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以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2017-03-11尹剑峰
尹剑峰
(贵州民族大学,贵阳 550025)
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以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尹剑峰
(贵州民族大学,贵阳 55002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普遍使用,我国高校的内外教学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也迫使我国高校加快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分析我国高校教育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从应用型教学和差异化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对策,以便于大学生能学到切实有用的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就业导向;培养模式;实操教育;实践技能;专业知识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实施“教育大发展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教育规模得到空前扩大,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749万人。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同时,就业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这些都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1]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甚至与时代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如我国许多高校目前采用的依然是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应试教育为主,对大学生进行“封闭性”培养等,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课程教育与现实脱节
我国高等教育与现实脱节问题已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即我国高校采用理论化教学模式,将大学生培养出来后很难与现实工作对接起来,以致不少人高呼“读书无用论”。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企业管理专业为例,问题主要归结为: 1.许多教师缺乏现实企业管理工作背景,因为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虽然拥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背景,但并没有相关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以致上课时只能停留在空洞的理论教学上,进而成了应试教育。2.专业理论与企业的现实发展严重脱节,例如在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大部分高校的教育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经典”理论教学上,还停留在讲授一百多年前的传统管理理论,如传统的科层式、集权式管理,而现实企业早已进入了扁平化管理、知识管理和信息化管理阶段。3.重理论而轻实操。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企业管理专业依然是学术型、理论型教育,而并没有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实操教育,以致企业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接触到企业具体工作后就变得非常“不专业”,因为他们对实际操作还是一片空白,还需要企业进行重新培养、锻炼,方能成才。
(二)人才培养没有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我国许多高校当前采用的依然是统一的、僵化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没有兼顾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和个性化需求。我国高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同企业的流水线生产一样,将大学生一批批招进来,然后用同一个模式和流程去培养,到期后便将学生送出校门毕业,又培养下一批,如此这般不断地进行循环式的“批量生产”。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很大问题的: 1.没有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区分培养出来。其实我国高校当前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半成品”人才,由于学校主要采用的是统一的理论化教学,学生除了学了一堆传统理论之外,其它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企业专业技能实操都没有学到,既难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也难以适应企业的现实工作要求。2.没有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趋向进行差异化培养。不同的大学生,其职业追求是不一样的,例如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有些想创业,有些想去机关单位,有些想从教,有些想去企业;而去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其选择的行业和具体职业也是各不一样。因此,当前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校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会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不少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只掌握一些过时的理论,而对企业实操一无所知,这将导致大学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处处碰壁。当前企业在追求人员精简高效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招聘的员工都是具有丰富工作技能的员工,希望员工入职就能够把某项工作高效地做起来,而不愿花大量时间和成本去培养一些没有工作技能的大学毕业生,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其兴趣、爱好和特长等严重偏离,导致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很矛盾,因为如果按专业方向去找工作又不是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如果按兴趣去找工作又缺乏专业优势,因此陷入被动之中。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
在多年前,我国教育部已开始实施“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现已收录的国家精品课程有2911门,基本上覆盖了高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从而将各高校的最好的教学资源整合到一个国家精品课程系统中,旨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依托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视频教学技术,已对原有校园高等教育体系提出了挑战。[3]由此,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教学条件的大幅改善,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也必须加快变革,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与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同步对接,充分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战技能,以便于大学生顺利找到自己期待的工作。为此,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变革问题,我们探索性地提出以下对策:
(一)由传统的“理论型教学模式”逐步转向
“应用型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一直采用的是教师课堂授课的方式,这种单向式口授的方式不但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还并不理想。近年来由于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的大力推进,针对一些基础理论性课程,许多高校便可直接从“爱课程”网中选择相应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视频课程,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课堂口授方式。但是,视频教学的推广并不是要取代教师,而是要转变教师的传统职能。由于视频教学的推广,许多高校教师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转变和承担其他教学职能,从而逐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与时代发展趋势相对应的新型教学模式:
1.从“讲经式教学”向“教练式教学”转变
在教学中,这种“讲经”式的单向口授教育,从备课到教学,既占用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而且收效甚微。而一旦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把课堂交还给学生,那么教师就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转变传统职能,采用“教练”的方式来培育学生。即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视频学习过程中,可以像教练一样跟学生进行互动,针对视频课程中一些关键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了解学生的职业取向、兴趣与爱好,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如此一来,既能让大学生分享到我国名校中的国家级教学名师的经典课程,又能通过老师组织的讨论、互动、交流来活跃课堂氛围,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能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
2.从“课堂口授式教学”向“实验室模拟式教学”转变
目前,为了实现大学毕业生与社会现实需求相对接,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培养目标正从传统的理论型人才培养往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变。为此,以后的高校大学生培养中,课堂理论课程的比重将不断降低,而实验室操作课程的比重将大幅增加。例如浙江省嘉兴学院,其商学院经过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出的学生深受企业青睐,作为一个地方性的二本院校,其招考分数和学生培养质量均超过了众多一本高校,因为整个学院的培养模式非常具有特色。在嘉兴学院的商学院中,理论课程教育只占40%;而实验室教育占到了60%,商学院根据不同的学科设立了十余个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各类管理软件操作培训以及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从事软件操作和企业经营模拟方面的学习,因此,该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一毕业就能与企业的现实工作岗位成功对接。为此,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理论型人才培养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过程中,高校教师也将逐步由传统的“理论教学老师”转向“实验室辅导老师”,更多的任务是在实验室中指导学生从事各类企业管理软件的操作工作,以及借助沙盘模拟的方式,指导学生模拟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以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职业技能,从而让大学生一毕业后就能胜任企业的现实工作。
3.从“理论型教学”向“实践型教学”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的课堂教学一直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很大原因在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缺乏企业工作背景,对企业工作的具体操作并不了解;即使是采用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视频教学,也只是让理论课讲得更精彩点,依然无法解决实践性教学问题。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视频教学设备的普遍使用,针对企业管理专业,高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商学院”来开展实践类视频教学工作。网络商学院是利用现代IT技术,借助互联网和高校局域网帮助个人和高校建立的一个虚拟的E-Training学习的网络培训平台。网络商学院主要由国内一些大型培训公司,如上海时代光华、广州聚成等开发出来的网络学习系统,成功地将公司旗下数千位合作培训讲师(主要为大型集团公司高管),如曾仕强、余世维等的培训课程视频,分门别类地存储在网络学习系统中,往往分为战略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学院、财务管理学院、生产管理学院、营销管理学院等近十个子学院;每个子学院中又汇集了同类专业培训师的经典培训课程。高校只需每年支付少量的平台使用费,就可以购买到网络商学院平台的使用权;由这些培训公司提供网络商学院学习系统的账号和密码,便可以登录使用。为此,高校就可以从网络商学院中选用一些实践性非常强的培训课程,通过投影仪投放出来供学生学习,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通过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具体工作,并学到丰富的实践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顺利地开展工作。
4.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
在过去,我国高校培养出的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之所以与现实脱节,就是因为许多高校在培养学生时,采用的是封闭式教育,而没有跟企业合作起来,没有了解企业的现实需求,更没有跟企业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以致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非常领前了,而高校的教育却还停留在传统的、过时的理论阶段。因此,高校与企业合作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高校与企业合作教学的方式比较多:①请企业高管到高校来讲课或做一些实践性管理类讲座;②与企业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安排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③承担企业一些管理咨询项目,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企业一些具体管理项目的咨询、策划中去,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进行合作教育,可以实现大学生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让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接触到丰富的企业实践,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现实工作内容与要求,有利于大学生根据现实需要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二)由传统的“统一化培养模式”转向“个性
化培养模式”
个性化的教育就是要改变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要在人的个性和特长方面发挥自己的潜能,是为了培养人才强国所需的创业和创新人才所实施的重要改革举措。[4]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其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5]传统的大学教育往往都是采用统一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但其实由于学生各自条件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以及职业追求不同,高校必须对学生采用个性化培养方式,因材施教,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1.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专业
在高考时,学生会自己选报一个志愿,选定一个专业,但那时学生由于对自己以及对专业都还不够了解,因此选择的专业未必适合于他们。而专业的选择对大学生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学的专业不是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是适合自己的,那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影响会非常大。为此,有些高校已经开始实施改革,例如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从2014年起,就鼓励学生自主选专业,其操作方法是:学生高考时只填报一个“工商管理类”大志愿,入校后经过一年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职业方向,并对各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在大二阶段,由各专业带头人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会计专业等具体专业的概况与发展前景向全体学生进行详细汇报,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取向来选择合适的专业。这样就可以确保学生的职业取向与专业相符,并将其打造成专业性人才。
2.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职业取向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培养
高校大学生的特长和职业取向是各不相同的,有一部分学生是喜欢追求学术以及深造的,这类学生就应该往硕士、博士方向培养,例如有些高校开展本硕博连读,针对成绩优秀,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科研兴趣的同学,本科阶段就给他们配备导师,参与一些课题及学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并进行硕博直接培养,既可大幅缩短培养周期,又能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学术人才。有一部分学生是想从事创业的,高校针对这类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多给学生一些创业方面的锻炼机会,例如学校每年提供一批大学生创业项目,或者当学生有一些好的创业项目时,学校赞助一定的创业资金;或者高校教师有创业项目时,带领学生参与到创业过程中去,以帮学生积攒创业经验。还有些学生想去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这时高校就必须加强对这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并与一些企业合作,把他们当作企业的储备人才,提前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相关岗位的实习锻炼中去,以便培养他们的实操技能;如此等等,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从而把他们培养成才。
三、结论与展望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介入,以及高校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培养模式也必须变革,逐步改变传统的理论式、僵化式、统一式教学模式,进而采用应用型、差异化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出各类专业性人才,以成功与社会现实需求相对接,有效解决我国高校传统教育下所积累的教育问题,大幅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只有让大学生学到切实有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以便顺利地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1] 王建平.以毕业生质量为出发点的高校教育改革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0(05):181-182.
[2] 华南理工17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课[EB/OL]. (2016-07-31)华工新闻网.http://news.scut.edu.cn/s/22/t/3/77/16/info30486.htm.
[3] 万朴.新世纪高校教育改革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J]. 中国远程教育,2001(06):9-12..
[4] 沈超,袁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基于高等教育个性化教育改革思路的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8):71-73.
[5] 宋官东,王思惠.高校个性化教育改革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48-51.
严正声明
近期,有不少作者向本编辑部反映,有人假冒《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名义约稿并收取版面费用进行诈骗活动,此种行为严重干扰了本编辑部正常的编审工作,损害了我刊的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为此,我刊编辑部特严正声明:编辑部从未委托任何机构、组织或个人代为约稿,也从不收取任何费用。作者投稿请直接与我刊编辑部联系。我们将保留向有关人员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本刊编辑部)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Model in China——Tak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Yin Jianfeng
(GuizhouMinzuUniversity,Guiyang550025,China)
Along with th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widespread us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tool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with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China′s universities. It is clear that such changes force China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l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he paper tak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jor a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further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Surely, the purpose is to make college students learn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so a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employment.
employment guidance; training model;pract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skill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G642
A
1673-3878(2017)02-0017-05
2016-12-17
尹剑峰(1980-),男,江西永新县人,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读博士,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讲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国际化战略 .
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6jsxm054);广东省软科学2016年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6A07070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