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磅礴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

2017-03-11王晓清

武汉广播影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化育文化底蕴底气

王晓清

磅礴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

王晓清

构建中国文化自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必须在政治站位、思想立基、学术视野、智慧创造、艺文杰构上有新气象、新理路、新开拓、新集成。一句话,就是要以砥行砺品的德范、胼手胝足的精神,形成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构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新神韵,在起手式上有更深切的开掘,在原初基点上有更新锐的创制,在文化元典上有更臻醇的集成。

构建文化自信的新神韵,必须注重这关键的两点,一是开掘透深中国文化的底蕴,二是集聚中国文化放射的底气。丛脞渊深的中国文化的底蕴,具有包罗万有、思接千载、涵韵万物而融通化育的特质,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独有通路。圆融通贯的民族哲学智慧,允执厥中的平和力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维体系,沛然而出的浩然禀气,这一切需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领加以新的阐释、诠解、透析,以形成新的文化自信的理论体系,将散漫的、零碎的、片段的思想精粹加以理论化、体系化、系统化,以之升华为中国文化的思想理论观照,以指导当代的伟大改革实践。

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为中国文化向内传承、向外传递夯筑了坚实而丰盈的底气。这一文化底气,是自信力量的外在表现形态。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演进的独有路径,是人类文明发展具有独特规律性的结晶体。这一由中国文化所凝聚的文明结晶体,具有通透朗畅的放射辉光,是中国文化底气无以言表的溢露。充实这一文化底气、丰盈这一文化底气,就是要将中国文化的贞下起元之气、生民立极之概、协和万邦之器,凝结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思想智慧,以烛照人类文明的羲和之光。

文化底蕴决定文化底气,而开掘透深文化底蕴这一精神富矿,决定着文化底气投射、放大的域境与路径。文化底蕴开掘的越深,阐释的越透,诠解的越新,就能最大限度地激越文化底气的硬度、宽度与厚实度。由此,中国文化的自信力量就能在无形之中激发国人的创造能量,激荡国人的爱国情愫,抟铸国人的民族魂韵。以深厚文化底蕴为依归的文化底气,正是中国文化生命力、青春活力的丰盈表现体。珍爱文化底蕴,护惜文化底蕴,开掘文化底蕴,凝铸文化底蕴,文化底气就如天光云影,水涌泉流,源源不竭。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就在这一源深流广中,汩汩流淌,赓续永恒。

淬砺文化底蕴,陶铸文化底气,形成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有必要形成“两化”。一是创智性化育,一是创造性转化。创智性化育,就是赞化天地,涵韵万物,将中国古典文化之渊深、中古文化之气象、近代文化之新创、现代文化之变革冶于一炉,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理论体系、思想体系。这即是朱熹所谓的“万化之本原,一心之妙用,圣神之能事,学问之极功”。作为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的创造者群体,要具备“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豪情气概,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对文化底蕴有新的抉发,新的定义,新的解释,从而凝铸新的气韵、新的意识、新的精神。新神韵的铸就,决定了思想的超越。突破已有界定,开启思维的户限,祛除传统的羁绊,这一切就意味着思想的超越。

创造性转化,是缔构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的另一个关键途径。中国文化不是一个深闭固拒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立体通透的开放的体系,在漫长的人类文明的演进中,中国文化汲取世界其他地域文明菁华而生成为中国文化的优良因子,在温故知新、吐故纳新的基点上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兼融通贯、博大渊深的气象。因而创造性转化在中国文化这一庞大结晶体中历久弥新。创造性转化的关键是创造,没有创造的转化就是“食古不化”、“食洋不化”。“诗书读破句自神”,以创造性转化为旨归的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就能形成立意高远、境界高瞻、视野弘阔、思想睿智的浑穆天成的新气象。

新时代,激越起文化创造的新活力。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是新时代赋予当代知识分子的重任。秉承学术文化的新使命,以“肩承道义千钧重,眼前荣辱一毫轻”的精神意识为内在驱动力,热情环拥力透千钧的伟大中国梦,“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中国文化自信的新神韵,就能臻至“为往圣继绝学”的恢弘之境。

猜你喜欢

化育文化底蕴底气
企稳的底气
寒山化育一身诗
“一壶春秋”壶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心底无私底气足
为政底气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佘山修篁
情智共生 绽放生命灵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