模式一般是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四、促进古籍合理利用,展现中华古籍魅力

1.大力宣传古籍保护理念。公共图书馆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古籍保护指导方针,通过多手段、多渠道、多途径宣扬古籍保护理念,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一方面通过报社、电视台、网络、微信公众号等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古籍保护理念;另一方面通过中国文化遗产日、寒暑假等重大节庆假日期间开展古籍体验活动,在大众中普及古籍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古籍保护的氛围,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2.推动古籍阅览室开放。部分公共图书馆将本馆珍藏的古籍文献作为稀有文物,轻易不愿对读者开放,这有悖于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理念。公共图书馆可以整合本馆古籍文献和地方文献,通过对普通阅览室进行改造设立古籍阅览室,开放普通古籍、地方志古籍、碑帖字画、民国文献、书目文献等资源,持证读者经许可后提供古籍查询与阅览服务。为了在古籍保护与古籍利用上找到平衡点,公共图书馆可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推进古籍合理利用。原则上讲,古籍通常情况下不提供复制服务,若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可提供受限的文献复制服务。一般而言每位读者最多只能复制每册文献的三分之一,若是善本、拓片、书画、手稿等,最多只能复制五拍(拍是指线装古籍为相邻两页码的各半个页码,普通书为两页)。若读者需要对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操作,以便更好地保护古籍,公共图书馆只许可不用闪光灯的拍照或冷光扫描二种途径。

3.举行古籍体验活动。为使读者近距离地了解古籍,增强古籍保护意识,公共图书馆可在馆内不定期地举办古籍修复与制作体验活动。活动内容包括:(1)古籍展示。即将本馆古籍文献以合理方式开放展示给读者。(2)演示古籍修复技术。即由专业古籍修复师在现场展示传统古籍修复技艺,包括浆糊制作、绫、绢及锦绫托裱等各类材料染制方法以及修补技法、托裱技法、揭裱技法等各类修复的技术,这些技术在读者平时的书籍保护中也具有实用价值。(3)古籍装订现场演示及体验。专业馆员会在现场演示古籍的装订,手把手地教读者制作属于自己的线装书,赠予留念。(4)古籍鉴定。以馆内古籍为蓝本,向读者讲解如何鉴定古籍。(5)开展古籍知识竞答活动。通过设计常见的古籍知识,读者在现场进行抢答。(6)互动交流。古籍修复与制作体验活动使得读者可与古籍修复与保护专家面对面开展交流互动,能够观阅、亲身体验并获取到一手的古籍保护技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4.社会合作推动古籍利用。通过与社会合作,推动古籍走向社会,让更多人了解古籍、学习古籍、研究古籍。以汕头图书馆为例,除在馆举办各类古籍读者活动外,还与汕头地区各学校合作,通过举办“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进校园活动,推动古籍及古籍知识走进校园。目前,已在汕头私立广厦学校、金山中学等校内举办,读者反响效果普遍较好。

[1]吕连宏,罗宏,张型芳.近期中国大气污染状况、防治政策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能源与环境,2015(8).

[2]平措.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

[3]GB/T 30227-2013.图书馆古籍书库基本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05.

[4]王雁行.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为依托建设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3).

[5]杨德福.古籍库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设计[J].制冷与空调,2016(4).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9.23

汕头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智能图书馆建设与古籍研究等。

G255.1

A

2017-02-17

猜你喜欢

书库古籍文献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人梯书库”丛书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我是古籍修复师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