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飞霞洞求洞习俗

2017-03-1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叫魂招魂魂魄

黄 冰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飞霞洞求洞习俗

黄 冰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温州飞霞洞,因其荒凉、阴暗、神秘,人们认为易滋生邪灵鬼怪。将小孩或体弱的人患病归结于失落了魂魄,由此衍生出的求洞习俗,实际上为一种招魂仪式,亦可以看作是一种信仰治疗方式。求洞习俗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发展而终将消亡。

温州;飞霞洞;民间信仰;招魂

古时温州俗信鬼神巫祀,瓯越人素有“好巫尚鬼”的传统,民间流传着许多鬼怪故事。飞霞山又名积谷山,是温州建城的五山之一,位于温州古城东南隅。民国十九年(1930年),温州各界人士筹款建造了中山公园,飞霞山就位于园内的南端。飞霞洞位于飞霞山西北面,传说因晋人刘根而得名,因洞穴荒凉、阴暗、神秘,人们认为此地适宜鬼神精怪栖息;加之飞霞洞位于温州城区内,附近人烟稠密,小孩身患疾病的状况时有发生,以致至今流传着鬼怪的传说。民间如遇小孩生病,尤为神志不清时,其亲人就会去飞霞洞口求助洞神,相关仪式逐渐演变成求洞习俗。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原飞霞洞封闭,现存飞霞洞和道观于1997年5月民间自发重修。

一、飞霞洞功能演变

1.神仙修隐

关于飞霞洞的来源,有多个记载,其中大多与神仙修道归隐飞升有关。据《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十六记载,晋刘根,字君安,永嘉人,隐居积谷山洞堑中,后来道成,乘赤霞飞往天台,后人因名洞飞霞洞,名山飞霞山[1]222。又据《浪迹续谈》卷二记载,飞霞洞在积谷山上,相传东汉刘根隐此,乘赤霞至天台访紫灵君,故有飞霞之名[2]。《瓯江竹枝词》中“飞霞洞口对清流,老树攀云状如虬。欲与刘根访仙子,天台好乘赤霞游”[3]60即咏其事。据此推算,有关飞霞洞的最早记载出现在东汉与晋之间,且都与神仙修隐有关,距今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瑞安鼓词《双仙斗》提及温州飞霞洞为地仙林海登所有。宋朝乾道二年(1166年),水满白鹿城也与双仙斗法相关。飞霞洞最初作为一个神仙修道飞升的场所,因而有浓厚的神仙色彩和道教修道思想。

2.修道与教化

《弘治温州府志》卷十六记载的“宋代温州古城山系主要景观”中的积谷山内有飞霞洞和飞霞观,并提及飞霞观在瑞安门外积谷山南麓,已废[4]。据《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十六记载,清道光八年(1828年),邑绅曾佩云重修飞霞观,并捐建真人殿、龙母宫、卧树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飞霞观毁于台风;咸丰七年(1857年),温州士绅孟璜集资建复,并筑层楼于其上,香火颇盛[1]238;1927年被一场大火所毁。但道观首建于何时,史志未载。据现有资料来看,有关飞霞观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宋朝,且明清两代依旧有飞霞观的记载。

飞霞洞山清水秀,环境幽静。修道者在这样的环境中修炼,利于返璞归真,清心寡欲。据《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十六提及,修隐逸之士,或深藏岩洞以自寄其超旷,而后人遂传其飞升登仙以为美谈[1]238。同时,飞霞观也具有教化作用。道观利用温州民众多信仰神灵的特点,引导他们往善的方面发展,向他们传达精深的道义。据《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十六记载,抑以此地民多信神,因其土俗而教之,使向善而不即于非,或寓化导之微意耶[1]238。同时表明,神仙之说容或有之,而不载于经传,其能炼气养身,即能延年益寿,亦自然之理[1]238。现存的记载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人们通过修道的确可以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效果。可见,最初建道观的目的应为修道与教化。

3.招魂赎身

旧时,温州流传的飞霞洞致小孩生病的传说,人们认为洞内有鬼神会吞噬小孩魂魄,飞霞洞遂被传为鬼神聚集、污邪丛生之处。人们为治疗疾病常结对在洞口呼唤孩童姓名,飞霞洞因此成为举行招魂赎身仪式的场所。飞霞道观功能也转变成为供奉洞中神明、鬼灵,祈求健康平安。现存飞霞观为后人重修,布置十分简陋:飞霞娘娘神像正面上方有“飞霞娘娘”匾额;两侧柱子刻有“名积谷大泽及白鹿,称飞霞恩惠遍万家”的对联;下方是一幅彩色的八仙过海图,侧挂“一帆风顺来求财,有求必应保子孙”的对联。飞霞观正面摆放有葫芦状的宝顶,左侧摆放香台,右侧摆放烛台;最右侧摆放装置贡品的绿箱。一切陈设均为满足招魂赎身仪式所需。

二、飞霞洞求洞习俗及其实质

1.求洞习俗

飞霞洞中流传最广的是致小孩生病的传说,传闻只要小孩或体弱的人经过洞口,回家后就会高烧不止,若难以退热,短短几天内就会死去,人们认为洞内有污邪鬼怪会吸取孩子的魂魄。石方洛《飞霞洞》也提及:“温州十八怪,飞霞洞里亦—泒。”[3]461正是诸如此类的传说在民间传播才衍生出相关的治病习俗—求洞。如逢小孩生病昏迷不醒,去求巫婆,巫婆认为是被某山洞妖怪摄去了灵魂。人们端米斗,撑红伞,去飞霞洞,请求放回魂魄。永嘉风俗竹枝词《求洞》云:“十个婆娘做一班,叫魂直上飞霞山。娇儿好好回家去,命在官升方斗间。”[3]403这里山洞妖怪也可以看作是摄取魂魄的洞神,人们认为是飞霞洞中存在作恶的妖怪才会导致小孩生病。这与武陵地区的“落洞”有相似之处,落洞是指魂魄被洞神抓到洞里去了,也是洞神作恶的一种表现[5]。

求洞习俗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祛病招魂习俗。叶大兵《温州民俗》有“求洞”解释[6]。叶大兵《温州竹枝词》中也有提及:“或言飞魂压洞内,急倩亲邻为祈赛。”[3]461“祈赛”即是向神求福,是一种旧时祭祀酬报神恩的迷信活动,属求洞习俗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求洞习俗的仪式越发复杂起来,最后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求洞叫魂科仪,或称其为求洞赎身科仪,整个道场法事也开始由道士负责主持。此科仪用于魂魄失落的患病者,且多以小孩为主。小孩魂魄失落,父母需请道士探明缘由。“痗来齐信占米卦”[3]461是指道士通过米卦来进行占卜。米卦为五行卦中的一种,是以1 080颗圆润米粒放置在圆钵里作为占卜神器,占卜时先恭请诸天众神佛赋予灵动力,再禀告问事者的基本资料与占卜事项,然后再以双指随意抓起三次,以断卦象。如道士通过占卜推算出疾病的缘由是鬼怪作祟,魂魄离体,即要做一场道场来化解,再通过占卜选择适合的时间进行仪式。

在仪式开始前,人们需要准备供品作为福礼,福礼是指二牲(含鸡、肉、鱼、面、蔬菜水果等物凑成10或12样)一付。叶大兵《温州竹枝词》有“咸卵水鸡菠棱菜,双双福礼物惟备。”[3]461人们认为只有让鬼神的食欲得到了满足,才能得到回报。此外,还需要准备一些仪式中用到的其他物品,如青黑色雨伞、藤斗、活公鸡、患者的旧衣物、网袋、剪刀、尺、毛竹、镜子、米筛、灯笼、金银纸、蜡烛香等。叶大兵《温州竹枝词》有“绿藤斗,红绫盖。盖得魂归便安泰。”[3]461祭祀用品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绿藤斗代表福禄,取平安之意。绿色有平安、生命的涵义,象征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同时在祭祀上用绿色的物品镇压鬼怪,让生病的人焕发出生命力。红绫盖是一种红花染物,而红花染是温州地区明清时期重要的染织方式之一[7],且红色是太阳和血液的颜色,象征着生命和阳气,常用来驱鬼避祟。民间也习惯用挂桃枝来驱邪。叶大兵《温州竹枝词》有“桁叉挂遍小桃枝,只怕妖魔会弄痴。不信但看飞霞洞,楼头招展夕阳时。”[3]287这反映了闺工担心飞霞洞里的厉鬼精怪垂涎于红花染物,预先会用桃枝压胜。不管是绿藤斗还是红绫盖都是有遮蔽作用的物品,人们认为这些物品可以镇压鬼怪,使患病的人的魂魄回归原处。除福礼和物品之外还需要有单数的相帮人(一起去叫魂的亲朋好友),加上赎回人的灵魂,凑成双数。

求洞仪式十分繁复冗长。首先,道士和相帮人到达洞口,摆放好福礼,点燃蜡烛,做好准备工作后,由道士主持请神,将请神的原因和病人的病情一一告知,并祈求帮忙赎回被镇压在洞内的魂魄。然后开洞府,通过吹龙角来求神,相帮的亲人们在神明面前请求赦罪,阐述自己的条条罪行,恳求不要抓走患者的魂魄,道士念叨“解麻绳,放脚铐”。开洞府之后,道士先将旧衣物绑在公鸡身上,再将其放入藤斗内,掷入洞中,活公鸡便会引领亲人找到患者的魂魄;在赎回魂魄的过程中,亲人需要叫魂,对着洞门高声呼叫患者姓名(小名或乳名)唤其回家。求洞仪式完成后,需要掷杯筊。一对杯筊,共掷三次,若三次都是一正一反,象征着一阴一阳,表明仪式成功;若都是正或都是反,表明仪式失败。掷完杯筊后,需要一名亲人扛着绿藤斗回家,绿藤斗象征患者的魂魄。一路经过桥、门、路时,其父或母需要说“孩子,我们要过桥了,要小心一点走”等提示话语,背绿藤斗的人则要代表病人给出“知道了”的应答。到家后,将旧衣物给患病的孩童穿上,七天内家中不能煎蛋和煎鱼,仪式结束后不可告知他人。七日过后,病人的病情将会好转。

2.求洞习俗实质

求洞习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飞霞洞的洞神是不好的鬼神,小孩或体弱的人晚上在飞霞洞附近行走,不小心冲撞到神明受了惊,才会失落了魂魄,使其魂魄遗落在洞内。另一说是患病人祖上关系阴乱,重杀伐,造了太多恶业且未被超度,使得没有祭拜的孤魂野鬼献祭自己的亲人的灵魂给洞神,才会使人患病。前一说与中医学有关联。从中医的视角解释小孩神志不清的原因是因为小孩年幼易受惊,当受到外界某种突然刺激时,会使小孩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性功能失调,导致精神方面出现异常症状。体质较差的人则尤为明显。这种病症与中医学中的神志病较为相似。求洞习俗中的“叫魂”环节实际上只产生安抚心理的作用,只不过患者不参与仪式而在家中静养,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后一说与当时社会动荡,且重视功利的思想有关。人们相信因果循环,善于将身边发生的好事和坏事与自身的所作所为相联系。故小孩患病后,家里人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行为冒犯了神明或让祖先不悦,还是自己对祖先的祭拜太过疏忽,招来了祖先的怨恨。求洞习俗的求神环节中有亲人赎罪,体现了人们对自身罪过的反省和对神明及祖先的虔诚忏悔。

求洞习俗实际上就是一种招魂仪式。求洞习俗是通过仪式将人们离散魂魄重新聚合起来的过程。这与人们古时普遍存在的魂魄观念和流传的道教思想有关。温州地区深受道教影响,人们普遍相信三魂七魄的存在,并认为灵魂和躯体是可以分离的。三魂包括天魂、地魂、命魂,命魂是人之根本,其他魂可能会暂时离开肉体。如小孩受惊吓产生“掉魂”的现象,故要实施招魂仪式召回魂魄。“叫魂”环节是求洞习俗中最根本的环节。“叫魂”又称“喊惊”“喊魂”等,是指患者亲人与邪恶的鬼神争夺魂魄[8]。诸如此类的仪式大都相似,或是招魂现象的一种变异。可见,求洞习俗是魂魄离散观念下的一种普遍的招魂仪式。

三、求洞习俗与社会发展

求洞习俗的产生与当时温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发展相关联。温州三面靠山,一面向海,丘陵众多,受海洋气候影响,晴雨无常,冷暖难测,干湿交替。旧时人们体质虚弱易感疾病,又因温州地区偏居一隅,相对封闭,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瓯俗多敬鬼乐祠”“俗尚鬼巫,崇信佛老”[9]。这说明人们深受巫术、道教等思想的影响,敬鬼神,迷信风水。飞霞洞位于温州城区,洞穴荒凉、阴暗、神秘,而附近人口众多,时有小孩患病发生,故人们将飞霞洞作为鬼神精怪滋生的场所,并将其与小孩患病相关联。这为求洞习俗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求洞习俗的兴衰与社会发展相关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陋俗迷信逐渐消亡,求洞习俗现已基本消亡[6]。但走访中发现,现在温州市区的求洞习俗仍然存在。尽管求洞习俗并不能治疗疾病,带有愚昧和迷信色彩,但当人们面对医学上无法治愈或解释的事情,仍然愿意相信旧时的习俗。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崇尚科学,运用理性思维看待问题,求洞习俗必将走向消亡。

[1] 张宝琳.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 梁章钜.浪迹续谈:卷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30.

[3] 叶大兵.温州竹枝词[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4] 王瓒.弘治温州府志:卷十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434.

[5] 杨洪林.武陵地区洞神信仰及其特征研究[J].宗教学研究,2014(3):166.

[6] 叶大兵.温州民俗[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57.

[7] 林亦修,林可.从物俗到信俗:温州红花染研究[J].文化遗产,2015(5):99-104.

[8] 孔飞力.叫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28.

[9] 刘同彪,蔡克娇.从《岐海琐谈》看温州民间信仰[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

[责任编辑:林亦修]

Praying Custom in Front of Feixia Cave in Wenzhou

HUANG B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Feixia cave in Wenzhou is thought to be a good place for breeding evil spirits and ghosts because of its desolation, darkness and mystery. People tend to attribute the illness of children and the weak to the loss of their souls. Derived from the belief, the praying custom in front of Feixia cave is actually a ritual of soul evocation and a faith remedy as well,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t will eventually die out.

Wenzhou; Feixia cave; Folk belief; Soul evocation

K892.2

A

1671-4326 (2017) 01-0021-03

10.13669/j.cnki.33-1276/z.2017.005

2017-01-12

黄 冰(1994—),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叫魂招魂魂魄
黔西北地区汉族叫魂仪式
灵魂与空间:金平傣族的叫魂仪式
夜 居
夜 居
心中无鬼安魂魄 脚下有根正影身
招魂(短篇小说)
乌蒙山区的叫魂仪式管窥
最后的呼唤
招魂
风不能,雨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