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蜀民间茶文学语言艺术研究

2017-03-11王静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巴蜀歌谣茶馆

王静丰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1 巴蜀文化与民间茶文学产生的渊源

巴蜀作为一个特定的称谓,得名于先秦时存在于西南部的两个国家,巴国和蜀国,其范围地处长江上游,大致范围包括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即今四川、重庆一带,陕南、黔北、昭通、鄂西等地。巴蜀文化是巴族人民和蜀国及其生活在巴地和蜀地人民创造的文化总称,是巴文化和蜀文化的结合体。众所周知,巴蜀还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1],古巴蜀人创造了无数关于茶的世界第一,使巴蜀成为世界茶文化的摇篮,如最先发现茶,最先饮用茶,最先买卖茶……,无数个茶文化的最先。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又是诗的国度,自从茶被人类认识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与茶结下不解之缘,诗人们因“茶”不断触动着心中的诗旋而留下无数咏茶佳作,诗人因茶而诗性勃发,茶因诗而茶名远播,以茶为主题的民间文学及语言艺术更是源远流长。

2 巴蜀民间茶文学的构成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提并论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具体表现在某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和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通常包括神话、民间史诗、民间故事、民间歌曲、民间长诗、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说唱、对联、小戏等[2]。现今巴蜀地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古种茶,饮茶盛行,因此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交往中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民俗,茶俗文化,生活在巴蜀大地的巴蜀人创造传承着各具特色的民间茶文学,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巴蜀民间茶文学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独放异彩的奇葩,巴蜀民间茶文学已成为巴蜀人民口头传诵,时代沿袭的茶文学。

3 巴蜀民间茶文学的语言文字形式分析

3.1 巴蜀民间茶联

茶联,顾名思义,就是以茶为主题、为题材的对联,茶文学对联包括茶的对联、茶店的对联、茶庄的对联,茶馆的对联等。茶联通常粘贴或者悬挂在柱子、门框和墙上。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研究家陈寅格称对联是“最具中国文学特色”的一种文学体裁。茶联的特点如下:第一,茶事楹联,顾名思义,与茶相关,或直接咏茶,或以茶寄事,以茶托兴。两联都涉茶,或一联涉茶。第二,茶楹联一般都张贴和勒刻于茶馆、茶亭、茶店之门口或室内,来往人多,观者踊跃,文化参差不齐,而目看者在待茶饮茶之时,时间不那么紧迫,心情不那么紧张,从容述评,边品边叙,深入心扉,社会影响较大,为广大群众特别乐道,非普通对联可比。第三,正因为如此,茶联更要讲究通俗、生动,声韵妙合,易诵易记,使观者目怡、口顺、心快,成为一种享受。切忌枯燥艰涩,故作高深,多搬典故,不得其解,不知所云。故尔中国茶文化中的茶楹联,屡见于茶亭茶馆江山胜景,发为一葩,是为盛事[3]。

巴蜀地区流传着许多茶联,各家茶馆、茶店的茶联妙控横生,或彰显主人的文化底蕴,或表达主人的人生价值迟求,或用于茶馆宣传、或用于文人宣泄情绪等等。不少茶楼、茶馆把历史名人咏公的杀诗佳句作为对联张挂。其联其诗相得益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苏东坡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清末民初,西湖之滨诵金门码头的藕香居茶室就挂着这副巴蜀诗人苏东坡的集名茶联。茶联将美丽的西湖和芬芳的茶香拟人化,写得十分动人[4]。成都附近有家茶馆,因经营不善,生意清淡。请一才子撰写一茶酒联,即“为名忙为利忙忙中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在倒一杯酒来。”并将酒联刻在茶馆大门两边,此联既奇待又贴切,雅俗共赏,人们交口传诵,茶馆生意也从此火爆起来。四川华阳中兴镇流传着一副对联;“春分花上露,水吸石上泉。”此联据说是一百多年前,镇上有一家茶馆,对面是一家“望月楼”酒楼。某年春节,茶馆老板请本家秀才撰写了这副对联,贴于店门,顿时,顾客争相围观,喷喷称赞,生意也火爆起来。酒店老板见状亦请秀才给酒楼撰写一联:“开坛千里醉,上桌十里香。”一时传为佳话。

4 巴蜀民间茶歌谣

民间茶俗歌谣是人们在茶事活动中对生产生活的直接感受,其形式简短,通俗易唱,喻意颇为深刻,内容有农作歌、佛旬歌、仪式丧礼歌、生活歌、情歌等,现今川贵民间茶俗歌谣具有浓厚的巴蜀文化特色,是巴蜀文学员最具泥土气息的特殊形式的文学。巴蜀文化中流传至今的民间茶歌可以分为劳作茶歌谣,日常生活茶歌谣、仪式茶歌谣和儿歌茶歌谣等。

《采茶歌》是一首劳动歌谣,歌词如下:

正月采茶是新(哆)年(哟),龙灯花鼓闹团圆,背时三哥放花炮(哟),爆烂么妹花衫衫。

二月采茶发嫩(哆)芽(哟〉,姐妹双双(哟)摘细茶姐一把,妹一把(哟),呆满花篓(哟)就回家。

三月采茶茶肯(啄)发(哟),姐姐 汗水(哟)湿衣 褂……。

腊月采茶盼过年(哟),姐儿妹儿(哟)好喜欢,茶山越来越茂盛(哟),茶农又盼丰收年。

这是一首现代社会也非常流行的采茶歌,歌中通过歌唱一年十二个月中的采茶细节,表达了巴蜀人民对采茶事业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菜叶丰收年的期待。

《掺茶师》是一首反映生活底层人生活艰辛的民谣。歌谣中这样说道“从早忙到晚,两腿都跑陵。这边应声喊,那边把茶掺。忙得团团转,挣不到升米伐。”这首歌谣道出了茶馆工作的倒茶师傅每天忙忙碌碌,跑来跑去,却挣不到一升米的钱,说明巴蜀掺茶师的生活艰辛。

儿歌茶歌谣是巴蜀民间歌谣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民谣。例如《王婆婆在卖茶》是一首儿童做游戏所唱的茶俗,这首歌在巴蜀地区流传最为广泛。歌曰:“王婆婆,在卖茶,三个观音来吃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幺姑说闲话。”

这首歌谣是用指头做游戏时唱的儿童茶俗歌。先将双手的大拇指、中指、无名指照在一起,各形成一个固,然后将右手食指穿入左手因内.将左手小指穿人右手圈内,左手的食指与右手小指叠在一起,右手食指代表王婆婆,左手大拇指、中指、无名指代表三个观音,右手大拇指、中指、无名指代表三匹马,左手食指和右手小指代表两个童儿,左手小指代表么姑。游戏时,边唱边扣相关的指头。这首茶俗儿歌,形式活泼,易唱易记,老少皆宜[5]。

5 巴蜀民间广为流传的其他特色茶文学语言艺术

巴蜀民间还有一些特色的茶语言文学广为流传,例如神话传说、谚语和歇后语等,这些语言体裁也为巴蜀文学茶文学色彩填上了靓丽的一笔。

神话传说中有一首叫做 “花王与茶姑”的神话故事,是一首有关茉莉花茶的故事。《巴蜀茶文学史》中记载:相传,古时龙泉经东山一带,从大面铺到海螺寺遍栽茉莉花。人夏,纵横几十里花香不断。一天,有人看见石经寺附近的茉莉花丛中,走出一个玉一般洁白,冰一般晶丽的王子,就是被称为“人间第一香”的花中王子。龙泉山的云雾山中,生长着茂密的茶树,每到夜晚,林中便走出一群茶姑,嘻嘻哈哈地边走边笑,手拉着手结伴追赶茉莉花王。撵上后,王子热情欢迎茶姑,在她们的青丝和鬃发边插满芳香的花营,久香不断。后人咏叹:“茶情偏与夜相投,心事鬃边羞。熏醒半凉梦,能消几个开头?风轮浸卷,冰壶低架,香雾飕飕,更著月华相恼,木樨淡了中秋。”所以,现在的四川人、贵州人很喜欢饮茉莉花茶,也许和这个美丽的故事也有很大的关系吧!

谚语又称为“口头语”,巴蜀地区在民间茶俗中流传下来的口头语也随处可见,有些是关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方面的,例如,“酒吃头杯好,茶喝二道香。”“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当家不知茶米贵,养儿方知报家思。”有些是关于人际关系的,例如,“冷茶冷饭吃得,冷言冷语受不得”、“有茶有酒好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另外,还要些勤俭持家、教育后代的谚语。例如,“丰收万担,也要粗茶没饭。”“粗茶淡饭布衣裳、省吨位用过得长。”“不喝隔在茶,不吃过量酒”等通俗易懂,广为流传的谚语。

歇后语是巴蜀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在巴蜀地区有关“茶”的歇后语也广为流传。例如,“铜壶烧开水泡茶——好喝”!“茶壶里装汤圆——有贷倒不出”!“茶铺搬家——另起炉灶”[6]!

6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而巴蜀地区更是茶文化的故乡的故乡,因为我国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就是巴蜀地区,文人墨客对茶的欣赏和依恋更形成了巴蜀最灿烂的文化遗产——民间茶文学。巴蜀民间茶文学对于当下发扬中华茶文化,传承民间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关注民间茶文学的语言艺术,宣扬茶文化,是适当的场合,应该合理宣扬茶文化,创造优雅的环境,让人们领会茶文化,借助茶文学艺术放松身心,对缓解紧张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都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1]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周军,常化玉.解读茶文学的奇葩——茶联[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239-240.

[3]陈晓樱.巴蜀茶文化在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38(9):117-118.

[4]徐晓村.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5]刘昌明.巴蜀茶文学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2.

[6]杨世明.巴蜀文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3.

猜你喜欢

巴蜀歌谣茶馆
《茶馆》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歌谣》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清雅茶馆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