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教育生态分析

2017-03-11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实务会计专业技能

林 青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教育生态分析

林 青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本文从教育生态角度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的培养。就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宏观生态、微观生态和个体生态、群体生态等生态体系进行剖析,展望教育生态系统下校方引导保障群、教师传导开发群、学生继承开拓群三大功能团的协调动作下,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新方向。

会计;实务技能;教育生态

1 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和教育生态概述

会计专业是技术性、专业性、准则性、法规性都很强的专业,高职会计教育专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会计专业高职教育在传授会计的技能知识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会计职业素养,整个教学中都要时刻注重学生实务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系统养成。所谓实务技能包括实务基本技能、实务核心技能和实务拓展能力。会计职业实务基本技能包括:点钞捆钞验钞、小键盘输入、财务计算器、会计规范书写、财务计算器等基本会计文员技能以及会计基本核算技能;会计职业实务核心技能包括:电算化操作技能、成本、纳税、总账、薪酬、资金等主要会计岗位核算技能及财务管理基本能力;会计职业实务拓展能力包括:预算、决算、监管、审计、内部控制等会计岗位技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几大实务技能的范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会计实务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职业能力的训练、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等等各个方面的整体系统培养。

教育生态学首先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Cremin Lawrence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lcation)一书中提出的。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国对于教育生态学本身的研究相对较晚,国内近几年来对于教育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生态学的在小,初,高中,大学各个层面教育教学的实际应用方面;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应用研究主要侧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等方面。笔者试图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剖析目前高等会计专业实务技能的培养现状,探索新视角,提出会计职业实务技能的新方向。

2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教育生态分析

2.1 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宏观生态分析

教育的宏观生态着重以整体论的观点进行教育教学的系统分析。教育宏观生态主要包括:第一,校方的大生态环境;第二,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的输入;第三,校方对于专业的弹性调控机制;第四,人才和科研教研成果的输出。

就会计这一专业在高职院校范畴内的发展而言,宏观生态即学校对于专业发展的支持和管理。校方对于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宏观生态环境会潜移默化影响会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状态、方向和速度,从宏观层面影响专业实务技能的培养。校方对于会计专业配备的专业任课教师和专职实训老师的会计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会计专业学生实务技能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另外,校方对于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视程度、专业建设的投入经费多少、信息化设备和实务操作软件的购置使用和升级都是判断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程度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校方对于专业建设的协调和管理,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输出的方向、质量和水平的把控,教师教科研成果的良性输出对会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长远的意义,都有利于学生专业实务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2.2 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微观生态分析

教育的微观生态强调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切勿在教学实践中由老师唱独角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微观生态的角度下,编写课程的课程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的评估和效率等构成的整个规范教学环境,教室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环境等都属于教育的微观生态。

会计是一门实务技能要求极高,综合职业素养全面兼备的专业,在教学目标上,若采用传统的单一模式,将学生培养成统一的标准件是远远不够的。会计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和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上若采用注入式教学,教师单方面填鸭注入,忽视学生的主体学习性,势必会冲淡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剥夺,其创造精神也会逐渐消失,对于专业的系统掌握能力会逐渐退化。在教学模式上,单一的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必然会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将老师和学生约束在课堂中,与外界的经济市场环境脱节,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视野相对封闭,创造力和创新力潜力无法施展。在学生的成绩评定上,以往的分数高低一刀切的评定方法已经不适应目前学生专业素养全面发展的趋势了。在以分数论高低的评定模式下,学生会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对于考试的压力和分数的追求,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理解和应用方向产生偏差,学习目的扭曲,导致很多学生只会考试,只会死记硬背,不会运用知识,不会做知识的迁移,前后课程的知识无法形成体系,教学效果极差。最终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实务技能的应用和操作能力不足。

2.3 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个体生态分析

学生作为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个体生态存在差异性,每位同学的专业基础、素质水平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和不平衡。会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方向很多,但每位同学适合且能胜任的岗位确不尽相同,每个岗位所需的实务技能要求和职业素养的具体差异较大。针对这些个性生态的差异,若采用完全统一化的教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只是单纯的教育过程统一标准化。若能通过分析学生个体生态的类型与发展状态,则可根据每类个体生态的区别,扩大有区别的教学方式,适度放大学生的个体个人才能和团队能力。

大部分学校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走向为基础会计学,其次中级会计学,再次高级会计学。这种结构单一且僵化的课程结构难以让学生对于会计岗位形成系统的认识,学生的个体化特性与特长无法得到发挥。会计教学急需与真实会计岗位实务无缝对接的职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提前完成职场会计岗位的实战实习。

2.4 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群体生态分析

教育的群体生态包括的内容很丰富,比如:学校、院系、专业、班级都是正式的官方生态群落。一般来说,正式的群体生态相对来说是很稳定的,变化较少的。这些正式群体生态是基于行政需要和业务分类形成的,因此对于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群体效应影响相对有限。

而寝室群体、学习兴趣小组、虚拟实务岗位团队等非正式的群体生态主要基于性格相投、学习方向、兴趣爱好、专业实务业务的技能需要角度形成的,若能使得这些非正式群体生态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导、有效地激励、良性地发展,对于学生实务技能的提高有着非常强劲的推动作用。有利于群体中成员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特长发展。但群体效应的发挥,群体的职责分配和导向显得尤为重要,若无的话,目标指导和分工协作便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该群体则形同虚设,毫无积极意义。这便需要教师能够站在引路人和向导的位置为团队引领传导专业思路和方向。

3 教育生态系统下,高职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培养的新方向

三大功能团合力为学生实务技能培养创造良好的职业生态环境。所谓三大功能团是指的校方引导保障群、教师传导开发群、学生继承开拓群。

3.1 校方引导保障群

引导、保障群是由学校的领导决策层、管理执行层组成。该功能团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会计专业的实务技能培养形成外部能量的输入,即资金流入;物质流入;资源流入;信息流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市场提出了新零售、新技术、新金融等新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些新方向,会计职业的发展未来更加偏向于电算化、信息化,管理化。因此会计实务技能的发展方向也对于信息化设备,硬件和软件的使用和升级更新需求越来越强烈。校方促使能量由外部向内部输入,多渠道为会计专业争取经费,充足的物质流输入是使会计专业生态系统良好运转的基础。能量除一部分转为资金流外,还转为物质流、资源流和信息流。优秀教师人才的引进调入,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图书资料的累积都能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职业教育教学跟上市场的职业要求,为学生实务技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流引导保障信息及时顺畅的流入,比如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规划,会计专业建设项目,竞赛信息,会计职业发展前景,学科前沿等等。

3.2 教师传导开发群

传导开发群主要由会计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组成。该功能团的关键作用是在实务技能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训老师,在校方和学生之间起到能量流、信息流传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传道授业,传导信息流、开发学生实务技能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传导开发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的复杂角色:作为实务技能传授者,传导学生理解掌握会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形成;作为评估者,评估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开发者,开发学生的职业潜力,在实务技能的训练中不是单纯的操作实现,还要开发学生的职业触觉和技能发展的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现在的学生本身的极具个性和会计职业专业规范要求,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在教学过程中原生基础和素质素养有差异的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不同学生之间的特殊性。因此在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上不能再延续以往传统的初级-中级-高级的财务会计课程模式,而是根据企业会计岗位的分工来设置薪酬、成本、税务、总账、往来等岗位实务技能教学。此种课程结构的设计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差异性和特殊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会计实务技能岗学习和训练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实务技能发展方向,发挥长处,弥补短处。在教学目标上,不再采用财务会计传统的统一标准,而是根据不同岗位的实务技能要求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上不再是纯课堂教学,而是将企业融入课堂,将课堂变成企业,构建仿真模拟的职业生态环境,训练学生的职业业务流程的过程化掌握能力。在方法上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同时,突出学生学和做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学评价上,摒弃一刀切,强调过程化的考核,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同样甚至更加受用。

3.3 学生继承开拓群

职业教育是为谋求某一职业岗位,提高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职业相沟通,相连接的桥梁纽带。学生对于教师给予的知识技能要继承和开拓必须充分利用教育生态的外在功能,才能将培养的学生输出,将学生掌握的实务技能输出,提升会计专业的社会输出和服务功能。

学生以往进行的实务技能教学和实训内容,虽然也是模拟实训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但这些模拟仅仅限于教材和实训资料中,未形成职业生态体系,学生始终认为此过程是非真实的,错了也无所谓,缺乏职业担当,不利于会计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只有在真实的企业环境硬件条件下,真实的实务技能环境,融入真实的职业岗位,职业小组和职业团队,让学生做真账,实务技能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当学生进入了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角色从学生转为职业会计,此时学生的心理必然发生变化,有一种应考,上考场的敬畏感和紧张感。职业责任感油然而生,职业素养也潜移默化的有所提升。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会计岗位,全面锻炼学生的实务技能全方位提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自觉的在工作的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开拓,学会主动学习,从中找到自学的方法,从而自我提升。

(责任编辑:谭银元)

Educational Ecology Analysis o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 Qing

(Wuhan Institu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Wuhan 430050,China)

In this essay, the macro ecology, micro ecology, individual ecology, population ecology and so on are analyzed in the current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new direction for accounting skills training is pointed out, under which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ll work together coordinately in aspects of guarante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practical skills; educational ecology

2016年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16y21。

2016-10-21

林 青,女,讲师,硕士,会计学。

F23

A

1671-8100(2017)01-0078-03

猜你喜欢

实务会计专业技能
高级技能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ODI实务
FDI实务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