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专生物教学中进行科技教育的探索
2017-03-11冯熠
冯熠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隆昌 642150)
随着科技竞争日渐激烈,该种竞争逐步反映到教育中。所以,需要国家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科技素养高、实践性强、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而这部分优秀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幼儿开始。由于幼儿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幼儿教育应当具备超前意识,才可以充分满足将来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当前的幼专生是将来的科技启蒙教育教师,承担着对幼儿开展科技教育的责任。所以,幼专生自己的科技意识树立与知识的掌握,决定了将来科技教育的发展趋势,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而,在幼专生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科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科技素养,还可以给国家未来提供优秀人才。
1 幼专生物教学中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21世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生物学科里面有关的边缘性科学逐步增多,急需解决的生物学问题也逐步增加,且问题变得越发复杂了。因此,必须要使用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去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处理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方面问题,同时认识以及调整人类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必须要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科技教育工作,渗透科技教育知识。
2 幼专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科技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幼专生物教学进行科技教育的时候,主要需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全面性、实践性等,以此将科技知识、论断、科学态度等素养提升到更高的层面。
2.1 科技教育需要遵循科学性这一基本原则
所谓的科学性,就是生物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态度,给学生讲解科学的理论知识,经过科学讲解这一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采用科学的方式处理问题,熟练掌握好科学技术操作规范,同时具备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
2.2 科技教育需要遵循实践性的原则
实践性规定学生需要从读科学转变成做科学,经过主动开动脑筋、动手动口、实际操练,得到知识与经验。与此同时,使用自身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练习使用科学的方式处理现实中问题的能力,实践性原则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生物教学实践性活动不但有想象与对比等思维过程的活动,还有绘图和科学探索等操作技能,且牵涉到情绪体验与实践学习,对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3 科技教育应当遵循兴趣第一的原则
学生之中有着喜欢科技的潜在要素,教师需要进行恰当的引领,那么就可以把该种潜在性要素激发出来,让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对于幼专生,更加需要关注引导其从兴趣到理性兴趣的发展,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学生,以外在的兴趣通过积累、锻炼、升华,使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上面,不断探索和研究,从而转变成一种理性的兴趣,这样一来就会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3 幼专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科技教育的策略
3.1 课堂教学是生物科技知识渗透的主要阵地
幼专生物课堂教学是开展科技教育的主要路径。生物教师需要牢牢抓住这主要阵地,使用合适且容易实施的方式,寓科技知识在生物教学之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科技意识,培养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兴趣,塑造具备一定科学素质与情操的科技启蒙教师。
3.1.1 按照课本内容,确定应当渗透的科技内容和目标
渗透生物科技知识应当融合课本内容,挖掘出生物学科的科技含量,选择正确的结合点,添加部分科技新知识以及成果,要确定科技教学内容与目标,开展有计划地渗透工作。打个比方,在学习微观领域方面,说明使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制作植物人工种子较天然种子而言具备更多优势的例子,以此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致,帮助其丰富科技知识。而在学习有关哺乳动物多样性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可填充对稀有动物用人工受精以及胚胎转移技术开展人工繁衍后代的内容,加强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其科技探究精神与能力。
3.1.2 始终坚持渗透的经常性
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目前的生物技术和新的成果整合到教学里面,因此,规定教师要追踪最新的科技资料,实时认识与了解到科技的最新发展情况,特别是对于出现在人类平时生活之中的新技术,更应当进行深入了解。要紧跟生物科学发展的脚步,持续优化与更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物教学的时候,多多举例,尤其是部分因为生物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与生产方式的案例。举例言之,在植物的分类禾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填充有关基因工程在培育种子上的科技成就。伴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中国成功培养出了很多优质且产量高的水稻、小麦等新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的产量。学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以后,就能够体会到科技前进的时代脚步,进而给其深入学习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1.3 采用各种形式多方面进行渗透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到的问题就是不要限制在科技知识的渗透上,还需要包含科学的思想、方式、态度方面的教育。因而,这就规定了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使用灵活且多样化的方法,展开多方面的渗透。举个例子,在进行禾本科的学习过程中,经过介绍中国有名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致力于水稻科技研究的事迹,和学习遗传规律的时候,经过说明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这一案例,帮助学生培养其科学方式与态度。
3.2 实践活动是科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科技教育,课外实践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与此同时,还是课堂教学的延展及补充。按照幼专学生的特征,开展多样化的课外科技活动,是帮助学生了解科技知识、练习科学技术的最佳方式和手段。
3.2.1 举办科技考察活动
生物教师因势利导,使用本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科学技术教育设备,引导学生进行调研以及野外收集考察。举例言之,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生态环境调研、收集植物与动物标本等。在活动过程中规定学生尊重调研的最终结果,关注原始材料的储存以及积累方式,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细致的科学态度。
3.2.2 举办科学实验活动与科学制作活动
结合生物学课本、学校基本条件、联系幼儿园,安排部分小型的科学实验与制作活动。规定学生单独完成根吸收水分小实验、设计种子萌芽小实验;安排学生开展食用菌种植科技活动、花卉种植活动、制作叶脉书签活动等;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引导设计自然角与幼儿共同开展腊叶标本活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生物课堂中的科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使用科学方式完成任务的能力,进而加强幼专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喜爱程度,使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且敢于探究科学。
3.2.3 开展科技知识座谈会
按照生物学科的特征,可以开展一些科技座谈会。比如举办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前景、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科技座谈会,同时按照座谈会的内容进行专题探讨。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扩展其科技知识面,还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幼专生物学教学的意义和科技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而将其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与探讨精神激发出来。
3.3 生物学课本改革,健全课程内容科技构架
增强与改革自然科学教材是开展科技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内容应当充分适应当前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需求,从而真实且实时地反映出基础科学、信息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因为现代化生产带来的全新的问题而构成新的学科。现如今,已有的幼专生物学课本不管是教学系统还是课本内容,均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就是内容与教学系统滞后,课本理论知识占的比例较大,对于知识的运用实践较少,不具备实用性。所以,在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需要将生物学课本改革,调节课本内容,将其结构优化,减掉重复性的内容与过时的内容,添加一部分现代化生物科技知识,逐渐构建适应现代化科技教育发展趋向、展现高专特征的课程构架与教育内容系统。
譬如,在学习植物类群的过程中,删除植物类群形态结构,在菌类植物这一章节,添加使用基因工程由细菌生成人的胰岛素这样的内容,添加使用基因工程的发酵工程根据大肠杆菌等食品材料的内容,填充当前发酵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类似于以上内容调节的方法,转变偏重理论知识,忽视技术运用的局面。幼专生物学课本可联系当前生物科技知识的内容,深入介绍这部分联系实际的科技知识,从而使学生了解到科技知识的力量,最终一步步引发学生对科技知识学习的兴致。
4 结语
幼专生物教学中开展科技教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到生活与工作所需的技能与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就是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到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式、科学的态度。所以,在幼专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科技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之一,并且也会引起更多的生物教师增加对科技教育的关注力度,实现科技教育的长远稳定发展。
[1]王开科.科技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6):96-100.
[2]亢明宇.浅谈职业学校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J].商,2015(51):206.
[3]顾学雍,汪丹华.创客运动与全球化的科技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5):12-17.
[4]宁月宝,杜志强.日本高等教育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2):136-137.
[5]周春香.人教版《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学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3(10):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