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春天从“尊重”开始
——重读《谛听教育的春天》有感

2017-03-11陈广莹

辽宁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悟性大脑课堂

◎陈广莹

教育的春天从“尊重”开始
——重读《谛听教育的春天》有感

◎陈广莹

又是一年春景至,重读郭思乐教授的《谛听教育的春天》,我对生本教育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与感悟。

以前,我一直认为生本教育等同于生本教学模式。经历了一年的实践及思考,我觉得生本教育的核心不是模式,而是理念,因为模式由理念生发而来。生本教育成功的例子不可复制,每所学校面临的情况不同,一成不变的模式难以适用于诸多情况不同的学校、学生。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习模式背后的理念,然后结合自身的教学习惯、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进行更实际的运用。

人是教育的核心要素,教育是一门人学,我觉得,只要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其中,最基本的是有一颗尊重、重视学生的恒心,尊重与重视不是体现在一节公开课上,而是体现在每一节课以及课后生活上。

一、尊重学生的人性

入职之初,我的教学水平还停留在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层面上,还无暇顾及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动态生成,所以对于有些学生的“非标准答案”,有时我会采取冷处理。后来,我意识到自己这种行为是对学生极大的不尊重——每个学生的答案无论对错,都是经过思考的结果,所有学生的答案都应该得到尊重,教师认真倾听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不要只希望听见正确的答案,或者是我们期望的答案,对于“非标准答案”,如果去找寻答案背后的思维,这样就能够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起点,或者是欣赏解决问题的另一种不同的方法。以一种对学生的答案感兴趣的态度去倾听,通过眼神以及肢体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于他们每一个答案的兴趣。教师积极的倾听以及反馈行为会促进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伙伴的回答,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生命力的生本课堂。

在一些企业里有领导和员工一对一的谈话制度,这样可以使领导及时了解到员工的思想动态,也能使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关怀,从而更有集体归属感与认同感。我认为教师也要争取和学生一对一谈话的机会,不管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认可,还是对生活上的关怀,或者是对学生骄傲自满的当头棒喝以及对学习方法的建议,都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教师的形象更加“接地气”。尤其是对于那些默默无闻、容易被老师忽略的学生,他们不惹事,课堂表现也一般,鲜有出色表现,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关注。课堂上,对于作业的一句表扬,作业上一句鼓励的话,都会让学生感到阳光般的温暖。

二、尊重学生的悟性

郭思乐教授在书中对“悟”进行了大篇幅的阐述,我对此颇有感触。

《人类简史》中提到,距今7万到3万年前,人类由于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大脑内部的链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思考,而在这之前,人类的智力和其他动物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人类的大脑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礼物。它经历了上万年的发展、演变,经历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现在的科学革命,我们拥有的大脑应是史上最为聪明的大脑。大脑所拥有的“悟”的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它是人类的本能,亦是埋藏在学生心中的“洪荒之力”,一旦得到有效挖掘,其潜力是无穷的。

学生良好悟性的开发,兴趣是前提:专注所学知识,有趣的、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和问题都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生便会主动参与其中,进行积极思考。比如:教学“约分”时,课前以游戏导入:大家手上都有一个圆,老师和大家进行一个比赛,看谁能在一分钟的时间内涂出这个圆的百分之七十五;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连连看的游戏导入——整数连连看,小数连连看,分数连连看,等等。游戏式的任务驱动,学生兴趣盎然,为这节课奠定了良好的情绪基调。成就感是“悟”的催化剂,教师和同学的欣赏与鼓励能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我们都知道,学生倾向于达到老师的期待。除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某个学生有暴力倾向,否则我们应该期待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得最好。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于他的关注,尤其是对于自信心较弱甚至自卑的学生,更要充分发挥表扬的优势,增强自我效能感,进而使其更乐于“悟”。教师要竭尽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挖掘学生的悟性。

朱永新认为: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学生走向崇高。那就让我们从尊重学生开始,尊重学生的人性,使其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尊重学生的悟性,使其成为更加聪明的人,尽全力让自己和学生走向教育的春天。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悟性大脑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悟性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活的悟性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