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效性的高校海外青年统战工作创新研究

2017-03-11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归国留学生群体

李 娜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基于实效性的高校海外青年统战工作创新研究

李 娜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在国际流动人员中青年占比一直是最大的,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团结这些海外青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积极为国家的发展供献力量,对于新时期统战工作具有时代性的意义,是时代发展给高校统战工作提出的新问题。以海外青年统战为切入点,引入创新思维,发展眼光,在高校国际化的过程中,以统战工作为基础和融合,依托高校国际化管理、统战力量与现代技术平台的支持,以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来实践对高校海外青年的统战工作,以统战体系的创新与整体的人才战略推进引领和发挥每一个海外青年的爱国力量,深化统战国际化,在世界范围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

高校;海外青年;统战体系创新;整体性推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全球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进行着交流与融合,开放的中国影响着世界,同时开放的中国也在走向世界。这其中人才、人员、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国际交往、国际互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流动人员中青年占比一直是最大的,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他们因为科研、求学、就业、居住地迁移等原因离开中国,成为了海外青年。特别是中国产业、教育、科技等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强,海外青年群体日趋庞大;与此同时,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青年回国发展,这些激增的海外归国青年中,绝大部分是学成归国的留学生。这些以教育、科技为平台的国际人才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发展延伸,而以此为界定和形成的海外青年群体也正在不断的影响着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基于对当下海外青年的研究与梳理,可以发现高校、研究机构、科研院所是他们国际流动的主要中转站和集中地的,因此以高校为统战阵地,切实做好高校海外青年的统战工作,成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团结这些海外青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积极为国家的发展供献力量,对于新时期统战工作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一、高校海外青年的基本情况概述

(一)高校海外青年的界定与群体特征

在传统意义的“海外青年”概念中,多指向的是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及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中的青年人。我国的统战工作中,对于此传统意义上的“海外青年”一直是有着较多关注的,在对其的团结和交流中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生于本土,长于本土的青年因为科研、求学、就业、居住地迁移等原因离开中国,形成新的海外青年群体,特别是随着中国教育、产业、科技等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强,海外留学生群体日趋庞大,成为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高校海外青年,就是指由高校输出或接收的,以科研、学习、交流、就业等原因流动到海外的青年或从海外归国的青年。之所以把这些流动到海外的青年或由海外回归国内的青年统称为高校海外青年,首先是因为这些青年以高校为输出和接收单位,同时与高校有着组织上的联系,他们或是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工作的聘任期内以对公形式留学、交流、研究等为目的到海外,或是教师辞职、离职,或是学生毕业后在海外发展,却仍以高校为输出平台和输入载体的海外青年知识分子;其次,高校海外青年所指的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先进的技术能力的海外青年,他们区别于一般性的劳动输出者,具有较鲜明和较长期的教育经历和自我价值意识;再次,高校海外青年又区别于本土成长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着相对丰富的地域流动性,因为长期的海外生活经历而使之在思想意识上、行为方式上、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更国际化的趋向。

为什么要特别关注高校海外青年的统战工作呢?据新华社的报道数据,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至54.45万人,海归则达43.25万人,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从2015年的1.28:1下降至2016年的1.26:1。[1]可见,高校海外青年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走出去,也有着强烈的引进来的发展趋向。国内青年可以走出去成为海外青年,海外青年也可以回到国家成为国内青年。这一出一进,或者只是单向的出与进,都与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有紧密联系。统战工作应重视海外青年的统战工作,了解和认识到这个群体的高素质、国际化等特征和群体性,这是区别于一般青年的特征性,是开展统战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高校海外青年具有怎样的群体性呢?

首先,他们更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知识分子。海外留学青年大多数都是优秀的人才,他们通过在海外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接受了西方的知识体系、文化意识、技术能力的培养,兼具了多重的文化的积淀,具有国际化视野,更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技术和理念,成为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使者和纽带。

其次,他们是对于祖国有着更立体和多元化认知的高层次青年人。海外青年是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较好素质的一批青年人,他们代表了中国年青一代的许多特质,刻苦努力、勇于争先,他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是国内所急需的各领域人才。多年的海外生活也使他们具有了更立体的、多元的视角,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再次,他们具有较强进取心、参与感和创新意识的建设者。海外青年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在海外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使他们更具有自信心和创造力。特别是在亲历了海外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之后,他们的创新性和自我意识更强烈。在海外归国青年中,他们既有报效祖国之心,又突破了传统意义的融入,而是选择了更有推动性的创新参与,如以科技知识为核心的科研工作开创自己的事业,以先进的管理技能和经验为依托创办国际化企业的创业行动等。

可以看到,高校海外青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富,对于他们的团结不仅仅是人才问题,也关系着国家各个领域里的建设与发展,也是关系国家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统战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当下的统战工作应充分掌握和了解高校海外青年这个日益庞大的群体特征,关注和研究如何做好这个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团结工作,使之在能很好的发挥知识分子的先进性、青年人的爱国热情及其自身,成为新时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坚强力量,这对于新时期统战工作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海外青年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

作为我党在新的发展时期对统战工作的重大决策,建立海外统一战线成为了解决新问题,凝聚新力量的关键方法。自我国20世纪80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引领中国与世界更紧密、更频繁的联系,当前海外统战工作呈现出很多新特征、新问题,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加大。针对高校海外青年的统战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和问题。

首先,就是统战思想观念上的滞后。一项工作能做到怎样的程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思想有多宽阔,统战工作也是如此。海外青年群体的出现和发展是统战工作的新情况,如何对其开展统战是一个新课题,忽视他们的存在,或者仍以旧思路、旧观念来进行工作,这都是思想上的保守,都会造成统战工作的损失。另一方面,就是在统战工作的实践中仍存在着固定的工作思维和方式,仍需要不断的创新、更新和发展。要了解高校海外青年群体的大多数是中国公民,但他们长期生活在海外,在思想意识和文化心理上受到所在地文化、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明显的心理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问题。

其次,就是统战工作方法上的障碍。海外青年的群体特征是统战工作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统战工作者,特别是与留学生直接相联系的高校统战部门,应当及时、全面、科学地调整统战工作思路,从实际出发推进高校海外统战工作向纵深发展,团结、关怀和保护海外留学生群体。高校作为海外留学生的重要派出单位和直接管理单位,对于海外留学、科研人员的统战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空白点,主要表现在对高校派出留学、科研人员的整体统战意识薄弱,对其管理缺乏在整体上的组织建构、制度规范等,也没有研究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从而形成了管理空白。另外,对于以高校海外青年为对象的统战群体特征、特殊性等缺乏理论研究,面向海外留学科研人员的统战工作比较松散,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效果。

再次,海外青年的分散性和流动性所造成的统战障碍。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海外青年的规模在不断加大,分布和流动的区域遍布全球,这对于海外青年的管理和统战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在海外的在校学生或毕业生,及科研人员,因其流动到不同国家,分散性非常大,并且因其学习环境、工作就业、个人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持续的流动性,所以很难以传统的统战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完整的、全覆盖的、统一的工作。可以说,海外青年既是群体,也是个体,他们特别是分散的个体。海外青年的地域分散性、人员流动性所造成了统一管理难题。如何把这些个体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如何突出和加强他们的群体性,都是需要改进当前的统战工作方法。特别是应加强和发挥高校在统战的作用。

最后,高校海外青年与组织的距离性所形成的统战障碍。高校海外青年多是青年学生或青年骨干教师。从年龄结构上,他们大多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因为他们在海外,距离上的分离,使高校对于他们的组织培养和统战工作难以落实和开展,从而造成了统战工作的空白和“断线”。在另一方面,海外青年的思想认识和意识形态也有着培养难的障碍。高校海外青年具有年轻人的特点,即他们的思想还存在着易动性,由于较长时间在海外的学习生活,远离祖国、亲人,无法受到正常的组织教育,形成了组织观念淡薄的情况经常存在,同时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疏离感、孤独感,也会因为生活环境产生的变化而产生精神上、观念上的动摇与迷茫,从而形成思想上困惑,甚至被西方的反动思想腐蚀。

二、高校海外青年统战成为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2],这明确指出统战工作要把海外青年群体纳入到统战工作中来,积极实施有效管理,使之为国效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力量。

高校海外青年是统战的新课题,同时也是统战工作的新机遇。把海外流动青年人团结、吸引和凝聚起来,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播者,对于新的国际形势下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统战工作应以此为契机,把对高校派出海外留学青年和有意愿归国的海外青年的列入计划。高校应明确吸引和团结海外青年,特别是留学生群体的统战工作,绝不只是统战部门的工作,而是高等教育应承担的一项整体的系统工程,要把加强高校统战工作与党建、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就业指导等方面教育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一)开创海外青年统战工作的新思路

正是基于当前高校留学生和归国人员学历高、素质好、年纪轻的群体特点,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创造性的构建针对高校海外青年的统战新思路,主要包括三个转变,即由管理向管理兼具服务的转变、由统一教育向特色化个性教育转变、从外在程序型统战向内化思想型统战转变。

首先,高校海外青年统战工作创新及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研究中,强调高校海外青年统战工作的顶层设计,推进在高校教育层面的整体统战思路形成,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合力促进高校统战工作的发展和实效性。

其次,深化高校统战工作的创新性,重点着眼于统战工作在新形势下对于海外留学青年统战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以及时态性的局部创新与调整。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新形势”“新问题”“新思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统战工作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及“中国梦”理论,寻求对当下海外青年在国民意识、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方面的问题、多元文化冲击产生的矛盾的解决,推进统战工作理念、方法,乃至体制的革新。

最后,突出高校统战特色,打造高校统战平台。以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为抓手,以新的工作形式和工作载体丰富统战内容,构建统战工作新格局。以未来视野谋发展,用现代技术和理念为依托,打造高校统战平台。要充分依托互联网科技,把网络、电子信息、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统战工作中,实现高校对于海外留学青年的全覆盖,学习生活过程的全程追踪管理,就业发展的全面信息服务,打造“情感的家,寻根的国”文化,夯实海外留学的统一战线。[3]

(二)采用海外青年统战的新方法

对于高校海外青年的统战实践要做到三个创新。首先,是思想理念的创新。基层统战工作必须要切实关注到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存在和发展趋势,转变对海外青年在管理、教育、服务上的忽略、放任或无序状况,以创新、灵活的管理理念,把海外留学生管理起来,从而实现为上级提供准确信息、对留学生开展务实教育、扎实为海外青年服务。其次,是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创新。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为基层组织开展对海外留学生的管理、教育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方式革新;最后,是教育内容的创新。高校以组织的形态对于海外留学生的教育和引领应成为其海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海外青年因其远离祖国,在思想上、情感上和意识形态上都会有很大的波动,甚至变化,如何能通过有效的教育保持和发挥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认同,就要求高校基层组织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创新,即根植于党的思想教育内核,又要结合海外青年的自身实际,把教育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中、交流中、活动中进行教育,从而让青年人能更乐于接受、更备感关怀,更紧密围绕,使统战工作产生实效。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应紧密围绕三个创新,开展工作,以期使高校海外青年的管理和统战工作至下而上,做实做好。[4]

三、新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海外青年统战实践创新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新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为现代化的统战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统战的建立。海外青年群体的一大特征就是流动性和分散性,现代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弥补了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与分隔,使各项对海外青年的管理可以实现实时化、动态化和远程化,从而实现了“留学生走到哪里,祖国就覆盖到哪里”。

(一)高校应建立海外留学生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晰,信息完整,更新及时,为海外青年建立基本“信息帐”。海外青年的数据信息为每一位由高校派出或中转的留学生确立身份,建立唯一性的身份认证号码,可以包括其基本信息,同时还包括其动态性信息,如学习研究情况、海外生活情况等。这个高校海外青年数据库首先在基础信息的管理上,创建了海外青年管理的基础,同时也为全国范围的留学生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全国“一盘棋”的局面。数据库的建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对于海外留学人员管理和服务方面所出现的多方管理、模糊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为所有在此基础上的统战工作提供数据信息,奠定坚实基础。对海外留学人员的情况掌握和了解,为统战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度准备等,提供准确的信息,对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保障。

(二)以数据库为依据,以网络技术为支持,为海外青年回国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条件。二十一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才,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对于人才的竞争正是对于未来的竞争。海外青年的统战工作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使他们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出力,使海外留学的高素质人才能回国创业和服务,是对于人才资源的最大利用和珍惜。多年来,美国一直是吸引留学人才最多的国家,它的经验和办法就是以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及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宽松政策为人才提供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当下统战海外青年,吸引优秀人才的回归,也应在管理和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就业条件,以创业政策引领、就业薪酬待遇、科研试验室配备、科研基金支持等多种方式,转变思路,灵活安排,为海外青年的归国,吸引人才归国提供服务。[5]

(三)网络创新统战模式的建立与工作实践的开展。海外青年的统战是新情况,也是新机遇。近年来,海外青年归国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发展的中国越来越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但如何安置好这些青年,使他们学有所用,发挥最大的个人潜能,这也正是统战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在国家层面来建立留学人员归国服务中心,以适应近年出现的大批海外青年归国潮,为归国人员的就业创业服务。网络时代的技术革新成为这个留学人员数据库和回国服务中间机构的保证。在海外青年归国之前及回国初期,他们中的多数人都经历过信息不对称,无法准确及时的了解国内的信息,国内企业迫切需要却无法找到适合的海外人才,而海外归国人员服务平台的建立,正是以网络人才数据库来进行人才与市场的对接与对称工作,帮助和服务于海外青年的归国发展。统战工作真正的做到了服务于海外青年的需要,助力于海外青年的发展,使他们重新回家、安家,自然也就会爱家,这不也正是统战工作的根本吗?

在新形势下,青年统战工作关系着未来,应把对青年的统战工作思路提升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中国的繁荣富强层面上来,做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与研究,同时把青年的思想发展作为主线,要深入地贴近、了解、关心、引导、团结青年,注重青年人的特点和可塑性,以青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工作。统战工作说到底是对人的工作,团结所有可团结的人,交流、沟通、信任是必经的路径,思想的认同与情感的归依是最终的成果,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海外留学青年的统战工作,引导和团结新一代海外青年是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6.html

[2]习近平.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着力点[N].北京青年报,2015-05-21(1)

[3]陈 恩.海外留学人员与海外统战工作研究[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268-289

[4]刘俞余.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9):30—33

[5]李 岩、张 明.高校出国和留学归国人员统战中现存问题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1):56—58

D613

A

1672—4496(2017)02—011—07

本文系2017年辽宁省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重返文化: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7年本溪市统战理论研究立项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统战工作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李永生

2017-03-16

李 娜,女,辽宁大学药学院,博士,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本溪研究基地研究员。

猜你喜欢

归国留学生群体
郭沫若《归国志感》手迹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