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几点策略
2017-03-11杨雪
杨雪
(古浪县黑松驿中心小学,甘肃武威 733100)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客体的指向和集中。人在注意集中的时候,大脑中原有的认知就会出现,与新事物之间的联系容易产生,也就易于接受新事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学生注意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几点策略。
1 影响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1.1 小学生大脑发育还不完全
大脑中和注意力相关的髓鞘形成直至小学结束才能完成。大脑的发育在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儿童时期小孩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进入小学四五年级之后会有所提升。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中让小学生适时地短暂休息可以让他们提高注意力。
1.2 沉溺于电视视频、电脑游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家家普及,看电视、玩电脑也成了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殊不知,过度的看电视、玩电脑不仅影响学生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尤其是有些电视画面亮度随时变换,不仅刺激学生的视神经,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课堂注意力不足。另一方面,看电视、玩电脑过多,缺少对课外书的阅读,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也难以实现注意力的集中。
1.3 家庭因素
经调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学习环境欠缺。学生在房间学习,有的父母在客厅把电视声音放得很大;有的父母甚至聚众在家里打麻将。小学生的自律本来就低,在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更容易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家中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安静的学习氛围。
1.4 课堂氛围
传统的漫灌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讲课毫无感情,并且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数学兴致缺乏,哈气连天。因此,学生课堂注意力和积极性都无法调动起来。
2 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的策略
注意力的提高关系到我们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成为各校教师探究的难题。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注意力,主要有以下几大策略。
2.1 抓住最佳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研究表明:7~10岁学生的注意力大约是20min。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掌控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在最重要的时间里面讲解最重要的内容,抓住学生最佳学习时间。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数学课堂中,去掉课前的情境导入,简单地对上节课内容进行概括,为本节教学奠定基础之后,马上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列竖式的学习,让学生分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讨论每一步骤竖式的意义和作用,一边给学生讲解,一边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在课程开始注意力最为集中的20min内,把本节的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剩余的课堂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巩固练习。通过此教学方式,掌握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课堂效率还是非常可观的。
2.2 协调大脑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人的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主要掌控人们语言、逻辑、分析能力;右半球主要承担是对音乐、空间、视觉的理解。如果较长的时间内让大脑从事一项工作,就会造成大脑疲劳,如果我们适时地调整工作方法和内容,就会进一步提高注意力。比如,在教授《对称》这一课程中,在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图片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在适时播放关于对称图形的音乐和视频,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进行画图、折叠或者裁剪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理解和掌握。课堂动手实践的活动项目,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特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注意力。
2.3 善于利用课前3min,集中学生听讲的注意力
小学生自律性不高,在课间休息时大都会过度放松,上课前的几分钟大部分学生仍对课间趣事回味无穷,如果老师善于利用课前短短3min,就会使学生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故事展开教学,然后引导出本课的知识要点,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注意力。比如在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幽默故事引入新知识。数学老师看到学生课本上写着火(1+2+3),惊奇的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的名字?”学生微笑的解释说:“我的名字叫火炎焱,我这是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了解预习过乘法分配律的学生哈哈大笑起来,不明真相的同学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调动起来,接下来老师顺理成章的进行课堂教学。
2.4 小组合作,增强群体的注意力
小学生本身就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无需外界刻意的指导。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学生提供有利学习的环境,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给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自由发挥所长,我们会发现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注意力不足的小学生在群体的鼓励和督促下,听课的注意力时长会逐渐增加。例如教师在教授《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信息和引导问题,就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讨论,把讨论的计算方法在纸上写出来,然后各组阐述讨论结果,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势,最后统一讨论结果,得出一致认可的计算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是因为学生本身掌握一位数除以多位数笔算的知识,可以独立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另一方面,本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技巧的学生很可能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有体会到互帮互助的快乐,而且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目标高效实现。
3 观察学生,注重信息的反馈
由于每个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层次高低不同,面对相同的知识点学生们的理解和表现也就不尽相同。身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观察分析解读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表情。例如有的学生面对知识紧皱眉头,说明对知识还是不清楚;有的展现出喜悦的表情,则表示该学生对知识已经理解掌握等等。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学生这些表情,通过表情反馈的信息,明白学生对本课知识学习的效果。大家都知道在每堂课即将结束的几分钟是小学生注意力最易分散的阶段,这个时间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面部表情反馈来的信息,及时的改变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互助策略,让对本课时知识掌握透彻的学生以老师的身份帮助对本知识点不理解的学生,或者让学生说出自己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堂中进行讨论,解决学生知识疑难,提高课堂效率。
4 结语
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注意力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摸索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不胜枚举,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教学中实事求是,创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动下感受数学的奥妙,提高数学课堂注意力,爱上数学。
[1]王永.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的观察与思考[J].河北教育,2002(9):24-26.
[2]张素琴.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4(12):45-46.
[3]宋红.小学数学课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J].新课程(上),2016(1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