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2017-03-11胡晶

兰台内外 2017年1期
关键词: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

文/胡晶

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文/胡晶

水利档案是水利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的重要依据,它真实记录了水利工程从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档案信息的有序整理、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水利档案归档质量和利用效率。

一、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特点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朝着以计算机管理为手段、以信息网络传递为载体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信息载体电子化。从水利档案的保存介质来看,容量大、占用空间小的硬盘、光盘等为水利档案保存提供了便利条件,水利档案的存储介质已经由传统的纸质媒介向电磁介质转变。水利档案从设计到施工和监理所形成的各种文本、表格、图片、声像资料等基本都实现了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二是信息检索自动化。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将水利档案中所承载的知识、技术和成果及时有效地实现开发和利用,为水利行业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能够为水利档案的自动化检索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水利档案的数据库系统管理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输入关键词、主题字等方式实现快速检索,还可以将需要检索的多种条件组合起来查询,进一步提升了档案查询利用效率。三是信息传递网络化。传统的水利档案管理大多采取人工方式,档案管理呈现更多的是封闭式、静态化和相对独立性特点。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水利档案的管理中,使档案管理与网络环境深度融合,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档案借阅、信息发布成为一种常态,计算机网络技术促进了水利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实现了水利档案传递的网络化和信息资源共享。

二、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意识淡薄。受传统水利档案建设服务理念的制约,部分水利档案人员现代信息意识淡薄,面对信息化档案建设常常束手无策。偏重于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等信息化建设,对服务水利业务的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推进缓慢,制约了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2.信息技能不强。水利档案管理人员虽然能够在日常的档案管理中使用计算机,但大多是登记、检索,缺少系统的电子档案归档、检索、编研等信息化技能。多数水利档案工作人员兼职较多,缺少既懂档案又懂信息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员,档案人员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较为薄弱。

3.信息管理较弱。水利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档案数字化专业库房,在水质监测以及水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应用方面,没有及时与水利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相连接,基层水利部门仍然偏重于纸质档案的收集、依靠人员的手工操作。电子、声像以及专业技术档案的收集不够齐全完整,没有开通专门的水利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缺少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缺少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

三、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

1.与时俱进,加强信息化建设领导。推进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重视是关键。在水利系统大力营造与水利电子政务和水利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理念,增加资金投入和复合型人才引进,把信息化纳入日常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成立专门的信息化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从宏观上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需要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循序渐进地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2.注重培训,提升信息化队伍素质。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队伍。当前要坚持管理型人才为基础,以档案复合型人才培育为重点,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各级理论培训、业余进修等,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网络技术,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处理能力,学会一定的档案信息数据采集、数字化处理、信息分析、研究和运行等知识,为水利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加强管理,加快信息化资源整合。水利档案专业性、技术性强,涉及的门类众多,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整合信息资源,才能有效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和规范。一是要完善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二是要强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水利档案的网络、硬件以及系统软件资源。要做好水利档案内网、政务网和Internet网的有效衔接,添置网络设备、档案数字加工设备以及分布式资源数据库。三是完善水利档案互通兼容系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四是要构建水利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可通过设置身份认证、数据备份、访问控制等举措,严格网上档案信息查阅、发布和网络运行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作者单位:杭州市林业水利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水利档案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