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融合的途径分析

2017-03-11黄月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教育

黄月

(四川省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进而对教学内容予以图形化、文本化、音频化或视频化处理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其在高校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不仅能为高校音乐教育开创出一个效率更高、容量更大且效果更好的广阔平台,且能同时为学生提供更美的艺术熏陶,从而可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并最终为高校音乐教学课堂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1]。

1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融合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于高校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其教学信息的丰富程度不仅能给予学生感觉器官最大限度的刺激,且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类知识及信息。与此同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教育理论,还能迎合学生的心理规律来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就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中,来自听觉与视觉的记忆分别为15%与25%,但若两种记忆器官能同时得到有效激发与运用,则其效果也并非仅是简单的15%加25%,而是能直接提高到65%。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于高校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且能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个性以及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1.1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特定的艺术,其在对美的表现方面亦有其特定的思想与情感。对此,若能借助现实美和艺术的手段来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则不仅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而所谓的审美体验,并非仅是指音乐教育核心,而是在整个音乐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形成,并努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其音乐审美亦可被视作音乐欣赏能力的一种,故辅以音响的形式,则更有利于引发人的情感共鸣,继而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可见,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高校音乐教学,不仅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于时间、空间等多方面限制,同时还能展示更多与音乐相关的知识,从而在极大程度上确保了音乐欣赏的效果[2]。最后每当学生对所学音乐知识有了充分的感知后,继而利用声像设备加以表现,以此营造出的感知效果,亦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1.2 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高校音乐教学,一来可促使学生由传统信息被动接受者逐步演变为主动获取者,二来可对传统信息予以重新包装,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创造性与户主动型的激发。现代教育技术便是这样一种能可促使人脑联想、思维以及诸多信息之间的串联,继而可借助诸如电影、视频一类的艺术表现形式,以营造出艺术气氛浓厚的教学情境,如此既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又能切实帮助学生理解并感知音乐的艺术形象,促使音乐与学生情感之间形成共鸣,从而在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3]。

1.3 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

音乐既是一种以声音表达为主的艺术,那么相应地,聆听便是音乐教学的最基本手段。一个好的听觉环境将使确保音乐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对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协助,便能为高校音乐教学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且充满魅力的音乐审美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校音乐教学,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中的文字、符号以及各类高难度的图谱,而这样内容引起本身具有的抽象性而容易致使学生感到枯燥、范围,甚至于厌烦,长此以往,学生非但未能获得美的感受,甚至会由此产生对音乐的偏见,以致其今后亦无法运用自身心灵去切实感受音有乐之美[4]。与此同时,鉴于教学材料中,仅是以文字、图谱的形式呈现者音乐的相关内容,致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既无法了解音乐的实质与内涵,亦不懂得该怎样去表达,故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校音乐教育,不仅可利用鲜艳的色彩、新颖的铺面去引进音乐教学重点,还能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构成音乐的各声音予以采集或编辑,继而得出自身想要的音乐内容。此外,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校音乐指导,还能同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官,进而更有助于学生个体情感的激发,并最终实现对音乐学习的领悟。

1.4 可以帮助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要想切实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最有效的途径当属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音乐实践活动。而在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除了需确保表演曲目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外,尚需充分彰显活动的趣味性,如此方有利于对学生参与兴趣的激发[5]。当然,针对以上要点,教师需在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过程中便加以考虑,并思考该如何将所需知识巧妙贯穿其中,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去参与更多的音乐学习活动。

如当进行《樱花》一曲教学时,教师便可在为学生播放樱花一曲的音频时,辅以日本樱花盛开时的瑰丽景象,以此给学生造成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冲击,如此将更有助于学生通过歌曲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此外,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校音乐教学,其音乐获取渠道亦是传统教育所务必企及的。对此,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务必发挥自身于资源获取方面的优势,继而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促进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发展。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剧的表演过程中,当表演需要学生扮演不同动物角色时,教师便可通过向学生播放动物习性与生活习惯的视频,一来可以深化学生对塑造角色的理解,二来可使表演显得更加真实且具有创造性。

2 高校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途径

努力促进传统高校音乐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一来可为高校音乐课堂增添无限活力,二来有助于现代教育技术与乐理知识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创新与改编能力。

2.1 运用现代现代教育技术,创新音乐教学过程

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打破传统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则可利用各种先进科技来完整、清晰的呈现出音乐相关的声音与画面,从而大量节省了教学准备时间。如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声效与视频,教师便可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较为真实且完善的教学环境,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并增添学生音乐创造的灵感来源。最后,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还将对学生提升自身音乐水平提供巨大帮助,如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视频,可将原本抽象的音乐理论转化为直观的画面,由此既方便学生具体分析,又有利于深化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6]。

例如,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断音乐的教学中,欣赏之前,笔者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这样学生欣赏时就能很投入地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将自己和画面、音乐融为一体。现代教育技术为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每段音乐欣赏完以后,学生能很容易地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

2.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但凡艺术课程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共通性,故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糅合多种艺术形式,更有利于学生体会艺术之美以及感受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联系。至于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联,关键便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对此,教师可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联系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切入点,将音乐教育与戏剧表演等形式融合到一起,以促进艺术之间的高度融合。如当进行以“黄河”为主题的艺术综合课程教学时,教师便可首先为学生播放 “黄河”流动时那波澜壮阔的视频画面,搭配激昂的音乐来衬托其形体。之后,教师可向学生播放《黄河船夫曲》,并搭配《黄河船夫》的视频画面来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如与风浪抗争的坚毅精神等。最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朗读诸如《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一类与黄河相关的诗句。通过与诗歌、影视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不仅可同时赋予学生视觉与听觉等多方面刺激,且能极大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

2.2.1 现代教育技术和乐理知识等理论课相结合

音乐乐理知识,因其本身便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加之传统教育理念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教师通常是以照本宣科式的方法来让学生灌输音乐乐理知识,故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由此丧失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此,为切实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应积极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乐理课程的结合,以增添音乐乐理课堂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基于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还可向学生提供与课本表现形式相异知识承载手段,以促进学生视觉与听觉的高度结合,而当学生面对自身所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学生便可自网络中搜索与之相关的视频或音频,以此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例如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古代部分由于年代久远,学生难免在学习中觉得枯燥。这时,多媒体教学就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在介绍骨笛时,就给学生用投影仪分别展示了舞阳骨笛、河姆渡骨笛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对现今的影响,并欣赏了骨哨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图》。使学生在学习了骨笛的相关知识外,还对骨笛的外形以及演奏有了形象的认识,一堂原本枯燥乏味的古代音乐史课,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顿时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中国音乐史的兴趣大增。

2.2.2 现代教育技术和视听练耳课相结合

对高校音乐课程而言,练耳既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更是学生能否学好音乐的关键。故针对学生的练耳训练,必须引起高校音乐教师的格外重视。鉴于传统高校音乐教学,因受技术、设备等多方面条件限制,致使该环节的教学效果始终不尽理想。对此,为使学生能更好的演唱音乐,并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教师便应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针对学生的节奏与音准训练,教师便可借助信息软件的辅助,一来可使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二来可对授课内容予以进一步丰富,从而保证了理想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2.2.3 现代教育技术和音乐鉴赏课相结合

所谓音乐鉴赏,顾名思义,即对音乐的赏析与评价,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感知音乐魅力的同时理解音乐的表现呃逆荣,继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传统教学理念下的高校音乐鉴赏,教师通常是时录音机来播放相关音频,但鉴于在音乐的复制过程中必将产生一定的损害,故无法将音乐原貌呈献给学生,而经多年的使用,所放音乐也难免存在瑕疵,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全面体会。对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便可利用无损害的图片、视频与音频,让学生去感受原汁原味的音乐,如此方有利于对学生音乐鉴赏积极性与主动性地调动,继而对音乐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受。

2.3 利用现代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

任何音乐作品,均有其所指代的具体事物或内容,尤其是歌曲。若高校音乐教师,可为每一首歌曲搭配适当的画面,则不仅可对音乐所欲表达内容予以完全诠释,且能将学生带入歌曲所表达的情境中,继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如当进行《长江之歌》的教学时,为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容,教师便可在播放歌曲的同时为学生播放诸如长远源头、奔腾的波涛等画面,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何谓“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又能促使学生深入领会其情感,从而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3 结语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音乐教学的高度融合,不仅有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此同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具有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将极大促进学生音乐想象与创造力的发展。对此,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务必重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如此方能在丰富高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继而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升,如此方能真正达到锻炼并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效果。

[1]李翔.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大观,2015(7):101.

[2]姚宗华.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2008(18):161.

[3]刘海霞.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音乐教学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4(15):256.

[4]缪丽华.高校音乐教育中采取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视唱练耳教学[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9):243.

[5]李静.高校流行音乐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10):179.

[6]宋成贵.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J].吉林教育:高教,2010(3):60.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纸的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圣诞音乐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