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洪研究陈独秀的特点与学术创新

2017-03-11

文化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革命共产国际斯大林

李 青

【学林人物】

朱洪研究陈独秀的特点与学术创新

李 青

朱洪,1957年出生,安庆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安徽劳动大学哲学系,中共党员。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0年评为教授,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8年至2017年担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安庆师范大学教授、政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新华文摘》2000年第1期全文转载《党史人物研究的一个特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谈陈独秀》;《如果泰戈尔还在》一文2006年被选入山东省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初中语文读本》(第八级下册);央视国际“品书坊”、《光明日报》、凤凰台《开卷八分钟》曾多次介绍其文章和著作;十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凤凰台专题采访;部分著作被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澳洲图书馆以及美国几十家大学图书馆收藏。

其著作曾受到肖克、赵朴初、邓力群、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学术界》2014年第7期以“著名文史学者”为标题刊登其肖像。凤凰台主编何亮亮在介绍其著作《陈独秀的最后岁月》专题节目《开卷八分钟》中,称朱洪教授是国内陈独秀研究专家和领军人物。

朱洪教授研究陈独秀,从学术上看,有如下特点:

1.循环往复。朱洪研究陈独秀,自其生平研究开始,然后研究其哲学思想,再研究其与中国名人、共产国际人物交往,回过头来,重新撰写其人物生平。在补充前苏联解密档案后,第三次改写其生平;等到研究了胡适、刘半农、钱玄同、鲁迅、李大钊等人后,丰富了史料,同时在研究了其他领域之后,断制材料的方法得到提升,第四次改写了陈独秀的生平传记。因此,他四易陈独秀传记,每次都能成为畅销书。第一次,《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被盗版,《人民日报》为此第一次发表了《坚决打击盗版者》评论;第二次,《陈独秀传》一年内被重新再版;第三稿,《陈独秀风雨人生》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第四稿《中共中首任总书记陈独秀》出版几十天,即被《光明日报》等二十多家报纸介绍,并被《深圳商报》连载。

2.史料丰富。朱洪教授曾多次采访陈独秀的小儿子陈松年,曾在郑超麟先生去世之前拜访他。在陈独秀传记中,他出生地在哪里,考秀才的老师情况、岳父去世的时间,江南乡试的考题,小时候代苏州人卖刊物,陈延年、陈乔年的人生道路,与穆耦初的争论,入狱后孙中山营救他、为什么举行二大,二次革命论的来龙去脉,大革命失败的根源,开除党籍的背景,被诬蔑为汉奸的背景,他的个子多高,大革命中为什么脾气大,等等,许多历史细节,都第一次被完整的展现出来。

3.重点突出。朱洪研究陈独秀,不是一盘散沙,所有的问题和题目,都是一个整体。他认为1922年马林提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策略,违背了列宁关于殖民地国家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合作,不能混淆组织的观点,因此是错误的。这个策略由于得到斯大林、布哈林和共产国际的支持,在中国大革命中被全面推行,是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后,陈独秀被开除党籍,都与此有关。朱洪认为,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是解决陈独秀问题的全部锁钥。因此,他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一直围绕这个问题,按专题、分阶段,有步骤的展开研究,撰写了几十篇文章,被《光明日报》《中共党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几十家报刊杂志介绍,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风格。

4.跳出陈独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许多专家学者不同的是,朱洪先生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几十年来,朱洪在研究陈独秀同时,还撰写了与陈独秀无关的二十部著作,发表有关论文数百篇。这些论著,涉及清史、新文化运动史、大革命史、皖江文化史、桐城派研究、《红楼梦》研究、佛教研究等,大多数著作是拓荒之作。这些研究在推动和丰富相关学科的研究同时,与其陈独秀研究相得益彰,形成了朱洪先生独具一格的文风、富有启迪性的思维结构和丰富的学术内涵,而广受学术界及读者的注意。

5.文史哲统一。朱洪研究陈独秀,文风上经历了自文学、历史到哲学的过程。其最早的著作有明显的文学特点,其后的著作,注意历史依据,著作多半采取了小学术体,一般引文加注释,增加了学术性。最近十年,其更多的是推出新论,发表了一批成熟的论文,有过去的述而不作(传记体),改为以论为主(学术论文),体现了其先研究陈独秀的生平,收集史料,到由感而发,由叙述到评论,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朱洪在陈独秀研究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不人云亦云,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深化了陈独秀和早期中共党史问题研究。此举几例:

1.提出中共“二大”是陈独秀召开的针对马林和共产国际的一次紧急会议。过去,没有人提出这个会议是陈独秀针对马林和共产国际的一次紧急会议,其核心是反对与国民党建立党内合作。朱洪教授通过毛泽东没有参加会议,会议乘马林回莫斯科汇报工作的空隙召开,以及参加会议的人员以在上海的中共党员为主,会议的中心是反对加入国民党等,朱洪认为,这是一次紧急会议。他以马林在西湖会议上否定此会议,进一步论证了二大是紧急会议的性质,从而第一次揭示了中共二大的召开背景、历史地位,也因此揭示了陈独秀在中共早期党史上,曾经为中共避免大革命失败所作出的可贵的努力。朱洪还认为,大革命时期,只有“二大”提出了最正确的方针,而“二大”也是这个时期唯一的一次摆脱共产国际束缚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召开的会议。

2.西湖会议是一次执行共产国际错误决议的会议。以往的教科书和文章认为,西湖会议促成了国共合作,对国民革命有积极意义。朱洪认为,西湖会议改变了“二大”提出的正确的观点,全盘接受马林和共产国际的加入国民党的策略,是导致大革命最后失败的转折点。他认为,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在大革命失败的评价问题上,完全按照前苏共、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意见,把大革命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陈独秀身上,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他进一步认为,现在流行的《中共党史》教科书,尽管在评价陈独秀问题上,改变了一些提法,但由于在评价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问题上,仍然遵循了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观点,造成了评价陈独秀的说词与大革命失败原因评价上的逻辑矛盾,从而影响了“中共党史”学科的科学化。

3.共产国际援助国民党的经费大大超过援助共产党,是大革命失败的物质基础。朱洪曾撰文探讨了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援助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经费,认为,由于共产国际援助国民党二千多万卢布,援助共产党仅仅二十多万,加上帮助国民党办黄埔军校等,提供枪炮弹药、军事教官以及红军作战经验、管理方式等,为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等最后屠杀共产党人提供了物质条件。

4.斯大林与中共中央在开除陈独秀党籍问题上存在分歧。在开除陈独秀党籍问题上,过去只知道中共中央开除陈独秀后,共产国际给中共中央电报,叫陈独秀去莫斯科,讨论其党籍问题,朱洪教授撰文进一步揭示出,斯大林在开除陈独秀党籍问题上,与中共中央存在分歧。过去只知道,前苏联在陈独秀开除党籍后,召开了三次中国问题研讨会,朱洪进一步认为,这与斯大林思考是否开除陈独秀党籍有关。斯大林的目的是打击托洛茨基等党内反对派,不在中国大革命失败问题上给托洛茨基等人抓住把柄,而打击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并不是他的初衷。由于李立三等人并不了解斯大林的底线,以打击陈独秀迎合斯大林的意愿,是其开除陈独秀的重要原因。由于陈独秀坚持不去莫斯科,致使斯大林想挽回陈独秀党籍的想法落空。这也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多次在讲话中批评李立三开除陈独秀党籍的一个背景。

5.陈独秀“二次革命论”来龙去脉。在陈独秀“二次革命论”问题上,以往的党史教科书以1923年和1924年陈独秀的两篇文章为依据,证明陈独秀主张二次革命论。现实中,许多同志也长期认为,陈独秀提出了“二次革命论”。朱洪写了长文探讨了陈独秀所谓“二次革命论”的来龙去脉,认为这个理论来源于马林和共产国际的加入国民党的策略。陈独秀主持的“二大”不仅没有“二次革命论”的一点痕迹,而且是反对“二次革命论”的。1925年以后,陈独秀多次要求退出国民党,其本质是与“二次革命论”背道而驰。特别是上海三次工人起义时,陈独秀就明确主张“行向社会主义”。朱洪认为,研究历史人物,不能断章取义,要全面的分析问题。他的这篇三万多字的长文发表后,立即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全文转载。

6.王明、康生为什么阻止陈独秀去延安?过去人们只知道王明、康生污蔑陈独秀是“汉奸”,但未深入去思考其背景。朱洪教授认为,王明、康生污蔑陈独秀是“汉奸”,目的是迎合斯大林反对反对派的斗争,针对毛泽东1937年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除了汉奸的观点,为了阻止陈独秀回延安,而加给陈独秀的汉奸帽子。这是王明、康生为“巴结”斯大林而蓄意诬蔑陈独秀的行为,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康生主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工作,仍然在注释中诬蔑陈独秀是汉奸。上世纪八十年代,党的总书记胡耀邦亲自关注此事,指示有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为陈独秀“汉奸”脱帽。朱洪的文章在《北京日报》发表后,由于深化了陈独秀被诬蔑成汉奸的背景,澄清了陈独秀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中国现代史》等近十家报刊予以转载。

总之,朱洪教授研究陈独秀,驾轻就熟,触手都成文章。看一个教授是不是该学术领域的专家和领头人,不是看其是否发表了某一本著作,某一篇文章,而是主要看该学者或专家是否在该领域提出了一批影响该学科建设和走向的新观点,影响到了相关历史人物的重新定位和客观评价,同时提出并实施了科学化的研究方法,这些,朱洪先生在陈独秀研究中都做到了。凤凰台主编何亮亮先生称朱洪先生是国内陈独秀研究的领军人物,不是虚言。

值得一提的是,朱洪先生到目前为止所发表的有关陈独秀研究文论,只是其研究陈独秀的一部分。其后续的文论,比前期作品更加成熟,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系中共安庆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学报主编、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崇】

猜你喜欢

大革命共产国际斯大林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宛希俨:大革命运动的先驱
三大革命在今天叠加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中共早期领导人与大革命失败前的“二七”纪念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中的共产国际因素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共产国际和苏联对北伐战争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