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学院在统一战线干部教育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研究

2017-03-11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院主渠道班次

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

(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社会主义学院在统一战线干部教育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研究

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

(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社会主义学院性质职能和地位决定了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主渠道作用,一要找准定位,深刻认清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性;二要摸准脉搏,系统查摆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局限性;瞄准方向,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规范性。

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干部教育;主渠道作用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指出:“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1]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在统一战线干部教育中充分发挥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解决提升统战干部三个方面素质的首要瓶颈问题[2],才能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结合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实际情况,对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问题进行探讨。

一、找准定位,深刻认清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是由其性质、职能和地位决定的。从党和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看,其作为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建成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统战干部的重任;从统一战线的形势任务看,其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肩负着为巩固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提供坚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的责任;从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看,其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发挥着为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培训骨干的职责。因此,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加强统战干部教育是社院根本政治定位的要求

社会主义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这是社会主义学院区别于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的根本政治定位所在。社院工作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内涵,但统战培训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意识形态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认同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政治制度挑战。西方政治制度对我们的竞争与攻击依然存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依然需要加以巩固完善。三是社会治理挑战。阶层固化日趋明显,政商关系尚待清明,网络法治还需加强等。四是宗教极端势力挑战。国内外宗教极端势力有加速结合从而产生更大挑战的可能。五是激进分离势力挑战。港澳台与边疆民族地区的激进本土主义、民族主义、分离主义对国家统一和边疆治理构成重大挑战。六是国家话语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增进文化共识、提供文明互鉴的作用。七是国家综合安全的挑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形式发生于国境内外,持续产生可控与不可控的安全风险。这些挑战要求社院作为统一战线干部教育的主渠道,以提升统战干部综合能力素质为根本出发点,造就一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精神振奋”的统战干部队伍。

(二)加强统战干部教育是社院根本职能定位的要求

社会主义学院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这是社会主义学院区别于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的根本职能定位所在。《暂行条例》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学院问题。《纲要》指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由此可见,大统战格局下,社会主义学院要发挥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这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在统一战线干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重视对统战干部的教育培训,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才能进一步提高统战干部的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和合作共事的本领,才能更加的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和必然要求[3]。

(三)加强统战干部教育是社院根本性质定位的要求

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这是社会主义学院的根本性质定位。大统战格局下,要做好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就要树立“统战+”理念,在工作中体现、落实统战工作精神,以统一战线的方式方法提升社院统战培训工作成效,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的统战干部队伍,以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摸准脉搏,系统查摆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局限性

社会主义学院虽然在统战干部教育并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在统战干部教育中也存在不足和问题,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统战干部培训机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

1.调训过程不够协调。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由于统战干部(包括党内和党外的)具多重社会身份,在教育培训上难免要出现党校、行政学院要培训社会主义学院也要培训的情况;二是由于统一战线内部相互沟通、协调不够到位,导致在统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难以做到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三是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还不十分突出。再加上一些客观原因(受训者工作忙、缺乏经费等)的存在,造成部分统战干部在调训上长期存在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多年不训的状况[4]。

2.主体班次不够明确。社院培训班次大多是3至5天的短期班,课程设计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采取专题授课,只有个别培训班增加研讨交流和现场教学等培训模式,导致社院培训在班次设置上难以区分主体班次和非主体班次,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管理的制度化。

3.课程设置不够规律。与党校不管是什么班次,都有一个基本、相对固定的课程不同,社会主义学院办班,往往是由委托办班单位主观意愿决定,社院自主权太小,经常是不到最后一刻,课程难以确定下来,由此表现出的是社会主义学院课程设置没有规矩和规律而言[5]。

(二)统战干部培训计划、内容和形式赶不上统战培训的步调

1.培训计划不够刚性。社院办学,在教学上随意性比较突出,还存在相应的跟风现象。社会教育流行什么,就跟风什么,难以形成有自己特色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办学教学在年初难以确定,即使年初制定了计划也经常变更,每个班次的培训课程、学制和人员难以提前确定。

2.培训内容不够系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课程设置上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由于重心放在政策宣传和理论学习方面,故对其他方面的课程如热点问题解析、统战实务、能力素质培养等课程开设得少。另一方面,不同班次学习内容区别不大,没有实现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与中央要求的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培训形式不够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社院培训大都是短期培训班,时间短,所以只好选择一些比较简单但相对实用紧凑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需要一些前置条件,比如实训模拟教学、结构化研讨、调研与提案的撰写等教学方式,都需要较为充分的前期准备,由于学员培训时间上过短,严重制约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和推广。

(三)统战干部培训管理撵不上正规化教学发展的步伐

1.在思想上,对培训不够重视。从总体上看,统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尚未引起普遍重视,部分领导和党外人士对该培训不以为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化之,无关紧要。统战部门抽调统战干部到社会主义学院学习,除政府部门和统战系统单位比较重视外,其他很多部门和单位并不太重视,特别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体制外的一些单位落实比较难[6]。

2.培训对象分散,不够集中。社院培训班次主要以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为主要调训对象,学员职业多元、单位分散,主要分布在卫生、教育、文体、企业等领域,能够集中起来学习比较困难,并且部分学员工作的临时性和组织意识相对松散,给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

3.培训管理不够完善。目前在统战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没能让各项准备工作到位,难于根据受训者的特点和需要而量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二是没能建立健全员学习动态反馈机制、考核方式和交流机制,难于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三是没能建立整体培训效果的总体评价机制、跟踪了解机制、以及相关激励机制,难于激发学员的积极性。

(四)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和科研水平比不上教学正规化建设的速度

1.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充足。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发,统战培训任务与日俱增,致使社院教学设施及后勤保障都以超负荷运转,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新改造教学场所和后勤保障空间才能改变维持现状的局面。

2.统战师资队伍不够壮大。一方面,社院研究统战理论的师资少,并且部分师资是跨学科转行的,还不能完全胜任统战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亟待加大引进与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当前统战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起点高、层次高、标准高,因此,当前统战理论培训还需要请上级社院相关教授专家进行专题辅导,无疑会增加办学投入,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3.统战科研氛围不够浓厚。社院专职统战教师人员少,专业结构相对单一,教师事务性活动又较多,势必影响到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这种状况与上级要求的建立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及“高层次、有特色、正规化”的培训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更不用说适应加强统一战线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需要了。

三、瞄准方向,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干部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的规范性

1.突出培训重点,班次设置科学化。规范社会主义学院各类班次,实现正规化办学。社会主义学院的正规化,主要体现为办学的正规化,科学合理设置班次尤为重要,特别是重点抓好计划内主体班次,安排好统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明确计划内主体班次特点。计划内主体班次的特点的主要特征在于:培训对象层次高、培训时间长、年度培训常态化、规律性强,培训课程系统,培训人数适中。

二是科学设置计划内主体班次。要按照《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要求,立足地区发展实际,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根据大统战格局的需要,针对统战干部的不同特点与要求,设置主体班次和学制,重点打造社院的品牌班次。这些主体班次包括市管党外干部培训、党外处级干部培训班和统战部长、党派负责人培训班。

2.加大工作力度,教育培训规模化。社院的正规化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培训的经常化和规模化,培训有一定的量,才能体现社院的作用和地位。我们要依托院校合一、师资队伍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培训条件改善的有利条件,创新培训理念,加大培训力度。

一是在完成好计划内主体班次的同时上,做好计划内重点班次培训。我院计划内重点班次应包括民主党派新成员培训班、无党派代表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骨干培训班、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港澳台海外人士等培训班。二是在构建计划内主体班次,扩大计划内非主体班次规模的基础上,还要创办计划外培训班次。我们虽没有创收的任务,计划外办班的收益全部上交财政,但要根据各党派和团体的需要,积极举办好计划外的培训,进一步发挥社院的功能,提升社院的知名度。

3.立足培训需求,教学内容特色化。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的中心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新要求,做到落实组织需求,突出岗位需求,满足学员需求,在课程设置上,着力打造社院培训特色课程。注重把握“一个主题、五个方面”,即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新布局,围绕凝聚政治共识,提高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能力和提高党外领导干部综合能力素质进行教学布局。一方面加强对统战干部的政治共识教育、统战理论教育,设置好共性课程;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班次要求和培训目标,设置好个性课程。这样,既能满足组织需求,又能满足了个体需求,适应统战干部队伍成长的需要。

4.保证学习效果,培训形式多样化。大统战格局下,统战工作的平台和方式更为丰富多样,统战对象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社院应针对统战干部的特点,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注重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综合运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全部研讨、学员论坛、课前5分钟演讲等形式,推动参与式、研讨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在培训中的应用,积极探索开展拓展训练、社会考察和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开放式培训。加强异地培训,充分利于社院系统各兄弟校院的教学基地,实现共建共享共用,开展教学基地库建设。

5.注重资源共享,师资配备开放化。以大统战格局为背景,从自身培养、对外引进、专兼结合出发,强化对社院办学的人才支撑,积极推行“本院教师主体课程+领导干部专题+外请专家讲座”的教学专题组合模式。在这种组合中,本校教师要占主体,课程比例在60%左右;邀请省市政协、统战部领导干部以及高校专家学者来学院授课,外请课程比例达到40%左右。通过开放化配备师资,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推进师资库建设和课程库建设。

6.强化培训管理,学风建设制度化。教学管理在实行“自觉、自主、自为”三自方针的基础上,还应坚持从严治学,落实好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要求,实行学员遵守“十不准”的情况承诺制,进一步加强学员在院培训期间的全程管理,营造严肃认真的良好学习氛围,确保培训效果。

一是强化量化考核制度。学制1个月的培训班,要对学员培训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遵纪情况等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选优秀学员,考核结果记入学员登记表,作为统战部门、各民主派选人用人的参考依据。二是实行情况通报制度。对学员在院培训期间的出勤情况、到课情况、遵守规章制度情况、量化考核的结果,及时向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和学员单位通报,充分发挥好各党管理其成员的作用,共同加强管理,保证培训质量。三是实行办学反馈制度。坚持在每个主体班次办班结束前召开征求学员意见座谈会,详细了解学员意见需求和建议,作为规范和完善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鼓励和引导教师针对学员特点,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深入把握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施教能力。

我们将贯彻落实《中央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第十一次全国社院院长会议精神为导向,不断增强社院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大统战工作格局”创新培训理念,高度重视“加强培养、提高素质”,完善课程设计,自觉遵循统战干部成长规律,改进培训方式,积极创新科研手段,加强理论研究,立足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院全面发展。主要在班次设置科学化、教育培训规模化、教学内容特色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师资配备开放化、学风建设制度化等六个方面,不断摸索并开创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在扩大培训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提高统战干部履职能力,更好的服务统战工作等方面提供良好保证,也为沈阳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2]《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

[3]耿世栋.新持期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02)

[4]王国麟等.构建统一战线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安排使用的有关机制[J].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4)

[5]徐 军.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社会主义学院的新定位、新使命[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1)

[6]山西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1)

课题负责人:阎质杰,女,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课题组成员:张 煜,女,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处长

李旭辉,男,中共沈阳市委统战部,处长

于华力,男,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主任科员

那 新,女,沈阳市社会主义学院,干事

责任编辑/李永生

D613

A

1672—4496(2017)02—018—06

本文系2016年度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项目成果。

2017-03-16

猜你喜欢

社院主渠道班次
第十一次全省社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昆举行
学校教育惩戒:学生欺凌治理的主渠道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考虑编制受限的均衡任务覆盖人员排班模型①
公交车辆班次计划自动编制探索
云南社院举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新时代社院学报新作为新境界云南社院召开学报工作座谈会
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应急保供主渠道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全国社院学报集群化发展探究
带柔性休息时间的多技能呼叫中心班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