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索
2017-03-11马丹
马 丹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索
马 丹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标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摆在突出位置。本文提出了诠释传统文化精华、发掘其与新时代的契合点,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其融入当代人生活的三个路径,旨在将传统文化与现实因素有目的、规律地结合起来,让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永续发展,从而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发展;传播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文化问题做了许多阐释,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也密切关注文化领域中存在的诸多发展问题,探索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笔者认为,其中的两个问题尤为重要,一个是民族的文化自觉自信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基本元素;另一个是关乎传统文化怎样创造性发展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且相互关联,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自信,认识不到自身民族文化活的灵魂,以及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不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其止步不前,那么文化自信就会日渐消亡。
二、传统文化传承与复兴路径
(一)诠释传统文化精华,发掘其与新时代的契合点
要想传承发展国家的传统文化,必须要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了解,阅读古籍,深刻理解古人的思想,对古代的艺术有独到的见解,并将其置于那个时代从而发掘出精髓,找到与当今时代的契合点,对共通之处加以应用。譬如传统儒家学派中的思想极具借鉴意义,古代帝王的治国理政思想也可供当今社会参考;周易、八卦、推背图等封建文化,应抛开其唯心主义部分,深刻研究可取之处;顺应时代的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比如中草药合成制剂、数字书法技术就是二者结合的结果。
(二)实现传统文化的完善及创造性转化
根据时代的要求,需深入剖析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其内含,并进行全方位的创造性转化,在此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本土与外来的关系,要以保证传统文化特色为前提,契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创新思路,转化发展方式。
首先,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刻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进程不能摒弃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精神标志,即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广泛、深刻影响国人的同时也应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在时代的进步中更好地发展自身。[1]“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认识一种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和种子,传统文化要在创新和融合中赋予传统更加现代的意义。”
其次,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近60年来,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影响非常深远,能否寻找到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共通之处,对其创造性发展至关重要。可以用马克思的观点、立场、发展路径来发掘我国的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各个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西方中心论”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关键,应大胆借鉴其有益元素发展自身。
最后,大胆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发扬传统文化并不是要照搬传统,而是应该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内蕴,使其富有时代特点,创新其表现形式。可以恢复一些传统的文化仪式,比如成人礼、传统婚礼、祭祀仪式等。一些民间手工艺,譬如皮影戏、打树花、黄河战鼓等民间艺术应多建立工作室,拓宽其受众渠道。
(三)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其融入当代人生活
要使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广泛地宣传,让人们听到、看到、感知到,才能不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2]所以,我们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文化载体创新、宣传渠道创新,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文化育人的大环境,让人民群众提高文化自信心,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永续传承。
首先,创造更好的文化文艺产品。重新整理一些典藏书籍,出版一些适合大众的古典书籍,对一些文艺作品广告推之,使之成为一种流行元素,为一些民间文化演出提供大型演出场所,批量生产一些手工艺品,并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产品发展成特色产品。
其次,积极开发文化创意领地。[3]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旅游纪念馆等文化文物单位不仅要担负起宣传文化的责任,更要做好宣传工作,定期组织文化宣讲介绍活动,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启发大众思想。
最后,完备传统文化传承方略。积极建立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培养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才,各级城乡社区村镇机关及各大高校要做好传统文化宣传,国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保护国家传统民族风俗和文化。
[1][2]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5-07-03.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5.
G122
A
1673-7725(2017)12-0118-02
2017-09-25
马丹(1994-),女,甘肃白银人,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周丹】