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出路
2017-03-11田清波
冯 默 田清波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冲撞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世纪之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对话也日益频繁,多元文化共存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多元为世界带来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景观,为各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形成以本国或民族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社会氛围。)然而也使得民族文化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到“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做人类主要的戏剧场面来撰写。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更有可能如此。”[1]在各种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中,西方的某些霸权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了达到政治和经济目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与武力殖民不同的是,西方国家是通过自己在政治、经济及科技等占优势的国际舞台上推销本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来为其谋求世界霸权。他们通过文化方式对另一国进行殖民侵蚀,从而从根本上淡化民族意识,达到消灭另一国文化自主性的目的。[2]
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节日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荟萃,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外现。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极大的普众性、甚至是全民性。然而随着“洋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节日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因此一些专家和学者呼吁抵制“洋节日”。2006年,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一份名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的倡议书,呼吁人们慎重对待圣诞节。2014年,8名中科院院士联名抵制愚人节。2015年,网上关于是否要抵制情人节的舆论风生水起。
就七夕节而言,多名学者如宋岩[3]、王菊娥[4]等撰文表示七夕节不是“中国的情人节”。
中国应当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而不是盲目效仿情人节。然而,也有学者支持七夕节和情人节的并存。2009年,新华电讯就曾报道题为“七夕节和情人节可“和平共处””的文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接触和交流日益频繁,“洋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不可避免。它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的一个必然结果。文化多元并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体现了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由于政治、经济、科技等不平等,必然导致文化流向的不平衡。多元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历史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因此对于“洋节日”的传入,我们不能将其视为洪水野兽,全盘否定。然而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我们也不能全面放弃我们的传统节日全盘接纳“洋节日”。
面对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新形势下展现出新的生命活力,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源于自然农耕经济。随着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节日的社会根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传统节日没有随之很好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社会契合度不高,因此呈现了衰落的迹象。
笔者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来分析如何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
1 国际层面
1.1 努力提升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国际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霸权斗争已经不是单纯的武力争斗,而是转移到了文化领域。文化入侵也成为西方一些国家在霸权斗争中的一个新战略。[5]可以说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文化霸权是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衰落的外部原因。它的产生根源于政治、经济、科技等地位的不平等。中国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才能在多元文化的今天,避免传统节日文化被殖民化,边缘化、“他者”化。
1.2 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国家的文化魅力
西方国家凭着他们的强势地位争夺世界文化的话语权,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自己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意图让其他国家文化声音削弱,使自己国家的文化全球化。处于文化劣势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只有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国家的文化魅力,才能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才能使民族文化历久弥新。
中国汉办和孔子学院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中国已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到190多万人。孔子学院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和国学的重要平台。
2 国内层面
2.1 政府重视。确立传统节日文化的合法性,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提供制度、资金、舆论等支持
自2008年政府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以来,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在政策、制度、舆论、资金上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播和发展提供支持,如为传统节日活动的举办提供场地、资金支持,创新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形式等。
2.2 媒体渲染。营造和烘托传统节日气氛
在科技信息时代,媒体对于营造和烘托浓郁的节日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媒体要发挥自身快捷便利的优势,在传统节日时,营造出红火热闹的节日气氛,让人们能够融入到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中,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息。
2.3 商家宣传。推动传统节庆商品的创新
传统节日商品除了要符合传统节日内涵要求,还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口味,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为传统节日氛围的营造增光添彩。如装饰物,食品,服饰等的创新。
2.4 民众参与。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了中国数千年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荟萃,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大众应当积极主动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弘扬和发展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中西方节日的碰撞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为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具有其他文化没有的优势因素。文化碰撞为当下中国传统节日提供了自我反省,自我认识的契机,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的蓄势之机。因此,多元文化共存为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供了条件。各种文化在彼此之间借鉴优势,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产生了互相依存的共生性,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人类文化景观。
[1]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2]边叶宏. 多元文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话语权的重建[J]. 唯实, 2009.
[3]宋岩. 西方情人节与我国传统七夕节的比较研究[J]. 琼州学院学报, 2009.
[4]王菊娥.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七夕节和西方情人节[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5]李荣启,陈亦水. 中国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