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的身法和练法分析
2017-03-11马传福菏泽市委党校山东菏泽274000
□马传福(菏泽市委党校山东菏泽274000)
杨式太极拳的身法和练法分析
□马传福(菏泽市委党校山东菏泽274000)
杨式太极拳经过了一百五十年的发展,历经太极拳专家们的研究,给我们传递了很多丰富的知识,不同的拳架练法也很是丰富多彩。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在练习的过程中,总是找不清楚重点和方向,不知道什么是正宗的。结合这些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杨式太极拳身法的内涵概述,并进一步分析杨式太极拳身法的特点,在文章的最后,笔者介绍了杨式太极拳身法的练法。
杨式太极拳拳架练法身法特点
杨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中的一个流派,它是由一代宗师杨禄禅及其子杨健候其孙杨澄甫等人开发的,他们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细心钻研,从陈氏太极拳延伸而来。他们在不违背武术的本质和基础上,充分地保留了技击与攻防的有关内容,编制了一套架势优美且缓慢柔和的太极拳套路动作,这套太极拳有着淳朴、新颖的特色。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为其经典代表作。在中国武坛上,杨式太极拳不仅为人们展现出强健的身体,而且在治疗疾病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杨式太极拳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杨家上下祖孙三代人的影响下,太极拳从原来的秘密世袭走向了公开传授的道路。如今已经风靡世界,且受到了诸多人的喜爱,成为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以及精神文明进步的体现。除了杨式太极拳创始人的努力之外,杨氏太极拳本身也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它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1、杨氏太极拳的身法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我们的太极拳已经有了陈、杨、吴、孙、赵、武这几个大派,但是杨氏太极拳始终有着它自身独特的旗帜以及不朽的成绩。这些门派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着各自的风格。陈式太极拳善用弹抖之力,往往有着较强的爆发力。吴式太极拳则是建立在杨式小架之上,善于利用柔化的技巧,但是也具有杨式的快、灵、直、变的特征。武式太极拳诞生于杨式和赵堡架,有着节奏紧凑,手法紧密的特点。孙氏太极拳又被成为开合太极拳,强调开手与合手的利用,有着八卦、太极、形意这些类别的特点,同时也讲究进退相随,要求动作敏捷的同时,也保持着自然的作风。赵堡太极拳讲究轻、柔、平、圆,灵。这些都是六大门派各自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此,才能够流传下来。但是自建国之后,国家公布的二十四式以及八十八式太极拳,大多都是根据杨式太极所改编的。甚至四十八式与四十二式的太极拳也都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所以,综合来看,杨式太极拳在我国的流传甚是广泛。
1.1、拳架开展大方
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安排的风格甚是大方,只有充分地大方开展才能够有助于肢体的拉长,拳架开展需要身体达到一个内外放松的状态,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到位,衡量全家的动作是否到位,要看开展大方的程度。
1.2、立身中正安舒
所谓立身中正安舒,是指对身法的要求,太极拳的不同门派对此都十分重视。但是这一特点,尤其是杨式太极拳更为出色。早在上世纪30年代,杨澄甫先生就对身法要求提出了“太极拳说十要”。其中包含了身法与尾闾要摆正的观点。在练功时,身法要摆正,大部分的动作都需要实现上中下三个学位的垂直,保持不偏不倚,形成一个重力垂线,身体也不能前俯后仰。要想保持尾闾中正,从脊椎到尾闾都需要垂直于一条线。如果可以做到这两个方面,就能够达到立身中正安舒的效果。
1.3、动作松柔缓慢
杨式太极拳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动作比较松柔缓慢,这也是杨式太极拳能够名扬海内外的重要原因。杨禄禅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杨式太极拳。这个太极拳其中没有太大的发功、跳跃以及震脚的动作,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就增加了功力的练法,也让人们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大松大柔的风格,这就是所谓的老幼咸宜的健体方法。
1.4、速度均匀缓慢
一些太极门强调快慢得当,要求发力刚猛。而杨式太极拳则强调的是慢、是柔,其中的速度要保持一个均匀的状态,不能动作忽快忽慢,架子忽高忽低,行功走架要保持速度上的均匀,这也是杨式太极拳的独特之处。虽然一些动作可以稍快,一些动作可以稍慢,但是总的来说,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速度要均匀适当。
1.5、招式虚实分明
杨澄甫曾经在自己的“太极拳说十要”中提到,太极拳术要以虚实为第一要素,将虚实的刻画摆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分清楚虚实对于杨式太极拳的重要性。例如全身都坐在了右腿,那么右腿就为实,这个时候左腿就处于一个虚的状态。如果全身都在左腿,那么左腿就是实,而右腿则是一个虚的状态。虚实可以分,而后转动要轻灵,让自己毫不费力,如果不能分,那么迈步都会重滞,缺乏自立性,进而会被人们所牵动。杨式的85招式从头到尾都要将虚实的度把握清晰,这种虚实分明的特点,在杨式太极拳中有着十分突出的特色。
1.6、换步逢转必沉
在换步的过程中,讲究逢转必沉,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要突出沉的力道,不仅表现在某一个拳架的动作上,还要贯穿整个套路当中,逢转必沉是一个十分具有规律性的表现。杨式太极拳需要打出沉劲儿才可以,如果没有这样的沉劲儿,那么就无法打出传统的杨式打架的味道。这种练习也是推手过程中的弹簧劲发出的基础。所以,逢转必沉也成为了杨式太极拳中一个比较普遍的规律。
1.7、体用效果突出
从本质上来说,太极拳还是以技击和防身自卫为主,杨式太极拳更是有这样的特点。它强调的是粘连相随,不丢不顶,讲究外柔内刚。除此之外,太极拳又是以体用兼备的特征,让自己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从健身的整体效果来说,尤其是杨式的套路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练杨式太极拳的人都将自己久病不愈的慢性病给治愈了,一些心脑血管病的患者甚至有的癌症病人,也会因为练此拳而延年益寿。所以,杨式太极拳的健身功效不容忽视,这与其套路的方式方法有着极大的关联性。
1.8、套路适应广泛
杨式太极拳的社会适应层面较为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动作轻柔舒缓,且易学易练。第二,适宜不同出发点的人,有的人学太极拳是为了治病防病,有的人是为了全身健体,还有的是为了自卫。杨式太极拳可以满足不同学者的需求。第三,它的适应面较宽,无论是男女老少,身体健康或者羸弱,甚至一些慢性病的患者,都可以进行练习。第四是杨式太极拳适合各种身体状况的人,强者、弱者都可以进行联系,没有太难的动作。所以,国内外的杨式太极拳练习者也越来越多。
2、杨式太极拳身法的练法
杨式太极拳有着独特的健身功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中的动作圆活且延绵不断,气韵畅通,不仅练意、练气甚至也有练身的功效,使得意念呼吸以及动作相互配合,可以达到调节身心的效果,对于提升人体免疫力,强身健体都有极大的帮助,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也能够得到提高与改善,具有独特的健身以及延缓衰老的功效。
在练习架拳时,要重视对基本功的训练,例如脱肩、揉肘以及缠腕等等,都可以达到伸筋、拨骨的功效,进而增强身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练好杨式太极拳,必须依据杨式太极拳身法的要求去练,(1)明杨式太极拳身法之理;(2)明师指点;(3)方法必须要科学;(4)长期坚持,持之以恒;(5)用心用脑,不断深悟。
在进行单练时,在盘架子明白架拳中的各种基础方法上,利用单式训练法,例如捋、肘、靠、进和退等“母法”,以及一些子法。这样一式一式的单练,早晨练上3000次以上,熟练之后,再换一式。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就可以达到娴熟的技巧,顺物自然。
在进行对练时,学习太极拳械。首先要让老师指教,学会太极拳的剑、刀以及杆的套路,然后经老师或者其他人陪练,学会太极拳、太极刀以及太极杆的对练。在一攻一防和你来我往之间,逐步增强攻防的意识,提升实战的能力。
训练推手。要先从定步开始,经过单手推挽,逐步学活活步推手、定步推手以及散手等内容。为了进一步培养竞技实战高手,有的还可以采用散推、半塔半打的训练,在边推边打以及推打结合的过程中,再逐步过渡到散打的阶段。
3、结语
至今,杨式太极拳已经有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经过杨禄禅、杨健侯以及杨澄甫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太极拳从最初的陈家拳一代一代发展演化成为今天的杨式太极拳。无论是从无数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还是它的功能和功效方面,我们都可以深入到其中的内涵去挖掘其中最精髓的部分,剖析其发展的空间以及练就的可能。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会杨式太极拳的精髓。
[1]李康,解乒乒.杨式太极拳“提手上势”的攻防技术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5.
[2]田耀华.“2014年第二届北京国际武术文化节暨第十届北京国际武术邀请赛北京国际武术与养生文化研讨会”论文太极拳的教学原则与学习方法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4,08.
[3]杨祥全.洪洞通背拳:失传的太极长拳——兼论太极拳研究的一个可能路径[J].搏击(武术科学),2013,04.
G852.1
A
1006-8902-(2017)-04-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