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的困境与出路

2017-03-11陈文灿赵海萍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西双版纳6661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素质教育学科

□陈文灿赵海萍(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西双版纳666100)

高校体育的困境与出路

□陈文灿赵海萍(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西双版纳666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体育在教育的道路上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培养了一批批现代化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校体育却并没有受到教育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现实中,高校体育的发展已遇到很多困难,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笔者分析高校体育在现代教育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化解高校体育困境的方法。

高校体育困难出路

前言

2013年教育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教授针对普遍学校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从教育评价、办学条件和社会文化三方面论述了学校体育目前面临的困境;卢元镇教授也对此情况进行了归纳,学校没有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政策、中小学体育课被挤占、学生运动竞技不能纳入国家竞技赛制等因素都是高校体育面临的困境,然而现实中,高校体育面临的困境不仅这几个,还有教育制度、体育理论与实践矛盾等方面的。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高校体育面临的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方法。

1、高校体育的现实困境

1.1、大学体育功能的弱化

当代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就是体育课程,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增强自身体魄,促进自身健康,提高综合素质是体育公共必修课的主要目标。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但是从高校体育的实际进行情况来看,大学体育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甚至与之前相比也远远不如。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部门科学的公布了全国大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肺活量、速度、耐力等素质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速度、肺活量基本上呈现出连续20年来下降趋势;当今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任然下降速度加剧,在实施素质教育多年的仍然还在发生,值得深思。高校体育实施效果不理想,大学体育的基本功能都没实现,何谈强国强民?何谈民族文化的传承?何谈民族强盛?

1.2、大学结构的不平衡,导致素质的体育失衡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我国大学对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十分关注,注重大学间竞争性的能力、大学所处的核心地位的能力、长期作用的能力等方面;特别强大化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间接弱化了大学的体育功能,一些教育专家学者认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和学科纪律三个方面;也有研究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大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能力;然而这些都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如果大学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这些领域有所作用的话,那高校体育明显欠缺这方面的表现能力被排除学校的主要位置,入不了专家学者和高校管理者的法眼。

高校核心竞争力注重人才能力的培养,降低了人的质量要求,缩小了人的素质内涵,导致最后的“人才”普遍存在“质量问题”。大学要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的教育要怎样发展?如何规划培养“人才”之路?笔者认为高校在德、智、体三方面重视一方面就意味着削弱另一方面,在一方面加大投入必然就会对另一方面的投入造成影响,造成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不够完善。过度强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必然导致高校其他职能体系受到抑制,高校体育就是其中之一。

高校是国家的最高教育机构组织,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文化素质、适应社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为合格,才能使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学生的培养才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建立的前提。一切违背学生的培养与发展而片面追求形式化的高校地位与竞争,就失去了高校教育的意义。

1.3、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体育课程实际地位低下

几千年的中国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各级教育部门的评价都是以学生晋级名校、各种考核成绩为评价标准;纵观历年来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截至目前都“混”的一般,没有多少在事业上很突出的强人。也没有在学术上有更高的造诣。为什么我们的学之骄子没有人们的期待值?没有更高的发展?其实,按照目前应考制度,出现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因为他们都是严格按照应考要求死记硬背了很多无用的东西,才考成了状元。在美好的学生时代骄子们,以课本文化为主,着重知识的灌输,丢弃了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平衡。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高校体育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现实中的高校体育同样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体育课程的实际地位低于体育课程的法律地位。当然,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差异,是有关法律规定只给人们提供一个规则,只要不违反这个规则,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由的。同样,法律规定高校体育的地位,但高校体育课的开展情况是学校自主运行的,法律只注重学校是否遵守相关教育制度,是否开展体育课程,而并不会对体育课程开展的质量进行判定,因此,很多的高校虽然制定了许多关于体育课程设置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任然达不到需要的预测结果。

二是举办开展农民培训及林果大赛活动。结合新型农民学校扶贫培训、三年增绿技术培训等活动,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林果技术培训,培训果农400人次,深受群众欢迎。举办苹果王评优大赛,2018年10月,指导河口区义和镇成功举办“第四届苹果王大赛”,从100多个参赛样品中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果农管好果园的积极性,对于引导果农采取科学管理技术,生产优质健康果品,促进整个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4、现行教育制度对体育的忽视

我国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多年,学生素质依然下降的根本因素是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改革障碍重重,速度非常缓慢。虽然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教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既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也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许多的高校对体育设施硬件和体育课作了许多的改革,改善了健身场馆设施设备,增设基础课、选修课、社团活动等投入的资金比逐年增多,但是高校体育也难逃教育制度的限制而无法得到良好发展,体现在体育课程在高校课程中的地位、体育教师的地位、体育课程占总课时的比例、体育课占学分的分值很小、考核方式的随意性等造成高校体育课形同虚设,难以对学生形成危机感和紧迫感,因而出现许多大学生在体育课中随意请假、玩手机的现象,难以扼制,这也和在我国现行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大环境有关,高校体育教育边缘化又缺乏考核监督管理,体育教育的功能无法发挥,又怎样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呢?

1.5、社会舆论的淡漠

社会的偏见观念导致了体育教学在高校教学中长期处于的弱势地位。长期以来,家长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就是“艺术类”学科,对体育教育持不认可的态度。大部分人都是受到我国“重文轻武”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从事体育无前途,虽然这种现象现代有所好转,人们对身体健康需求有所提高,只仅仅局限于无痛无病,文化对于人们思想的改造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

另一方面,体育效果是长期漫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是潜移默化的修行结果,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效果不佳,无法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从而使人们对体育教育失去信心,着重培养智育型、技能型人才。其次,我国的体育教育还很落后,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缺乏科学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再加上扩招导致学生数量暴涨,相关硬件设施无法匹配,体育教学效果持续下滑。可见,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体现不了其社会服务能力,体育教学与社会需求产生矛盾是一种必然结果。

2、高校体育困境的化解

2.1、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校教育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的实施应该从小抓起,重视孩子的幼儿教育,并将素质教育全面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素质教育为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学校不仅要重视传统的智育和德语,还要加强对体育,社会实践等多方面教育的实施力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素质教育的推行,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进步,素质教育真正提出了“人才”的概念,素质教育规定只有德、智、体、美平衡发展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同时,也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发面发展,而素质教育则是对教育思想的细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应当把素质教育思想作为核心指导思想,并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作出调整、创新,培养发展平衡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高校的体育教育才会得到真正的重视。

2.2、加强高校公共体育学科建设

从2011年开始,国家就把体育学科规定为教育学下的一级学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普通高校并没有设置相应的体育专业,长此以往,就使得体育教学科成了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体育教育没有得到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应有的建设待遇。众所周知,高校开展课程是以学科存在为前提的。而体育教育的学科地位是国家明确规定的,应该受到高校教育建设的重视。要想改变当前的尴尬局面只有通过国家的教育法规来实现。

要解决高校体育学科建设问题,首先要使高校对体育的学科性质有所认识。首先,规定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同等的学科地位。其次,确立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地位,并结合高校的体育性质。内容、完善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为体育学科建设提供动力。

2.3、完善高考体育考核制度,提高体育的地位

学生读书从初中到高中,再从高中到大学,一直采用考试选拔制度,初中升高中,体育成绩与其他学科地位同等被纳入考试成绩中,参与选拔。到了高中就成了“小课”,体育课被其他课程以各种名义抢占,在高考中只能作为附属科目。高考是我国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却并没有将体育放在其他科目同等的地位。事实上,体育教育现今的地位与考试制度的边缘化也有极大关系。中考体育成绩被计入总成绩,高考体育成绩则不算考核,这无形中影响了体育教育在高校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因此,想要解决高校体育面临的困境,必须要完善高考选拔制度。

3、建立高校体育评估机制

3.1、体育课程的彻底改革

作者在边疆某大学教授体育二十多年,知道体育对于每个学生的重要性,以及高校实施体育课程的现状,更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多年为何学生素质依然下降的原因。针对目前的情况,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加体育的课程量、提高体育课的学分比例、提出把体育课程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教学(作者指的不是体育课的常规结构):(1)基础体育课:学习与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如:短跑、耐久跑、跳、投、球类项目等;(2)素质体育课:掌握锻炼学生素质的练习方法,如灵敏、协调、力量等练习方法;(3)心理体育课: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如学生坚持健身的习惯毅力、吃苦的能力、承受的能力、互助的能力;(4)选修体育课(至少一项体育课作为学生自己的终身健身项目):学生选择一至二项自己喜爱体育项目,作为提高自己体育技能的和终生锻炼身体的项目。这样,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教学目的非常明确,加上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以及把控体育不合格者不得毕业的制度,学生才会重视体育课程,学生也才可能放下手机和游戏走到健身之路,每天锻炼一小时才能实现,学生的体质和精神品质才能得到提高。

3.2、“健康”卡的建立

高校体育学科要得到良好的建设与发展,就要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评估机制。而高校体育评估机制的建立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以确保评估的合理性、真实性。如何考核体育课?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有没有尽自己的所能去健身?如何公正的评价学生素质水平?作者建议一名初近大学校门的新生必须建立学生“健康”卡,内容包括:(1)身体形态指标:胸围、腰围、臀围、臂围、身高、体重、视力;(2)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原地摸高、原地推铅球;(3)素质指标:30米、100米、800米(女生)、(1500米)跳远、跳高、往返25米×4;(4)运动技能指标:学生学习运动项目的考核成绩;(5)活动时间指标:根据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规定学生总的教师时间底线标准;(6)每年一次考核测试,用实际的数字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为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必要材料,为高校的体育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数据,真实反应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状况,加快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进程。同时,应该把评估结果透明化,向社会展示体育教育获得的成果,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的学科地位,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

4、总结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深受“三大毒品”危害,特别是手机和游戏,让我们的很多学生成为“低头族”、“宅男”、“宅女”。提高学生的素质光靠口号、文件政策根本行不通,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中必须采用一定合法化的硬性措施和强制化手段才能改变多年的学生素质下滑现状,体育面临的困境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应对体育学校的地位进行有效落实,加强对体育学科的认识,积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口号,加大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平衡学科教育体系,共同为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谋求出路。

[1]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

[2]郑家成.大学核心竞争力本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

[3]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2.

G80

A

1006-8902-(2017)-05-ZQ

猜你喜欢

体育课素质教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体育课
“超学科”来啦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