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从避免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开始
2017-03-11
视野综述
有效教育:从避免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开始
孩子的教育,需要慢慢来!这不是新观念,却有利于孩子学习。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点,让孩子之间毫无意义地较劲,过早和过度开发小孩大脑,可能输掉孩子的一生。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德国小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教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然而,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有效的教育法之所以培养出我们希望的人才,正是顺应了儿童大脑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教育的失败。脑的潜力十分巨大,人类大脑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潜力,是由于神经网络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并且人脑在学前期已经为我们编织了成为各种人才的可能性。你最终能够成就什么,则在小学阶段开始逐步定型,这就是早期智力开发的机会成本。
对于大脑的这种可塑性,一旦我们刻意地在大脑发育的早期阶段作些努力,往往会有明显的效果。在早期智力开发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要因噎废食,怎样才能做得恰到好处呢?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尊重科学,依照大脑和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本刊将从德国的幼儿教育入手,关注如何在不过早、过度开发的前提下探讨有效教育的途径。
德国的教育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在微课中的引用观点:
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其实,欧洲有关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与德国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德国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德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残酷教育”。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退出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残酷教育”在德国的幼儿教育中成为流行驱势。某学者为了深入了解现在德国流行的“残酷教育”,走进了幼稚园。幼儿园是一座两层小楼。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草地、沙地、石头地……却没有看到国内常见的塑胶地。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教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他发现,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却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顶多穿一件绒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裤或短裙。看着他大惊小怪的模样,陪同的老师解释说:“幼儿应该比大人少穿点衣服。他们精力旺盛几乎可以用来发电。活动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肿的服装还会影响他们的活泛性。”
从不强迫孩子。
“德国人从来不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饿了,自己会主动吃的。格碧妮现在不会自己吃,下次就会了。”苏珊娜博士说:“孩子不会做的事,老师只在必要时给以言语或者行为上的鼓励和暗示,大人不要强迫他们做什么,也不包揽,因为那样可能会抑制孩子独立行为的发展。帮他完成某些事,日后他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缺乏创造性。”
大人向孩子认错。
苏珊娜博士认为,家长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以孩子尽量多的爱而不是宠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要常把“对不起”“请原谅”和“谢谢”之类的词挂在嘴边。
由于得到父母的爱护和尊重,德国的小孩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购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处理家务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父母一起商讨,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法律严禁父母唠叨。
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纳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严禁父母“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
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
德国人抱孩子方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只胳膊上,红扑扑的小脸朝外,后背贴着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着,样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风中,“狠心”的家长不给小孩过多的遮盖,还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儿园。
苏珊娜博士说:“德国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他们需要自然的生长环境,不可过于控制,给孩子留下尽量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如,抱孩子时孩子的脸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视野基本一样,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动,全身能充分地与阳光和空气接触,有利于他们适应自然环境,茁壮成长。”
在芬兰,这个森林覆盖率接近70%的国家,就有森林幼儿园。森林,是那些5到6岁的孩子的课堂。他们在那里度过将近80%的时间。
一个人对价值的看法,会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其灵魂的结构,并由此看出他的生活状况,他的内在需求。人们往往只具有当下普遍和共同的体验。较为草根的总占优势;较为阳春白雪的,则往往孑然独立。然而,两者都是选择。
我们应该如何借鉴德国的教育方式
王东梅在《内蒙古教育》上的观点:
对于德国,甚至其他欧盟国家来说,过度开发孩子的智力,等同让孩子的大脑逐渐变成电脑硬盘,只能储存资料,却无法主动思考。
从亚洲人的角度来看,德国的教育根本是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但是,德国人并不这么认为,即使孩子多么聪明,也必须平等对待,不能超前学习,最多是让学习速度较快的孩子,在课堂上看看其他读物。
当亚洲国家,包括中国的学前班或幼儿班,强调为进入小学做准备,让学生赢在起跑点时,德国政府禁止出现先修学校。这包括学龄前托儿所或幼儿园,不能强调学习知识,只能照护小孩,如果需要教育,也只能给予品格和技能教育。例如,让孩子懂得不能使用暴力或不可大声说话;给孩子做一些有兴趣的事,如手工制作;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情商和领导能力。换句话说,小孩学龄前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快乐地成长,让他们自在玩耍,做小孩该做的事。
欧洲人重点保护学龄前孩子,不让孩子超前学习,避免损及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就是希望小孩以符合人性的方式,走上学习之路。
中国留德学者兼德国经济政策史博士杨佩昌指出,德国的教育使用逐渐加速法,幼儿园教导道德伦理,以及学习与人相处;小学学习简单知识,中学才进入“慢跑道”,在没有统一考试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
大学时,德国学生才进入“快速跑道”,各人才以自己的能力和其他人竞争,展现一直以来的学习成果。
孩子需要慢慢地茁壮成长,而不是揠苗助长,德国人教育理念和执行方式,验证了这个道理。
而强调教育“输”在起跑点的德国人,104人得到诺贝尔奖,占了欧盟得奖人456人的22%,即超过五分之一,占总得奖者830人的12%。
德国没在任何国际教育权威排行榜名列前茅,但教育成功与否,已经不言而喻。
学习需一步一步来。
“我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了。”一些钢琴老师或许会发现,一些孩子考到最高级的钢琴文凭后,却说出这样的话。钢琴是乐器之“皇后”,能够弹得一手好琴,不只能取悦身旁的人,甚至可以得到许多荣誉,但关键在于孩子是否享受学习过程。
成年人明白哪些事物有利于工作或生活,并且一厢情愿认为那可成为孩子的一技之长,但是否曾考虑孩子意愿?过早或太急让孩子投入某些事,反而让孩子觉得压抑,对有关事物失去兴趣。
一些小孩可能对数学有兴趣,但发现孩子天分的父母或老师,若急于训练他们参加国际比赛,例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简称奥数),强迫他们接受训练,即使他们载誉而归,可能也会说:“这辈子我不再碰奥数了。”反之,如果循序渐进,让孩子逐渐对奥数着迷,他可能更愿意学习和参与竞赛,甚至成为出色的数学家。
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操之过急,孩子的学习需要一步一步来!
寓游戏于教育成趋势。
“为什么我不能像周末玩耍一样,从学校课程和作业中找到乐趣呢?”一名才学会写字的小孩子,向芬兰教育部长发出这样的疑问。
2013年5月上任芬兰教育部长的克丽斯塔·吉乌鲁非常认同这名小孩,也是她小侄子的提问。
在她看来,把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已是教育大趋势,因为当寓游戏于教育,游戏的意义不只是乐趣而已,而是有利于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小孩都喜欢玩乐,让大人坐在一处听别人说话,超过一个小时已有些坐不住,更何况是小孩需要“坐定”数个小时听课。
小孩都喜欢体育课和音乐课,家长却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因此,过度违反孩子成长的规律,才是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
朗读经典培养孩子品行。
你会因为孩子的品德良佳而高兴吗?台湾长庚大学、长庚科技大学、明志科技大学董事长杨定一博士就会这样。有一次,他接踢足球的孩子回家时,教练告知他的孩子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他会协助教练收拾足球。杨定一向孩子明确表达他心中的喜悦,并且让孩子知道自己注重他的品德多于成绩。
对他来说,塑造孩子品德的方法,除了言教和身教,让孩子朗读圣贤经典,也是一个重要方式。
如孔子、孟子、庄子的经典书籍,都是孩子接触智慧的来源。西方的莎士比亚、威廉·布莱克等,留下的经典都极具智慧。
经典朗读并不急于解释其中意思,因为可能混入个人主观看法,让孩子熟读这些经典后,一旦对经典产生兴趣,他们会从搜索和思考中得到更多智慧。
科学开发儿童智力才是正道
中科院心理所尹文刚教授在《大众科学》上的观点:
抓住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早期智力开发要与人脑的发展相吻合,而人脑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条平稳的直线,有时快有时慢,在不同的时间段,还会出现不同的生理过程,人的智能也相应地表现出与此关联的发展模式。我们的大脑在发展的特定时期会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如果在这时给出这些刺激,大脑就会得到迅速的发展,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提供这些刺激,效果就很不明显了。这就是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些关键期,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应用关键期的概念指导我们的早期智力开发时,还应该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对于人们常说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不能完全按年龄划分的,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关键期来看,早期开发智力其实也很容易操作,抓住最重要的事情做就可以了。科学家进行过这样的追踪考察,结果发现父母只要在幼儿3岁左右的时候尽量与他多交谈,就会起到促进智力发展的效果。不错过关键期的另外一个实际的方法,就是将幼儿的生长和玩乐的环境尽可能地丰富起来,多一些感官刺激,多一些人文的色彩。幼儿什么时候对什么感兴趣了,正好反映出他对这种事物的关键期来了。
左右脑各自具有不同功能。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左右脑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这是人类大脑的功能特化。在早期智力开发中,人们常说的强化右脑教育,依据的也是学校教育中右脑往往被忽略的事实。不过,右脑训练也存在时间的问题,孩子上学后才有了右脑被忽略的情况,学前期并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在这方面,有一个重要的脑科学的事实没有被人们提及:大脑两半球的特化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一般来说在10岁左右才完成。这就形成了脑功能发育上的一个分水岭,10岁以后左右半球功能上的偏侧已经不容易改变了。临床上的观察发现,如果在这个时期以前因故切除了一半大脑,被切除半球的高级功能基本上可以恢复,而在这个时期之后再进行半球切除的话,被切掉的一半的功能则基本上不能代偿了。分水岭前后的脑功能开发有本质上的不同,就像我们不可能在25岁以后再考虑如何通过训练来促进身高的增长一样。对于左右脑的问题,我们还要注意,只有顺应脑的演化趋向才有好的结果,不要逆着大脑演化的趋势逆流而上。具体来说,我们不应让左脑来取替右脑,反过来也不行,而应本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原则,通过促进两脑各自的专长,以强化两脑的协同来进行脑的开发。与此密切相关的具体操作性的问题是:左利手(左撇子) 要不要改过来?我国过去的经验是一上学这个习惯就被老师矫正过来了,但是随后发生的众多言语机能障碍的现象终于让教育部门不再采用强制性的行为进行矫正了。
另一个与两半球相关的事实,是两性在脑功能上的差别。女性天生言语机能优于男性,而男性又先天性地在视——空间机能上强于女性,因而女性在几何、物理等学科上会更多地遇到困难,而男性则在语言上多处于劣势。如果及早对此进行补偿,男孩小时候多进行一些言语机能的训练,女孩多玩一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上述男女生的劣势状况。此外,在教育上,对男孩采用男孩善长的教育法,对女孩采用女孩喜欢的方式,也是依据大脑性别差异的一种举措,在教学中往往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早期智力开发与脑的功能构筑。
要想更为深入地开发我们的大脑,还需要知道大脑的功能构筑及其分区,特别是各主要分区的成熟阶段。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园主要开发的是哪些脑区,小学阶段的开发能够作用的是哪些脑区,中学和大学可以有哪些作为。
发育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提示,负责处理感觉信息的脑的部分最先发育成熟。当我们出生时,这部分已发育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一出生就有了基本的感觉能力,但未必会有知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在脑的发育上就有了分界,负责知觉的脑的部分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奠定了基础,在幼儿园阶段则可以进一步强化。在感——知觉的发育基础上,从幼儿园的大班开始,一直到小学教育的结束,我们的大脑则完成了另一个重要的机能——符号化进程。我们知道,人是符号化的动物,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人类运用符号的历史逐渐演化为大脑新新皮质联合区的特化过程,而这些特定区域的发育也就成为我们在小学阶段脑功能开发的主要内容。此外,人类大脑皮质与其他高等动物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其十分发达的额叶,这与人类的进化和自主意识密切相关,而大脑的额叶正是我们在中学和大学时期开发大脑的主要对象。
今天的社会已进入知识时代,未来的竞争集中在脑力上的竞争。为此,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策略。如果我们现在以十分严谨和科学的态度系统地进行幼儿早期智力开发,通过有意设计的专门训练,一定可以使我们祖国的花朵变得更加聪明,更具有创造能力,更能适应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需要。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