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惩戒教育”着意义之色

2017-03-11李国茂

辽宁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鞭戒尺体罚

◎李国茂

给“惩戒教育”着意义之色

◎李国茂

教师是否应该有“惩戒权”,“戒尺”“教鞭”该不该高高举起,这是最近争论得很激烈的问题。教师中有为“维权”振臂高呼的,有对“用权”讳莫如深的。也有因“惩戒”过度,演变为“体罚”而受到严肃处理的。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惩戒”与“体罚”的边界难以划定,教师的认识也比较模糊。

一个班级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几十人在一起难免出现矛盾甚至冲突,如何处理这些更为妥当,老师们很纠结。当然,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弄清“病源”,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说实在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惩戒”了,发现问题,当机立断,迟到的“站着”,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的“加倍”,甚至一人出错,全班“株连”,这些“雷厉风行”的做法,看似一时风平浪静,孩子们慑“威”而“服”。但实践证明,这样做,对那些有自尊心的、胆小的孩子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让他们规矩一段时间,然而对那些“我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的“费事头子”,可能就是雨过地皮湿了,隔不了多久,他们就“死灰复燃”了。

我忽然记起多年前读过的一个故事:几个顽皮的孩子正在使劲摇晃着一棵幼树,一位路过的老师发现后,迅速跑过去大声呵斥:“还不快住手,小树都快被你们整死了,我罚你们给小树浇水、培土。”看见孩子们无动于衷,老师厉声喝到:“你们听到没有?”孩子们见状不妙,一溜烟跑了……就是同样的一个场景,老教育家孙敬修爷爷也用了“惩戒”术,他慢慢地走到小树前,把耳朵贴在小树身上,孩子们感到莫名其妙,问:“孙爷爷,您在干什么?”孙爷爷说:“你们听,小树在哭呢!好伤心啊!你们把它的命根子摇断了啊!”孩子们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孙爷爷瞅准时机,接着告诉孩子们:“那么,我们去拿锹和水桶,好吗?”孩子们飞快地拿来铁锹和水桶,孙爷爷和他们一起给小树浇水、培土。过后,“受到惩戒”的孩子们都成了小树的“保护者”。

同样的一件事情,同样都在使用“惩戒”,产生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孙爷爷的“惩戒”很温暖,有善意,有关怀,更有期待,使孩子们在“随风潜入夜”中欣然接受“惩戒”,并及时改正了错误,孩子们同时还受到了一次良好的生命教育,可谓是一箭双雕。

要对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不妥协”的态度,就需要必要的“惩戒”,但“惩戒”是一把锋利的刀子,稍有不慎,就会给孩子留下创伤,甚至灼伤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其实,从来没有人剥夺我们的“惩戒权”,可能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随时都会运用“惩戒权”,但这把刀口锋利的双刃剑舞起来是需要技巧的,更需要炉火纯青的素养。“教鞭”“戒尺”最好是“马放南山”,各种冷暴力也是不用为佳,绝不能讽刺、挖苦,“杀鸡儆猴”,有意无意中泯灭孩子们的稚嫩、脆弱燃烧的“星星之火”。常言说得好,教鞭底下有爱迪生,戒尺底下有瓦特。

“惩戒”需要宽容的温情,需要宽阔的胸襟,需要善待的耐心。把“盐”融进水里,赋予“惩戒”以教育意义。“惩戒”是为了长善救失,以身立学,而不是趋利避害。我们要善于用智慧扶正孩子的根本,引发孩子们真实的自我教育,善良、宽忍、慈爱是所有教育活动的皈依。让孩子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帮助的温暖意向”,呵护孩子的生命成长,“育生命于自觉”才是我们的追求。

(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市朱镇乡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教鞭戒尺体罚
这根“教鞭”有点甜
戒尺进课堂 戒尺进心中
学生送我一把戒尺
专家点评亮分
教鞭(外二首)
“戒尺热销”说明惩戒教育也重要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福建省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体罚现象研究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