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现状及建议
2017-03-11徐宝莲成都体院四川成都610041
□徐宝莲(成都体院四川成都610041)
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现状及建议
□徐宝莲(成都体院四川成都610041)
本文以体育家庭作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现状进行分析。以体育家庭作业的内涵、意义、现存问题、布置原则方法及建议为角度,得出体育家庭作业是体育课的延伸,是联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纽带,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带动全民健身的结论。同时发现体育家庭作业在实践中存在社会认识不足,场地有限,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水平欠佳,监督反馈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体育家庭作业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科学化、生活化的原则,建议相关部门营造氛围,权责分明,提高体育教师素养。为当下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体质
1、前言
自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我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试验以来,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已走过16个年头。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好转趋势,素质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一些健康素质指标方面还存在问题,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持续增加,与2005年相比,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肥胖分别增加了1.94、0.63、2.76、1.15个百分点,超重分别增加了1.56、1.20、2.59、3.4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的体质仍让人堪忧。
当今,全民健身开展的如火如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要求“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扶持和引导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这为居民健身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7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学校体育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课则是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阵地。意见中指出“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体育作业将学生、家庭、社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已逐渐成为每一位青少年的家庭作业之一,成为每一个家庭参与体育运动的催化剂,成为每一个社区运动交流的新风尚。
2、体育家庭作业的内涵
随着体育课程的增多,体育分值的提高,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也不足为奇。体育家庭作业是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素质水平、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制订适合青少年学生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在家庭或社区进行的,以综合性的身体素质、趣味性的娱乐休闲、竞技性的游戏活动为主,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精神和提高素质水平为目的的一种身体练习内容。青少年体质问题关乎祖国的未来,在有限的体育课上,学生难以完全掌握运动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促使学生在课下自觉练习,从而巩固课堂内容,促进学生生长发育。现在的体育家庭作业不仅是学生独立完成,通常也需要家长的监督、协助和评价。
3、体育家庭作业的意义
3.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全面发展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在这一关键点进行适量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运动可促进青少年骨骼、肌肉的快速增长,加速新陈代谢,提高肺活量。体育家庭作业是体育课的延伸,与其说是“作业”,不如说是课外的放松和娱乐。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调整身心,在提高“动商”的同时,培养“情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提高学生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运动的成就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体育家庭作业可逐渐使学生体验到运动乐趣,养成锻炼习惯,让他们真正理解“生命在于运动”的含义。久而久之,运动便成为了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3、联动社会、家庭、带动全民健身
体育家庭作业的形式往往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家长协助完成——学生、家长、教师反馈评价。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发挥着教练的监督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发挥着朋友的陪练作用。体育家庭作业充分利用体育锻炼的“遗传性”,促进“体育锻炼家庭传递链”及“体育锻炼代际传递链”;努力阻断“运动缺失家庭传递链”及“运动缺失代际传递链”。家长想要扮演好此角色就必须掌握一定运动技能和知识,能够指导孩子并和他们一起锻炼。这样的实施过程带动了家长运动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形成全民健身网。
3.4、增进家庭成员感情,构建和谐社会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忙于工作的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家长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轻视内心需求,忽视身体健康,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需要家长参与,这将家长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和健康上,亲子运动有助于增厚感情。
4、体育家庭作业现存问题
4.1、学校、社会认识不足,支持力度欠缺
体育课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社会上轻体育的思想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时内扭转。学校为了升学率,对体育课置之不理,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也可有可无。尽管中央文件对体育课提出了种种要求,学校呈现的课表中体育课的节数也在攀升,但应付检查的现象仍然存在。体育家庭作业的普及性和长期性有待提高。
4.2、设施不足,运动场地有限
政府要求全社会都要为增强青少年体质服务,但在利益面前,很少有体育场馆会为了青少年锻炼而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有校长说道“学校开放场馆和设施,既耗费人力、物力,校方还要承担安全方面的风险,尽管有关部门要求学校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但不是万不得已,学校一般不会开放。”许多运动项目都需要一定的场地,但如今的设施满足不了健身运动的需要,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也大打折扣。
4.3、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学校能否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有一只合格的体育师资队伍是组织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体育教师自身不重视本学科,忽略体育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
4.4、反馈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度差
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关键一环就是反馈与评价。然而,很多学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反馈体系,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这就导致学生在做体育家庭作业中遇到的困难无法及时解决,完成情况不及时评定,学生的积极性不长久,导致家庭作业渐冷。
5、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原则和方法5.1、科学化原则
(1)区别对待,具有针对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体育教师应根据年龄、性别以及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出各具特色的家庭作业。对于小学生,教师应抓住他们爱玩的天性,体育家庭作业要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如与父母进行体育游戏;对于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处于快速变化时期,课业负担重,同时又面临体育中考,教师布置作业时应以身体素质练习和运动技术巩固为主,适量加入体育知识的学习,如蹲起跳15个×3组+跑步5分钟+阅读一篇体育报道;对于中学男生,运动欲望较强,教师可增加竞技性,如周末与同学进行一场篮球赛;对于中学女生,教师要注意她们心理变化和生理期的保健,如跳绳1分钟×2组+健身操5分钟;对于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可适当增加运动负荷,而对于运动能力稍弱的学生,需布置其力所能及的内容,决不可盲目增加运动量。
(2)把握负荷,循序渐进。
机体对适宜的负荷产生适应,但如若负荷过小,不能引起机体必要的应激反应;而在过度负荷作用下则会出现劣变反应。[8]教师要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明确负荷的评价指标,同时教会学生通过本体感觉把握运动负荷。布置作业时需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5.2、生活化原则
体育家庭作业可灵活安排内容,除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练习,应增加生活娱乐元素,如家庭集体骑行、郊游、登山、游泳、放风筝、打球等。作业内容不仅是身体练习,还可拓展到体育知识,体育赛事观看。教师可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和假期时长布置家庭作业,内容要便于实施,如克服自重的肌耐力训练即可在家中的瑜伽垫上完成。
5.3、建立反馈评价机制
实施体育家庭作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反馈体系应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整个过程必须是双向反馈和监督。在过程中需进行测试和评价,定期举行相关竞赛,有利于改进和完善,以得到个体身体练习的锻炼效益。
6、建议
6.1、强化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
体育家庭作业不同于主科作业,想要改善人们轻体育的思想认识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教育部门应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制定地方硬性文件,新闻媒体也要积极响应,为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实推波助澜。
6.2、建立考核监督体系
行政部门应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将体育家庭作业纳入学校考评中,按一定比例算入体育教师绩效考核中,如若发现虚假伪造行为,严惩不贷。
6.3、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家庭作业的实施情况。教育部门应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加强其专业技能,树立其终身学习意识。一年一度的“国培”计划中,可将如何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纳入培训内容。
7、结语
学校体育是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基础,实验研究均表明,适当的体育家庭作业可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增强运动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简单有趣的运动方式,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和父母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掌握更多的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使有限的体育课得到有效延伸。
[1]教育部.教体艺(2011)4号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Z].2011,2.
[2]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Z].2016,10.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Z].2016,4.
[4]李佳川,孙洁,唐金根.对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育家庭作业相关问题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28(5).
[5]张前锋.东莞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与管理之家庭体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5).
[6]侯珂珂.体育家庭作业能否交出合格答卷[N].光明日报,2013,7,31.
[7]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8,6.
[8]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G807
A
1006-8902-(2017)-05-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