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社区治理的文化路径研究

2017-03-11刘永歌

文化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居民社区文化

刘永歌

(五莲县国土资源局,山东 五莲 262319)

【地域文化】

乡村社区治理的文化路径研究

刘永歌

(五莲县国土资源局,山东 五莲 2623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社区的治理工作愈发重要。探寻适合各乡村社区特色的治理模式成为乡村社区发展的重点,文化路径成为了其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口。立足乡村社区的现实条件,解决乡村社区治理中的矛盾,根植乡村文化认同,以乡村物质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行为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保障,借鉴城市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探索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乡村社区治理文化发展之路,是当前乡村社区治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乡村社区;治理;文化路径

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现在已十余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颇具规模,出现了许多新型小城镇、乡村社区,乡村社区管理与治理理论也在不断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十多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乡村社区管理理论发展为治理理论,成为我国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

一、乡村社区治理的概念界定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逐渐向城镇转移,原有的乡村结构解体。地方政府在统一的规划下,将闲置的、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进行集中处理,筹建了许多新的居民安置小区,乡村社区逐渐发展起来。

乡村社区并不简单地指一排排楼房的区划范围,更多地是指向一群拥有共同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和价值目标的社会群体,不是原有农村行政村的简单合并,而是借鉴城市社区模式由若干个传统村庄通过统筹规划形成的,具有自己特殊的人口结构、管理方式、服务功能,是建立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以及自发的和外生的组织关系。外出务工的农民与留守村中的农民构成乡村社区的主体,原有的邻村居民成为利益关联体,成为乡村社区共同的建设者,这些主体受到风俗传统和民主规范等的约束。

乡村社区治理是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指新的社区居民如何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建设自己的生活社区,实现乡村的健康有序发展。过去,政府对社区的行政化管理过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新时期的社区治理要让乡村社区居民自觉、自发、自主地参与到社区共同体的建设与治理中,利用社区平台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乡村社区的有序发展。

二、乡村社区治理转向的社会条件

乡村社区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本质核心是居民具有较强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鉴于乡村社区混合型的特点,如何增进社区认同,增强社区凝聚力,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重点。思想的问题还需通过文化途径来解决,要立足其原有的社会历史条件,调动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乡村社区治理的水平。

(一)乡村社区治理转向文化路径的现实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和加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社会人员大规模的流动,促使中国乡村社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也出现了农村价值失落、乡村社区文化体系凌乱、农民价值观混乱的现象。虽然乡村社区改善了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其原有的精神生活没有发生质变,面对新形势出现了某种不适。

乡村社区打破了原有以血缘和亲缘为纽带的传统村落格局,使村民关系逐渐疏远。乡村社区源于不同村庄居民的混居,外来村民的不断加入,使得原有的乡土关系不断弱化,加之楼房的封闭状态也让原有鸡犬相闻的开放式庭院生活变得更加僵硬,同时,社区的公共生存空间被压缩,减少了社区居民交流融合的机会。因此,如何让乡村居民和睦相处,转变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提高乡村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重点。

(二)乡村社区治理转向文化路径的理论依据

“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马克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可以展现、确证自己,呈现人性。这种人性的呈现通过文化得以体现,文化能够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2],可见,只有通过文化路径才能解决乡村居民的思想问题,提高其思想文化素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居民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权利,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治理”理念不同于过去的“管理”概念。所谓“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统治力,“管”的成分是第一位的;而“治理”是一种平等合作、主动为之的合力。从管理理论到治理理论乃是管理学的一大发展。在社区治理中,文化治理成为其重要的途径,可使管理理论得到升华。社区治理的文化路径“通过主动寻求一种创造性文化增生的范式实现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与过去政府主导下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直接对文化行为进行干预管理相比,更强调政府主导作用与社会共治的结合,主要通过一系列文化政策与文化制度的安排,借助文化功能来化解社区发展中的问题。[3]

(三)乡村社区治理转向文化路径的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样,乡村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基本力量,应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广大乡村居民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祖祖辈辈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深深地热爱着祖辈的文化,乐于奉献与牺牲,热爱自己的家乡,富有浓浓的乡情,肯为建设美丽乡村积极奉献力量。

三、乡村社区治理文化路径要解决的几个矛盾

乡村社区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影响着乡村社区的和谐建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直面问题,深入探讨。

(一)乡村文化条件不能满足乡村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矛盾

随着乡村经济的日益发展,乡村居民的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乡村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更加强烈,但现实中却出现了一方面乡村社区文化活动参与不足,另一方面居民的文化需求却没有合适的文化供给的矛盾。过去政府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财力物力,公共文化服务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不少农村社区依然存在缺乏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网点,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居民的公共文化生活也相对乏味,这是乡村社区文化治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与乡村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

近些年来,西方文化不断流入中国,影响着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乡村社区建设中,一些乡村大力吸收西方文化,被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外来文化具有较大的侵蚀性,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甚至在有些地区出现了外来文化取代传统乡村文化的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衰为支撑的。因此,乡村社区治理必须立足于自身的传统文化,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特色文化,在借鉴与扬弃的基础上展开文化创新,绝对不能被西方的文化替代。

(三)城乡文化之间的矛盾

乡村社区治理不断学习、借鉴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方法,出现了乡村群众渴求过上城市文化生活而自身不适的问题。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下,如何较好地解决城乡之间的矛盾是乡村社区治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农村是培育发展乡村文化的根源,农民是缔造和呈现乡村文化的主体,他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画卷。可随着我国乡村社区的建设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乡村人居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正在逐步消失。“城市”与“乡村”的融合与对立、“乡村社区”与“传统农村”的纠结与延替等矛盾不断加剧。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乡村居民对自身文化体系的重视不足,没有保护和发展意识,缺乏相应的文化自觉,与城市居民对文化的需求逐步统一,导致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畸形,出现了被城市文化同化的现象。因此,在乡村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应避免乡村社区与城市社区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四、乡村社区治理的文化路径

基于现代乡村社区的基本情况,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乡村社区居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可,认同乡村社区的治理理念,积极投身乡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重点,寻找富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措施,形成一套完善的文化路径体系势在必行。

(一)借助大众媒介传播,提高乡村社区文化认同

社区治理的实质是建立在共同社会生活和公共利益基础上的社区认同。通过乡村社区认同产生的社区凝聚力,可直接影响本社区治理的人员、组织和制度,使其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著名学者曼纽尔·卡斯特认为,社会建构中不同的认同建构过程都会产生与之相对的建构结果。合法性认同会产生一套组织和制度,以及一系列被结构化和组织化的社会行动者,同时也可再生产出合理化的对其结构性支配来源的认同。[4]可见,认同的形成对于治理来说,具有提升认同对象的合法性基础和权威力量的效用,同时,还能够强化认同主体的角色意识。

(二)多渠道融资建设乡村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完善乡村社区物质文化

乡村社区的文化设施是社区文化认同的载体,连接乡村社区各个主体,是乡村居民交流的纽带,为乡村社区认同提供物质保障。基础文化设施在乡村社区治理中直接简单地呈现在社区居民眼中,形象而生动,是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基础。因此,乡村社区治理中要有效地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乡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改变过去政府包办的模式,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吸引非营利组织和慈善性、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加入社区治理中来,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弥补资金空缺,加速乡村社区发展。

(三)加强乡村社区文化制度建设,培育社区特有的制度文化

乡村社区治理既需要加大物质建设力度,更需要变革既有的体制和机制。传统的乡村管理模式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急需将管理体制升级为治理体制,充分调动乡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乡村社区治理制度是乡村社区居民基于平等的社会地位,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断为广泛认同的规则准则,用以民主决策、民主治理的制度体系。我们要加强乡村社区的制度建设,创新社区治理方式,融合多方的意见,不断完善制度,催生优秀的制度文化。使乡村居民在学习、生活、交往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制度文化,逐步发展为全体社区居民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为社区治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传承保护乡村社区传统的文化活动,创新乡村社区行为文化

乡村社区居民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交往中形成的活动文化,称之为行为文化,它反映着乡村居民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乡村社区治理中要整合传统文化活动,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它如社区之“手”,可动态地勾勒出社区精神、社区理想,既能凝聚人心,又能动员群众和抚慰人心。

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是培育社区行为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社区居民在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中,能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逐渐形成乡村社区自有的社会心理和意识,从而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

总之,乡村社区治理核心是社区文化的构建,要以文化认同为灵魂,以物质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行为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保障,借鉴城市社区治理的先进经验,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的熔融互动,协调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和谐共生,探索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乡村社区治理发展之路。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97.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94.

[3]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学术月刊,2012,(5):28-32.

[4]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黄丽灵,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5.

【责任编辑:王崇】

F320

A

1673-7725(2017)08-0202-04

2017-06-05

本文系2015年山东省经营管理科研研究课题“乡村社区治理的文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201514)的研究成果。

刘永歌(1981-),女,山东日照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居民社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远谁近?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