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2017-03-11李萌
李 萌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临沂 276005)
一、柳琴戏的发展过程
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说唱时期,主要是半农半艺的穷苦百姓在农闲时,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唱的节目被称为"篇子"。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当时的沿途说唱,既有弦乐伴奏,也没有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来打节奏。大概是因为缘于上门乞讨的唱腔,因此,原始的柳琴有快板的味道,是两根弦的,简略而直接,上门乞讨者,要在对方认清自己,并关门以前,拨动对方心弦,获得同情,并驱使对方身体下意识的施舍,这门技艺博大精深,甚至有刀法至高境界迎风一刀斩的意味,其内涵神髓就在于一口唱腔。
第二个时期在清咸丰年间。当时柳琴戏已经专业艺人和班社的雏形,由扮演小生和小旦的"二小戏"和扮演小丑的"三小戏"。因此这种戏也被称作"对子戏"。在其鼎盛时期,很多职业女艺人如"烂山芋"、"金不换"、"一千两"等纷纷出现。她们扮演旦角时会将两腮抹浅红,用黑色或烟色描眉画鬓。她们所用的服装道具也多有了许多变化。她们在长时间的表演中形成了句末委婉缠绵的拉腔。自此,"拉魂腔"基本成熟。
第三个时间在清末民初,柳琴戏已经从城了职业班社,逐渐进入舞台演出时期。最初的班社由七八个艺人,甚至十多个艺人组成,其中有徐州地区的邳县卢家班、睢宁吴克志班、铜山同义班、董四班等。柳琴戏在这一时期的演出形式不再局限于原来单一的"唱对子"和地摊演出的"跑坡",而是慢慢发展成为在庙会主唱的"会戏"、为富人家做寿或办喜事的"堂戏",以及请神敬鬼、烧香还愿的"愿戏"等多种形式。因此,所需班社人员也越来越多,大型剧班慢慢形成,角色行当也越来越完善。
第四个时期柳琴戏慢慢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柳琴戏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约在民国九年前后,由于徐州交通便利,柳琴戏成为在此地变得最为流行。到了解放初期,同义班、常胜班、义和班等多个较有影响的大班社纷纷在徐州市区出现,很多著名艺人如厉仁清、王素秦、相瑞先、姚秀云等也纷纷出现。徐州城内约有十多家戏院比如民众戏院、同兴戏院、群乐戏院、和平戏院等,柳琴戏逐渐成为徐州市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政府的扶植下,柳琴戏得到了迅速繁荣。将原有的零散戏班组成徐州市柳琴一团和二团,后来又扩建为江苏省柳琴剧团。柳琴剧团在党的领导下,上山下乡,为群众送戏上门,每年在基层演出都在300场以上。然而,在"文革"时期,柳琴戏历经磨难,各专业剧团被迫解散。
文革以后,柳琴戏慢慢开始恢复。江苏省柳琴剧团的《大燕和小燕》参加当年10月的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会演,反响强烈。在1979年元月,文化部选调该剧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此后,该剧组又随中央慰问团慰问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战士。1981年,该剧被江苏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上演。因此,柳琴戏的唱腔回响在中国大地。
然而,时至今日,柳琴戏和其他地方戏曲一样,陷入了发展的困难时期,各级专业剧团入不敷出,专业戏曲表演者人数不断减少,职业演员出现断层且后继无人,受众缩小等问题日益明显。
二、柳琴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以及人们审美的迁移,作为地方特色戏剧的柳琴戏,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正在逐步“失宠”。政府扶持不到位,创新活力弱,表演者入不敷出,人才大量流失,戏曲创作和演出市场之间严重脱节等均使得柳琴戏的发展举步维艰。
(一)政府扶持不到位
任何一项文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植,柳琴戏的传承与保护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保护政策也仅停留在发发文件的层面,并未深入贯彻执行。导致当地百姓尤其是对其传承负有重任的青少年对于柳琴戏的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淡薄,从未听过柳琴戏的人不在少数。
(二)创新活力弱
受分布区域限制,柳琴戏不像京剧一类在表演上程式化,也不像梅戏等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完善表演特点。柳琴戏的板式还不够完善,其声腔也没有那么丰富,唱腔模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剧目表演中唱腔旋律和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对方言的理解有模糊性。柳琴戏作为戏种理所应当以戏剧表演传播,但对其宣传层面则太过于集中于戏剧表演,在各种文化在宣传浪潮中不断发展的潮流下,柳琴戏的宣传则相形见绌,在时代飞速发展的状态下,没有进步面临的必定是淘汰。
(三)专业演员后继乏人
老一辈柳琴戏演员相继退休,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台柱子”也不再年轻,由于观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年轻人对柳琴戏感兴趣的少之又少。无论在表演者亦或是观看者层面都出现了后继无人青黄不接的境况。随着艺术院校的戏曲专业的相继取消,让更多柳琴戏的专业演员,艺术人才纷纷转行,造成现在人才匮乏的状态。
作为一方水土的独特产物,柳琴戏正在逐步暗淡,柳琴戏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在这个娱乐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人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关注剧场表演,而是多以电视和网络为中心,柳琴戏要想恢复到其辉煌鼎盛的时代几乎是不可能了。然而,作为中国的非物质遗产,我们仍然需要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保护和扶持。柳琴戏的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使其与时代接轨,重新活跃在舞台之上。
三、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
柳琴戏的学术理论研究缺乏导致其传承的不足,对此,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应当强化对其应有的学术研究,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为柳琴戏充实人才资源。
同时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及丰富传播方式。戏曲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种,要想在飞速发展的文化潮流中稳步前进,不可避免的要加大宣传力度。对柳琴戏的宣传方式有很多,戏剧汇报演出等等。此外,传播方式的不断丰富也能更好的促进对柳琴戏的传承,网络媒体,微信平台等皆是大家触手可及的东西。
任何一项文化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植,通过财政拨款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拓展演出市场,增加柳琴戏在大型文艺汇演等活动中的曝光率。规范柳琴戏的发展制度与趋势,需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其艺术团体搭造必要的平台,从而为其长久的发展提供财政上的保障。
柳琴戏能否发展的流畅,一方面是在于它固有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是看其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柳琴戏内容虽多关于地方特色,但也不能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不仅要时刻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还要关注剧本内容的创新,发展制度的创新等,在不断的调整与整合中前进。
[1]包军红.论柳琴戏起源及艺术特色[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09(2).
[2]闫辉.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A),2012
[3]沈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浙江戏曲(A),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